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之光照亮少年前行之路

2023-04-12屈一平

人民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北京四中史记图书

屈一平

一部三千年中国的政治史,五本青少年“师生群聊”的故事读本……对后世史学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史记》,千年后如何以新的阅读模式推动故事的展开?

“这套图书视角新颖,文字通俗易懂,特别适合青少年。三千年来的一代代英杰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少年想有作为,就应该向历史问初心,向先贤求智慧。”2月25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人民日报出版社负责人介绍出版《少年史记小课堂》的缘起。

《少年史记小课堂》由两位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撰写,挑选了《史记》中70位核心人物的故事展开,以身份为依据,分为帝王、霸主、将相、奇士、圣贤五部分讲述。此书责编、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张炜煜告诉记者,作者采取独特的视角,通过“师生群聊”的讨论方式,让孩子们仿佛走进一个历史小课堂,轻松掌握《史记》知识。

“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与代入感,好像站在当代看到三千年前的历史。”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志刚告诉记者,为了编辑一本让孩子想读、爱读、实用的《史记》读本,他和北京四中优秀语文教师万君历时5年完成了这套《少年史记小课堂》系列图书。

与“人”对话

“师生群聊”推动故事展开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很多少年知晓一些历史人物的大概故事,但对其较为具体的前因后果,或许不甚明了。恰好有这么一套书,将《史记》写成面向少年的《少年史记小课堂》。人物故事并非简单地直译《史记》原文,而是通俗生动地重现历史场景,以“师生群聊”的形式让故事呈现出来。其中,既有学霸的精彩想法,还有名师的循循善诱,穿越千年的历史展现在少年读者的眼前。

例如在第一册“帝王”篇的第一章,提到舜和瞽叟的故事时,就插入了以下“师生群聊”的评论:

鲁帅:这么刺激的吗?

聞浩:这老头眼神儿不好,动作还挺灵活

董朵朵:真有这样一心谋杀儿子的父亲吗?我不信

羊老师: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不如你们猜猜看……

看到这,少年的好奇心被挑起:舜帝的亲生父亲瞽叟,为何三番五次地要杀自己的亲生儿子?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跃然而出。

《少年史记小课堂》系列图书共计五本,分为帝王、霸主、将相、奇士、圣贤五个系别讲述。

“小朋友的心就像鸟儿一样,四面八方地飞,所以在课堂上需要一个引领者。”在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师万君看来,属羊的语文教师杨志刚无疑是“引领者”最适合的人选——这样,一个生动而丰富的《史记》“小课堂”就诞生了。

说到出版此套丛书的渊源,有着20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杨志刚回忆,30年前读小学的他是个忠实的评书爱好者,30年后为人父的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如同听评书故事一般,沉浸式体验历史的乐趣,于是萌生为少年打造一座历史“小课堂”的想法:“我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知道学生会在哪些地方遇到障碍,如何找准切口去展开故事。图书中诸多环节的设置,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还能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展文史知识。”

“小朋友成长的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个时间段,对于千奇百怪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心和探索欲。”万君补充道,《少年史记小课堂》不仅仅尊重原著的经典阐释,设计以上提到的“师生群聊”环节传授知识,还专门设计一个文史知识的补充功能,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认识《史记》。

例如:在系列图书第一部“帝王”篇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时,谈及周朝一个远距离的军事报警系统叫烽燧,就以对话的形式普及了“烽燧”代表的意义,名词背后的细致是古人对事物认知的准确和细致,类似的知识点比比皆是,图书展现的内容非常“有料”。

同时《史记》也是一部百科全书,由于一些原因制约,《史记》中的部分人物处理得比较简略,杨志刚给记者举例说,《史记》中并没有老子的列传,仅仅是一则寓言故事,系列图书第五册“圣贤”介绍老子的时候,及时补充老子的经典名言,并引导小朋友参与其中比赛,以这种方式加强记忆。

课堂上有“师生群聊”的对话,知识点补充的完备,在“有用”的同时,两位老师更增加了“有趣”的因素。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霍佳仪介绍,一方面系列图书设置了随机掉落的成语卡功能,让生硬的成语随着故事自然带出:比如讲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丞相赵高的故事时引出“指鹿为马”的成语,讲到《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到项羽时引出“破釜沉舟”的成语;另一方面图书附带作者杨志刚和儿子联合开发的卡牌游戏《鸿门杀》,把《史记》讲述的鸿门宴故事做成卡牌游戏,可以2—6个人玩,增加了图书的“有趣性”。

与“时代”对话

“零距离”深度接触原典

历史的核心是人,《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堪称一幅人物群像图,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后展现的是整个时代的图景。

