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的人才观建设现代化的出版队伍

2023-04-12于殿利

出版广角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才建设文化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现代化人才建设列入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企”不仅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出版社作为重要的国企和国有文化企业,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促进新时代出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以“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育有技能、有情怀、有追求的出版人才队伍,以“制度就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把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融入国家层面的“人才强国”战略中,落实到新时代的出版队伍建设中。

【关  键  词】科学的人才观;现代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于殿利,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2.002

党的二十大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辟一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把现代化人才建设列入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強国战略”,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对企业尤其是对有着“国家队”称号的各类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人才强企”不仅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因此,各类“国家队”研究新时代的人才强企战略,便成为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出版社作为重要的国有文化企业,自然会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人才强国”的精神,把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融入国家层面的“人才强国”战略中,落实到新时代的出版队伍建设中。

有鉴于此,在信息数字技术的新时代,在出版业面临巨大变革的新时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时代,本人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人才强国”的相关精神,就推动出版产业和学界人才队伍建设谈一点儿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促进新时代出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

我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曾经过度强调机器工具的作用,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足,造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化,以至于出现“卡脖子”的境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报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与人才和劳动力、创造力紧密结合起来。

1.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提到现代化,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关于生产力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发展中,大体经历了三次“里程碑”。最初和最基本的认识是,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这种认识前提下,人或者说劳动者毫无争议的是第一生产力。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面临长期科技落后要奋起直追、在粉碎“四人帮”后科学春天到来的年代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便被提了出来。在市场经济时代,当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又有人提出“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而提出“资本是第一生产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包括三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大要素中,劳动者是第一位的。站在今天的历史和文明发展时代,我们必须加以强调的是,劳动者包括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以及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科学技术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在认识、顺应和利用物性及其规律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没有人哪里来的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不能忽视科学技术是由科技人员、劳动技能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组成的,其中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是第一位的。主张“资本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也不能忽视资本包括科技研发的投入,包括数据资产建设、员工技能培养投入和包括先进机器设备在内的新基建固定资产等。可见,无论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如何发展,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都是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资本是第一生产力”就无从谈起。

2.以科技创新为动能,引领新型出版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首当其冲。科技是公器,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出版更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离开了科学技术,人脑中构想的任何文字、符号和图画都没有了着落。现代科学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复制功能,汽车等其他工业品莫不如此。

现代出版也是大机器的产物,是工业流水线的产物。在信息化数字传媒时代,数字技术对出版业而言,具有与传统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完全不同的意义。传统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于内容不仅具有复制功能和价值,由于大规模、大批量的复制,还具有降低成本、扩大传播人群和范围的功能和价值。而新型的数字技术不仅具有复制功能和价值,它本身还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和ChatGPT之类的新技术还能创造新内容。此外,传统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内容是分离的,而新的数字技术与内容是一体的,甚至生产与销售、制作与传播也是一体的。因此,传统出版的排版和印制可以外包,而数字出版是不能外包的,外包就意味着把内容和业务交到别人手里,反过来自己成为技术提供者的单纯内容外包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出版业而言,就是要树立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为动能,培育新的科技型出版人才,建设适合数字化和融合发展需要的新型出版队伍的理念。一是明确建设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是简单的技术人员而是技术编辑的定位。既然定位为编辑,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编辑业务培训,使其真正具备编辑的能力和素养。二是在引进技术或进行技术合作时把技术和人才绑定,并制定与之相关的自主人才培养计划,让自己“土生土长”的人才跟随技术和项目一起成长,让引进的技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对传统的内容编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创建传统编辑和技术编辑融为一体的新型团队,使其相互学习、相互培训。

3.以科技和人才为目标,驱动资本市场

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我们也存在过认识误区,走过弯路,过于注重解决资金问题,而忽视了科技的引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样的风险在于,外资一旦撤出,我们便可能一无所有,要从头再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可谓意味深长。

