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2023-04-15益日贵席锁柱

公关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群众基层

文/益日贵 席锁柱

引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基层干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能力强弱则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效率。人民群众最先且最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基层干部,同时,人民群众又对基层干部有着很高的期待值。这也代表着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政府对于基层干部的工作要求逐渐提高。[1]基层干部需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维护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权利,解决人民群众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同时,基层干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执行好上级部门所下达的政策指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基层干部还要跟随新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治理能力,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因此基层干部的工作往往繁重而繁忙,工作压力之大令人疲惫不堪,因此会出现“应付式”办公,久而久之带来的负面影响则直接影响基层治理的效果。

一 、制约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因素

1.基层工作繁杂

基层工作是由基层的各种组织团结一致来完成的,而基层的干部则是基层组织中的基石。可以说,基层干部是国家及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为此基层的工作常常繁忙而杂乱,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解决群体之间的矛盾,需要执行层层下达的各项政策指令,处理下级传上来的各种文件资料。[2]面对堆满的工作文件,基层干部需要加班加点地完成,一旦某个工作环节出了问题,首先会被问责的便是基层干部。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之下,消耗了基层干部最初工作的热情,留下身心疲惫以至于“持之以恒”着固有的工作模式,麻木于已有的办公工作方式,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不求改进创新,只求“过线”。

2.基层干部态度僵硬

部分基层干部和到访的社会公众和组织人员之间交流较少,无法融入民众当中,对于基层的所思所需所求了解甚少。这个态度与行为往往在社会公众的认知里代表了整个基层干部队伍,以少数之力把基层干部的形象塑成严肃不可靠近、没有人情味的“工具人”。[3]基层干部之间相互推诿且敷衍的现象频频发生,看着“踢皮球”,不认真、不作为的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不知所措,有苦说不出,办件事跑断腿,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是石沉大海毫无音信,以至于基层干部的负面形象不断被放大,社会公众对基层干部的认知偏差亦无限被放大,寒了心的社会公众对基层干部的好感度信任度急剧下降。

3.基层干部畏惧心理明显

随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不断推进下,中央出台加强了一系列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在责任风险面前基层干部表现的“畏首畏尾”,在工作治理上有着畏难的心理,存在不求有为,只求无过的消极态度。[4]怕得罪人,遇到问题能躲则躲,能绕则绕,避重就轻,不敢治理、不敢管、不敢干、“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好的业绩。在很多基层干部当中有不少这样的错误观念,怕引起民众的不满愤怒,怕惹事,怕上头怪罪下来追责问责,在怕上怕下的情况下基层干部不敢有有效的治理举动。

4.基层干部道德意识欠缺

极少数基层干部对于基层工作缺乏基本道德素质和意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漠不关心,将党和人民的一切事务置之度外;有的心中没有纪律,自我意识强烈,在执行各项方针与政策时粗心大意,轻描淡写。新时代的今天依然有些基层干部以职务之便,谋求不正当的收入,说话办事看来头,[5]持着“利益至上”错误观念,讲关系讲礼金而不讲道德原则的腐败作风。为此必须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建立道德素质机制,规范基层干部的道德缺失。

二 、制约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1.改革创新精神有待提升

改革创新改的是旧即不合理的部分,创的是合理即完善。在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群体当中改革创新是其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方法。基层干部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更是作为基层组织中的核心要素,不应“原地踏步,止步不前”。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想新,不创新,不会新的问题,因此改革创新的精神有待提升。

2.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加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基层干部不作为不理会民众所思、所念、所需、所求已严重偏离了社会公仆的形象身份及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当基层干部脱离了群众时就像鱼脱离了水“在劫难逃”。当基层群众对于基层干部的期待值和基层干部的职业热情和服务质量出现严重的失衡时,基层群众对于基层干部的信任度与好感度也会随之下降,基层干部在执行基层治理过程中将受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基层干部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加强。

3.科学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科学的决策是基层工作中促进工作执行的主要动力,是以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各种科学的手段及工具,制定出的最佳的决策结果。基层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对于基层组织的管理运行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基层社会源源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基层干部或多或少显得有些无措:以往的办公方式如今已是用不上,适应时代的新办公方法用着不太熟练。因此面对新的矛盾新的考验时运用科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4.法治思维能力有待强化

