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素养理论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提升路径探析

2023-04-12陈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据素养提升路径

陈欣

摘 要: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属于数据素养研究中的科学数据范畴,在图书与情报学及档案学领域对数据素养的探讨早已开始。借鉴相关领域现有专业人员数据素养内涵构成,可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分为数据伦理素养、数据文化素养、数据意识素养、数据知识与技能素养四层进行构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数据素养的提升对实际工作有多种积极影响,据此,针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培养探寻相应提升路径。

关键词:文物藏品档案;档案工作者;数据素养;提升路径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38

“博物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全体员工的素质,即他们所拥有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①,数据素养就是当前博物馆员工必需的能力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战略布局的政策影响,数据驱动创新与决策的新模式已广受重视,博物馆的数字化项目也在大量开展,围绕文物工作产生的数据信息复杂多样且数量巨大。这些海量的文物数据信息被记录在文物藏品档案中。文物藏品档案是指“在文物藏品征集、鉴定、入藏、编目、保管、保护、利用和研究等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历史记录”②。随着文物数字化新技术、新方法及新业态的涌现,文物藏品档案载体也在发生变化,其工作模式已从以传统纸质档案为主转变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行。针对这些变化,有必要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相关能力进行提升。

1 数据素养—可供借鉴的素养提升理论

1.1 相同的科学数据属性

“数据”源自英文“Data”,本质接近于“能够被数字化传递或处理的数字形式信息”③。量化素养、统计素养等概念是数据素养的雏形④,数据素养有时也被称为“数据信息素养”“科学数据素养”等,其名称的演变可以看作是新技术与新环境带来的理念与技术培养要求变迁下的理论延续。目前,科学数据是数据素养研究中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历史学研究中,以往存在过的事物,其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及遗存、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有关这一切的直接或间接的记录等,都是物质,都是科学⑤。博物馆在考古、展陈、文保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系列工作中,正是产生了这样的科学数据,这些巨量的、原始的、基础的数据一开始被记录在传统的纸质档案上;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开展,通过计算机系统架构、运行的登记并管理文物藏品工作的系统或平台,又形成动态化、系统化、以持续且不间断的数据流形式存在的成片的、互为关联的、有生命力的大量数据⑥,与通过探测器等高端设备采集、高性能计算机模拟等产生的作为开展文创及数字藏品基础的大量数据,同属科学数据。数据素养理论就是基于此类科学数据的能力研究。

1.2 相关学科的实践经验

在传统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是主要载体,以计算机系统为载体的图像、文档等的建立及管理是次要的;工作的开展以对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为依据和准则⑦,但对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未提出过明确要求,对其学科专业背景也并不重视。时至今日,外部技术环境不断更迭,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已转变为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双套”并行并重的状态,但文博行业内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要求却依旧模糊。作为同样具有先天存储信息资源优势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在其图书与情报学及档案学的领域,学者们对数据素养的研究早已兴起。数据素养,作为“人们采集、整理、分析、利用、管理、共享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数据伦理和数据规范的认知水平”⑧,已经成为新环境下图书馆与档案馆专业技术人员衡量及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的实践指标体系⑨。由于相似的档案工作性质及公益服务性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借鉴图书及档案专业已有的数据素养内涵及框架来对标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2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内涵构建

常见的数据素养内涵通常包括数据意识态度、数据知识、数据技能应用、数据思维方法几个层面⑩,具体面向科研工作者或科学数据管理时,数据素养又可以分为“数理统计、数据管理、数据诚信、数据伦理、数据通识”五种和“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数据技能、数据伦理”四种k,其内涵及结构均尚无定论。国内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档案根据内容区别分为登记类档案、管理类档案、文政类档案、其他辅助类档案四种l,参考借鉴相关领域的数据素养内涵,并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接下来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内涵分为“数据伦理、数据文化、数据意识、数据知识与技能”四层分别进行阐释。

2.1 数据伦理素养

数据伦理素养是指数据工作者遵守工作伦理,了解数据采集、使用、共享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明确数据所有权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首先,是贯穿工作始终的关于数据使用的道德问题。例如:文物藏品数据资源是否依法取得、合法使用,撰写辅助类档案中的文物说明、研究论文时,或进行专题报告、讲座时的藏品数据引用是否遵守相应的学术规范等。其次,是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数据版权意识的问题。在博物馆的语境下,由工作者创作的作品,包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印刷品等,其版权是归属博物馆的,这是由雇佣行为产生的;所以,在流通和传播这些数据时,也需要明确版权归属,避免造成个人及单位的名誉及财产损失。数据伦理素养是确保数据的使用及实践都在合乎道德与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的能力,是提供约束及指导的行为准则,具备数据伦理素养是开展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2.2 数据文化素养

