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保护和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4-12张洪波
【摘要】新时代十年,版权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版权立法逐渐完善,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加强,版权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7.5%左右。2035年,我国将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版权强国。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版权强国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应该坚持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版权信用监管体系,推动社会共治,坚持人民至上,高质量推进版权运用与价值转化,向世界讲好中国版权故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版权强国
【作者单位】张洪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國际竞争力研究”(21&ZD32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2.003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对新时代新征程版权强国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充分发挥版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及保障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版权法治、社会服务、集体管理、产业发展等制度措施。把版权强国建设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版权全链条保护,推进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版权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法治”“全面依法治国”“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分别出现了55次、13次、11次、8次、4次、6次。这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殷切希望,为全面依法治国,高质量建设版权强国、文化强国,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版权强国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强调,版权不但是文化的基础性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版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到2025年,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7.5%左右,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4.75%左右。《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
著作权法颁布实施30多年,完成了三次修改,有效保护了广大著作权人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极大地推动了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人民群众版权意识显著提高,版权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新时代我国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版权强国和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工作。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五大关系”的重要论述,将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这是今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
2021年,随着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相继实施,国家版权局启动了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等部门规章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版权行政执法指导意见》,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等多家机构进行调研,起草修订草案专家建议稿,定向征求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文著协完成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修改调研报告及修订草案专家建议稿(共54条),对现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共48条)提出的实质性修改内容达15条以上,并对国家版权局三次定向征求意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组织研讨,同时也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书面意见与建议。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完成后,应当加快配套法规规章的修改完善,有必要遵循如下指导原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遵循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增强立法修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进一步细化新修改著作权法的规定。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完善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执法权限和强化执法手段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总结、吸收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版权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做法,摆脱影响权利人权利实现、影响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的陈旧观念束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创新立法技术和条文表述。重点解决权利人反映强烈的法定许可付酬救济保障机制以及使用者不依法付酬的法律责任、难以联系的权利人和孤儿作品权利人的收益权保障等“硬伤”,切实解决鼓励产业界主动支付报酬、提高守法积极性、促进版权运用与价值转化、推动优秀作品广泛传播、改善营商环境等问题。著作权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是鼓励原创、保护创新、推动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版权运用与价值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和2020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两年保持7.39%,2021年,这一指标已经达到7.41%。而上海、成都、广州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率一直领跑全国。2020—2021年,上海全年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56%[1]。2020—2021年,成都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64%[2]。2020年,广州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9%[3]。
近年来,网络IP、影视IP成为市场和资本追逐的目标,以及影视娱乐行业和社会热词。这里的IP已经脱离或者超越了英语本来的含义“知识产权”,被产业界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优质内容”“优质版权”的代名词[4]。一些影视剧热播热映后,版权方将IP周边衍生品分拆授权,达成多元化合作,逐渐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影视剧的影响继续延伸。传统的开发路径是先有小说、漫画,之后改编制作成动画影视,授权开发衍生出周边产品。现在出现了新现象,先有影视剧后有图书,先有潮玩品牌玩具后有故事线,从实体产品衍生出小说、漫画,最后是动画影视。
