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

2023-04-12徐子明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中华建构幼儿园

建构游戏是对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民俗、戏曲、棋艺、茶道、中国传统乐器、文人字画等。这些都为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能让教育工作者从中获取到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孩子喜欢的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孩子能通过游戏,获得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家乡特有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文化,能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民族自豪感。基于此,本文以幼儿游戏为切入点,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例,针对目前幼儿和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幼儿园教材中的游戏部分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略显单薄、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等问题,开展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1 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本研究伊始,对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了梳理:

(1)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现状。通过梳理现有省编教材发现,中、大班创造性游戏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相对单薄,与当地有关的地方特色文化更少,且分布较为零散、不成系统。(2)教师与幼儿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通过谈话、走访发现,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底蕴薄弱,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所知甚少。(3)家长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淄博当地家长中只有9%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参与程度较高;21%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参与程度一般;70%的家长参与程度低。仅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家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片面,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针对当前现状,特开展此次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2 建构游戏的含义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积塑、金属结构材料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活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中将创造性游戏定义为幼儿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而其中就包含建構游戏,建构游戏是学前期幼儿典型的、特有的游戏,对扩大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对幼儿逐步认识并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3 研究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极大程度地丰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容,加深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幼儿获得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建构游戏活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幼儿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参与相应的建构活动。

在参与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会更加频繁,他们会尝试通过协商等形式解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真实、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幼儿的社会性会得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获得极大发展,乐意在其他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游戏与幼儿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游戏能润物细无声地浸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社会常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他们今后的整个人生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4 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实施原则

根据教育规律,3-6岁的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要想更合理地设计建构游戏,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建构游戏中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建构游戏,不仅可以丰富游戏内容,还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感,促使他们游乐兴趣。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把淄博本地特色建筑海岱楼、齐长城列入计划。选取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长城、天安门,和经典古诗词中提到过的传统建筑,如《乌衣巷》中的江南民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茅草屋等作为建构游戏的素材,最终形成了幼儿园独有的建构游戏特色。

4.1 应依据幼儿身心特点,保证游戏内容的可接受度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充分合理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是本课题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选择优秀的、适合幼儿的传统文化,吸纳富有地域色彩的民间文化。选取的经典的亭台楼阁、古拙的乡土建筑接近幼儿生活,又能开拓幼儿新的审美思路、开阔他们的创造空间。在对这些素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出发,将来自生活的文化还原为生活,返璞归真,使传统文化具体化、感性化,使之成为能让幼儿感知和体验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有机的、生动的、现实的经验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4.2 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关注不同方面的教育价值

要有意识地发挥民间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游戏功能等,从关注形式上的操作到注重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就搭建天安门这项建构游戏而言,孩子们在搭建天安门的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观察天安门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端庄大气的特点,还能让幼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

4.3 要贴近幼儿生活,让游戏可持续发展

幼儿的建构游戏是建立在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些衍生出的游戏情节是幼儿对生活经验的整合、加工、想象、迁移演化而成。所以,老师们要梳理游戏资源,规划实施思路,多途径丰富游戏的内容。游戏体系从低到高,依次为:接受——引起幼儿兴趣,重视幼儿的全面、整体的发展;反应——引导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探索的欲望,能够刺激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生发学习的内在动机;情感——能促使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生成深厚情感。同时,重视个性和谐教育,使每个幼儿的情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4 积极整合社区家长资源,夯实游戏的基础和助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整合社区家长资源,会让游戏开展得更加顺利。比如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在建构游戏设计中,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去实地观察海岱楼,了解结构,在玩建构游戏时,孩子们能抓住其主要特征,进行创造性地建构,这促使他们养成创造性思维。

5 探索出创造性游戏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策略

为保证幼儿游戏质量,本文提出了立足一个定位、探索一种路径、实现一次蜕变的“三个一”策略。

5.1 立足一个定位: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

当前儿童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当儿童深度参与自主性学习时,学习效果才最佳。深度参与的前提是,幼儿必须对活动感兴趣。儿童自己选择的活动才能深深地吸引他们,反之,则会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游戏中,要注意放手,给孩子提供让他们自主思考、表现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积累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经验,得到成长。

