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游艇
——论坛精彩集锦

2023-04-13整理本刊编辑部

珠江水运 2023年6期
关键词:江门游艇旅游

整理|本刊编辑部

珠三角如何发展游艇经济?发展游艇经济还有哪些掣肘?游艇行业大佬如何提议?地方政府如何引导?行业管理部门如何服务?

江门通江达海的优势将助其成为航运经济的热土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奔腾的西江和潭江穿城而过。这里是江与海的交汇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节点。这里人杰地灵,是岭南大儒陈白沙、维新领袖梁启超的故乡。江门素有“中国侨都”“陈皮之乡”美称,“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江门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区位优越、空间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去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年最好成绩,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充分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和强大势能。

江门因江得名,向海而兴,航运历史悠久,航运文化深厚。江门海域面积487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0公里,内河通航里程780公里,2022年,全市船舶进出港累计43万多艘次,货物吞吐量2.7亿吨,位居全省前列。江门因其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日益成为航运经济发展的热土。近年来,江门游艇和滨水休闲产业欣欣向荣。目前,全市登记游艇数量超过150艘,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游艇驾驶员培训机构2家,累计签发游艇驾驶员证书760人次。江门拥有两家游艇运营企业,还有一众知名游艇制造厂商。江门已然成为游艇行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江门市委常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杰)

海事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游艇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游艇修造在转型中持续增长,游艇消费大众化趋势明显。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于培育消费新业态,提升滨水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涉水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新时期的游艇产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打造游艇产业发展新优势,也要坚守水运安全发展红线底线。

在国家政策引领,各地政府规划引导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下,珠三角地区的游艇配套设施产业链正在加快聚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游艇制造基地之一;而温润的水文气象特征和蓄势待发的消费潜能,将促使珠三角地区成为国内主要的游艇消费服务增长极。江门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秀的产业基础,具备了发展游艇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东海事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游艇产业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等相关跨境通关便利化政策落地;简化游艇登记注册,试行游艇“多证合一”便民措施,减少办理环节和办理材料;持续做好游艇俱乐部备案,促进行业自律自管,便利游艇出航。后续我们还将会同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地方部门和船级社研究完善游艇安全管理,提升游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游艇检验制度,推动游艇开展型式检验,降低准入门槛和游艇运营行政成本。与此同时,海事部门在此也呼吁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参与游艇有关活动时,注意遵守、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规定,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广东海事局副局长陈楚坤)

珠江内河旅游前景可期

广东河网发达,沿河自然景观丰富、秀美。发展内河旅游潜力大,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发展广东内河旅游大有作为,它应作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内河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优势,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珠江水系内河旅游潜力巨大

内河旅游是滨水休闲产业中的重要业态之一,不管是放眼世界,还是聚焦国内,内河旅游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是国外有很多成功案例。无论是伦敦、纽约还是巴黎,这些知名城市,不但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内河游览体验,也成为了这些城市吸引旅客的名片。从全球内河旅游航程和豪华游轮数量看:全球内河游轮旅游产业集中的市场,多瑙河2415公里,莱茵河883公里,两地的豪华游轮总计170艘;尼罗河1350公里,200艘;伏尔加河1260公里,80艘;密西西比河1570公里,60艘。这些内河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不但游船的硬件设施和高端服务配套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城市还充分挖掘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讲好沿河城市的故事来吸引游客,实现了城市与河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国内有些地方内河旅游成熟。我国内河旅游产业最成熟的长江,旅游航程达2800公里,现有豪华游轮数量40余艘,综合运力约1万个客位,总接待能力约70万人次/年。这些运力中的90%以上都集中在“宜昌—重庆”段660公里航线上,其中最为拥挤的是三峡库区的180公里航段。除了长江,国内的桂林漓江游、西双版纳澜沧江游、清远北江游和广州珠江夜游、柳州柳江夜游等都非常成熟,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前景也比较好。

三是珠江水系内河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虽然我国内河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内河旅游业比,长江水系和部分河流的内河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同样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西江—珠江水系,除了上述零星河段内河游外,内河旅游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进入政府和资本的视野,发展非常滞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预见西江—珠江内河游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值得期待。首先,政策利好有利内河旅游发展。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国家也在积极鼓励开展内河旅游资源开发。其次,西江—珠江下游处在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高度集中的“珠三角”地区,旅游消费人群多,潜力大。第三,游客需求层次正不断发生变化,“慢生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选择。这一趋势,迫切需要有别于传统旅游方式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出现了“报复性”旅游消费的现象,人们具有强烈的旅游愿望,发展西江—珠江水系的内河游轮是丰富现有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重要选择。第四,珠江流域历史积淀和广府文化、韩江的潮汕文化、东江的客家文化、北江的南岭文化、西江上游的壮族文化,珠江河口东西两岸和港澳地区的现代海洋文明、葡语国家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无疑是未来珠江流域内河游轮发展的绝佳条件,完全可以与多瑙河、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等媲美。因此,全社会应该赋予“西江—珠江游”全新的想象空间,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内河旅游胜景,创出世界级精品游览路线。

发展内河旅游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扩大就业

内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在国际上发展已十分成熟,能够直接带动沿岸各城市间的互动合作,联合推动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促进沿岸城市经济发展。其独特优势首先在于具备明显的低碳特征,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符合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首先,内河游轮旅游业集中度较高,集行、游、食、住、购、娱于一体,覆盖社会消费各个方面,是拉动内需的先导产业;其次,游轮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较强,游轮旅游作为人口流动和区域交流的纽带,促进游轮、游客景区、旅行社等产业链互动和城市间的板块互动。第三,内河旅游发展带动船舶制造业,能够带动钢铁、机械、电器、信息装备等需求。第四,内河旅游发展需要大量的船员和船上服务员,可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质量发展内河旅游还需下功夫

一是高标准打造内河旅游精品航线。利用西江连接港澳、跨越两广的地理优势,统筹协调开发跨区域的内河游艇的旅游产品,力争实现粤港澳桂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广东各地配套出台扶持内河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游艇旅游发展提供保障,规范市场发展。