2023年春节贺岁档,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冒险灾难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同时陆续在海外多地上映,创近年海外华语影片多项“之最”。不仅影片本身高科技、大制作、富含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现象级作品,而且影片授权方将IP分拆,有针对性地授权赛凡科幻空间、52TOYS、商汤科技、布鲁可积木、徐工文创等相关公司开发周边衍生品,仅一家开发商众筹一周就销售破亿元,是预期目标的1000倍,成为影视衍生产业的现象级大事,为影视IP周边衍生品授权开发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案例。
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后,根据电视剧创作的同名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上下册)和《觉醒年代(青少插图版)》至今畅销。2023年初,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热播,收获粉丝无数,根据原创电视剧剧本创作的同名小说也大卖。影视IP衍生开发、影视与图书互动、跨界版权运营合作,不但赋予优质内容长久的生命力,而且给市场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郑州歌舞剧院出品的舞蹈《唐宫夜宴》、大型舞剧《水月洛神》、民族舞剧《风中少林》频频出圈,广受好评,跳活了传统文化,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故宫通过展览、讲座、出书、运营APP、制作视听作品、文创开发、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营销等,讲述中国文化遗产故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成为“顶流”,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这都是版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佳例证。
成功的影视、文创IP,不仅需要对作品精髓的准确把握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还需要对作品版权的高度把控、多维多元运营、深度挖掘开发与营销推广,这进一步说明原创内容版权在版权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版权多元跨界运用开发的重要性,并与我国日益完善的版权法律制度和不断优化的版权保护、鼓励创新政策环境密切相关。这也充分体现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道理。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但在具备诸多独特优势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新技术新业态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分享平台、有声书平台、电子书平台、电商平台、视频二次创作、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领域侵权盗版形势依然严峻,国民版权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亟待增强,全国著作权登记统一联网查询和公示系统尚未建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版权保护与版权资产管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重视和根本性解决,版权创新能力和数字版权交易能力不能适应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摒弃旧有的思维模式,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版权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本质功能和重要支撑作用,高质量推进版权运用与价值转化。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版权强国建设,推动社会共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善的版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社会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障。
1.多举措推进版权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打通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全链条,全面提升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水平,推进版权工作水平和效能更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技术也是双刃剑,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同时,应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优势,遵循技术向善的价值取向,发挥市场各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推进“区块链+版权”国家创新应用试点、版权示范和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建设,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和時代背景的作品登记、确定权属、溯源取证、版权交易、监测维权、版权金融平台,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版权运用和市场价值转化能力,激发优质版权创新创作活力,让技术赋能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通过建立健全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培育版权交易中心在版权评估、版权交易、版权融资、监测维权、版权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持续开展“剑网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完善行政司法刑事有效对接,加强对知识资源平台、电商平台的有效监管与指导,推动行业协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平台合作,建立版权投诉绿色通道和版权纠纷多元快速解决机制,推动社会共治,有效规范、促进了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产业的健康发展。
2.知网事件推动知识分享平台共同体成立
2021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系列案件让“知网模式”备受社会关注,知识资源平台普遍存在的版权授权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引发国家高层、有关部门关注和社会热议。2022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知网涉嫌垄断立案调查。2022年9月,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开展文献数据库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对文献数据库未经授权、超授权使用传播他人作品等侵权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推进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加强对知识服务全链条版权监管与行政执法,推进行业自律和版权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知识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2022年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知网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独家协议等违法行为,并处罚款8760万元。中国知网随即发布公告,接受处罚,同时公布15项整改措施,保护作者合法权益,着力解决知网与著作权人,以及期刊、高校等主体之间的授权链条不完整、不规范问题,依法合规取得著作权人授权。完善稿酬支付办法,与上游期刊社完善文献作者稿酬支付办法,为作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方便快捷的稿酬申请、结算和发放渠道;与行业协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协商制定著作权保护实施方案并予以严格落实。全面加强合规建设,开展版权合规风险筛查,完善合规机制,确保依法合规开展经营。