首先,给幼儿自主的机会。游戏前,让幼儿根据游戏的需要自己选择场地,用以物代物的方式解决道具等问题,打破区域界限,从而提高他们游戏的自由度。游戏中,让幼儿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难题、解决矛盾冲突等。游戏后,孩子自己商讨整理材料、作品呈现、下一步的游戏方案等,提升幼儿能力。让孩子充分自主,教师会发现,孩子往往可以给他们很多的游戏方向,更多的惊喜。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

其次,给幼儿思考的机会。孩子遇到困难时,努力做到“管住手,闭上嘴”,先留一点时间让孩子独立思考,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在一次建构大雁塔的建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一开始信心百倍,称“我要建一个很大很大的四世宫保坊。”可搭建大雁塔的高层时,下面的部分就倒塌了。这时,坚持让孩子们通过不断实践,发现错误,思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比教师直接出手帮助有意义得多。经过几次的挫折,小朋友们想了个用胶带粘住下层的办法,最后终于成功了,成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了解輝煌壮丽的唐文化。

最后,给幼儿表现的机会。游戏后,开展多样化的游戏体验分享活动,例如对话式、讨论式、表征式、回放式来调动幼儿参与分享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表现、表达,围绕自己的“游戏故事”进行回忆,再现游戏情景。种种游戏体验分享活动为幼儿自我发展提供平台,能让他们得到全方位发展。

建构游戏结束后,很多孩子对自己建构出来的作品是很珍视的,他们不允许别人破坏自己的作品,经常欣赏自己的作品。为了鼓励和尊重孩子,教师要好好保存幼儿的建构游戏作品,在建构区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书写评语,吸引更多幼儿参与到下次的建构游戏中来。

幼儿建构游戏后的经验梳理和交流反思,对优化幼儿游戏体验有很大的支持价值。有的孩子团队合作关系好,有的孩子个体语言表达能力强、创造力旺盛,所以采取不同方式,让孩子对游戏进行回忆和反思,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说一说他的游戏故事,让绘画能力强的孩子拿着画讲一讲他的游戏故事,请孩子们观看游戏视频,进行讨论,能巩固幼儿游戏经验,拓展游戏方向。

5.2 探索一种路径:求同存异,顺势而为,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游戏中来,游戏前要全面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要,可以与孩子一起准备大量材料。游戏中,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指导。游戏后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经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教师要观察各个幼儿选择的建构游戏材料、搭建方式的不同,不断优化游戏流程,因材施教,提高游戏设计质量,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建构游戏除了观察和感知,还需要有相关的建构技能。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例,在海岱楼建构游戏中,整体的游戏设计就是:发放家长一封信——带孩子参观海岱楼——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画一画——相关建构技能的知识——幼儿园创造性建构——分析、反思、改进。

5.3 实现一次蜕变:一个身份,多重角色,给孩子适宜的回应

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切换多重身份。当孩子迷茫或者没有方向时,老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幼儿缺少游戏伙伴时,老师便化身参与者;当儿童不需要时,老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在游戏结束时的分享阶段,老师又变身成倾听者和欣赏者。活动中,老师们不仅要关注游戏,而且要关注细节,学会从孩子的游戏行为中去探究他们背后的动机,从动机去分析孩子思维逻辑及动机背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仅要爱孩子,更加要懂孩子。

6 结语

本文梳理了建构游戏的含义,研究了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原则,探索出了幼儿建构游戏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策略,有助于在幼儿园内创设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在建构游戏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问题解决等能力都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发展。

本文系2022年度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本土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建构游戏的实践研究”(22ZBSKB0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子明(1988—),男,山东淄博人,本科,一级教师,就职于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中华建构幼儿园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