二是发展高品质内河水上旅游。基于游艇作为浮动的水上酒店这一属性,尝试“游轮+酒店”的融合发展,依托游轮船舶及珠江景观优势,开展餐饮、会务、娱乐等经营,打造新的游艇旅游综合体。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航道建设。推动航道管理养护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为船舶提供高效过闸、水运信息等高质量服务。结合“数字政府”改革,推进港航政务服务系统迁移上云,推进水上客运联网售票和电子船票应用,助力内河客运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四是深化粤港澳内河旅游合作。在现有广州、佛山、江门、肇庆、珠海、东莞、中山等7市18个对港澳开放的一类客运口岸基础上,推动研究西江等内河沿线地区按一类口岸标准向港澳开放,与港澳合作开发内河游艇旅游新模式。鼓励推出江海直达创新产品:如乘坐内河游船游玩后,在南沙邮轮母港换乘邮轮,实现内河游艇与海洋邮轮互动,开发新型邮轮旅游产品。

五是打造新时代航运文化载体。支持沿江沿河文化带、景观廊道等建设,加强河流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保护与开发。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鼓励开展科普教育和体验游。打造有影响、有品质、有内涵的航运博物馆品牌。开辟滨水、历史人文、品质商务等航运文化旅游线路,发展游船、游艇经济,形成世界级的高品质航运文化休闲品牌。(梁建伟)

世界游艇发展的启示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游艇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球发达国家平均140人拥有一艘私人游艇,美国14:1,而中国大陆的游艇拥有率约为14万人一艘,只有美国的1万分之一,游艇产业的大众化在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我国游艇产业在转型中持续增长,游艇大众化趋势明显,这是游艇市场内生需求带来的增长。中国游艇大众化的市场,完全不缺经济方面的支持。根据世界游艇行业的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当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江门人均GDP超过11000美元。从经济发展程度看,江门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游艇的基本条件。

水域资源和景观是游艇消费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与高端的购船群体相比,大众化的“玩儿船”群体更加在意游艇租赁产品体系的丰富性与产品服务质量。作为一种水上娱乐性产品,目的地拥有越丰富的体验内容,就越有吸引力。而承载内容的空间,是由“海岸”—“海上”—“海岛”三部分构成的,缺一不可。地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游艇业发达、游艇消费市场极度广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们的地理位置: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抱、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湖泊众多,这一自然禀赋为游艇消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欧洲的情况也是类似。

珠三角是我国目前游艇发展最好的地区,我国游艇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城市除了三亚之外,全是珠三角的城市。三亚和深圳是我国大陆游艇发展最好的两个城市。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三亚、深圳与江门的“海岸”、“海上”、“海岛”3种自然资源。三亚的海岸线长度是209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深圳海岸线总长260.5千米,海域总面积1145平方千米,50处自然沙滩,51个无居民海岛和岛礁。

江门大陆海岸线长414.8千米,海域面积2886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海岛561个,海岛岸线长约400千米。江门的川山群岛是我国第二大群岛,其中最大岛屿上川岛与下川岛,拥有很多非常优质海滨沙滩,亚热带海岛的独特自然景观,可以亲身体验冲浪的惊险刺激。可以说,江门拥有非常适宜发展游艇发展的优越自然资源条件。

香港作为亚洲游艇保有量最大的城市,登记注册游艇超过1万艘,占到了整个大湾区的97%,游艇产业链非常成熟,特别是消费端。香港水域总面积为2755.03km²,海岸线长度360千米,拥有200多个海岛,独特的弯曲海岸线形成大小海湾及海滩、受到良好海洋环境保护的海域、底蕴深厚的海洋文化,发展形成独特的游艇生活方式和游艇产业。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游艇泊位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游艇业的发展,近十几年几乎没有新的游艇泊位投入市场,特别是大型游艇泊位更是稀缺,游艇泊位的紧张反过来势必影响大型游艇的销售,制约了香港游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这给珠三角地区游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游艇产业链上下游较长,打造完整的游艇产业链是游艇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从世界游艇产业发展看,游艇消费大国往往也是游艇制造发达的地区,上游的游艇制造业和中游的游艇消费可以起到互相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北美和欧洲是世界上游艇消费最发达的地区,其中,欧洲以豪华游艇及帆船为主,美国以中小型动力艇为主。那么,再来看游艇制造,全球前六大豪华游艇制造国家和地区,欧洲占了4席— 意大利、荷兰、德国和英国,剩下两个分别是算半个欧洲国家的土耳其以及亚洲游艇制造基地中国台湾。而美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中小型动力艇制造国,在美国出售的船艇中有95%来自美国制造。

从国内来看,现在游艇发展势头最好的海南,它上游游艇制造业的薄弱始终是困扰海南游艇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珠江西岸的江门、珠海、中山,是国内最大的游艇制造基地,占据了全国游艇制造六成份额。可以说,江门发展游艇消费,具备优秀的产业基础,便于塑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游艇产业发展真正的地基、土壤是人民大众,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拥有了全民海洋意识和发达的海洋文化,建立起了大众化的游艇文化和消费观念,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产出的富豪,才会爱好超级游艇,游艇才会成为富人的一种名片和象征。

全世界最大的游艇消费国是美国。2021年,美国95%的休闲船艇是长度在26英尺以下的小型游艇;61%的游艇船东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7.5万美元,而美国劳工部统计显示,美国居民家庭收入平均数在9.7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在美国,买的起游艇的人群是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普通大众。在澳大利亚,就随处可见中产阶级们开着几万美元的小型游艇兜风钓鱼。游艇消费在发达国家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我国游艇产业大众化也在逐步推进。根据有关统计,2021年我国大型游艇的增长量小于小型游艇。游艇消费企业纷纷提出游艇去奢侈品化消费理念,提出体验式营销等创新理念。同时,游艇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品品类不断细化,尤其是不同种类中小型艇的充足供应,进一步促进了游艇的普及。

江门有着“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作为南海航路的必经之地,见证了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十三五”以来,江门借“中国锦鲤之乡”的效应向休闲观光渔业发展,推进渔业强市建设。江门的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底蕴都有助于形成游艇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带动游艇产业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并不缺乏有能力购买和消费游艇的群体,江门发展游艇产业应该注重游艇文化的推广渗透和游艇社区的土壤培植,将具备教育、休闲娱乐功能的博物馆、书局等传播海洋、游艇文化中“意识形象”的板块,纳入到码头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中,加大游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多元化创新游艇消费产品,提升人民大众的消费欲望,让普通大众了解体验游艇度假生活的机会。(宁涛)