对中国出版产业而言,在数字传媒时代和融合发展时代,引进资本性合作应该把科技和人才的引入置于首要位置,只有让资本、科技和人才融为一体,才能让资本为科技创新、内容创新、生产创新和业务创新赋能,这样的资本引入才有价值,因此,要坚持以科技、人才和业务为目标进行资本合作。对出版企业来说,不仅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需要这样的理念和认知,新兴的科技公司也需要这样的理念和认知。新技术时代,要让资本和资本市场成为出版新技术和新人才的孵化器,因为没有人才,何来的资本,没有人才,资本又有什么用。

二、以“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育有技能、有情怀、有追求的出版人才队伍

创新的特质和能力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研究专家在论及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时,把学校的文化生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文化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段话中出现的无论是“文化”,还是“精神”“学风”“氛围”“环境”“生态”,都可以理解为文化,文化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什么样的人才。

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

世界著名品牌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可以提升生产力,也可以损害生产力;文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生产效率。而无论是提升生产力还是损害生产力,无论是提高生产效率还是降低生产效率,其目标指向都是人和人才。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因此,出版企业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不能忽视文化建设。

多年的企业管理经历和经验让我越来越坚定一个信念:文化就是生产力,市场竞争最终比拼的就是文化。首先,文化决定企业生命的长度。人无文化,无以为立,企无文化,无以为继,文化延续企业的生命,文化是企业成长的最高追求。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属于文化方式,即以企业组织的方式和商品生产的方式来满足社会需求,最终必将上升为一种文化方式。其次,文化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和人才成长的高度。有诗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这句话对企业组织同样适用。一流的企业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伟大的企业能成就伟大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能把企业带到一流的水准,伟大的人才能把企业带到伟大的境界,反之亦然。可见,企业与人才互相滋养,互相成就。商務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的百余年辉煌史,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商务创办于1897年,其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商务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使命,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始人夏瑞芳和奠基人张元济以“盟誓”的方式相约:“吾辈当以辅助教育为己任”,以出版的方式践行教育救国、文化报国的理念。商务开创了依现代科学体系编纂新式教科书,把现代的科学与文化引入中国的先河;开启了整理国故的古籍整理工作,把中国传统文化拉入学术现代化的轨道;开展现代语文工具书的编纂,让现代知识和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系统引进西学,为中国的学术现代化提供“他山之石”。此外,商务还开办学校,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东方图书馆,等等。

商务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现代语文辞书《辞源》,通过形音义全面溯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并通过把语言文字传播给大众的方式真正把民族文化的根留住,由此被蔡元培先生称为“保种”行为。当时,中国文化正面临西方文化不可阻挡地进入,中国民众的识字率非常低,商务担当了救亡与图存的双重任务。这种志存高远的理想和追求,不仅使天下英才汇聚于此,也使商务在很短时间内就雄踞“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商务因为人才辈出,且所出多为时代之才、创新之才、国之栋梁而被誉为“育才馆”,这里不仅走出了许多在中国享有盛名而且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文化巨匠和出版家,还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

2.以“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塑造出版新人

商务百余年的历史和先辈的孜孜以求让我们明白,是文化让商务走到了今天,未来若干个百年的发展仍将依靠文化。因此,在有幸成为商务的掌门人后,我便确立了“让文化将商务带到新高度”的目标,用企业文化培养和教育新一代的出版人,便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使命追求是百年商务的精神动力,新形势下,这个使命追求是否还有效、是否还具有感召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坚定地认为,这个使命永远都不过时。虽然我们现在拥有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出版服务教育的功能永远不会变,出版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开启民智”虽然在当时的中国具有时代性,但所谓的民智开启与否永远是相对的,就像一个人有知识和没知识永远是相对的一样。对所谓的民智而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所以,所谓的开启民智也永远不会过时。然而,百年沧桑巨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企业的使命也要随着新的时代而有新的表达,与时代产生共鸣。

有鉴于此,我们在“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企业宗旨: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出版与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服务教育自然无需多做解释,但引领学术是有争论的。一般的出版机构通常只说服务学术,我们说“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是不是太自傲了?经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学术是需要引领的,商务必须担起这个重任。起于百余年前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把现代科学和学科的理念引入中国,就具有引领学术的价值和意义。先贤们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给予“引领时代、奠基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的评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焉有退缩之理?!

