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的通胀:生活是怎么变贵的?

2023-04-12李天骄

记者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榨菜票价方便面

李天骄

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余年里,中国居民的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待财富的心态与半个世纪前也有天壤之别。这四十余年既是一本创造财富的历史,也是一本守护财富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后,普遍积累了一些财富的人们,第一次面临“如何抵御通胀”这个难题。

作为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开支,房价在过去二十年一直是人们感受最为具体的一种“通胀”。但实际上,房价的涨幅既不在CPI(消费价格指数)的衡量范围内,也不是高频的日常开销,很难衡量真实生活中面临的通胀。

对于我们平时的吃穿用而言,回看其四十余年的通胀历程,才会发现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是怎么缩水的。

01是谁价格疯涨

榨菜:涨价之王

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些品类在近20年间的涨价情况。消费品里,唯一能追上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的品类大家可能想不到——榨菜。

这里的榨菜特指市占率近三成的行业龙头:涪陵榨菜。这家公司在14年间提价十次,总涨幅高达60090。

榨菜可以分为包装榨菜和散装榨菜,前者按包卖,后者论斤拿,目前二者的市场比例大概是六四开。而涪陵榨菜主要做包装榨菜,相比散装榨菜,在卫生和零售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且商业层面上容易被标准化、规模化,包装榨菜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在成为龙头之前,涪陵榨菜还只是在包装上做文章。例如2012年,同样是1元/包,容量却从100g变成了80g,两年后,1元就只能买到一包60g的榨菜了。

而在成为龙头之后,涨价逐渐明目张胆了起来,一方面涪陵榨菜手握最优质、最成熟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的供应市场,通过价格保护机制与当地农民利益相绑定,继而把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

另一方面,无法控制的人员薪资、设备折旧等成本的增长,公司就通过涨价来解决一一每次涨价五毛,销售净利率从15%-路走高到30%,真正的量价齐升莫过于此。

电影票:看不起还是不好看?

几十年来,在文娱消费方面,作为重要代表之一的电影,其票价受政策与市场多因素的影响,也发生了明显的起伏变动。如在1989到2005十几年间,电影票价由不到1元涨到数十元,增长幅度超过10000%,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不过10倍左右。

曾几何时,飙升的电影票价一度引发了有关部门的注意——2012年,时任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针对电影票价过高的问题,将出台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于票价的抑制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彼时,各大线上售票APP挥舞着“烧钱抢地”的大旗,推出了一项名为“票补”的机制,99的预售价、1元看电影大促等等模式纷纷出现在微票儿、格瓦拉、淘票票等一众售票平台上。

互联网的加持使得电影成为了大众娱乐消费品,但与此同时,票补机制也进一步催生了行业的恶性竞争。对此,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曾直言:“我们被票补绑架了。在恶性的竞争环境下,如果你不掏,就只能眼看着掏了钱的片方抢走你的市场份额。如果你不补,影院就不给你排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廉价电影票确实更多了,但对于电影发行方来说,发展则显得尤为艰难。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2018年,随着票补被官方叫停,这一机制逐渐退出,使得电影票价开始持续升高,甚至飙升至百元。

酱油:一个市场化的收税产品

作为厨房日常消耗品的酱油,则折射着中国餐饮业的行业指数。

不管是粤菜还是川菜,不管是堂食、外卖还是自己做饭,都得用到酱油。这意味着只要能坐稳龙头位置,就能坐拥巨额利润。

海天味业便深谙此道,一方面,海天在全国建设自己的庞大的渠道网络,分销给餐饮门店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海天从厨师培训机构下手,“驯化”味蕾,成功抢占了酱油产业的大部分市场。

同时,由于酱油是完全市场化的领域,企业可以自主调整价格,这就形成一个类似惯例的格局:酱油每2至3年就会进行一次提价,并且由行业龙头海天率先提价,全行业跟随。

02是谁不敢涨价

有些行业在几十年间实现了数十倍甚至百倍的价格上涨,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行业“能涨,但根本不敢动”。

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是啤酒行业。华润、青岛、百威、燕京和嘉士伯五家公司瓜分了全国近90%的市场份额,但没有人敢率先提价。

啤酒的涨价基本以毛为单位,十余年间备家啤酒企业的基本款涨幅连2090都不到,而这些谨慎的涨价还是由于包材(占比成本5090)、大麦(占比成本12%)等成本上涨而被动提价。

但不涨价不代表不发展。2020年,华润啤酒进行战略改革,转战高端产品线,推出超高端系列啤酒“醴”,定价500元一瓶,高端啤酒脸谱系列15元一瓶,效果显著。2021年,华润啤酒实现了净利率从6.4590提升至13.35%的史诗级飞跃。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方便面上,1992年8月21日,售价1.98元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问世,30年间仅涨价了8毛钱。

方便面的价格难涨,与其两方面的属性有着直接关系。首先,行业充分竞争,难以找出差异化特别大的卖点,统一和康师傅谁也不敢先涨价;其次,方便面是民生产品,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很多民众的生活。尤其是在地震、洪灾、疫情来临时,方便面更会变成必不可少的抗灾物资。

市场格局和物资属性让方便面注定被“锁”死在低价带上,价格难涨。

然而,方便面这个行业也见证了一次“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2014年至2017年,我国外卖订单数从3亿增长到55亿,与此同步发生的是我国方便面市场销量从351亿包跌到295亿包。

外卖挤压下的方便食品行业内部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2014年,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和统一的酸菜牛肉面还位列线上销量前三,到2017年,被进口的三养火鸡面、农心辣白菜面取而代之,螺蛳粉、酸辣粉等新品类也频频冲入前

03高消费环境,低消费欲望

近两年,低消费欲望和恶性通胀成为全球经济学家们探讨的主题,对于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经济体来说,对于通胀的理解有其地方属性。

如当下全球通胀水平位于前五的土耳其,由于其依旧坚持“大放水”政策,去年10月CPI同比上涨85%,物价相当于每个月都在翻倍,而土耳其总统对此的解决方案,则是粗暴地将最低工资水平翻倍。

又如日本,去年11月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CPI由于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比仅上涨370,就已创下近40年来最大涨幅,可即便日本央行在控制通胀方面卓有成效,可日本企业对员工工资的涨幅依旧在过去30年中,没能跑赢通胀。这就导致在当前通胀超出预期的情况下,工资依然没有明显增长的日本人更加不愿意消费,据日本央行的调查显示,仅有37%的人表示他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这就陷入恶性循环:企业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持续提升终端产品价格,但又为了维持利润水平,并无加薪意愿,消费者购买意愿继续下降。

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通胀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过去二十年,除去那些肉眼可见的激增的房价、高昂的租金、反复横跳的猪肉价,真正切膚的感受是楼下开了20年的拉面馆,价格默默翻了十倍。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有数DataVision”

猜你喜欢

榨菜票价方便面
涪陵榨菜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方便面
巧算票价
自制方便面
一碗方便面
方便面真方便
用替换法求票价
基于客流调查的地铁票价引导错峰出行的可行性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榨菜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