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科技出版的三个维度

2023-04-14王威林舒媛

出版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学普及

王威 林舒媛

摘 要:做好新时代科技出版是响应国家战略、加快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素养的需要,是新时代科技出版人应承担的使命和重任。本文对新时代科技出版的高度、温度、深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阐释开展有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有理论深度、思维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以及有视觉温度、思想温度的科学普及出版工作的策略,以期深化新时代科技出版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科技出版 科技主题出版 科技专业出版 科学普及

科技出版是科技創新成果的呈现与展示、交流与传承、传播与弘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科学研究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科技出版也是传播学术文化的思想阵地,展现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新时代科技出版的类型日益丰富,科技主题出版、科技专业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等各类科技出版分别从高度、深度、温度三个不同维度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新时代科技出版的三个维度

(一)聚焦高度:科技主题出版

随着我国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精神为主要内容,聚焦高度的主题出版在坚守国家意识形态阵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主题出版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幅度的扶持。众多科技类出版社也积极参与到主题出版工作中,大力开发科技主题出版选题。近年来,与中国伟大科技成就、科学家精神、科技发展历程相关的科技主题出版选题日益增多,多项优秀选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辉煌中国——科技强国梦》等。人民邮电出版社深耕主题出版阵地,紧扣时代主题,连续四年策划科技主题出版选题并成功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总体上,聚焦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需将科学性与政策性、时代性相结合并达到战略高度,从而唱响时代精神主旋律。

(二)突出深度:科技专业出版

除了科技主题出版外,突出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是科技成果的另一种呈现方式。科技专业出版承担着将优秀成果转化为优秀出版物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国家对建设出版强国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创新性知识的巨大需求都给科技专业出版带来了更高的期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科技专业出版给予了非常多的扶持,以期出版社能开发更多精品力作。《“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的“重大出版工程规划”板块含有许多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工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量子科学出版工程》(第二期)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对充分展现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代表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创成就,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价值的科技专业出版项目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瞄准“卡脖子”问题,反映我国关键核心科技创新原创成果,推动高科技研发、核心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的项目(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新型热电材料研究丛书》等);如反映科学研究前沿,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的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型显示前沿科学技术丛书》等);如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反映基础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对推动构建基础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极区空间物理研究》等)。[1]总体上,突出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需凝聚权威力量、反映原创成果、传播学术思想、满足阅读需求,促进学科内的科研发展,推动学科外的产业发展,摆脱“只见高原未见高峰”的困境,让专业出版走出去,提升专业领域国际话语权。

(三)注重温度:科学普及出版

除了科技主题出版和专业出版外,科技成果的普及也是科技出版工作的重点之一。注重温度、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出版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氛围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22年,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倡导“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了一批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对坚定新时代新青年科学报国、知识报国、学术报国的理想和志向,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普出版项目,如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北斗问苍穹科普丛书》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对适合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阅读的科普均有相应的规划,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中国载人航天科普系列》、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从鸡毛信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写给青少年的红色通信故事》。总体上,注重温度的科学普及出版物需要兼具科学视野与人文情怀,并跟上融媒体的发展进程,让读者在愉悦和美感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收到深入人心、“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二、做有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人民性”是党和政府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主题出版的使命期待。新时代的主题出版集中体现着“为党和国家立心、为新时代立言、为英雄的人民立传”的特点。做好科技主题出版应从人民需求出发,结合战略政策,站在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甚至世界高度,结合科技发展历程、重大科技成就、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做有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关键在于把握时代先机、做好战略部署、传递精神实质。

(一)把握时代先机:洞察大势、深度挖掘

与主题出版联系在一起的不应该仅仅是宏大的主题题材与磅礴的气势架构。主题出版更为重要的使命是在宣导与强化时代主旋律、提振与激发大众豪情的同时,还能回应时代的关切,解答时代的课题。[2]策划主题出版项目时,出版社应“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同时深刻领会、深度挖掘既能切实响应国家战略政策,又能真正打动民心、引发共情的选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主题出版肩负着塑造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宣传政策主张、弘扬核心价值观、激励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重要任务。对主题出版选题的选择既不能窄化,仅仅将之局限为政治理论类或围绕现实问题的选题,也要注意防止主题出版过度泛化。[3]高质量的主题出版选题应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基础上,能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进一步提振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的好选题,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入选2019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的“科技改变中国”丛书,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变化,展现我国崛起之不易、科技成就之伟大、发展之迅速。又如入选2022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的《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既以史为线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之路,探究了中国制造崛起的深层根源,又以论为主探讨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话题,展望了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改变、民族的崛起是人民群众都切身感受、共同经历的,因而此类主题具有扣人心弦、经久不息的独特魅力,凝结着奋斗的精神,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值得深度挖掘,打造成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经典名作。