商务新的企业宗旨把商务乃至出版的功能价值提到一个新高度:从教育到学术,从学术到文化,从文化到社会。所谓的激动潮流,就是激动社会的潮流。我们经常强调,做出版最终是要用思想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从早年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万有文库”等,到后来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自然文库”、“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钱锺书手稿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中国濒危语言志”等,以及不断修订、历久弥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等著名辞书和《普什图语汉语词典》《闽台文化大辞典》《全球华语大词典》等,无不立意于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因此,“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这一新时期的企业宗旨,必将对新时期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感化和感召作用,不断激发员工的文化使命感、职业自豪感,以及员工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如果说企业的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块基石,那么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块基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为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还深刻揭示了好企业、好产品和好品牌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向世人展现企业的追求、对消费者的态度及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外部为企业赢得顾客信任和社会尊重。我们通过梳理商务百年不平凡的历程、商务品牌的核心价值及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确立了商务的核心价值观,即品质、责任、创新、合作。

“品质”既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企业的品德。“责任”除强调各岗位上的员工要尽责外,还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品质铸就品牌,责任筑成使命。“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商务的百余年旅程就是由一个个“第一”铺就而成的,因此,新时代仍然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根本方式。在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之外,我们还要强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黏着力和吸引力。“合作”强调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个人奋斗获得名利,没有任何企业可以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合作是人类的天性,是个人和组织的生存之道,也是人类这个物种保持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商务的历史就是开展广泛合作的历史,从创立至今,商务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合作共赢的理念,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我们强调的合作,一方面是指内部合作,即各部门通力合作,举全馆之力办大事;另一方面是指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为企业广开渠道、广聚资源。至今,商务已经与世界上几十家著名出版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和德古意特出版公司等世界顶级出版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新型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出版合作模式。商务不仅引进出版了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牛津进阶系列英语词典、剑桥应用语言学系列,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世界著名思想家在内的古今学术名著,还把中国原创学术著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家治理丛书”“中国道路丛书”,以及反映农民和农村生活的系列图书和“一带一路”系列图书推向世界,扩大了商务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为中华学术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講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书写了新的篇章。

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在方向上决定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只有明白这一点,企业才能在纷繁的产品形态下、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和各种机会甚至诱惑下作出符合企业品牌价值和品牌声誉的选择,作出符合消费者利益、符合合作共赢理念、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促使我们下决心梳理和明确商务核心经营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层编辑。馆领导经常收到编辑有关出书方向的询问,如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能不能出,包括计算机类图书在内的纯科技图书能不能出,等等。这些问题提示我们,一方面,管理层必须清楚,我们可以出哪些方面的书,不应该出哪些方面的书。因为只有取舍才有品牌和战略可言,什么书赚钱就出什么书,不是品牌之道,更不符合战略要求。品牌的基本要求是取舍,战略的基本要求是配称。另一方面,管理层要把品牌和战略清楚地传达给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让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在做什么,别人在做什么,自己在做什么;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这才是一流企业和领先企业应该有的样子。