多年来,文著协一直高度关注并追踪研究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健康规范发展与社会共治问题,研究著作权人的核心诉求和平台存在的版权侵权问题及成因。2022年,多次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知网专案组的咨询,接待专案组专项调研并为其提供专业意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5],在中宣部(国家版权局)的指导下,文著协与中国知网进行多次谈判磋商,对平台和期刊采取集中座谈、分头走访、组织论坛、专家研讨等形式,寻求版权授权和向作者付酬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同时形成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调研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2023年1月,在筹备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的“数字版权经济论坛”时,文著协联合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知识资源平台行业上下游多家机构拟发布“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建设与健康规范发展”倡议书,并共同发起成立“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建设与健康规范发展共同体”,旨在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法律地位、规模化授权管理和版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势,规范授权链条与授权文件,制定平台使用文字作品的报酬标准及付酬方式,推动知识资源平台、期刊与作者建立更加合法且公平合理的版权授权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平台、期刊、作者建立公平合理的授权关系与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有序竞争、学术创新与规范传播,建立版权自律规范,加强版权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平台上下游主体加强版权合作,从对抗对立逐渐走向共商共赢,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知识资源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四、讲好中国版权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体而言,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1.版权贸易助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版权贸易作为知识产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样,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无形财产权贸易。版权贸易包括各类作品的版权引进、输出、质押、合作创作等流转形式,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人文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市场属性。第一,版权贸易在推动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市场价值,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二,版权贸易在推动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交流方面有着独特作用。第三,版权贸易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明更易于被接受和传播。版权贸易能让各类版权作品在对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能够让优秀作品丰富中外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增进中外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逐渐夯实中外各领域合作和交流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等发表的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论述是开展版权贸易、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外人文交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对外文化贸易、服务贸易、国家文化软实力、数字经济、数字文化贸易、数字中国等政策文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组织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国际出版版权数据库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推动网络文学、网游、在线教育、数字阅读、专业数据库等数字出版精品走出去,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推动数字版权发展和版权业态融合,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和单位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保护平台。与此同时,要培养版权运营专家和出版国际贸易人才。目前,文著协负责组织实施的“中俄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第一期100種图书已经完成,正在准备启动第二期100种书目遴选。这是中俄两国政府对外开展的影响最大、进展最顺利、成果最丰硕的互译出版项目,有力推动了中俄图书戏剧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立法亟待提速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具体而言,应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的施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
民间文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建立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立法是保障与促进民间文艺搜集、登记、整理、传承、利用、弘扬、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国家版权局几次发布《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研讨呼吁多年但至今尚未出台。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要求,加强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转化利用。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进一步要求,制定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推动完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国内立法,着力解决我国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承、利用、保护和弘扬等方面存在的版权问题,大力发展民间文艺相关版权产业。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不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传统知识,还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助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时为苗绣点赞:“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繡出来,何其精彩!”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6]。新一代绣娘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运针走线,利用直播带货等现代传播手段,传承并创新民族传统的技艺和文化[7];将传统服饰、刺绣、蜡染、银饰、苗绣文创产品等“指尖技艺”通过多元跨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合创新,转化形成“指尖经济”。
2022年11月,为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央宣传部在内蒙古、江苏、四川、贵州4个省,山西晋城、黑龙江佳木斯、江苏扬州、安徽黄山、江西抚州、山东潍坊、广东潮州、贵州毕节8个市,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开启了以版权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8]。
《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强调,应培育民间文艺版权园区(基地)、示范单位,搭建民间文艺国际版权交易平台,以版权护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为切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版权治理,积极参与《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条约》等国际版权条约实质性磋商,推动完善版权相关国际规则,深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正确处理好民间文艺的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创新与发展、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的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维护民间文艺创作者传承者的利益、合理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实现民间文艺的保存和利用,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安全,发展民间文艺相关版权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