共同富裕之渔港与游艇港

关于游艇,有很多的谎言:比如游艇被房地产商利用衬托房价,炒作为高不可攀的富豪生活。比如“游艇”被妖魔化贴上奢华腐败的标签。实际上世界上豪华游艇只占约5%。

那么,真正的游艇产业是这样的呢?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游艇市场,有1200万艘注册游艇,95%的游艇小于7.9米,83%船东家庭年收入少于10万美元。由此可见,游艇是以中产休闲为主的产业。游艇是经济的催化剂,下游产业链非常巨大,因此其经济的倍增效应非常高,对拉动地方经济与就业有很大帮助。

那么,当下国内发展游艇,需要具备些什么呢?一是,降低租赁游艇准入门槛和游艇运营行政成本。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游艇。以满足游艇大众消费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

二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游艇公共码头、下水坡道、系泊锚地、陆上干舱以及环保配套设施设备等。

三是,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开展各类游艇赛事活动等……规范游艇租赁运营管理,探索创新游艇安全管理,有序推广游艇共享消费模式。

四是,组织研究完善游艇安全管理,清理简化游艇登记注册、出航和航线等审批手续,完善游艇持证要求、出入境管理和运营相关规定。(邝向荣)

江海休闲旅游的实践和思考

江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江门得天独厚的江海地理位

置,想办法用好它,顺民意、利国家。江门高铁站,是进入南海最近的高铁站,搭上高铁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南海。南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其中21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领海,面积相当于12个广东省。江门处于西江出海处,溯江而上,可以接通广西省,若干年后可以进入长江流域。顺江而下,可以畅游万山群岛,川岛群岛。

江海休闲旅游与专业渔业共存共生

江海休闲旅游能与专业渔业共存共生。旅游好,海产必好卖,海鲜餐厅必火。渔民无论是上岸还是下海都会非常得益。压住江海休闲旅游,相当于绑住渔农的一只手。一条休闲渔船,一年的经营收入应该有100万,按照国际统计,三亚是5.5倍,可以带起来550万圈内经济。

推动造船行业发展

江海休闲旅游兴起,会促使造船业兴旺,会出现令万众瞩目的超级游艇,为地方添彩。马云12亿元造价的超级游艇—“禅”,如果由江门的船厂制造,以江门为母港,江门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会极大提升。

政企携手推动行业发展

江门江海休闲业兴旺,会使江门名声远播,江门商业得利。做好这产品,有百利而无一弊。

行业高速发展,有赖政府鼎力支持

做好江门江海旅游,需要江门政府有前瞻性思维,有创新的胆量,需要给行业以大力度的支持,包容和宽松的管理环境,还要有三五年的耐性。凡是政府重视该行业的地方,例如现在的青岛、三亚,马上到来的厦门、珠海,都走出与发达世界同步的局面。(仇启明)

游艇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中国游艇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性发展,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积极引导和支持游艇产业的升级、创新,支持大众化游艇、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游艇的开发。当前游艇的研究,将围绕游艇设计、材料、制造、配套件等方面展开,未来大众化、新能源、智能化等中小型游艇和国产游艇将成为我国游艇消费的主要类型,游艇租赁将成为我国推动游艇大众消费的重要方式。游艇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将在研发设计、绿色能源应用和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

人工智能(AI)在游艇设计上的应用

人工智能AI Art即AI生成艺术,在未来游艇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AI Art属于ALGC(AL Generated Conten)的一个分支,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新型内容的生产方式,国际上定义为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或媒体进行生产、操控和修改的统称。AI Art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早期它的实用性还无法在工业设计得到应用。随着人工智能AI Art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将自然语言的文本描述,自动创建出与描述一致的图像和艺术的内容,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游艇概念设计常用的MAXSURF和RHINO软件的设计应用,它为实现不同区域、个性化、交互式游艇设计带来无限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游艇创新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AI Art应用已经成功地在游艇概念设计得到实践。cantu-design公司使用DALL-E2完成了游艇概念设计。DALL-E2是人工智能AI Art的其中一款基于由文本组成的句子来创建合理图像的人工智能程序,通过文本创建出和语义保持一致性的图像,也就是根据文本的描述创建图像,简单来说,它具有了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像艺术家一样想像和创意。DALL-E2本质是在做搜索数据,实际上是实现数据的储存及搜索,加上数据的拼接和重现,虽然它并非是真正的原创,但它可以实现根据原图像进行二次创作。它是一种高效的AI生成图像技术,降低了数据存储和提取搜索时间,以及拼接的费用。

绿色能源游艇

新能源游艇的应用已经有诸多的成功案例,曾经遥不可及的新能源游艇开始由概念化向消费型过渡。目前大多数游艇还是传统燃料类型和混动型游艇,以及部分的太阳能游艇,传统游艇自然不能避免对燃油的依赖;至于太阳能游艇即使电能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不依托化石燃料生成,但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充电时间等等依旧成为其软肋。氢燃料电池来作为新能源游艇的推动力,其远不同于传统新能源游艇,并且氢燃料电池游艇也完美避免了混动类型以及纯电动类型游艇的软肋。

当今世界的清洁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未来的绿色能源游艇将有可能是风能与太阳能的结合。太阳能发电就是通过太阳能板吸收阳光,把光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进行稳压调节,再通过逆变器把产生的直流电变成交流存储到蓄电池或者并网或者直接负载。风能道理也是如此,只是把太阳能板变成了风机。这两种发电模式都比较单一,而如今主流的模式是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合二为一,也就是风光互补发电。风光互补发电就是把太阳能板与风机同时运用起来,再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进行控制和调节,较后运用风光互补逆变器进行转换,然后并网或者负载。柔性太阳能板的出现,将对未来清洁能源在游艇的应用,提出更多新的创新要求。