数据文化素养一般指数据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采集、使用、共享数据的文化氛围,践行科学合理的工作文化,并能对数据的产生与使用负责,能保持数据的公正性和开放性。首先体现为是否具有科学、专业、负责的职业精神。以文物藏品登记类档案工作为例,总账与分类账的誊写、尺寸与图像等的手工采集,工作周期长且机械枯燥,都易产生错误。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是耐心、细心及责任心的体现,在进行此类大量的数据记錄型、输入型工作时,能够降低原始数据的错误率,夯实数据基础。其次,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分享文物的相关数据资源是博物馆发展无法回避的趋势。关于登记类档案中文物本身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其释读、讲解的辅助类档案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一直受到业界探讨,提高数据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快这一进程。数据文化素养是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职业精神的体现,文化素养既是目前提高数据工作质量的内在能力要求,也是探索未来行业发展可能的先导条件。

2.3 数据意识素养

数据意识素养是指数据工作者能认识数据的重要作用,对不同生命周期的数据的价值及局限性具有批判性意识,对数据安全及其机密性与隐私性问题有敏感性意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通过明确范围及数据需求的方式准确收集档案数据,与专业的数据工作者相比,他们更熟知文物相关工作流程及文物各项数据的需求,了解不同阶段的文物纸质档案工作的特点与缺陷。但在计算机系统下,不同阶段的数据生命周期各异,提升其数据意识素养能使其认识到数据是动态且有寿命的,培养理性、客观、规范及发展的态度综合考虑,避免过度依赖数据或忽视其局限性造成的片面性决策。另外,文物作为国有财产,文物藏品总登记账作为国家财产账是涉密的,文物普查及日常文物的管理账目中的部分信息与数据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保护,因此,妥善保管涉密的登记类档案是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在文物档案形成及其数据化的相关过程中要明确相关的隐私要求,对涉密信息及涉密类文政档案都要做好保密措施,并对数据依赖的设备及环境的安全性敏感,培养并保持高水平的数据意识素养。数据意识素养是合理利用数据进行实践、提供全面的视角辅助决策的能力,对涉密的数据管理及利用意义重大。

2.4 数据知识与技能素养

数据知识素养是指具备数据基础知识,明确并辨析目标数据及不同数据的内涵、特性、类型、适用范围;具备数据工具知识,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分析与处理软件的能力。数据技能素养是指具备数据认知过程中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的基本技能,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数据知识与技能素养是数据素养的核心,但从现状来看,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这部分的能力是匮乏的。目前文博行业的数字化项目普遍会外包出去,数据处理、分析及可视化的架构、展示、存储等流程通常交由专业的数据公司完成,在项目验收交付前再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外包工作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缺乏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造成项目水土不服的情况,逻辑架构异于实际,流程使用不畅,需要反复修改;并且,受到项目资金及验收时间的局限,系统运行后续的维护也常常不受保护。培养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知识与技能素养,可以防止对外包数据公司产生过分依赖,为未来实现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架构或更好地维护数据系统打下基础。

3 数据素养提升对博物馆工作的积极意义

3.1 提高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从业人员的数量、职业精神与业务素质一直以来就是制约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m,很多管理人员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快速适应n,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项目的开展、平台的使用及后续的整改反馈。培养数据素养就是传授其欠缺的数据知识、提升实践所需的数据技能,从而直接提高目前数字化工作效率的方法。

3.2 减少与外部人员的交流壁垒

前文提到囿于多种原因,博物馆很多的数字项目会外包给数据公司,项目的设计及架构者都是外包人员,由于他们对博物馆工作的内涵、流程、意义的不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设计逻辑与实际工作不符的情况;而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虽然了解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却缺乏数据知识及数据技能,对项目的可行设想及产品细节需求很难表达准确。提升数据素养,可以让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与表达,有效提高项目交流时的效率,从博物馆方面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劳动重复与浪费。

3.3 针对数字化未来探求根本变革

文物藏品档案长久以来并不受国家档案部门的直接管理,日常工作常由各级馆所自行展开,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概念与逻辑的混乱、相关法规与技术的缺失、文物档案形成过程中各部门要求分散重复o等,沿用至今已不便更改。数字化建设带来后端逻辑的重建及算法的革新,作为强调完整的数字化档案生命周期的管理方式,此时提升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数据素养有利于从内部主动找寻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突破口,以期在“双规制”向“单轨制”转变的未来,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统一、科学、完善的呈现。

