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研究

2023-04-15朱芮瑶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朱芮瑶

一、引言

伦理学是研究人类的道德现象的学科,是对道德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伦理学主要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与发展,也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等有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开端,在西方的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第一次对德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说明,使得《尼各马可伦理学》成为后世研究德性的必读书籍。对于道德、幸福等问题的论述告诉我们,持久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的善良,做事要遵守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1]47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好”和““生活得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作为道德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对古希腊和世界各地的道德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思想流派中被广泛使用,并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千多年过去了,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现代西方道德主义的倡导者麦金太尔提出了 “回归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思想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确认,使得当时许多哲学家关注并对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讨论,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

二、德性的一般内涵

纵观历史,德性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最原始的希腊,德性意味着战士的高尚行为。在《荷马史诗》中,因为当时的社会鼓励勇敢,推崇勇敢,所以德性在本质上与勇敢相同。后来,德性被扩展到希腊生活的其他方面,通常指杰出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美德或品质。苏格拉底在谈到德性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时说,“德性就是知识”,柏拉图提出 “最好的城邦政治必须是建立在‘德’理想基础上的城邦制度”。最好的城邦政策应该是基于‘德’的理想的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美德主要来源于他的理性。另一方面,理性在人的实际行为中起着指导作用,影响着人的行为和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需要道德知识,也需要道德行为的实践。因此,他从目的和行为上对人的德性进行了定义。

德性或道德德性是一个人在行为和情感两方面良好的交往实践,特别是在交往实践品质中。严格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一个人实践品质的完善,即把充分自由、不受阻碍地运用道德表达作为自己的内心道德准则。广义的德性不仅指这种美德,也指一个人通过抵制或克服某些不愉快的欲望和感情而表现出来的美德。

德性虽然不仅在中国和西方都有使用,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使用,但它的主要含义是实用的,在这个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人的实践的性质。中国先哲过去常用“德”这个词,“德”是道的通称,是从道发展而来的。

从广义上讲,德性的对象不仅包括人,还包括任何活着的动物或无生命的物体的优点,如笛子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另外,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进行了强调,他注重生命物的存在价值,强调生命物的意义,如人眼能够看清东西,这是眼睛的优点,马能够驰骋,这是马的优点。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使事物处于良好状态并使它们很好地完成其活动的品质。当然,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思想的研究是以人为中心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其他西方哲学家、神学家认为,人的灵魂分为有理性和无理性两部分,理智德性是有理性的部分,道德德性是没有理性的部分,也叫作伦理德性。比如,智慧的美德是智慧、理解和聪明,道德的美德是慷慨和节制。在一般意义上,那些值得赞美的品质被我们称为是美德。即使美德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指的是一个概念,但是美德与德性并不是一个概念。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和美德是同一个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德”涉及的含义更广泛,“好”“高质量”“优秀”“公认”都可以被称作是“德”,他认为“德性是最好的品质”。然后,亚里士多德扩展到“所有德性,只要存在于它的美德中,不仅使它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且使它具有极好的功能……例如,眼睛的美德不仅使眼睛明亮,而且使它功能良好。”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定义是无效的。“德性”的希腊原文是“arete”,是“力量”“勇气”或“能力”的含义,也表示获得和拥有好的东西,即事物的完美、良好和优秀的状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性并不都是好的,德性包括好的美德和坏的美德。例如,勤劳属于德性范畴,因为勤劳是好的美德;懒惰也属于德性范畴,但是懒惰是坏的美德。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不能称之为是德性。“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2]眼亮与否,不能称德;只有爱、恨、慈悲、嫉妒等心态,才能称得上是德性。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德性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是一种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很勤奋,他就有勤奋的美德。事实上,没有人能看到或触摸它。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他的作息规律,每日晨起读书,锻炼身体,不会因外界各种因素的改变而打乱自己的计划,所以,这个人可以说是非常勤奋,拥有勤奋的美德。当然,德性不但可以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长期的行动体现出来。一个人偶然一次的偷窃行为并不能说明他有小偷的恶德,只有不断地、频繁地、持续地偷窃,他才会成为一个具有盗窃德性的小偷。同样,一个人如果做了一次善事,并不会成为一个善人,只是获得了善的美德。只有当他继续做善事,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德性和品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们在人不断的道德符合或违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