人工智能在游艇自动化水平上的提升

一是自主导航。自主导航系统是将来自艇上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与GPS、雷达、天气信息系统和摄像机等信息源进行融合。这些技术协同工作,帮助船只在拥挤的区域和开放的海域安全航行,目的是使用自动系统实现更安全的操作和减少事故引起的维修成本。中国首艘百吨级无人艇(USV)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岛附近进行了首次自主航行海试。韩国的现代重工集团开发的一款休闲游艇的自主导航系统,成功地在运河上航行,包括对所有导航、停靠和避碰操作的完全控制。

二是机电系统智能化。开发具有智能化水平的游艇的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融合。智能传感器、负载监控器和执行器,已经减少了占用空间,也提高了中控系统的安全性。通过确保机械和电气子系统级的元件的可靠性设计,为人工智能做好准备,调整自动控制系统,保持最高性能运行,不给中控系统带来任何额外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效率、增加可靠性和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健康监测减轻了艇上船员解读来自中控系统反馈的需要。当游艇开始运作,所有系统都处于活动状态时,需要监控的信息量可能会非常大,这就需要智能算力简化流程。此外,由于几乎所有系统都有实时反馈,因此可以使用设备健康监控来提前识别潜在的故障。而且能够避免进行任何重大的维修,使游艇随时可供船主登船和享用。

由此可见,游艇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必然是多学科融合、跨界的趋势,将在游艇产业链的全方位得以实现。(林少芬)

完善规划设施 推动游艇业更快更好发展

近年来,游艇产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欢上游艇邮轮等滨海休闲旅游,游艇业发展将迎来良好机遇。珠三角地区也将依托优良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沿海、沿江岸线,联手香港、澳门建设珠三角滨海休闲旅游圈,大力加快游艇旅游业的发展。

规划先行,优化使用港口岸线

江门拥有良好的海域、海岛、海岸线资源,其中海岸线长约420公里,大小海岛561个,居全省第二。同时,江门市处在经济实力与消费能力双强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游艇产业优势明显。根据2015年省政府批复的《江门港总体规划》,江门市规划了相关的旅游休闲和游艇发展岸线,支持游艇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中开平规划了碉楼旅游岸线、南楼岸线、赤坎岸线、马降龙岸线等旅游客运服务岸线;江门城区规划了客运岸线;新会规划了围垦旅游岸线;台山规划了海龙湾岸线、镇海湾东岸线、浪琴湾岸线、大湾海岸线、王府洲岸线等旅游客运服务岸线,规划的旅游客运服务岸线总长度约31.2公里。

目前,江门市交通局正在开展《江门港总体规划修编(2035年)》工作。接下来,该局将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结合各县(市、区)政府、文广旅体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意见,综合考虑江门城市发展规划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具有城市风光和自然旅游资源的潭江、西江下游、银湖湾、广海湾、川岛等地进一步加快规划游艇休闲旅游岸线。

一是结合江门市城市功能发展,考虑规划银湖湾、广海湾、横山、江门主城区、大鳌等游艇休闲旅游岸线,形成满足都市公共需求型为主的游艇休闲旅游岸线;二是结合开平碉楼及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及城市发展要求,依托潭江的开平碉楼旅游资源、西江下游及内河的优良绿色航道,融合沿河特色风光和城乡风貌之美,规划潭江游艇休闲旅游岸线,满足综合型游艇休闲旅游业发展;三是依托上下川岛和江门沿海良好的滨海生态自然环境,积极研究和规划邮轮游艇码头岸线,以海岛旅游、滨海旅游等项目为突破点,配合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游艇旅游和陆岛水上客运,建设休闲旅游产业聚集新区。

完善设施,加快建设游艇码头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其中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提出了,要加强沿海沿江文化景观再造和生态治理,推进国内水路旅游精品航线建设,完善地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设备。鼓励重点地区加强游艇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游艇公共码头、下水坡道、系泊锚地、陆上干舱以及环保配套设施设备等。

目前江门市游艇产业主要分布在新会银洲湖区域,现有7家游艇生产企业,1家游艇俱乐部。江中珠游艇会俱乐部成立于2017年,毗邻我市一类客运码头——江门市港澳客运码头,是集滨海旅游、游艇会展、码头管理、养护维修、驾驶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现共有游艇泊位数53个。

然而,就总体情况来说,目前江门市的游艇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游艇码头数量偏少,特别是缺乏公共游艇码头。江门市现有游艇产业规上企业2家,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产业链,产业链协同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上游配套企业仅能生产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合金部件,原材料和关键部件本地自产率较低,中下游以中小型船厂为主,船舶产品类型较少、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同时,江门市仅建有江中珠游艇码头,但随着今后游艇旅游业的发展,游艇码头的使用需求会越来越大。

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进滨海旅游,其中川岛•浪漫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列为省、市重点建设的文旅项目。浪漫海岸项目以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标准,规划建设大坪半岛精品度假区、大湾中心休闲度假区、浪漫天涯景区、七星伴月海岛探索区四大主题功能区,急需配套建设游艇旅游码头。

同时,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市发改部门牵头,商务、文广旅体、交通、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配合,正在积极争取将江门市纳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城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自贸区扩区的有利契机,探索推动江门市申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将自贸区粤港澳自由行政策复制到该市合适的口岸、码头和水域。

因此,江门市亟需加快完善配套游艇码头和口岸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一类口岸和码头按照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并充分预留公共游艇码头、休闲旅游客船码头岸线,谋划布局游艇公共码头。同时由市里出台鼓励措施,促进相关游艇码头部分泊位开放为公共泊位,尝试休闲渔业码头和游艇码头共享模式,将闲置码头改造升级为游艇码头,方便游艇能在更多地点停靠。(王前选)

大力支持游艇和滨水休闲业发展

胸怀“国之大者”,大力支持游艇和滨水休闲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是国家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游艇和滨水休闲业具有扩大内需、增强消费的作用,应大力支持和推动发展。

