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2023-04-14张春崔荣荣
张春 崔荣荣
体育单招运动员以升学为目的的文化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以笔者所在的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主,结合本市其他单招运动员的学习情况,本文对我市青少年运动员的高考单招文化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构建临汾市体育单招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新模式,提高体育单招人才的文化教育水平,增强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
1 引言
体育单招考试是国家由部分高校对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的单独招生考试,招生对象明确为国家二级及以上资格的青少年运动员,考试时间在每年四月上旬,考试分文化测试(占比30%)和专项测试(占比70%),这一制度给青少年运动员进入高等学府提供了机会。目前,就笔者对临汾市参加体育单招高考的运动员升学状况的调查,运动员能否顺利升学更取决于文化课成绩的高低。然而,临汾市针对体育单招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选取市体校、临汾一中、三中等学校的体育单招运动员,调查他们在文化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并予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文化课成绩,提高达线率,促进我市青少年运动员的再学习和再发展。
2 临汾市体育单招文化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对临汾市体校和其他考生文化学习模式的调查分析,市体校虽开设体育单招文化课加强班,但在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对于其他考生来说,他们只能选择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各类培训机构,不仅面临以上问题,还有家庭资助、教育监管等问题。我们将主要现状及问题分析如下:
2.1 体校整体文化教育模式对单招文化教育的不良影响
2.1.1 重训练轻教学,文化教育缺失积重难返
从教学模式来看,体校学生在校实行的是半天文化课学习和半天体育训练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运动员往往以训练为主,以参加各级各类运动比赛为首要任务,文化课学习不完整、不系统,因训练而导致文化课缺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体校文化课难以开展,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为如何提高体校文化课的教学质量献计献策。不可否认的是,体校“学”与“训”的矛盾是竞技体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冲击着运动员的金牌理念导向,使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总需要做一定的让步,而最终成为置于训练后的一种辅助形式。重“训”轻“文”是体校办学性质所致,为了保障训练时间和必要的参赛,运动员无法系统完整的学习课业知识。以市体校为例,学校每年都会选送优秀运动员到省队集训,一部分会被省队选拔作为职业运动员,还有部分在训练周期结束后又回到学校,这段时间是和文化课堂完全脱节的,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不会学,不想学,直到厌学。
2.1.2 学考分离,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脱节
从考试内容来看,体育单招文化课考试包括语文、数学、政治、英语,考纲与普通高中类似,但在学习上,体校作为中专院校,自有一套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中不仅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还有足球、篮球、心理、解剖等专业课,教学大纲自成一体。以政治科目为例,单招政治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大部分,而体校开展的政治课,则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生活与社会,这就意味着体育单招运动员面临着学考分离的境况。
从备考策略来看,虽然体育单招文化课加强班考前一年开设,但实际上由于学生达级时间不固定,正式复习时间不到两个学期,甚至更短。而在备考教材选择上,市体校多年来选取的是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单招文化辅导教材,也尝试用过其他教材,但根据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学生反馈,各类辅导教材均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有错漏等问题,目前,对于体育单招考生来说,教育部并未出版正规专业的辅导教材。
另外,由于体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与体育单招考试脱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深受影响。如若教师对单招考试大纲掌握不透彻、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及时更新,势必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教学引导。市体校在这一方面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努力,如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单招考试大纲教研、编写单招考试应考校本教材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政策引导缺失、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
2.1.3 学生动力不足,目标规划和学习引导有偏差
无论是体校“重训轻文”的大环境影响,还是体育单招考试体系的不规范和不完善,最终都会反馈到学生自己,学生缺乏面临体育单招考试的学习引导和备考能力。
以市体校的招生情况来看,以小学起点的五年制学生居多,入学时年龄小、无规划是客观事实,部分学生也确实是在家长“成绩不好所以送体校”的评价中进校的,学生对训练和学习虽然都抱着懵懂的状态,但“体育运动学校”几个大字已经从潜意识中让他们把自己划归为“学习不好的体育生”,这是心理因素。从教育管理模式来看,体校往往施行教练负责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练在一起,教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文化课的重视也只能在思想方面稍作引导,具体实施细节,教练们也爱莫能助,更有不少教练鼓励“金牌至上”,认为只有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这势必使很多运动员产生“体校就是用来训练而不是学习”的观念。中专生的年纪在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本身意志力薄弱,加之长期处在“不学之风”的环境里,必然丧失了学习应具备的一些品质和素养。
在此环境和背景下,当体校生成为体育单招考生时,他们对突然转换的角色必然不能迅速地适应。成为一名单招高考生,轉化的不仅是身份,更是确实存在的课业难题,着实让一向“学一点”、甚至不学的体校学生压力倍增。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的知识闻所未闻,自然是无法支撑其持之以恒的学习状态。学生往往刚入班还劲头十足,一段时间后,便出现听不懂、学不进去的状况,课堂中玩手机、睡觉、迟到、旷课的情形屡见不鲜。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也感到无可奈何,表示对大学的渴望依旧,然而现实任务的艰巨着实不知如何下手。
2.2 非体校的体育单招考生缺乏规范的学习辅导
随着体育单招考试的不断发展,普通高中也有一部分注册运动员通过达级的方式参与到体育单招高考中。这部分学生与体校学生相比,接受过完整的高中学习,文化课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相对较好。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单招考试内容也较为不易。首先,虽然社会上有很多辅导机构,但是针对体育单招高考内容进行辅导的文化课机构寥寥无几。仅有的几家培训机构在教材选择方面也面临着和体校一样的问题,其次,从师资来看,有的机构教师完全拿高考大纲指导教学,完全忽视了体育单招高考“重基础”的根本要求。以體育单招语文考试为例,大纲明确要求“重基础、轻表达”,试卷结构稳定,考查语文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四部分内容,题型上除作文之外全是客观题,这与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可说是大相径庭,如果采用辅导高中学生学习的方式辅导体育单招考生,不但会增加不必要的难度,甚至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而导致南辕北辙。再次,辅导机构是体校外体育单招考生能够接受考试辅导的唯一选择,但目前市场上机构鱼龙混杂,缺乏统一的教育监管。
