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原居民再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基于雄安三县的实地调查
2023-04-15任学倩何昕朗刘筱
文/任学倩 何昕朗 刘筱
一、研究背景
雄安新区是在相对比较落后和封闭的地域内设立和建设的国家级新区,是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和形态。新区由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任丘县和高阳县下属的部分区域组成,经济基础薄弱,与国内大中城市及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相比差距较大。
以往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更多是由落后的村镇向发达的城市或者由城区边缘向城区中心转移,移入的群体相对弱势。雄安新区的人口流动则不同,与原居民相比,移入群体的知识素养、技能水平等均较高,原居民在短时间内不仅面临着身份户籍上的转化,长久以来形成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随着雄安新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空间结构的重组、劳动和权利关系再分配,[1]原居民面临着融入异质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再适应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为原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化解社会再适应而引发的矛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因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原居民再适应问题的策略,从整体上促进雄安新区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社会建设的良性发展与运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雄安新区原居民特征分析
1.经济特征
在人口构成上,原居民中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在产业分布上,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总体水平较低;在生产方式上,三县的农村地区还存在众多生产鞋、服、玩具的家庭作坊。整体上经济开发的程度较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劳动年龄人口特征
劳动年龄人口群体是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受影响较大的群体,按照不同的职业划分,原住劳动年龄人口主要为企业家、公职人员、个体户和工人、大学生五类重点群体。
三县的原住大企业集中于从事服装、毛绒玩具、制鞋等传统产业,拥有自主品牌建设、电商运营、生产线信息化改造等相关经验和基础,大企业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强。中小企业是三县经济的主体力量,提供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大量居民的就业问题。但由于依赖本地产业分工、集聚和房租、税收优势,如果单独搬迁,大多会出现“一搬就死”的情况。在未来整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小企业家是最脆弱的,不仅面临着企业的升级难题,还会面对外来企业的冲击。
公职人员主要为在政府、机关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的公务员,三县现有的各乡镇的公务员人才队伍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百姓信任度。目前已有一部分来自于高等院校的人才进入了容城县各乡镇的相关部门工作,一部分原住的公职人员产生了“本领恐慌”“职位恐慌”心理。
原居民中的个体户和工人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层次相对较低,自身知识结构不健全,在受到当地产业征迁而带来的失业后,无法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方向模糊不清,所以一部分人已经长期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
未来雄安新区要打造的是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城,这离不开大量的人才,原居民中的大学生群体是未来雄安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原居民再适应面临的问题
1.身份认同
对于原居民来说,一夕之间由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心理上需要过渡期。[2]就经济来源而言,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县域内大部分企业需要关停或转型,农业种植业也受到土地规划整合等原因而停止,直接造成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和企业利益受损,使得大量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失去工作,丧失收入来源,生活缺乏保障。[3]既有的生存基础被动发生改变,并且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和改善,都有可能会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原居民对市民身份的质疑。
2.再就业
面对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进程,三县传统以服装加工、毛绒玩具、制鞋、食品加工、食品机械、种植业等为主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向新区未来的以高端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原有产业结构差距较大,一部分原居民将面临着“失业——再就业”的替代性生存方式选择的问题。就三县的城镇化来看,容城城镇化率为46.53%,安新41.38%,雄县47.82%,超过总人口一半规模的为农业人口,在受教育程度、能力素养等方面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原居民再就业需求的契合度较低,由此产生原居民的再就业适应问题。原居民中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能否习得新的生产能力,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核心技术,适应新区产业的转型,加入新区建设队伍,关系到新区的建设质量。再就业的适应程度不仅影响原居民能否从主观意愿上顺利再就业,而且影响原居民再就业后能否迅速融入新的社会工作环境。
3.再教育
新区作为未来科技生态之城,它的城市生活生产需要给新区人提出了高标准,在从小县城人骤变为国家示范区市民的过程中,新区原居民的价值意识相对于新区成立前虽已有所改变,但由于其教育基础薄弱不均,离新区人才要求的自我认识、价值观念、交往观念、生态观念的标准仍存在差距。原居民要更好地融入新区的生产生活,就需要再接受新的培训和教育,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学习形成国家级新区的居民意识、需要和能力,从而自觉自主能动地参与和享有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成果。这就要求各个年龄段的原居民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再教育需求,消解自身对于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抵触和懈怠情绪,提高对于接受再教育的重视程度,调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认真对待、接受、使用新区提供的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提升终身教育观念,适应新区的常态化培训教育,更好融入新区的生产生活之中,实现区域人的根本转型。
4.城市生活
县域生活节奏与城市节奏有差别,更多的是熟人社会,条条框框的规则、制度较少,人们的行为主要由习俗和传统规范等进行约束。[4]而城市生活则不同,原居民需要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新区人需要具备在新区生活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新区提供的便捷服务网络,正确运用新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而原居民中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居民,能力素养相对缺乏,短时间内较难适应生活的巨大变化,陷入城市生活适应困境。
5.社会交往