经过反复研讨,我们从历史积淀出发、从现实需求入手,总结、提炼和确立了商务的核心经营理念:在商言商,文化当先;创意无疆,品牌至上。所谓的“在商言商”,就是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要始终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始终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没有离开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只有通过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才能保证企业有经济实力承担更远大的文化理想和使命。“商务印书馆”这一名称,就已经昭示了这一理念。我一直有一个学术观点,即商品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式和根本道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人的进化和社会演化的根本动力。作为出版企业,我们就是以经济的方式做文化——文化是目标和宗旨,经济是方式和手段。“在商言商”必须与“文化当先”结合起来,即“在商言商”必须以“文化当先”为条件,没有文化的事、不符合文化追求的事绝对不能做,没有文化含量和学术价值的书绝对不能出,无论有多好的经济效益都不能做、不能出。文化是出版的使命,所以,我们始终强调的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要做文化商人和有文化的商人。“创意无疆,品牌至上”的意思是,出版属于创意产业,创新或创造是其根本的生存之道,当一个企业没有了创意或创造力匮乏时,通常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所以我们必须要鼓励创意、创新和创造,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信马由缰,所有的创意、创新和创造都必须紧紧围绕品牌和品牌价值来进行,必须与商务的品牌相匹配。品牌是至高无上的,品牌容许创新且必须创新,但不能被消解,更不能被破坏。这样的核心经营理念与品牌和战略相结合,就基本上解决了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出什么书不能出什么书的大方向问题,同时通过员工的行动或作为,强化企业对使命、品牌和战略的要求,加深员工对这些要求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3.新时代新使命:坚定文化理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出版不仅为教育服务,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即用出版物来哺育人、培育人、培养人,以出版的方式来立德树人。为此,出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首先要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出版队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创造高尚文化,营造创新文化,在不断推出精品的同时,培育与国家之需和民族之需相匹配的时代英才。

一是培养与时代之需相匹配的国家级创新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出版业不仅不能缺位,还要为之作出重要贡献。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历史上,中国出版业的很多老字号出版文化品牌,就曾作出过这样的贡献。今天的出版人理应踏着先辈的足迹,接续奋斗、再现辉煌,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环境。

二是培养把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人才,培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人才队伍。为人民出好书,就是最大的政治,就是文化自信,就是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定位,政治组织是本质,文化组织是本色,经济组织是本钱。本质是命根子,本色是生命,本钱是生存条件,要认清和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

三是培养具有理想情怀和奉献精神的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这是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需遵循的总方针。商务作为出版“国家队”,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始终坚定“我们的事业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事业,是始终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事业”,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追求的人才,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

三、以“制度就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把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到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具体到出版产业和集团层面,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让人才建设制度化和体系化为出版事业保驾护航。

1.以自主培养为主,促进人才交流

对任何组织来说,队伍建设无非来自自主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两种途径。所谓的自主培养,就是面向校园和社会招聘,其中以校园招聘为主,这是队伍建设的基础。所谓引进人才,一般分两种情况或两个层级,一种是有潜质的初级或成长中的人才,一种是成熟的或有成就的高级人才,引进人才是队伍建设的必要补充。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的人才积累和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人才流动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让人才科学合理地流动,为产业和学界的健康发展提供活力。实际上,人才流动的活力因子往往成为评价某一产业市场化和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自主培养的重点是选人和人选。选人相当于选种子,重点在于培育和培养,目的是期盼日后可以开花结果,有好的收成。因此,在明确自家田地的土质和种植方向后,选择优良的种子便成为关键。所谓优良的种子,一是要与土质和种植方向相一致,二是要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即要有培养前途。出版属于知识或智力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高知识或高智力的生源是出版业必然的追求。就全国而言,编辑队伍作为出版队伍的核心,硕士生应该是构成编辑队伍的主要框架,博士生是少数更高级的构成,本科生应该成为补充,但实际上,出版业的编辑队伍建设存在不平衡的状况。具体来说,大社名社以硕士生为主力,博士生也不在少数,本科生只是零星的存在;大多中小出版社则以本科生为主力,甚至连“211”高校以上毕业的本科生也不多。编辑以外的其他经营与管理人才,基本上都以本科生为主力框架,硕士生和博士生占少数,但大社名社在经营管理岗位上的硕士生、博士生明显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选种”之后的工作是培育,世界企业发展实践表明,任何应届生,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不经过培训和培养几乎没有能直接上岗并胜任的。培训和培养可以“灌输”和实践两条腿走路,也同样要形成制度,不能随性或任意而为。

从人力成本角度看,录用应届毕业生是最低的,从未来培养的综合成本来说,如果把沟通成本和可能的文化冲突成本也计算在内的话,肯定是最“划算”的,但从人才成长的角度看,实际上是浪费了成本。国际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依靠低工资的所谓“比较优势”战略,是不可能保证一国经济持续繁荣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对出版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作为知识或智力密集型的出版企业,是不可能依靠大量劳动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随着近些年来出版业的吸引力在下降,一流的应届毕业生已经很少把出版作为其职业理想的第一选择,为此,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求贤若渴”地吸纳天下英才。就像张元济诗词所云: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