2022年5月5日,世界上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正式生效,国家版权局出台《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这是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满足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版权助力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也将推动中外文明互鉴,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展现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尊重人权的国际形象。
3.建立版权海外风险防控机制
2022年9月,文著协完成中宣部委托的《文学出海版权风险防控调研报告》,并在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版权产业国际风险防控培训班”上汇报研究成果。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3年1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文学出海形势喜人。2021年我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营收规模为29.05亿元,同比增长75.32%,海外用户规模接近1.8亿,同比增长近80%。海外覆盖区域从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扩展到北美、欧洲、非洲、南美及西语、葡语区,“出海”营收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形成“用户订阅+广告变现+版权交易”共存格局,广告和版权收入提升[10]。但仍存在网文精品不足,网文改编的游戏影视作品版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网文海外维权困难等问题。
目前,海外缺乏中华文化精品和叫得响的中华文化国际品牌。中华文化走出去,“量”固然重要,但更应该重视“质”,要充分发挥版权贸易、版权跨界多元授权开发在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重视海外华人群体和国内的外国人消费群体、学外语的国人群体,探讨中国文学中文版的海外影印复制权和中国文学外文版在国内的影印复制权授权问题,大力开展合作出版、合作摄制、合作演出等中外版权合作项目。策划实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打造中华文化、中国文学海外知名品牌。搭建权威、有特色的国际版权贸易平台,集中展示和输出反映我国当下各行各业成就的优秀图书、戏剧、影视、卡通动漫、游戏、设计等作品。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编制重点国家、地区版权营商环境指南,建立版权海外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入开展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1]。
4.讲好中国版权故事
近年来,中华文化大踏步走出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中国主题图书多语种版权输出,莫言、刘慈欣、曹文轩、麦家、刘震云等中国文学作品和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多语种输出,刘慈欣、郝景芳等中国科幻文学作家作品在很多国家受到青睐。电影《流浪地球2》在国内和海外8个国家同步上映,既凸显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也激发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影片中人物的情感与抉择成为全人类共通的语言,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理念,以更为鲜活的生命力,润物无声地植入观众心田,让观众认识到文化自信自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幻的背后既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智造。该影片的全球热映和版权跨界多元多领域开发,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力,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作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奥运赛事直播、奥运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备受各国运动员喜爱,这不仅显示了中国政府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能力,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版权方面的决心和力度,更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江西景德镇“IP与创意产业:景德镇故事”启动,这是继江苏南通家访产业、福建德化陶瓷产业、江苏吴江丝绸产业之后,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世界知识产权版权保护优秀示范案例对于版权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发挥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版权等机构的优势,主动整合海内外资源,利用图书、报刊、音视频和新媒体、新技术,积极开展海外营销、推广、宣传,努力打造中国文学、中华文化海外知名品牌,向世界讲述中国版权故事。
五、贯彻人民至上发展思想,做权利人的版权管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維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无论在工厂、矿山、田间地头,还是高校、企业、城市街道,面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运动员、快递外卖小哥、外国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永远关心人民的福祉、社会保障。我们始终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每个字都重若千钧,让我们深感所从事的版权工作责任重大。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三十多年来,集体管理组织作为法定的权利人组织、非营利机构,在推广会员作品、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国际版权交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版权法治建设和版权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著协是全国唯一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肩负着全国报刊转载和教科书选用文字作品稿酬收取和转付的法定职责。文著协在工作中不仅时刻牢记法律赋予的法定职责,同时也考虑中国国情和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主动宣讲著作权法,宣传版权法治文化,通过“一揽子”授权、谈判交涉、调解、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会员的版权和收益,逐步规范市场秩序,化解使用者的版权法律风险。同时,文著协大胆创新,将汇编权纳入集体管理范畴,每年为内地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上百家出版单位解决四五百种汇编作品的纸质图书和网络传播的授权问题,获得广大权利人和出版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与此同时,文著协还积极深入作者群体和产业界,了解其需求,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配合国家版权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有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修改完善,推动知识分享平台版权合规建设,制定版权合规指引,指导平台、期刊、作者建立合法规范的授权关系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仅要时刻站在会员和其他权利人的角度,为其利益最大化着想,为其提供优质的专业版权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和产业需求,通过规模化授权,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版权难题,提供版权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15年的发展,文著协的会员和合作单位数量逐年增加,权利人和使用者的信任度、满意度逐渐增强,正逐渐成为作者的“版权管家”、使用者的“版权之友”,以及党和政府不可或缺的版权助手。