(二)做好战略部署:提前谋划、重点储备

长期、稳定、有效的主题出版选题开发机制是做好战略部署的关键,凡是涉及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活动、重要节日等题材的主题出版可根据时间节点提前谋划、重点储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主题来说,这类主题更具有可预见性,同时竞争也更激烈,这对策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策划出版前,需深入学习中央文件及重要讲话精神,搭配别出心裁的设计。鉴于重要纪念活动、重要节日存在一定的周期规律,可制定针对该类主题出版的出版计划,规范项目运作,必要时可与出版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挂钩。如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15家中央级科技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科技之路”丛书以反映我国科研成就为重点,以文、图、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直观、形象的呈现形式为载体,旨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又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策划《70年邮票看中国》,以邮票透视新中国历史、展现辉煌成就、展示时代风貌。该书入选2019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

(三)传递精神实质:把握精神、精心打造

除了与时代背景、时间节点相关的主题外,科技人文精神、科技英模的故事、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也是主题出版重要的类型之一。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与非凡成就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与精神值得广泛宣传。这类选题的策划与宣传往往可与其诞辰周年纪念日或其取得的重要成就相结合。我国在基础科学、技术应用及重大工程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以“两弹一星”科学家为代表的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持续奉献。以弘扬科学家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精湛的学术造诣、崇高的科学家精神为选题的主题出版物展现出科学家们高尚的人格风范和优良的作风学风,值得广泛传播。如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的《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策划,用故事串起钱学森50余年的奋斗历程,解读爱党爱国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如何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之中。又如科学出版社的《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通过入党志愿书等珍贵手迹资料的呈现,讲述共产党员科学家们在科研一线的奋斗故事,展现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情怀和感人事迹。

三、做有理论深度、思维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

除了有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外,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科技专业出版是科技成果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优秀的科技专业出版应该是兼顾理论深度和思维深度的,能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家的思想,展现学术研究背后的科研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此外,可借助学术活动、学会力量遴选优秀编写者,把关内容质量,提升科技专业出版的权威性、影响力,促进科技专业出版的繁荣,加快科技专业出版对实践的指导,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关注重大成果:围绕先进、突出关键

科技专业出版是学术成果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反映我国一流水平的先进成果是科技专业出版的重点。这类出版物往往凝结了关键领域内专家学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硕果,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策划选题时,可以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科学进步奖的重大成果,这类成果往往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如清华大学出版社聚焦光纤通信、量子保密通信、半导体照明、激光技术、光刻技术、光学测量等变革性光科学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从基础理论入门,以学术成果为主体,兼及国际前沿,分批出版学术专著。其中,《变革性光科学与技术丛书(一期)》入选《“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和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变革性光科学与技术丛书(二期)》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二)夯实基础优势:立足主业、守正创新

探索前沿、守正出奇、创新发展是做好主业领域科技专业出版的路径之一。经过长期的积累,出版社在主业领域往往具有高影响力、高社会认可度、丰富的资源积累及获取资源的能力,因此开发选题时具有一定优势。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充分发挥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主业出版优势,在移动通信方向持续出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开发了《第四代先进移动通信技术》“5G丛书”等出版选题,并多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保持主业领域的延续性,开发“6G系列”出版项目,总结我国在6G研究上的领先性、原创性成果。其中,《6G丛书(第一期:前沿研究)》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和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

(三)聚集专业力量:专注前沿、依托权威

选题的策划和作者的选择是开展科技专业出版时需要重点把握的核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4]前沿选题的科技专业出版在推动学科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进产学融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前沿选题的学术专著存在未知难点多、撰写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需要出版社组织权威的作者团队有计划地完成出版工程。依托權威学会的专业力量,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领先团队的优势,是解决上述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的指导下,人民邮电出版社与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建设“电子信息前沿专著系列”,在电子信息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中,选择能代表学科前沿趋势、展现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选题并选择优秀作者团队,分批出版,以期形成长远影响,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及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电子信息前沿专著系列”(第一期)已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