首先,如果政策对路,行业会迎来爆发式发展。行业内人员都知道,目前的法规和规范对游艇和滨水休闲的发展有很多硬约束,发展缓慢,处在瓶颈阶段,虽然各地也在积极进行探索和改革,但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收效甚微。但是如果政策对路,在扩大内需、增强消费的要求下,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行业改革,行业必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虽然笔者来不及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支撑,但我们身在基层,了解到很多现实情况。现实情况就是想玩游艇的人、海钓的人很多。不管是高端人群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在休闲时都很想有机会能坐上漂亮的游艇到海上、江上、湖上去看看,我们既要有高端的游艇游,也要有中低端的游艇租赁普及型游艇游。对于海钓等滨水休闲活动,大量人群在江门、广东乃至中国沿海或正规或不正规地进行,海钓成为现阶段人们热爱的一项水上休闲活动。但由于受到法规和政策的约束,这些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行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其次,行业发展会拉动相关领域制造业发展。根据《2019-2020中国游艇业发展报告》统计,全国仅有正规游艇码头(正式备案的码头)114个(含内河和湖泊),如果剔除内河和湖泊的游艇码头,全国沿海53个地级市平均每个市不够2个码头,全国沿海242个县(市、区)平均每个县(市、区)不到0.5个,这说明我们的游艇码头与发展需求是不相适应的。游艇和休闲海钓艇的发展,会带动动力机器、相关备配件、信息化设备的制造,增加钢材、新型材料、家装等的需求,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

第三,行业发展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游艇、游轮、海钓等滨水休闲业的发展,会增加游艇设计、建造人员的就业;增加游艇码头管理、游艇代理、销售和船员培训机构人员的就业;增加从业船员、服务员、其他工作人员的就业;还会增加相关配套行业人员的就业。

尽责履职作为,为游艇和滨水休闲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

作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主要部门之一,游艇和滨水休闲业发展与海事工作息息相关,支持行业发展是江门海事局胸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助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的具体行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动作。

一是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政策适应人们对游艇和滨水休闲方式的需要。行业发展涉及交通、发改、经信、海事、船检、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和企业,需要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海南省在去年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创新性地对产业发展、检验登记和航行、游艇租赁、服务与监管等方面作出规定,放宽了游艇登记条件、核定的乘员定额,对游艇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是发挥海事职能优势,助力江门游艇及滨水休闲业高质量发展。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游艇和滨水休闲业的发展,陈岸明书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进行了专门部署,吴晓晖市长在省有关文件上批示要求“抓紧研究,产业联动,推进游艇自由行”。江门海事局积极贯彻,服务发展。支持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和江门市开发大湾区游艇自由行产品,联动周边城市开发“一程多站”的海岛旅游观光线路。积极支持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台山上下川岛区域扩大水域和口岸开放,为游艇自由行打下坚实基础。印发《江门海事局关于加强游艇安全监管的通知》,明确游艇在江门备案、进出港报告、安全监督检查、航行安全监管的有关事项。主动服务辖区游艇产业,研究解决游艇产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为江门辖区游艇登记、口岸查验、制造出口、游艇驾驶员培训等提供优质的海事服务,全力保障游艇新业态安全健康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联网+海事政务服务”应用,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持续推进服务行业发展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有效落地。

三是落实监管服务措施,保障行业安全发展。强化源头治理,筑牢游艇安全基础。全面掌握辖区登记游艇情况,强化游艇登记事前管理作用,对相对人开展安全责任告知和安全教育。加强重点水域巡查,强化游艇进出港报告核查,严厉查处游艇非法改装、超航区、超载等违法行为。建立辖区游艇每日跟踪机制,督促游艇落实好开航前自查,严禁超航区、超风力、超乘员航行,加大巡查力度,打击游艇的违法违章行为。压实游艇俱乐部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所属游艇安全管理,提升游艇从业人员素质,严格落实开航前检查和报备制度。建立游艇“信用监管”制度,对公司、俱乐部、船员等与游艇相关的各类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完善监管服务举措。突出信息化、科技化监管手段应用,在游艇停泊点和重点水域建设游艇智能监管卡口,构建智慧监管平台。推动气象部门为休闲船舶提供精准气象服务。同时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休闲船舶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共治的作用,强化相关部门间信息通报、执法协作、联合惩戒,形成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的滨水休闲船舶安全管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中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国运昌隆逢盛世,百业兴旺惠万家。同志们,朋友们,江门海事局将与大家共同携手,担当作为,为游艇和滨水休闲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为助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作出海事部门应有的更大的贡献。(邵国)

深化改革与探索,让游艇更安全美丽

游艇产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跃迁式发展,GDP总量稳稳的站在世界第二的位置,游艇经济的前景一片光明。

从经济属性上分类,游艇的生产制造环节属于船舶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部分,而游艇配套服务业则属于第三产业。游艇经济的上游是研发、材料、产品等配套产业,其核心是设计和制造,下游产业是真正的消费,是使用、维护保养、修理、管理。游艇从设计、制造到消费将带动游艇研发船舶设计、船舶配套工业、游艇制造、游艇码头、游艇教育培训、游艇运输、水上娱乐、餐饮服务和旅游地产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游艇经济前景光明,但目前中国的游艇经济发展和中国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并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一方面固然有中国文化是从传统农耕文化延续发展而来,国人对海上休闲的认可和向往不足,而西方发达经济体大多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更崇尚自由和冒险有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内制约游艇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也很多。从前述游艇经济的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属性看,国内还有和游艇经济属性及其相似的另一个行业— 汽车经济。汽车经济也是横跨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产业链特别长、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带动作用特别巨大。当然用游艇经济去类比整体的汽车产业还不太恰当,汽车产业太过庞大,与之对应是整个船舶产业。

游艇行业的发展最值得借鉴汽车产业里的一个细分领域,就是国产新能源车行业。从消费变革看,随着经济发展,国内消费整体上更加注重适度、健康、低碳和可持续,更加关注科技感、时尚感、娱乐感和体验感。新能源汽车顺应了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不仅在增量市场上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越来越强的替代,而且在存量结构优化中激发汽车消费需求。从产业创新发展看,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天然结合在一起,已成为新的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大量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采用新材料、高算力芯片和先进传感设备,不仅代表未来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推动能源、交通和城市智慧化发展进程。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窗口期。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倍,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到8%左右。中国和欧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2021年中国和欧盟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实现352万辆和230万辆,合计占全球销量超80%。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同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与之相伴的是在新能源车领域,诞生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销量和技术都可以和特斯拉这个全球第一新能源车企竞争的中国骄傲。