严格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表现。部分基层干部缺乏法律思维,并且不擅长用法律制度规章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思维是很难准确有效地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应用法律解决问题,会出现权力意识大于法律意识的错误观念,以至于讲话办事时缺少法律意识。随之会出现越线,越界,越权的一系列违规操作,因此基层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有待强化的。

三 、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1.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能力

基层干部首先要增强学习治理的自觉性。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状,我们所面对的情况和挑战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要迎接这些深刻的变革,紧跟自己发展的步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要以基础工作为重点,坚持边学习、边检查、边改革,着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弥补遗留、总结经验、让自己永远走在正确方向。[6]

要懂得学习的方法。基层干部必须寻找方法和手段,特别是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各项工作更好更完美地体现出时代性和规律性。针对基层干部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和责任。在工作中要时刻坚持朝知识盲区挺进,加快弥补管理人员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克服能力不强,麻痹思想严重等问题。因此基层干部唯有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能力本领,方能更好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与时俱进并完成好各项党务工作。

2.明确个人职责,强化依法行政能力

基层干部要重视并加强党性教育,使基层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服务群众中献身实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作出表率,发扬优良传统,主动担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清楚责任意识才能推动个人责任在实践中得到履行,基层干部要清楚地表达对社会的职责与义务,工作中要尊重人民,当人民有困难的时候,不要犹豫,要给予救助,基层干部一定要维护好国家安全,稳定与团结,要热爱自己的祖国。[7]重视和加强基层干部党性教育,进一步促进基层干部思想意识的提高,在工作发挥自身的奉献意识,切实做到为人民办实事的初心,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身作则,培养基层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党性教育,基层干部能够积极承担起党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的责任意识不强,“知行合一”不够,缺乏责任感。当前,我们面临着新形势,肩负历史使命更加艰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亲力亲为,身体力行,洞察党情、国情、世情,坚定对党、对国、对民的大爱,将预期目标和实际成效相结合,进一步明确责任差距与实践差距,知行合一起来,进一步认清责任差距和实践差距,做到知行合一。

3.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基层干部要能够积极掌控局势、化解危机,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的能力。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灾害及各种社会安全事件的特点、等级以及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及方式。学会调度需要的人财物资源,顺应和把握我国应急管理相关的发展趋势,根据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和主要流程,在风险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恢复期等各阶段,做到心中有法,胸中有责任,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并在事件突发时,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解决方案,并同时定制出事件发生后的相关后续工作,如灾后重建、安抚群众等。除此之外,基层干部要有识别各类突发事件处于不同阶段的能力,以突发事件表现出的转变征兆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以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如此才能顺利地推动不同阶段工作的进行。[8]与此同时,基层干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作为执行工作的辅助工具,一方面,网络媒体可以使基层工作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促进基层干部的工作执行力度。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运用可以令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事实真相,是转变舆论环境及引导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最终使得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基层干部身份是其弘扬牺牲精神之本,也是其勇于担当,不畏艰险之精神支柱,应急工作可以较好地辨识其政治勇气,信仰信念以及责任担当等。

4.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依靠人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挂在心中、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办,切实解决群众的难题。因此,基层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将自身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搞好,在自身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牢固且稳定的联系。基层干部必须把人民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去办,以为民谋利益为宗旨。基层干部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富民强国宏伟目标,因此,基层干部想要做实事的关键就是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自己的工作。而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关键则在于基层干部是否能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明确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解什么,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至上、坚持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必须以贴近群众为重要特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基层干部应该多思考、多做事、多变通,日常工作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勤学好问,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法治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贯彻落实能力、应急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此来不断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5.加强职业关怀,落实奖惩机制

近几年来,人们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做了不少研究,同时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的效率。但与此同时又要保证基层干部的工作同党和人民工作紧密相连。想要强化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必须首先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职业关怀,落实执行工作过程中的奖惩机制。

基层干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得到相应的报酬,同时,有关部门不应拖延对于基层干部取得的报酬奖励。具体执行时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满足其内在需要、提高其工作热情,确保激励措施准确、有效,避免基层干部报酬过低。

对于基层干部人员的惩罚,应当依照相关制度和规定执行。党内法规中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规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常态化适应、交流和问责机制,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制度就没有机制做保障。因此,除了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行政奖励外,还必须加大对行政人员的制裁力度。为人民群众选择办实事、有担当的好干部,对于那些心中无党、无人民的基层干部要及时地作出惩戒,令其深刻意识到自身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而不作为的结果,并在推进改革发展时及时整改。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在线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