如果说自主培养相当于选种育种的话,那么引进有潜质的初级或成长中的人才就相当于“拔苗”——在人家的田地里拔好苗。好苗的标志一是与自己的田地适配且为自己所缺,二是在别人的田地里“长势喜人”,或者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稍加培养未来可期。如果说对应届生是以培养为主、使用為辅——使用也是为了以实践的方式进行培养,那么对这类“拔来的苗”则应给他成长或做事的平台或机会,甚至给他一块可以自主的“自留地”或“实验田”,让他在“勇挑重担”的创造中成长为优秀人才,甚至名家大师。就人力成本而言,“拔来的苗”比应届生要高,但比“挖”来的优秀人才要低,也比挖“成名人物”要容易,看得准且使用得当的话,性价比偏高。

相较于“拔苗”,优秀人才或“成名人物”光靠拔是拔不动的,必须动用有效工具来“挖”,因为他已经不是“苗”,而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人物越大或越有名,成本就越高,费力就越大。但有一点与“挖树”不同,“挖人”非动真感情不能将其打动,更不能“挖”得。与前两种获得人才的方式不同,“挖”来的人才不需要耗费心力培养,只需给他政策或支持,他就可以自带项目、自带团队甚至自带流量。这类人才往往是有性格的,甚至难以驾驭的,也是有风险的,但却是有理想和有追求的一流企业不可或缺的。

如果说自主培养没有业绩可供参照,只能依靠学历来进行“盲测”,那么引进人才则必须以“业绩”为导向,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引进人才无论是“拔苗”还是“挖树”都不违背商业伦理,人才流动既符合市场规则、国家政策,也符合世情人性。企业可以“拔”和“挖”,也可能“被拔”和“被挖”,不管哪一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动,无论对产业还是对企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以激励机制引领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让人才脱颖而出

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队伍建设和员工成长的内在动力。激励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薪酬体系,它是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成长机会等多方面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而让劳动成果得到承认,让劳动价值得到公正评价,让薪酬与劳动成果和价值相匹配,就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对属于物质激励范畴的薪酬体系而言,收入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平。衡量公平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劳动价值。一方面,与劳动价值相匹配的收入能够体现出公平性;另一方面,公平是在比较或对比中产生的,因而与劳动价值相匹配的收入高低也是相对的,不具有绝对性。为解决收入的公平问题,管理学上提出了三个层面的主张:一是同岗同酬,解决的是由员工身份差异而造成的收入不平等;二是同岗不同酬,解决的是因“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而造成的收入与劳动价值或业绩不匹配的不公平;三是不同岗同酬,解决的是按岗位取酬而不顾劳动价值或业绩造成的不公平。

对集团类企业而言,面临两个层面的薪酬体系改革和激励机制创新:一是集团层面对二级单位的考核体系不断完善,二是所属企业内部包括集团总部的激励机制创新。集团对所属企业的考核既要坚持统一的尺度和原则,把握总体的公平性,又要根据企业差异性探索适度的分类甚至个性化考核指标,以保持相对的公平性。没有统一的尺度和原则,实施“一企一策”的考核,是不科学、不公平、不严肃的;而只用一把尺子或“一刀切”式的考核,同样也是不科学、不公平、僵硬的。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考核,也无论是对谁进行考核,都必须把公平作为第一原则,把价值导向即鼓励什么或激励什么放在最前面。

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实行的职级制改革为例。2022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部实行了职级制改革,把原来只有与收入直接挂钩的行政职务晋升唯一通道改为行政职务晋升与职业或专业等级晋升双通道,收入不仅与行政职务直接挂钩,还与职业或专业等级挂钩。改革的价值导向一是去行政化,鼓励职业化或专业化——这既符合出版产业的特性,也适应集团总部服务二级单位的能力建设要求;二是职级直接与业绩、考核挂钩——职级能升能降,强调劳动价值和贡献;三是为员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既解决了单通道晋升“独木桥”的容量和拥挤问题,也为不适合行政管理岗位的人才能够“人尽其用”最大限度释放空间。