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版权服务机构应该提升版权服务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服务产品,拓展服务模式,细化服务分工,发展智慧服务,构建服务新体系,优化高质量服务供给,加强版权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际贸易贡献度的研究,构建版权服务职业共同体,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助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主动作为,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著作权集体管理工作是一项版权法律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无论是进行内部治理,还是开展版权授权、维权和国际版权交流与合作,参与推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建设完善等,都应该时时处处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成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者[12]。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和国家版权工作大局,牢记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本职工作,紧紧抓住权利人和产业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权利人和使用者急难愁盼的版权问题。
文著协成立15年来,主动作为,主动申请承担相关课题调研任务,持续关注并推动有关著作权立法和政策完善工作,关注、研究并积极推动版权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红色革命文学作品、优秀科普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优秀作品的纸书、有声书、电子书的集体授权与维权,大力开展图书戏剧版权贸易,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文著协各类版权合同和法律文件都严格贯彻民法典、著作权法精神,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始终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处理各类版权纠纷,提供版权法律咨询,重视著作权法普及宣传,关注社会热点版权事件,积极宣传版权法治文化,将著作权法律法规活学活用,与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探讨建立健全版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推动企业版权合规建设,让广大会员和作者时刻感受到“版权管家”的温度,让产业界不断增强信任度,让侵权人产生敬畏态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都提交多个与版权有关的议案、提案、建议。版权界、学术界围绕著作权法修改、数字出版、媒体融合、中华文化走出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体育赛事、人工智能、视频二次创作与传播、电商平台、知识资源平台、版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传统领域与新业态新问题进行研究,推出多项研究成果。2015年,文著协聚焦中央发布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完成中国记协委托的课题《新舆论格局背景下新闻界的版权保护》,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2019年,华东政法大学王迁教授申报的《媒体融合中的版权理论与实务研究》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021年,浙江传媒学院主申报、文著协参与的《双循环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文著协完成中宣部(国家版权局)委托的教科书法定许可、中国文学出海版权风险防控等多项课题研究。
按照《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国家版权局将制定《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版权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严重侵权失信主体“黑名单”和联合惩戒机制,持续开展“剑网行动”,推动建立专业化版权纠纷调解机构,支持编制发布企业版权保护指南和合同范本、维权流程等操作指引。引导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创新许可和管理机制、落实著作权法定许可、深化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不断拓展业务,为权利人和使用者提供更顺畅更高效的服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版权强国、文化强国和实施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版权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新目标,把版权强国建设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充分发挥版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版权法治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社会共治,建设版权法治文化,充分发挥版权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版权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法律地位、规模化解决作品授权与管理、促进产业发展、维护作者权益和版权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创性地推进集体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版权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上海版权产业报告》发布:版权产业增加值达3700多亿元[EB/OL]. (2022-11-11)[2023-01-28].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0687897.
[2]萧世龙. 聚焦“IP授权及转化” 推动版权产业建圈强链[N]. 成都日报,2022-11-18.
[3]何道岚.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广州GDP9.9%,带动百余万人就业[N]. 广州日报,2022-04-25.
[4]张洪波. 2021:我国版权保护事业将继续乘风破浪[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1-08.
[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學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2022-04-25)[2023-
01-2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425/c1024-32408556.html.
[6]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丨“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EB/OL]. (2022-07-24)[2023-01-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227294931839762&wfr=spider&for=pc.
[7]焦点访谈:总书记的牵挂 化屋新春[EB/OL]. (2023-01-28)[2023-01-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239271661608018&wfr=spider&for=pc.
[8]版权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正式启动[EB/OL]. (2022-11-10)[2023-01-28]. https://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57067.shtml.
[9]胡开忠.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须处理好哪些关系?[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6-23.
[10]孙海悦. 2021年我国网文海外市场营收规模29亿元[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01-10.
[11]李书磊.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N]. 人民日报,2022-11-10.
[12]张洪波.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做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者[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