三、德性的分类

(一)道德德性

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养成[1]35,而不是由天性形成的。我们已经形成的东西很难习惯性地改变,道德德性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灵魂的非理性部分、欲望的部分被称作是道德德性。灵魂的非理性部分、欲望的部分不光是人类,而是所有生物所固有的。道德德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理性的制约,它不涉及灵魂的理性部分,而是通过自我训练和自我引导来实现的。道德德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等。

道德德性也被称作伦理德性,是在一定的社会习俗和习惯的基础上,在社会关系中,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做出的表现和反应。道德德性一般都是由风俗习惯形成的,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环境是道德德性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道德德性的形成还离不开社会风俗习惯的保障。社会风俗习惯表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方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价值观等等。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实现良好的道德。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日常行为和选择中体现着他们的道德德性,例如,谦逊、温柔和勇敢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良好的德性,集中表达他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思想品德状况。

(二)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对于德性理论的论述中,理智德性指的是人类灵魂中理性部分的最高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1]35不过理性的品德一旦得到形成和发展,就会趋于理性,环境也不会再对它产生影响。理性的美德可以分为理论的美德和实践的美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有逻各斯的灵魂部分,分为知识部分和推理部分。关于理论理智德性,它不但强调理性,也强调理论,在科学、技术、智力等方面的理论上有着重要体现,但实践的理智德性更多地体现在智慧的美德上。科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是对其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物理公式和化学定理等形式是科学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人们认为科学是不可改变的,不受人类意志的支配,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获得。另一方面,技术不同于科学,技术被认为是可改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举个例子,我们用来制造工具的技术不是为了成为一种工具,而是为了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智慧是人们在科学技术中的理性表达,首先表现在人们的理性思维中。德性活动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智慧的表达相一致。明智的具体美德是践行理智德性的主要体现。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之间的关系在于,道德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的部分,这些非理性部分的品质必须以明智等理性来引导,如果一定的理性没有来引导非理性部分的品质,那么道德德性在他们的行为中就无法得到保证。

关于追求美德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说:“德性的目的是高尚的。”换句话说,人为了美德本身而追求美德,但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殊不知,先立德、后行善,并不是为了立德而立德,而是为了立德以外的利益而立德。因为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它限制和压制行为行为者的某些行为、欲望和自由。道德规范内化为美德,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对道德长期不懈的坚持中形成的。所以,美德和道德自身就是对行为、欲望和行为行为者自由的限制和约束。

四、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对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德性。有些人是善良的,拥有美好的德性,有的人是邪恶的,是不道德的。这些人的德性和品德之所以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的德性既不是生而固有,也不是反乎本性的,而是基于我们的本性而获得的,并通过习惯而完善。”事实上,人的德性的不同都是后天养成的,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德性自然也是不同的。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德性的形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字和“得”字有着相同的意义:“德者,得也。”

美德的获得受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首先,每个人的美德都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和获得的,我们生来要有学习美德的能力,缺少这个,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另外,美德的获得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养成,亚里士多德认为,获得美德就像学习弹奏竖琴。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竖琴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成为竖琴大师。你只有在水中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学会游泳。同样,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做好事,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以德立身、以美德稳定心理状态。因此,美德是通过行善而获得和形成的。相反,恶德的获得和形成是作恶的结果。事实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们有同情心,他们爱别人,他们嫉妒,他们恨。每个人都想做好事和坏事。扪心自问,有谁没想过坏事呢?有谁没有做过坏事?每个人都做过同样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世上没有不做坏事的人。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更加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社会不断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道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史记·管晏列传》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兴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完善,使14亿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社会道德的积极方面,而忽视当前社会道德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奢靡之风和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人忽视了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有些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貌,集体和集体主义各走各路。法律虽然可以约束,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则更需要做到自觉。我们应该意识到,公民的道德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仍然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加以引导。国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人们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人们现有的道德水准。

“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1]37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性获得与实践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行动是每个人学习和形成美德的方式;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可以获得美德,而坚持做坏事就会收获恶德。德性是一个人拥有的最好的东西,追求美德是为了美德,追求美德的目的是为了美德。回顾历史,德性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比金钱更好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不会一蹴而就,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形成和获得。

总之,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思想不仅是古希腊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现代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目前我国的道德建设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发展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理论,对我国的道德建设进行指导,改善我国的德育工作现状。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