游艇产业的发展要复制国产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用传统船舶行业发展的办法显然不够,需要整个行业从理念、思路到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游艇产品系列多样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提档升级特色化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全面提升,能较好满足国内海洋及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建立邮轮游艇本土配套及国际协作体系,形成专业化的配套供应链。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这一实施意见由五部委联合发布,从提升设计建造能力、完善装备产业基础、扩大消费市场需求、加强合作和人才培养、加强组织和政策保障等多个方面对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指导性的意见,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努力建成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发展阶段可谓意见重大。

对游艇制造业界,提升自身设计建造能力是重中之重,实施意见在提升设计建造能力这部分最具指导意义。江门的游艇制造企业要提升先进制造和工程管理能力,加强游艇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建造品质。加强工业设计,提升外观和内部装饰美学水平,增强舒适性和娱乐性。加快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应用研究。以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内游艇细分消费市场发展,例如适宜沿海沿江游、城市景观游、自然景观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类型的旅游船。与此同时,游艇制造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配套产业链的发展。加强配套供应链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船舶设备配套能力,加强邮轮游艇和旅游客船通用和专用配套设备研发,加快内部装饰、数字影音、信息化系统以及动力装置、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发展,加强产业联动和跨域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示范应用,全面提高船舶安全环保水平。

游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是CCS努力服务和推进的目标。中国船级社作为国际船级社联盟的成员之一,是中国船检的主力军、国家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向高质量发展、创出中国制造的优质品牌。在游艇设计、制造以及上游配套产品、材料检验等各个环节,CCS一直在努力完善游艇检验制度,推动游艇开展型式检验,推进小型船舶建造检验优化暨诚信船厂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符合国际规则的配套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体系,降低准入门槛和游艇运营行政成本。在新型技术、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动力应用应用方面,CCS持续关注业界发展并颁布了《智能船舶规范》、《船舶应用天然气燃料规范》、《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技术指南》、《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等一系列的规范和指南。希望通过CCS的检验优化,从游艇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发挥规范指南的引领作用,更好的服务和带动游艇行业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一样,与其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一起,掀起新一轮消费浪潮,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由于各种原因,游艇产业发展一直以来处于不平衡的现状,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效益、吸纳就业能力等产业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展现。此次游艇论坛,正是江门地区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江门市政府、江门海事局、CCS江门检验处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游艇产业并不是仅仅跟游艇息息相关,其背后是以游艇为载体的庞大水上休闲产业。这对于任何一个拥有滨海河湖水域资源的城市,都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新领域。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江门游艇经济要在生产制造基础上向下游拓展,依托江门西江出海口海岸线长的地理优势以及传统水乡、海岛旅游等优势,加强沿海沿江文化景观再造和生态治理,推进国内水路旅游精品航线建设,完善地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设备。在这些方面可供相关企业及政府发挥并提升的空间巨大。(阳宇麟)

谈游艇(帆船)产业发展

游艇和帆船对于新西兰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新西兰平均每6—8个人就拥有一艘船,500万人口的新西兰,拥有75万艘大大小小的游艇(含帆船),要知道,中国14亿人注册在案的游艇帆船才10000艘,香港700万人也是10000艘,新西兰是挪威之后人均拥有率最高的国家,很多家庭的房子都是独门独院的,在某些街区,几乎每户人家的后院都停着小艇。周末一家人乘船出海是非常常见的场景,而每一个当地人都有从小和父亲乘船出海的美好回忆,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是触动我回国创办海星游艇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游艇和帆船,代表的是工程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为一个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纯工业的我没有兴趣,纯艺术的也不是我所擅长的,当在新西兰看到游艇和帆船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激起了我的极大热情,感觉这就是我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游艇和帆船,属于海洋全域旅游度假的重要支柱,近10年来,中国人对海上旅游或者说游艇帆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那些说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度而不喜欢海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里有三个例子:

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利用假期到地中海周边希腊、意大利、克罗地亚等国家地区租赁双体帆船度假,他们一周七天的费用在8,000—12,000欧元之间,2—3个家庭结伴同行,分摊费用。要知道,地中海、加勒比海的游艇营运一般都须提前一年预订,临时预订是没船可租的,地中海一家最大的帆船租赁公司拥有1050艘双体帆船,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游艇租赁公司,可见市场有多大。

第二,疫情前,国人到泰国旅游,基本上都会出海玩。泰国经营海上旅游规模最大的几家公司,都是中国人创办的,有的公司年度营收达4亿多元人民币,甚至计划向东南亚和西方国家扩张,他们通过在携程等平台接单,在中国造船,出口到泰国,接待中国游客。

第三,现在迪拜规模最大的船舶租赁出海旅游观光公司,也是中国人在疫情前两年创办的,相当一部分客源是中国人,这足以说明中国愿意且非常喜欢下海玩。

由于疫情的到来,让上述几个案例都出现了变数,但是,足以说明中国人对于体验海洋生活方式的需求是存在的,且需求空间巨大,市场潜力无限,也有很多人愿意投资。但是,为什么在国内反而做不起来呢?我觉得最主要有以下问题没有解决好:

一是市场没有放开,管控过严,导致进入门槛过高。游艇乘员限制如果放开到29人,放开水域控制,让商务、租赁先行,才有可能带动大众消费,国家给海南的关于游艇的部分政策可以扩大到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比如乘员限制、租赁运营等。我们出口到香港同样大小的船,乘员最大可以做到59人,这对于船舶营运非常重要,可以分摊游客单次成本,对于投资方也可以降低风险。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拥有成本过高,无论是海岸、内河还是湖泊,政府可以主导大规模建设简易的公众码头(无需豪华),像建停车场一样,每个月收停泊费,不收会籍费,大大降低船东拥有成本。目前主要是以私人码头为主,高额的会籍费、昂贵的停泊费,都制约了行业发展。政府主导建设公众码头,既保留了稀缺的岸线资源在国家手中,也可以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

