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数字化产品中的技术美探微
2023-04-12缪亦蕊
缪亦蕊
摘 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转变,技术美寓于城市环境和各种物质产品。虚拟技术赋予非遗手工艺产品以高度交互性与观赏性,协调物质、时间、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呈现与展示提供新思路,为中国文博创造数字化展项制造非凡空间。“艺中有技,艺不同技”,文章从技术美这一美学角度出发,剖析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效果,阐述虚拟技术在非遗数字化产品中的应用体现与亮点。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科技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39
1 技术美释义
技术美,现代科技美学中的概念之一,核心内涵为美的产品要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理念,即技术产品除具备实用功能外,还富含一定的审美价值与意义。在工业社会的活动发展过程中,工业产品与艺术产品的划分直接而清晰,技术美应运而生。古人有言,“艺中有技,艺不同技”,技术美有别于“技术艺术”这一只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层面的艺术说法,强调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美的需求,二者同等重要,互相渗透融通。李天元教授曾在访谈中表示:“我不反对科学也不反对高科技,所有的东西都是手段都是形式,只要能表现我内心我就用它,不管它是生命的、化学的还是物理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悟。”①笔者认为,同理,非遗手工艺科技产品的实质是美的全新感知与汇拢,无论是在民间以风俗民情呈现,还是在文物数字互联、数字经济产业化作用下构筑智能、交互、多模态融合的体验空间,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与自我建造最是创作之首。技術美致力于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技术之美传递文化内涵,以感性直观的形态揭示人所驾驭的自然规律性和社会目的性的统一。
技术美的具体内容包含功能美、形式美、材质美、结构美和艺术美等。技术设计旨在解决物与物的关系,产品的内部功能、结构、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属于技术设计范畴②。从人的使用对象的角度对技术美进行分析,技术美则又可以视为功能美。功能美通过特定的组合秩序促进生活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如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和促进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重要因素。技术之美与文化之美和谐共存,融媒体作品的可分享性价值由此体现,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得到舒展与升华。
2 技术美在非遗手工艺科技产品中的体现
2.1 美在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起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艺术形式(图1、图2)。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合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其画稿、刻板、印刷各有分工,在众多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年画独具精致秀雅、柔情温婉的江南民间艺术风味。近年来,桃花坞年画随着印刷工艺的发展日臻兴盛,年画图样与虚拟技术、电脑设计软件相结合,将二维平面的艺术形象三维化,并制作产品投入市场。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的呈现形式经过现代展陈设计的雕饰,已然焕发出全新的设计活力③。非遗文创产业与VR、AR等虚拟科技的碰撞,推动了传统美术以虚拟又真实的视觉状态进入大众视野。虚拟技术可实现的交互功能和沉浸式体验激发着人们的研究热情,持续深化与国际社会的人文交流,活跃思维,拓宽边界,非遗文化的赓续之路必将葳蕤蓬勃、势如破竹。
2022年6月16日12时,由古吴轩出版社、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联合发行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数字藏品《一团和气》在中国电信翼支付麟翼数字藏品平台正式上线发售,系桃花坞木版年画入遗16年来首次以数字藏品的形式与世界见面。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战略的持续推进,艺术从业者借助数字媒体大力传播桃花坞文化,以创意产品、平面印刷、文创设计等数字化形式提高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文化影响力,打造时代感突出的创意产品招牌,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写下传统手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共生共长的生动注脚。
2.2 美在缂丝工艺
缂丝工艺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题材通常喜闻乐见,纹样细腻严谨、富有生趣。苏州缂丝画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缂丝作品立体感较强,随着现代工业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后期的缂丝可以织成书法、绘画及佛像等,织造工艺愈加精湛。
以2018年在苏州举办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中17.6米的缂丝艺术长卷《姑苏繁华图》的虚拟展示形式为例,主办方倾力打造“当缂丝遇见姑苏繁华图”的AR技术特色展区,观众通过虚拟技术领略《姑苏繁华图》上的苏州高新区美景,与传统缂丝工艺双向互动,感受精彩新奇的苏州特色缂丝工艺视觉盛宴。这一展区展示方式特殊且成功,证实技术的进步是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落地的设计活动将数字化技术落实为可视产品,保障文物数字互联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2.3 美在传统柳编工艺
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柳编艺人在柳编的形式技法上不断研究改良,传统工艺的精湛和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让原木变为精致的柳编制品。如今,众多大学生投身对柳编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中,通过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视觉纹样识别及场景虚拟化,让柳编制品的展示、宣传与销售不再局限于手工艺品单一体量的陈列,借助新时代科学技术来达到非遗手作再传播的良好效果。
中国柳编之都—山东临沭的柳编制品从传统的簸箕、筐篮逐渐发展到文创观赏品、家具、文具等多个方面。位于临沭县沭河西街西首的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以柳芽造型划分历史、材料、工艺、产品、发展与展望五大展区,其中现代高科技信息系统对艺术馆的展品展出具有创新实践应用,让柳编制品的细节展示更加翔实,体验馆内的高科技信息系统足以让观众充分感受柳编制品的数字化发展潜能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美学韵味。