4 提升数据素养的具体路径

4.1 组建自己的数据人才队伍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整体数据素养的全面提升,根本上依赖于博物馆组建自己的数据人才队伍。对数据馆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要求从多到少依次有图书情报、图书情报或相关学科、其他相关学科、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地理科学7类p;考虑到文物藏品档案的档案属性,兼顾到未来“数字博物馆”的长远发展目标,博物馆也应从档案学科、图书情报学科、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等专业背景方向吸纳具备数据能力的专业人才,改变以往对计算机科学相关学科的单一关注,最终组建属于博物馆的高水平复合人才队伍,从源头上提高博物馆行业整体的数据素养能力。另外,吸纳专业人才的同时还需完善相应的待遇、培养、晋升等机制,保证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4.2 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方案

针对已在岗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培训学习课程来提高他们的数据素养更切合实际。短期培训是面向数据管理从业人员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数据素养具有重要作用q。普及基础知识的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及业务骨干进行数据技能实操型培训、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及远程教育平台的数据知识学习课程等都可以作为基层工作者培养数据素养的途径,其培训时长、内容侧重及适用场景各有千秋,博物馆可以根據实际情况统一部署,组织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甚至是全员的数据素养教育培训。在国家《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提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目前,为文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机构主要还是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学习课程的内容较宽泛,缺乏深度及系统规划;呼吁官方能提供更多数据知识及技能相关的系统化培训课程,以完善高精尖及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长期培养机制。

4.3 加强跨行业、跨专业的学习交流

博物馆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数据素养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体系,在任何一个独立的领域中只进行探讨学习都是不够的。与图书情报学界交流合作,可以了解国内数据素养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档案学界交流合作,可以借鉴其提升数据素养的实践操作,邀请档案部门的业务骨干入驻文博系统实地指导与培训,或派驻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进入当地档案单位进行“跟岗培训”类的业务学习与实践。另外,科技行业在数字化上从技术到理念都有更成熟的经验,其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上的领先可以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的有力助手,加强与领先行业的合作与交流,能使博物馆工作者的数据意识保持更新,有利于业内对数据素养需求认识的不断提升。

4.4 明确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及规范

在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过程中,标准及规范的差异造成了很多困境,也限制了数据素养的实践。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共享”,国家与各级文物部门一直都在大力建设各种数据库系统,但因建设标准不一,资源共通共享时至今日仍未实现。类似的还有不同部门间文物藏品相关档案建档的标准不一、档案信息涉密程度與公开程度标准不一、数字化服务在功能及内容上要求不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同层级数字化项目在融合与共通时对接的技术阻碍。标准化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前提r,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从一开始若能自上而下的遵循规范,可以减少无效的建库劳动,明确数据管理及服务的统一标准及数据保密与共享的规范,才能为数据素养提供作用基础,避免沦为空谈。

5 结语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者数据素养的培养是以提升传统档案工作水平为基础,以链接社会广泛的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国家智慧城市为目标,追求面向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及面向外部的数据服务质量的改善,是博物馆朝向数字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博工作者的数据素养能力培养任重道远。

注释

①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博物馆基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410.

②国家文物局.文物藏品档案规范(WW/T 0020-2008)[S].2019-02-16.

③戴维·赫佐格.数据素养:数据使用者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4.

④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5,35(1):68-73.

⑤葛剑雄.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J].文史哲,2021(3):184-187,255.

⑥秦小燕,初景利.科学数据素养内涵结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30-39.

⑦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80.

⑧焦皎.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3):81-84.

⑨邢变变,杨晴晴.大数据时代档案专业人员数据素养提升探析[J].档案与建设,2020(4):38-42.

⑩左平熙.大数据时代咨询馆员数据素养模型的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9(2):77-82.

k惠恭健,曾磊.智能时代的数据素养:模型构建、指标体系与培养路径—基于国内外模型的比较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4):52-61.

l鲍晓文.谈博物馆藏品档案的规范整理和有效使用[J].福建文博,2021(1):87-91.

m蔡燕.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n张子杨,刘世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物档案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4):61-64.

o司海杰.论文物档案系统化建设[J].陕西档案,2013(5):15.

p刘婷,李书宁.国外数据馆员岗位2013—2018年设置情况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20):27-33.

q宋甲丽,赵义纯.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服务的SWOT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1):94-98.

r李庆霞.科技资源共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环境[J].学术交流,2007(3):181-184.

猜你喜欢

数据素养提升路径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平台提升就业管理水平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