《少年史记小课堂》系列图书第四部“奇士”篇中,作者挑选了两个人物个体形象——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汉代的大将张骞。“两个人物与《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传记放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时代。”万君描述:张骞用脚步去丈量国家的辽阔,司马相如用汉赋描摹山河的辉煌,司马迁是用史笔去奠定整个中国历史记录的基石,从三个人的故事可以看出时代的特色。

如何在图书中展现时代真实的全貌?杨志刚透露,作为曾经被无数版本释读的《史记》,真正原汁原味重现经典并不容易,编写整部图书的过程中,他和万君老师一直在不断挖掘《史记》的内涵。

2月25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志刚介绍《少年史记小课堂》系列图书。

“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史记》的精彩程度”,杨志刚表示,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了如指掌的他,在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精心挑选出50篇原文片段,并增加了注释和译文,参考大量古圣时贤的资料,进行精准的翻译加注释,让青少年读者“零距离”接触原典,“沉浸式”情景教学,把课堂搬进历史,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个高光时刻入脑入心,这也是语文课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阅读代入感,《少年史记小课堂》的每一章都增加了“双点评”——“第一个点评是针对刚刚讲过的历史故事,由教师进行点评,设置栏目‘擦亮眼睛看清历史;第二个点评在讲完故事之后引用了《史记》的原文,进行了精致精准的注释,设置栏目‘零距离接触原典。”万君告诉记者。例如系列图书第二部“霸主”篇讲到晋文公流亡12年的故事,两位作者发现原著中故事比较庞杂、人物纷繁。在点评的时候,他们进行了加工处理,把人物梳理出来表述。

除了故事讲得轻松好读外,为了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便利,作者对于生僻字都进行了注音,对于地名、人名等也进行了注释。“希望能够呈现给少年读者一部严谨、有趣、有认识、有启发的《史记》通俗读物。”杨志刚表示,在丛书中他们加入了“汉字加油站”的栏目设置,精选150个《史记》原典中的汉字,通过对其甲骨文等字形的分析,讲清楚汉字的造字原理以及演变过程,让少年读者更好地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

千年对话

史书今写的少年学习大全

物归原主、指挥若定、约法三章……中小学的语文课本节选了《史记》中的许多名篇,《史记》已经融入民族成长的知识血液,被教育部列为新课标中小学生必读书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是按照规范考试的标准,进行《史记》文言文译文的处理。”杨志刚认为,少年阅读《史记》从扩大眼界、增加阅读量来说,都会超越普通意义的考试标准。

曾经编写过《北京四中语文课:红楼梦从来没有这样学》,有着丰富编辑古籍经验的万君老师则认为,总体来说,这套丛书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孩子只要会认字识字就能读:“首先,孩子们阅读了很多历史的故事,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有素材的积累;其次,阅读就要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输出就是写作;第三,图书引用的原著典读都是逐字逐句落实的翻译,对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2月25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北京四中语文教师万君介绍《少年史记小课堂》系列图书。

應该说,《史记》列入新课标后,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都有涉及《史记》的内容,对此杨志刚认为,教材中涉及的篇幅比较少,孩子们如果想读其他的作品,丛书提供了比较优质版本的可能。“少年史记小课堂是有趣、有料、有态度的系列图书。”杨志刚表示。

作为百年名校的优秀语文教师,基于20年陪伴学生阅读经典的实践经验,杨志刚与万君两位教师精准游刃于《史记》当中,切中少年啃读大部头的困难,将一部巨著解析得骨架清晰、脉络了然。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犹如心中的微光,照亮少年前行的路。

《少年史记小课堂》(全5册)由两位北京四中名师编写,本书包含五册,每册聚焦一个主题,分别为帝王、霸主、将相、奇士、圣贤,严格按照司马迁所著《史记》加以编写,从原始社会到汉代,中华历史浓缩于此。

作者以细腻传神的笔法精彩演绎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挑选《史记》70位核心人物、中华历史故事300余则进行编写,涉及风土人情、政治背景、社会实况、文化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紧贴“新课标”内容,内设应试古文对照翻译50段、高频汉字演变树150棵、成语及例句活学活用150个。为了将读者领进历史,本书另辟蹊径,融入了一种虚拟人物聊天的形式,让读者身临其境。随书附赠原创桌游“鸿门杀”,寓教于乐,轻松玩转大《史记》!

《百家讲坛》名师李山、《教育家》执行社长兼总裁徐功明、历史畅销书作家李不白等各界专家联袂推荐!

猜你喜欢

北京四中史记图书
北京四中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标准初探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图书推荐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凝聚百年历史 焕发青春活力 北京四中璞瑅学校
BIM技术在北京四中长阳校区机电设计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