四、做有视觉温度、思想温度的科学普及出版

近年来,有温度的科普出版深得人心,这类科普出版物在描述科技魅力的同时,通过精心的设计给读者带来视觉及思想上的双重洗礼,赢得读者的喜爱。编辑在开发科普出版物时,对出版物的内容表达和呈现形式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发挥历史、人文、艺术等与科技有机统一、相互融合的作用,增强可读性,提升科普出版物的内涵。此外,结合科普教育活动,尤其是公益性的、影响力大的科普系列讲座活动来开发科普出版物,是快速实现科普出版物惠及大众的有效方法。从策划选题、选择作者、设计形式、推广营销的全流程中,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影响着科普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传播力。

(一)初心回顾:科技+历史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史话类科普出版物将科技知识与其发展的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追溯起源、回顾历程、畅想未来、彰显探索者的初心。该类科普出版物将故事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贯穿始终,兼具科学普及与历史传记的功能,实现在开篇就激发读者好奇心的效果,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荣获文津图书奖的《上帝掷骰子吗?》就是一部史话类科普出版物。该书梳理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歷程,其中穿插的奇人轶事增加了趣味性,跌宕起伏,激动人心,让复杂难懂的量子力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又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石墨烯的前世今生》描述了新材料石墨烯的发现、发展史,聚焦十余年来发展石墨烯的中国方案,展现其中争议和荣光并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跨界融合:科技+人文

科技和人文跨界融合的科普出版物能融合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使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感受人文情怀。科技和人文的融合是探索自然、认识自我的跨界融合,在传递有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表达生活智慧、人生哲理。相对于纯科学理论的科普出版物,该类科普出版物更能带来启蒙、引发思考、产生共鸣。如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荣获文津图书奖的《生命是什么》在描述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引入了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是自然科学和哲学思辨交织的一次尝试,使读者在接受科学理性知识的同时,体会有温度的智慧之光。

(三)匠心策划:科技+艺术

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插图、版式设计能贴近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温暖及愉悦、友好的感受,拉近科普出版物与读者的距离,从而更容易被读者接纳、喜爱。策划科普出版物时,根据出版内容匠心设计,将科技与艺术融合,能使平直、苍白或生硬的文字表达绽放光彩。科普出版物常见的呈现形式包括讲解式、问答式、漫画式、图集式、演讲稿式、笔记式、小故事式等。创新的呈现技巧能使内容表达更生动有趣,带来视觉享受,甚至帮助读者提高审美品位。此外,通过科技对出版的赋能作用,借助新媒体技术重新诠释内容的生产,能形成AR版等新型态图书。[5]如接力出版社的《六极物理》通过漫画还原、图解说明的方式,从可感知的6个极限世界(极快、极大、极重、极小、极热、极冷)出发,使高深莫测的科学知识通过公众能快速接受的通俗形式被清晰阐释,彰显了科学的魅力。又如中国宇航出版社自主研发的沉浸式、深交互的航天数字出版产品——数字月球,构建了三维数字月球软件系统,以海量而严谨的月球科学信息、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感的展现方式,使读者能直观探秘月球地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技发展成果丰硕,科技热点层出不穷,科技手段日益丰富,给科技出版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在此时代背景下,科技主题出版的高度、科技专业出版的深度、科学普及出版的温度还面临诸多挑战。以满足人民的阅读需求为基本点,选择从国家角度还是专业角度,抑或是公众角度出发策划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对出版物的定位,包括受众层次、影响范围等。可以说,新时代科技出版是分析需求、找准定位、多样化开发后对科技成果的科学表达,具体可从三个维度着手:聚焦高度,把握时代先机,做好战略部署,传递精神实质,做有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突出深度,关注重大成果,夯实基础优势,聚焦专业力量,做有理论深度、思维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注重温度,通过科技和历史、人文、艺术的融合,彰显初心、匠心,做有视觉温度、思想温度的科学普及出版。此外,还要发挥科技对出版的赋能作用,做好融合发展,展示好、传播好、弘扬好科技硕果,才能不负伟大时代。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学普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科学普及助力科学教育做加法——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科学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的科普宣传如何精准发力
为科学传播插一对科普信息化的翅膀
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调查研究
构建区域内科普共同体的研究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