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威生动解读,让数据要素走近读者

2023-04-12刘志强

人民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要素数字

刘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7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长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9.8%,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作为在人民日报社专门从事经济社会报道的部门,经济社会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密切关注数字经济的技术走向、产业动向,大力宣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生动实践,努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去年一年,刊发数字经济相关报道近千篇。

身为一名经济报道记者,我分享几点对数据要素化的粗浅理解和读完这本新书的心得体会。

第一点体会,数据要素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当前,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其生产、采集、加工分析和应用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如何挖掘数据的潜能,亟待更多的探索。《数据要素化100问》一书中清晰列明了数据要素发展的“前世今生”——数据是如何从初步的要素形态到正式被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的。去年年底,《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发布后,我国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建设开始全面推进。可以预期,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逐步破除数据要素供给、流通、使用阶段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释放“数据红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点体会,对数据要素需要专业权威的解读。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上各种观点、解读很多,有时反倒会让读者因为“信息过载”而不明所以。引领正确认识、回应社会关切,离不开专业权威的解读。我注意到,《数据要素化100问》这本书的编写团队非常强大,不乏业内顶尖的学术专家,更有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倾情作序。全书还从政策、法律、技术、理论、产业实践等多个维度展开解读,全面深入、观点清晰、逻辑严谨。相信这本书能够成为读者的有益参考。

第三点体会,传播数据要素化的知识观点要注重通俗性。

图书和新闻一样,都需要秉持读者意识,都需要注重通俗化传播,《数据要素化100问》一书就具备这些特点。整本书以问题为导向,采用问答形式,穿插了原创手绘漫画,将一些原本相对抽象、专业乃至晦涩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比如,数据的经济利益属于产生者还是搜集者?如何解决数据一次购买却能无限传播的难题?系统怎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我的生物信息、金融账户、行踪轨迹在大数据面前是不是完全透明?……这些问题,都和读者的日常生活、个人体验紧密相关,可有效激发阅读兴趣。作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同时也是关注数据要素化的媒体人,我很高兴可以有这样一本填补市场空白的科普图书。它不仅传递知识,还能引人思考,让数据要素走到了读者身边。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副主编)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要素数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答数字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数字看G20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也谈做人的要素
成双成对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