激励机制对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传统上,企业只知道用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干劲,让人们在物质的激励下拼命地干活,而忽略了其培养人、造就人的作用和功能,从根本上说是忽略了对人性的认识。即人不是也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格和尊严是人们更看重的精神要素。在人格和尊严面前,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公平和公正都是最重要的尺度。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上进心甚至奉献精神固然重要,但培养公平公正的观念意识、竞争精神和合作精神也同样重要。

3.以校企联合新机制,创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出版界与教育界积极合作参与高校的协同创新项目。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一章中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提供了科研和智力支撑,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成为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新路径。

2022年,在中宣部主导和指导下,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委宣传部分别与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出版研究院或出版学院,不仅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开启了新模式,也为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出版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出版产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以及现有出版产业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对出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義和现实意义,而走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之路可谓一举三得。

鉴于出版学科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性,出版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一是学界向产业深入,二是产业向学术进发,三是二者适时适当并拢。这要求在国家层面有很好的顶层设计,有周密的制度设计,有一以贯之的保障机制。

首先,在学界向产业深入方面进行多方面探索。一是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或者校企共同设计、申报和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出版项目,通过联合实验室或重大项目的方式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能担当重任的教学、科研和出版人才。二是把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青年教师置于重要的地位。如协调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出版学科的青年教师,开设一定规模的教师进修班。教师进修班可开设统一的出版专业课、理论课和专业外语课(如外国文献选读),还可以再细分各有侧重点的出版实践、出版史、出版理论、数字出版和国际传播等课程。教师进修班可以目前的5所共建院校为基础协调统筹资源,也可以每个学校各办一个面向不同专业方向的进修班。课程和师资可以协调全国的学界和产业界资源,还可以合适的方式聘请国际专家授课或赴国外短期考察。其中,实践课和业界实践导师要占一定的比例,他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提升本、硕、博出版实践课的比重,强调实践课的效果。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实际情况,与相关出版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相信这样的战略合作对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产业向学术进发方面进行多方面探索。一是让青年出版人才走进高校进行脱产培训,以目前的5所共建院校为基础,举办全脱产或1—2年制的青年编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融合发展技术人才等培训班。培养的方向是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提高学术素养、学术能力和理论修养,即将出版实践学理化。如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受中宣部委托举办的青年数字化人才培训班,虽然是非完全脱产,但已经开了个好头。二是鼓励青年出版人才继续到高校深造,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全面提高出版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三是在出版企业内部成立研发机构,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其中。

最后,在产学适时适当并拢方面进行多方面探索。一是在高校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遴选过程中,注重有2年以上出版实践经验者的占比,或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条件。二是加大力度建设校企双方联合共建的博士后流动站,让科研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让出版实践拥有更多的学理支持。三是建立校企双方双向挂职的锻炼机制。一方面,让高校中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进入出版企业参与出版实践,通过实践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实践更深刻地理解出版产业和出版学术,反过来通过学术或理论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让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中青年出版工作者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教学和科研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学理思维,把出版实践上升为学术和理论总结,这既有利于学术和学科建设,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四、结语

改革永远在路上,创新永无止境。出版企业要让改革和创新成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成为人才脱颖而出的助推器,成为广纳人才的吸铁石,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奥秘。此外,出版企业还要探索更大范围、更多层面的激励机制,与学界一道不断拓宽产学研结合之路,为人才喷涌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文化和制度环境。

产业兴则学术兴,学术兴则产业荣。产业兴旺和学术繁荣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仅是产学的共同责任,也符合产学的共同需要和目标追求。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出版强国建设,出版强国建设离不开由产业和学界共同组成的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產业和学界应共同努力,建设一支面向文化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型现代化出版人才队伍和教学科研队伍。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3]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 程克雄,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人才建设文化
人才云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