另外,因体育单招考试内容不属于高中学习内容,高中也没有相应的辅导班级,非体校的体育单招高考生仍需另备资金备考,也会相应地产生家庭助力是否到位的问题。
综上所述,临汾市体育单招考试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革新,仍然没有走进大众视野。其中文化教育模式不规范、不完整,既有体育部门对体育单招运动员再升学教育的落实不到位,也有教育部门对这一部分特殊高考生学制的管理缺失。而缺乏严谨而有针对性的辅导教材、缺少熟悉考纲把握考情的专业教师、缺少激发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学习动力的心理辅导等问题就是一系列连锁反应。
3 深化改革,构建临汾市体育单招文化教育新模式
古语有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势而制”。体育单招考试作为国家“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势必要求发展得日益规范和完善。构建体育单招文化教育新模式,需相关部门政策先行,以体校为改革和实践基地,更需要社会关注和家庭助力。
3.1 政策先行,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力促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强化体育与教育部门在体育单招人才培养上的资源整合。学校教育要主动承担起建立针对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师资配备等的重任,而体育部门更须在工作管理、设施建设、经费投入、训练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具体来说,体育部门制定体育单招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向教育部门提出关于体育单招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要求,教育部门开辟专业学制负责体育单招运动员的升学需求,而体育单招运动员又可以带动学校体育教育,在提高体育课质量、开展业余训练、举办赛事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培养体育单招运动员的过程中,体教融合使体育和教育部门实现双赢。
3.2 体校示范,落实单招高考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传统体校发展模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以市体校为例,近几年的招生趋势逐渐转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不断拓宽,即使三年中专毕业时没有进入专业运动队,学生依然有考大学、上大专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这和普通中学无异,甚至在出路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基于这一现实条件的变化,体校的课程体系也应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尤其随着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不断增多,来源也更加广泛,针对体育单招运动员的课程体系亟待完善,体育单招文化教学者应积极探索一条属于单招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符合体校学生现实条件的文化教学模式。
3.2.1 体校文化课程改革融入单招考试内容
俗话道:“牵牛要牵牛鼻子”,体育单招考试内容和体校课程体系不相符,是造成体校学生单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最为突出的矛盾,体校应着手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体育单招考试内容,也就是在体校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加入普通高中三年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的部分内容,从学生中专入学就进行干预,用三年时间系统的学习这部分知识,为毕业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至到考试前一年才“临时抱佛脚”。体校学生学习普通中学的内容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开拓思维,为学习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从长远来看,具备基本的常识储备、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的体育单招人才,在专业运动员发展、高校学习、社会就业等方面都将会更有优势。
3.2.2 建立适合体校单招考生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
此举是为了加强体育单招考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严格考勤制度,并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考核,包括其注意力的集中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与教师互动的频率等。如制定文化课学习量化考核方案,考核过程严格细致,记录详细、有据可依,让学生心服口服,懂得用每一分的诚实付出,才能获得文化学习的成长。只有将学生文化教育与学校管理制度相结合,使文化考核具有同学生管理同样的权威性,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赢得文化考试中的“金牌”。
3.2.3 加强体育单招文化课教师的教育培训
学校要进一步关注体育单招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加强教育培训。作为体育单招文化课教师,首先应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要,积极探索主题式教学、探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情景剧教学等。其次加强教研,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学习制定一套高质量的适合本校学情的体育单招教案,研读考试大纲,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再次,体校教师须“走出去”,向名校学习,把好的经验和方法“引进来”,不断提高。最后,体育单招文化课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感,注重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学习耐心、专注力的培育。
3.3 社会关注,教育引导和家庭助力缺一不可
体育单招运动员的培养是国家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完善退役运动员保障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但是这一政策尚未得到社会推广和全面关注,很多人将其等同于普通中学的“体育特长生”,而一听“单招”一词,又简单的臆想为普通大专的自主招生,殊不知,体育单招运动员才是文体兼备的高质量综合人才,全国有近百所优质本科学校招收这些学生,其中不乏985、211大学。因此,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将体育单招高考至于同普通高考一样的高度,引起社会关注,让更多具有体育特长的青少年及家长看到体育单招人才培养的道路,理解体育单招人才的培养机制及未来出路,也可以提高体育单招运动员的自信心,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向发展而不是自认为是“体育生”而矮人一等,也更能有效的提升家庭在这方面的经济助力,如此,社会无错误认知、学生在家庭的理解和助力下安心学习和训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论
构建规范且完善的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无先例可循。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政策的不断推广,体育单招考生必然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应该像普通高考生一样受关注,得政策支持和教育监管。因此,本文尝试通过政策扶持、体校示范、社会关注,构建起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筑好人才基础。
本文系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的“临汾市体育单招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139)课题论文。
(作者单位: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