3 虚拟技术与非遗手工艺的融合效果
3.1 传统文化的呈现与数字经济交织交汇,具有进步性
非遗手工艺品集实干技能与审美情趣为一体,但地域性较强的非遗传统文化在传播上较为受限。以数字互联为牵引,非遗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得以拓宽,若要在视觉呈现感受和深度体验上达到科技舒适感与新鲜感,则需将数字化技术、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识别、虚拟仿真场景搭建等科技手段合理善加利用。
近来大火的博物馆美学、展会营销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运用较为广泛,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手工艺品的呈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要求。数字赋能文博系统的科技观感与網络化传播,如东阳木雕的手机3D样板间、AR虚拟家具展、基于3D模拟全景拍摄技术的线上虚拟博物馆等(图3)。智能化基建传导适应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欣赏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创造性转化,赋予技术美更贴近大众生活的情感效用。
3.2 非遗传承把握数字机遇,具有时代性
早期,非遗数字化强调其工具价值。自然环境变迁、社会结构变革以及人文观念转变,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节薄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而非遗的数字化采集、转换与保存恰逢其时。在数字互联时代,则演变成对数字资源的存储与盘活,为珍贵文物保护提供便利并永续活化运用④。
融媒体语境下,非遗手工艺紧跟当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生活体验,随着市场受众的年轻化而深耕更优质、更新鲜、更有趣的内容,激活受众的文化记忆以达到情感认同要求,深挖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核心精神价值。文物数字互联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指标,未来社会趋势会是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更深入的智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产能,更多的是创新、优质产品与社会服务⑤。非遗数字化的应用,如当前热度极高的短视频、手游以及影视产业,在虚拟博物馆的产品展陈如山东手造特色IP、AR虚拟非遗手工艺特色展馆、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虚拟线上空间App等,无不证明非遗传统手工艺已经把握新时代数字机遇,不再被“穷苦”“丢失”“街头”等刻板印象所裹挟。非遗手工艺依托新媒体和科技技术而产生的新型传播方式不仅需要信息技术支持,也需要文化原创力量的助力和大众认同。工艺美术不应束之高阁,需要融入当代生活,要有时代精神,才能发扬光大⑥。
3.3 虚拟技术对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具有超前性
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让历史文物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网络空间亮起来,让民族精神内核传下去。虚拟技术对非遗手工艺及传统文化的保护,集合了图像、文字、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功能,运用各种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文物专项资源的最大获取,主要发挥高精度、信息兼容、三维全面扫描、永久保存等独特优势,达成文物价值的可视化解读和文物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图4)。
得益于文物保护法立法工作的推进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实施,文物数字互联统筹结合传统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以资源数字化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情景再现技术、3D打印技术、数字媒体影像与装置技术,对珍贵文物与传统文化所属信息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勘测、采集、计算机云管理以及3D投影展示等多层系统保护,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文物保护过程一体化,资源共享共建。为适应未来博物馆展览形式发展,民俗陈列必定要在原有展览基础上持续翻新提升,让展览的内容和方式更加活态、更具新意⑦。国家文物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民间、文博交互性缺失、传统技艺无展示空间等痛点,试将全面铺展全息影像、线上展览、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化数字展陈方式,促进文物资源进一步存储、保护、传播。博物馆应抓住信息革命数字化构想的时代契机,秉持尊重与关怀,接纳各地域不同的世界观、条件和传统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叠加新的功用价值,拉紧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发展纽带,让文物珍品普惠普及,让文化诗意可观可感。技术美在未来的应用将充满美学基调和社会深度,不啻推动文物数字互联、赋能赋彩,更丰富文博展陈带给观众的深度参与感与交互感,动静结合,多元交互,扩展文博系统数字互联生态圈。
4 结语
技术美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美,构成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虚拟网络空间在无形之中将人类社会连接为命运共同体,虚拟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呈现模式逐步引导大众解读“传统文化的功能美”这一深刻内涵,感性而直观,纯粹而沉浸。当代技术美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如何再创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注释
①王丽,吴鸿,李天元.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人的内心需要:李天元·吴鸿对谈录[J].东方艺术,2006(11):28-39.
②李超德.艺术是“我”,设计是“我们”:李超德纵论设计与艺术[J].设计,2020(20):42-47.
③陈鹏,卢朗.跨界设计思维下桃花坞木版年画当代活化研究[J].设计,2022(9):47-149.
④权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路线图及其未来发展逻辑[J].中国文艺评论,2022(8):27-38.
⑤鲁晓波.鲁晓波:应变与求变 时代变革与设计学科发展思考[J].设计,2021(12):56-59.
⑥马晓飞,王丹谊.扎根于民族 屹立于世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访谈[J].中国艺术,2021(1):5-10.
⑦马祥通.试论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实现构想[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48-51.
⑧徐文辰,宋东,董砚.重新定义博物馆背景下的展示正确性建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