三是责任主体不清。海上交通安全应该类似于陆地上的交通安全,不应该归属于安全生产或者公共安全。游艇帆船出海,第一责任人是船长或者驾驶人,若船舶本身安全缺陷导致事故应由船厂担责,不应该归咎于海事来承担责任,陆地上汽车交通事故由交警判断责任归属,而不是由交警承担责任,海上的安全也应该由海事局作为第三方判断责任归属,有利于保险索赔,也有利于行业正常发展,否则,为了做到绝对安全,过程控制一定层层加码,这样的做法,主管单位的消极和从严管控,自然就会抑制消费者的积极性和行业发展。

四是游艇帆船的消费税问题。对国家来说,这属于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税收;可对处于萌芽状态的行业,却是致命打击,建议先取消或者暂不征收消费税,等行业做大了再开始征收消费税。

本人一直工作生活在大湾区,也在江门市新会区创办游艇建造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湾区发展游艇帆船产业,具有国内其他城市都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大湾区具有中国最大的游艇消费群体,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加上香港和澳门,大湾区的游艇帆船消费能力在国内肯定最强的,从我们的市场反馈也是这样的。

再者,大湾区具有中国最适合发展游艇消费的海洋环境和气候,深圳、珠海、惠州及江门等城市一年四季都能出海,有非常美的沙滩、港湾和海岛,这是游艇帆船经济的必要条件。如果港湾都建设成公共码头,前景不可限量。

另外,香港、澳门有很好的游艇帆船生活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真正推行后,对于大湾区游艇帆船的发展至关重要。

也许只有亲自登上游艇帆船才能体会到大海与陆地不一样的风情,除此之外,冲浪、潜水、游泳、垂钓,甚至是什么都不做,一家人躺在甲板上晒太阳,也是一件浪漫又惬意的事情。人与水的亲密接触,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人回归宁静的本心,这也许就是游艇带给人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美国拥有游艇1500万艘,2021年的交易额是47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很小的行业,我坚信中国游艇产业也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行业,为国内经济发展助力,让更多人可以体验海洋生活的乐趣,这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动力。(冷学华)

让更多老百姓开上游艇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游艇还是一个新鲜的生活体验:奢华地出现在电影屏幕上,畅游在蔚蓝的大海上。如今随着滨海生活新潮流的发展、大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游艇已经从遥不可及的少数富人领域逐步向平民生活靠近,从“个别高端、奢华”走向“大众休闲、娱乐”。

目前,寻常百姓感受大海的魅力大多的是通过租赁游艇,没有自己的游艇。中国海岸线总长大约为3.2万公里,其中广东的海岸线长4114.3公里,我国既是一个大陆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的游艇经过十多年的起伏,老百姓对游艇的向往越来越逼近了,中国的游艇产业从高大上的豪华游艇市场开始向大众化消费的市场摸索,就像二十多年前的小汽车一样,如今小汽车已走向普通家庭,游艇行业也会迎来全新的发展良机,让游艇走向普通家庭,让老百姓开上自己的游艇。

放眼全国,老百姓能开上游艇就是要经济实惠、品质上乘、证照齐全、停靠维护保养等方便。那我们如何能做到呢?第一个政府的政策支持,五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于2022年8月17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邮轮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邮轮游艇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邮轮游艇和旅游客船的装备产业化、市场成熟化、消费大众化等方面仍有差距。根据国家“十四五”船舶工业、交通运输、旅游业等规划部署,为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提出:大力发展大众化游艇消费。以满足游艇大众消费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鼓励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新型游艇,推动国内游艇细分市场发展。加强游艇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建造品质,鼓励游艇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游艇领域合作创立高水平创新载体,争取在大众化游艇、新能源游艇等研发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2022年3月25日。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这是国内第一部针对游艇产业的地方性立法,在资金方面、基础设施保障方面、金融支持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规定将游艇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譬如建设类似广州长洲岛游艇公共码头,就能让老百姓避开高昂的游艇会所泊位费。做到在公共码头停泊游艇就像公共停车场一样,游艇想停就停,想开就开,方便、快捷、经济。

国家主管部门对国内游艇经济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法规的扶持外,海事主管部门在游艇的上牌手续应改革,做到简便化,高效,快捷。交通运输部门及中国船级社给予大力扶持,相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实现游艇梦。

“乘着游艇出海去”,对大海向往的老百姓,在海边漫步、在沙滩晒太阳、在浴场游泳,在游艇上品酒、观光、冲浪、潜水、游泳、海钓等等各种海上运动让你感受到激情澎湃,饱览绝美风景,沐浴海上风光:让我们老百姓开上游艇感受大海的新鲜空气,放松身心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政府要给予游艇制造厂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游艇发展的精准融资支持。加大对游艇人才的培养,高校多设游艇专业。要区分大众游艇与奢侈游艇,呼吁将大众游挺不作为奢侈品,不能全部按10%缴纳消费税;建议大众游艇缴纳5%甚至不交消费税以鼓助大众游艇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研发设计建造能力、产品品质的同时要把游艇的价格降下来。这样既能推动游艇产业的发展,也能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游艇。

江门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毗邻港澳,游艇企业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地域底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打造一批经济型,适合老百姓的游艇,如M48就是一款老百姓游艇,售价低、品质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游艇产品多样规模化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全面升级,形成专业化配套供应链,越来越好的企业发展生态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人民对游艇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的老百姓开上游艇,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程云华)

深化研究,加快推动游艇业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游艇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游艇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游艇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庞大的消费群体让游艇产业成为最有潜力的行业之一,为游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和深化,湾区经济合作的空间巨大、形式丰富,湾区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游艇作为一种高端时尚和高附加值的行业,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服务等功能和产业于一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合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交流合作和产业提升的作用。

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具备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制定粤港、粤澳游艇出入境便利化措施”。

2015年10月,为落实国务院总体方案要求,广东省发布《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7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文原则同意广东省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启航。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筑休闲湾区。再次要求探索研究简化游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

2022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邮轮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邮轮游艇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邮轮游艇和旅游客船的装备产业化、市场成熟化、消费大众化等方面仍有差距。

认识游艇产业发展的产业链

游艇产业链是由与设计、制造、配套、销售、消费以及辅助产业与基础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分别对应的上、中、下游产业构成的一条链状结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以及交织影响这单一链条的辅助性产业、产业消费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构成的经济关系。

