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2023-04-15王铃
文/王铃
引言
青少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应当正视生命教育的意义,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从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将生命教育渗透进思想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在生活中体验生命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前提是来自生命个体的存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以生命为基础。人类的活动受一定价值观指引,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类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是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能促进生命潜能的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生命达到应有的高度,也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生命教育涵盖了关于生命的意识、发展、价值等多层次内容。[1]生命意识教育指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生命观。生命发展教育是进一步地实现生命教育的过程,让学生提升更多面对生命难题的应对能力,实现更高品质的生活。生命价值教育是指启发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总之,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理解生命的内涵,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升华。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时,应依据生命教育特征,遵循生命发展要求,唤醒高中生生命意识,让他们感悟生命的宝贵,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安全教育实效性,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关注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未来建设人才。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全过程,让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重任,通过让学生感受当下生命的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激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领悟人生的意义,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唤醒高中生认识生命的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高中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对外界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在这些未知事物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高中生生命安全意识又比较淡薄,在生命观念的形成上往往容易造成偏差。当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可能会产生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追逐流于表面的事物会迷惑一个人的心灵,从而失去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出危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最终失去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是帮学生唤醒生命意识,让学生在思政课堂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2.培养高中生珍爱生命的态度
对于每个人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正因为生命的弥足珍贵,所以我们都需要格外珍惜。首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育高中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高中生来说,人生阅历相对单薄,对问题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常常基于感性认识而缺乏正确的理性思考,其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相对较弱,遇到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教师通过知识的讲授向学生普及生命教育理念,如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指明生命的不可再生性,对于我们来说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生命的独特性要学会珍爱生命,从而发挥自我生命最大价值。其次,教育高中生珍爱他人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聚众斗殴等不珍惜他人生命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教师应该通过政治课教学教会学生不仅爱自我,也要爱生活和爱生命,避免校园暴力现象发生。
3提高高中生保护生命的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仅需要珍惜生命,增加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保护生命的能力,增加生命的广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时结合生命中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感受生命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掌握相关的生命保护技能,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能力。[2]在高中阶段,尽管不能完全用行动诠释生命的责任,但在知识沉淀中,保护生命这颗种子早已深深扎根于心中。关乎生命之事无大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让学生明白只有在生命安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生命的最大价值,最终实现人生的理想。
4.引导高中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我们不仅为自己而活,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而活,把有限的生命赋予无限的意义,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闪闪发光。无论是何人,都要有一颗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心,面对国家安全存在危险时,敢于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发展相联系,赋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重要的课程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出自己生命的价值,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性,正在寻找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但是,缘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政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生命教育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于灌输式教学,忽视生命领悟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思政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教学,将学生学习的知识、感悟、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由此把学生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在高中思想政治实际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依靠教师讲授法进行,多样式的教学方法流传于形式,本以德育为重的思政课堂走向了知识化的异端,老师完全将“教”的作用发挥出来,却忽视学生了学生的“学”,最终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的缺位。当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内在潜能难以发挥,从而让思政课堂毫无生命活力,学生也难以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偏重于功利化目的,忽视生命人文性
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机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更受市场青睐,高中政治课的功能发生了异变,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名校上线率,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掌握,只关注应试能力的提升,没有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认为课程就是为高考而服务,脱离了对生命个体的关照,导致教师重教书轻育人,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中具有较强的功利化目的。高中阶段是学生生命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在学习方面也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教师轻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发展,对学生生命教育缺失,会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时,往往容易采取偏激的方式处理问题。
3.偏重于单方面讲授,忽视生命互动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立统一的过程,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深度融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温馨的课堂氛围应然的状态。在当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放不下所谓的面子,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用生硬的语言进行知识讲授,缺乏心灵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缺失。思政教师过度重视自身的主导地位,忽视生命间互动,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难以发挥主体地位,丧失了自我追求的自发性,削弱了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容易使学生迷失生命价值与意义。
4.偏重于文本化教学,忽视生命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丰富,其中生命教育内容相对分散,这方面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同时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部分大多是隐形课程,需要教师去深度挖掘隐形教学的内容。由于学校给教师布置大量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深入挖掘思政教材的最大价值。而当下的思政课由于是高考的参考科目,很大程度上把文本知识放在首要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时总是以文字书面化的形式展现,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化地进行教育,这与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相违背的。从而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不明白生命教育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生命潜能。
5.偏重于评价社会化,忽视生命独特性
学生和教师都是充满生命的个体,教学评价衡量着教学效果,主导教学的基本方向。现行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忽视学生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传统知识测试来评价学生,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单纯为了提高成绩投入大量精力,以成绩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达不到思想政治课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以知识评价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下,教师为“分”而教,学生为“分”而学,导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出现一种重智育轻德育现象,进而使思想政治课违背了关注自我生命的内在价值,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生命发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对策
知识因为生命而变得鲜活,生命因为知识而变得厚重。高中思政教师秉承着生命教育理念,让学生明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让生命情怀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堂,生命教育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课堂中生命缺失的现状。
1.营造生活情境,让“生命”在课堂升华
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生命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为教而教的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让学生成为生命教育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应结合高中思政课的特点,将书本中的知识打造成具体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构建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在体验过程中反思己身,在课堂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
2.预设教学目标,让“生命”在课堂塑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功利化目的的影响下,忽略了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思政课固有的德育功能渐渐被忽略。在教育改革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即重知识又重能力价值观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以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将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理念有机整合起来,真正促进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3.构建和谐氛围,让“生命”在课堂涌动
目前,由于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师生地位不平等现象,很难达到思想政治课贯穿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主体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并重视学生群体特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出生命独特的色彩。
4.丰富课堂内容,让“生命”在课堂跳跃
思想政治课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要在思政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就必须优化繁杂多样的教学内容,提炼教材中的知识,做到教学与生活相贴切,使教学内容富有生命气息。在思政课堂上有效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基础,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个人生命的价值所在,自行树立生命健康发展的导向。
5.完善评价体系,让“生命”在课堂觉醒
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生命教育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特点进行生命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第一,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教育的重点是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变化,以此来构建生命课程评价体系。第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生命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关注学生发展、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发展。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整构建。
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课堂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就必须让思政课堂本身充满生命活力。思政教师应用心寻找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寻求生命教育的真谛,不断提高生命教育在思政课堂中的融入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中的生命意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堂中生命教育的优势,使思政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