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走进教学“微时代”
2023-04-13唐海峰
唐海峰
〔摘 要〕 现代社会已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纷纷出现,并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手段。在“双减”背景下,减负不降质意味着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如何巧妙借助“微工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下教师思考与实践的重点。应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在精当的教学目的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引下,量其体,裁其衣,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潜力提升中的优势。
〔关键词〕 “微时代”; 阅读;教学;习作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9-0079-03
现代社会已快步走进“微时代”, 微信、微课、微讲座等微时代产物逐渐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双减”政策的落地,“微”风也吹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微课、微视频、微信等以短、小、精、趣的特征,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新体验。新媒介犹如一枝红杏,给语文课堂的天空带来蓬勃生机,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灵动。
一、巧借微课,提高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以“短、小、精、活”为主要特点。教师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既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与学习兴趣,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近期,笔者在微信公众号“儿童悦读微课”里,看到了其定期向学生和家长推荐的300多节儿童整本书阅读的微课。这些微课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本的无声文字制作成感性的画面并配以声音、单凭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更注重对整本书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引领与点拨。而且微课容量小、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这不正好可以改变“赤手空拳”“有力无处使”的整本书课外阅读窘境吗?笔者如获至宝,细细品读,并在每周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中灵活运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阅读策略,提升学生深度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短小的微课就像精彩的预告片,唯美的画面,生动的解说……将静止的文字所描绘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学作品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伊始,教师用微课先播放《鲁滨孙漂流记》电影片段,然后激趣谈话:“同学们,电影咱们只能看那么多,是不是意犹未尽啊?没关系,咱们可以去看书啊!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本书拍摄出来的。”并顺势通过微课介绍创作背景与众人评价,引导学生了解这本书在问世后几个月里就曾四次再版,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英文、中文、德文、法文、日文等不同语言的各种版本共几百种,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孙漂流记》,去读读它的故事吧。”激趣导入之后,学生的眼神里溢满惊奇与期待,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这本书。
微课不仅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更大的价值在于能减少课外阅读的无序与盲目,陪伴和引领课外阅读,并侧重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与点拨。阅读策略很多,有对比阅读策略、预测阅读策略、想象阅读策略等等,在一节阅读导读课中可以侧重于某一个策略,也可以两到三个策略结合,有重点,有层次,为学生深入阅读、有品质地阅读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法与环境。如在《稻草人》导读课中,教师先通过微课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看封面、看目录等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稻草人》整本书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微课播放书中故事《稻草人》的插图及相关情节片段,并适时渗透预测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猜想故事的发展与结局,通过验证体会稻草人内心的痛苦与善良,将“感受式”阅读转化为“思考式”阅读,点燃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期待,提升其阅读素养。
微课导读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阅读整本书的策略。借助微课这个“微”力巨大的导读平台,学生必将学会自主阅读,促进课外阅读品质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妙用微视频,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微视频集图像、声音、文字、视听为一体,借助其“短、快、精、活”等特点加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陈旧格局,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开辟了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反复讲解以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微视频比单纯的语言讲述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以其独特的优势轻而易举地抓住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观潮》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騰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课文浓墨重彩写了潮来时的样子和声音,极力渲染江潮的气势非凡。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苏北,这里离钱塘江较远,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正在于此。如何穿越时空的阻隔,把气势磅礴的大潮呈现在学生面前呢?课前笔者在网络上精选钱塘江大潮波推浪涌、横贯江面、浩浩荡荡的视频资源,并将其剪辑成2分钟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生动、立体地再现大潮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对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视频资源使学生在整个课堂轻松的教学气氛中解决了重难点知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视频资源的有效运用,形象直观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为了丰富写作内容,不少教师会想方设法组织多种活动,如各种比赛、游戏、实验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活动结束后,他们却只记住了大致的过程,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具体情节。怎样才能让一个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省时高效呢?现代信息技术无疑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事先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或学习难点有目的地进行拍摄,剪辑成视频。视频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它集反复、暂停、切换、快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象鲜明,再现迅速,表现力丰富。在指导时播放视频,这样的情境再现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活跃学生思维,唤起回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游戏时,笔者事先组织了一场“两人三足跑”比赛,并用摄像机拍下了游戏全过程,还对典型人物录制了特写。在习作指导课上播放该视频,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学生仿佛回到了比赛现场:各组队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着一声哨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画面上首先出现的是整个比赛的场面。笔者指导学生观察各组队员的表现及啦啦队的反应,接着是运动员的脸、手、脚的特写,让他们重点观察,准确用词。最后镜头定格在表现最突出的两名队员身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具体描述。学生经过全面、细致的观察描述,知道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对人物活动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概括的观察与描述,使读者全面了解当时的情况以及现场的气氛,即“顾及全面”;又要注意典型人物的活动,关注细节,抓住其语言动作神态,猜测其心理,即“突出重点”。这样“点面结合”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如行云流水,具体生动。
当然,除了这些活动外,还有很多现象会稍纵即逝,有些过程非常漫长,有些变化受时空等限制难以表现本质特征,这都给学生造成了认知的障碍、观察的困难。此时,就需要运用微视频等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把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三、借力微信,促进习作评改交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微信的普遍使用,微信群、朋友圈的图片、语音传输和分享便捷等强大的功能使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崭露头角,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文章不厌百回改”,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重视学生评改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写好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教师才能批阅完,这样的远时评价极易让学生失去习作兴趣。微信为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可利用微信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其不受时间、空间和教学设备的限制,优化了习作评改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仍以指导学生写好一次游戏为例。为了避免事倍功半的情况出现,笔者初步审阅班级学生的习作后,首先选择一篇质量较高的习作,以文档或图片格式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里,引导学生在课后或周末的统一时间内阅读,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前,先回顾本次习作要求:把游戏写清楚,可以写写当时的心情,习作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等;并明确习作评价标准:作文题目是否新颖,书写是否规范、整洁,语句是否通顺,语言是否生动,有没有按一定的顺序写(如“游戏前、游戏中、游戏结束后”的顺序),有没有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有没有写出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在评价优秀习作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习得评价方法,然后分组上传学生习作,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差距,找不足,并进行习作修改(因为自评之后还要互相评改,所以同学们都想让各自的习作在互评中获得大家的好评,都能积极地进行自我修改)。接着引导学生借助标准按组逐一评价,同时还邀请群内家长一起参与评价,充分发表见解,力争提出较理想的评改方法。习作作者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及时修改后再上传,这样,在互评互改、取长补短的同时提高鉴赏、修改能力。对于优秀习作、修改比较成功的习作,教师再转发朋友圈,大家的点赞更激發了学生习作的热情,促进了习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微时代”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需借力微课、微视频、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在精当的教学目的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引下,量其体,裁其衣,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潜力提升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陈先云.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