游艇产业链的上游是指游艇的设计、制造与配套产业,主要提供游艇产业的技术服务、游艇的生产制造,以及包括专用发动机、发电机、专业仪器仪表、导航设备、螺旋桨、帆具、涂料、安全设备、卫生洁具、电器设备等在内的游艇附件配套功能。

游艇产业链的中游是指游艇的销售和游艇的消费服务,为游艇产业提供流通和消费服务,属于游艇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具体来说,游艇销售包括代理服务、销售公司、游艇展商及一系列游艇信息宣传业等业务;游艇消费服务包括游艇租赁、游艇俱乐部、游艇器材专卖等服务业。游艇销售服务包括总代理、游艇销售公司、游艇网站、游艇信息服务业、二手游艇经营等大量的相关业务;游艇消费服务包括游艇俱乐部、游艇驾驶、水上运动培训、游艇代管、保养维护、游艇租赁、游艇器材等产业环节。

游艇产业链的下游是指与游艇生产制造、游艇销售及消费服务等相关联的一系列产业,具体包括游艇停靠的码头、游艇的航道、游艇的运输及仓储服务、水上运动器材装备的加工制造业等。

发展游艇产业的基础保障是完善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

目前在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做大海洋特色经济过程中存在着较多明显的法律障碍,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法规与行业标准多样,游艇定义不统一。关于对游艇的定义,现在我国法律层面并无明确规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游艇的定义也并不统一。《游艇安全管理规定(2009)》里对游艇的定义为:“本规定所称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2019年《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游艇范围的界定进行了相应修改:一是从用途性质上,由原来限定的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用修改为游艇所有人、游艇俱乐部及其会员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游艇从事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经营性活动,则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管理;二是从乘员限制上,将乘员定额12人及以上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管理,修改为“30人以上”。乘员定额30人以上的游艇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管理。《中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游艇管理的通知(2006年)》中指出,“游艇是指符合交通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范,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拥有,并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船舶,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从事自娱自乐活动的游艇。”从现行法规对游艇的概念界定来看,首先游艇被界定为船舶,适用我国针对船舶的相关管理办法。其次,各法规对游艇的定义并不统一,关于“非营业性”、“成员定额”等表述,对游艇租赁活动开展、制造标准、检验标准等还存在一些适用障碍,不利于游艇产业的整体发展。

第二,国内游艇的购买环节税费高,国内对于“游艇是奢侈品”的观念仍没有完全转变,现行消费税不能满足游艇大众消费的新定位,购买国产游艇、进口游艇都要缴纳10%左右的消费税。

购买游艇需要办理船舶登记,登记环节手续烦琐,办理船舶登记入户程序需与海事、船级社、交通等部门打交道。现阶段国内游艇登记注册手续仍较为烦琐,截至2018年末,全国有约2.5万艘游艇,但在中国内地进行海事登记的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选择在香港或境外登记注册。

再者,游艇建造、检验等相关的标准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船级社承担游艇建造规范制定、法定入级检验职责,但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已落后于我国游艇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现行游艇建造标准中有部分条款参照国际标准,实际上与国内现有产业状况不符,导致一些船体材料、船用专业设备及配件的检验认证等不能完全满足建造需求。

国内游艇在消费使用环节也受到一些限制,在航行审批方面,目前国内游艇出航、航线等均需要向当地边防、码头管理公司、海事等多部门重重备案,访客登上游艇也要向有关部门报备,各种“备案”极大限制了游艇使用的便捷性。在航行区域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游艇被关在码头,不允许到公共海域,在内河、湖泊里面航行和停泊也受到明显限制,并且我国法律禁止汽车后拖挂游艇车上路,游艇难以“游”起来。

另外,租赁业务“不合法”,金融服务支撑薄弱,游艇租赁是游艇消费服务市场的一个新业态,但目前游艇租赁业务竟然“不合法”。根据交通运输部2008年出台的《游艇安全管理规定》,游艇是只能自用的休闲船艇,除了特定对象会员之外,不得从事“营业性”租赁等经营活动。事实上,游艇租赁业务在我国正显现出蓬勃的活力,几乎所有游艇经营企业不得不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企业以“会员”体验来规避监管,现行规定严重阻碍了我国游艇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此外,“核载12人以上或船长20米以上的游艇按客船管理”的规定,也极大制约了游艇租赁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与游艇租赁相关的金融服务对游艇消费市场的支撑也较为薄弱,游艇经销商、制造商、服务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渠道亟待打通。

国内游艇二手交易市场不完善,也制约游艇市场发展,游艇的更新体现产业的递次发展原则,二手市场有利于船东群体、游艇等级和使用频率向更高一级过渡,使更多人成为新的游艇拥有者。二手游艇交易市场涉及买卖、置换、寄售、评估、翻新、维修与保养、代理运输等方面,在游艇产业发达国家,二手游艇销售约占游艇业产值的20%。而就目前二手游艇交易情况来看,一是缺乏二手游艇价值评估体系,目前仅有船级部门开展的船艇技术评估,二手游艇交易难度大,极不利于游艇资产的流动;二是我国二手游艇交易存在“佣金变差价”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极大制约了二手游艇市场的发展。

因此,亟待解决满足发展游艇产业的基础保障条件是尽快完善游艇行业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标准及政策法规。

游艇(yacht)是一种休闲取向的水上交通工具,多数用于私人娱乐及体育运动等,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服务等功能和产业于一体。游艇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是一种水上娱乐高级耐用消费品。游艇消费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其上下游共同发展,对水上游艇建造、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及其配套服务产业,如机械、动力、装饰、新材料、船用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码头、运输、维修、保养、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配送等有极强的带动作用。随着国家对游艇行业鼓励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各方参与者的逐步成熟,大众对于游艇行业认知进一步加深,我国的游艇行业将实现长足的发展。一个以游艇为载体、惠及大众的水上休闲旅游产业框架正在形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游艇产业发展的障碍将逐步被清除,这一“黄金产业”将真正“游”起来。(冼健兵)

猜你喜欢

江门游艇旅游
风行游艇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买艘游艇怎么养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168ft大型游艇设计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