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知识和自我保健行为的持续影响

2023-04-13季亭廷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季亭廷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知识和自我保健行为的持续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予以常规院内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延续护理,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采用亚特兰大心衰知识问卷第2版(AHFKT-V2)和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心力衰竭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保健行为水平进行评估,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出院3个月时AHFKT-V2得分率(80.15±6.74)%高于入院时(31.42±8.93)%,SCHFI评分66.73±8.22分高于入院时20.35±9.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持续自我保健行为。

【关键词】  心力衰竭;疾病知识;自我保健行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9--02

心力衰竭由各种疾病所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所引起,患者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心肺功能降低,可见运动耐量下降、肢体肿胀、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严重削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重者危及生命[1]。心力衰竭常反复急性加重,呈慢性迁延特征,临床治愈困难,其发生与进展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在坚持长期用药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自我保健,养成健康行为,是心力衰竭疾病防治的一项重点[2]。这就需要患者掌握充足的疾病知识,树立疾病防治正确认识,为自我保健奠定坚实基础。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向患者传授疾病知识[3]。医院近年对心力衰竭患者施行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与自我保健行为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原发病不限,疾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相关标准[4];②年龄≥18岁的初治病例;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Ⅲ级;④认知与交流功能正常,可熟练使用电话与微信功能。排除标准:①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伴有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情不稳;②既往接受过正规的心力衰竭健康教育;③生活不自理,无法自主配合研究;④合并其他影响生存和生活的内科疾病。入选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5~75岁,平均56.82±13.71岁;NYHA II级44例,III级16例。所有入选患者对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方法  在住院期间予以常规院内健康教育,为患者发放自制的《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手册》,由科室护士根据手册内容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予以疾病防治相关指导。主要宣教内容如下。

(1)心力衰竭主要诱发因素、常见临床表现、病情程度判断方法(NYHA分级、6min步行试验)等;

(2)个体化用药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治疗情况,讲解治疗用药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

(3)指导患者病情自我监测方法,包括判断水肿、记录出入量、监测运动耐量等,指导患者定期测量并记录血压和心率;

(4)指导患者饮食管理方法,向患者介绍高盐食物特别是隐性高盐食物,教授患者监测盐摄入量的方法,严格控制钠摄入,同时忌高油高脂食物,减少钙摄入,多摄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监测的出入量控制水摄入,尽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出院当日,予以患者出院指导,嘱日常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遵医用药,保持科学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1.2.2  出院后持续健康教育方法  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利用电话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通过定期电话随访,询问患者近况,全方位了解患者自我保健与疾病控制情况,记录相关信息。对于自我保健良好者,鼓励继续坚持健康行为;对于自我保健存在问题者,则根据患者用药、饮食、运动、疾病监测等情况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纠正及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巩固疾病知识,树立坚持自我保健的正确认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采用亚特兰大心衰知识问卷第2版(AHFKT-V2)评价患者心力衰竭疾病知识掌握情况。AHFKT-V2共计30个条目,均为判断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得分范围0~30分,得分率=问卷实际得分/30×100%,患者得分率越高,心力衰竭疾病知识水平越高[5]。

(2)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价干预前后患者自我保健行为水平。SCHFI共計22个条目,从日常活动、临床症状、自信程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主要采用1~4分四级评分法,满分88分,患者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越好,保健水平越高[6]。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内干预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持续健康教育干预后,出院后3个月AHFKT-V2得分率与SCHFI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力衰竭病程迁延,患者自我保健行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初治患者,疾病知识缺乏,自我护理能力不足,生活中也存在诸多影响疾病康复的不健康行为,这就需要临床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让患者掌握足够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预防反复发作、控制病程进展而言至关重要[7]。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让心力衰竭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心力衰竭相关疾病知识,养成有利于疾病防控和自身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8]。在院期间,我们予以心力衰竭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科学用药、生活、饮食、运动,规范进行疾病自我监测,可以让患者全面掌握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规避或减少生活中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及加重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9]。心力衰竭的自我保健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接受院内教育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容易遗忘疾病知识或出现自我管理懈怠,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我们采用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院外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持续进行教育渗透,对患者长期维持健康行为有益。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AHFKT-V2得分率与SCHFI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与文献报道[10]结论相符,肯定了健康教育持续提升患者疾病知识与自我保健水平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持续自我保健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吕秋蜜.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4):80-82.

[2]  夏月,赵立新,杨丽娜,等. 医院-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效果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12):1130-1134.

[3]  杨美蓉,廖赵林. 3+1整体康复护理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6):65-67.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5]  吴蜓蜓,吕振东,王家兰.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0):1488-1492.

[6]  蒋莉莉,李燕燕,邱为. 基于症状专项健康教育管理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管理水平及再入院率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22,34(4):523-524.

[7]  刘智华,侯小倩.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8):927-929.

[8]  陈慧玲,王淑东. 跨理论模型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36(3):278-281.

[9]  倪晓苏,金秋桂,王立春,等. 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干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52.

[10] 吴红英,范静怡,吴萍,等. 基于"互联网+"下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健康素养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4-7.

[2023-02-21收稿]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