一些原住企业外迁导致部分原居民的职业转变,同时与新移民相比,原居民在文化知识素养、技能操作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占有的智力资本和财富资本在相对范围内被动降低。新移民进入使原居民的社会交往网络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原居民由区域的中心群体演变成了相对边缘群体,社会交往中的地位、交往方式、交往群体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果原居民不能积极适应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人群,就有可能演化出社会排斥现象,在社区、工作环境中,对外来移民产生隔离、排斥心理,对新区整体的城市融合度和城市接纳度产生不良的影响,阻碍新区发展进程。
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1.宏观层面社会行政介入
社会行政可以统筹、协调和管理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提升对社情民意的敏感意识,觉察原居民最真实的问题需求、洞察相关政策的优缺点,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使新区的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居民。
首先,通过对社会政策的实施,充分保障原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其次,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专业社会服务的提供,在原居民的期望值与实际发展建设进程之间建立好平衡点,在保障其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充分倾听原居民的建议;最后,向政府反馈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社会政策,提升原居民的城市参与感。同时,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依托政府服务部门,开展面向原住规上企业家、原住中小企业家的创业引领项目、社会工作服务对口支持项目、基层社工站建设、提升原居民再就业素质等专项行动,为原居民的再适应和社会融入提供服务、组织和平台建设支持,通过专业化的介入服务助力新区建设。
2.中观层面社区工作介入
于原居民而言,由乡镇生活转变到城市中生活,由于搬迁等种种原因,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是最能实现与民众零距离接触的地方,社区服务与居民的获得感息息相关。
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服务后,应着力营造关心友爱、和谐平等的良好社区氛围,倡导“自下而上”的地区发展模式,进而动员原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活动打破原居民对城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隔阂感,增强其对城市社区生活的归属感,消除孤独感和隐性排斥。由于原居民的能力素养相对有限,对新区发展建设的认知程度不足,需要在社区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开办社区学校、社区讲座的方式提高原居民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原居民积极接受再教育,适应新区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应利用社区工作方法,为原居民创造更多参与社区管理的机会,建立沟通渠道,健全管理机制,让大家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担任社区服务志愿者、社区管理者的方式,提升原居民的融入感。这也就要求社区工作者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使原居民学会参与、自决、自助与互助,帮助他们通过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提升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和意识,并进一步培养起原居民中的社区领袖。建立和完善民主参与和监察机制,通过合理的分工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学习新的技能,参与社区事务,在社区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加强彼此之间的支持,培育社区组织。
3.微观层面个案和小组工作介入
(1)针对原居民的个性需求开展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在解决特殊性、个别化问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雄安新区原居民本身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在经历短时间内社会身份、地位角色的显著性变化后,每位原居民必然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继续社会化障碍和认知偏差。此时,社会工作者便需要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下开展微观层面的个案工作,对不同需求的原居民展开个别化辅导,例如,认知角色偏差的矫正、角色突变所带来的紧张感和不适感的疏导、融入社区生活的畏难心理等等。并且在服务介入过程中,一直秉持“助人自助”原则,不断探索激发原居民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增强原居民城市融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来。
(2)针对原居民的普遍性问题开展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微观实务不仅包括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包括普遍性需求的小组工作。当雄安新区原居民面临一些共性问题时,便需要小组工作的介入。通过上文对于雄安新区原居民再适应问题的研究以及小组工作基本工作技巧和价值观念的指引,本文认为开办以下四类小组有利于原居民更好地融入新区、适应新区。
首先,建立技能培训型小组。通过小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原居民的再就业竞争力。此类小组,需要社会工作者提前做好前期需求调研,充分了解原居民对于各类培训项目的参与意愿,并尽可能放宽对于培训的资质要求,避免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限制居民,合理规划培训地点和培训时间,尽可能调动大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开展跟进服务,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为就业意愿强烈的原居民积极连接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帮助原居民进行就业创业。
其次,建立知识普及型教育小组。雄安新区原居民的角色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便使得他们长时间积累下的原有农村生活经验无法完全适用新的城市生活。针对此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为其提供政策知识宣讲、培训,或者是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的服务。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介绍创新创业以及新区发展政策等相关知识和信息,引导原居民了解政策、支持政策、参与政策、用好政策。帮助规上企业家、中小企业家以及大学生群体及时了解创业政策和行业信息,激发原居民的创新创业活力。
再次,可以开办生活互助小组。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可能会面临一些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通过开办互助小组,一方面居民互相学习,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了解原居民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的需求,通过广泛连接资源,为原居民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
最后,积极践行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关注社区原居民的同时,也应考虑到雄安新区的在职人员。为此,社会工作者应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单位中开展团队建设的小组活动。引导原工作人员和新引入的高层次人才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加快新人才融入的同时缓解原工作人员的“职位恐慌”“本领恐慌”,动员他们发挥好带头作用,积极疏解身边原居民的担忧和焦虑情绪,带领居民共同发展。
结语
在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过程中,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看似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但实际上却蕴含着点线面的关系,根据原居民现实需求及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将三大层面的方法有效贯通、整合运用,更好地推动雄安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