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2023-04-12

记者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营商优化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我国营商环境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自2022年年末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营商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据悉,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北京、上海、江苏、云南、黑龙江、甘肃、山东、四川、江西、海南和重庆等多地陆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新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成为多地202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做好当下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优化营商环境成重头戏

新春伊始,各地开足马力拼经济,不约而同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营商环境。

河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要求,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全省“新春第一会”上要求,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打造最优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环境,让浙江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政府服务最高效、干部作为最担当、法治保障最有力、经济生态最健康的营商环境最优省。

吉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指出,在比拼经济、竞相发展的新赛道实现争先晋位,必须抓好营商环境和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省领导包保重大项目等机制,开展好“服务企业周”“万人助万企”“企业家日”和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等活动。

除此之外,多地也陆续出台营商环境相关新政策。例如,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官网公布了《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聚焦消费领域企业全生命周期堵点痛点问题,从四方面提出了5l项改革任务,着力破除制约扩大消费的制度机制障碍,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全面促进消费恢复,加快消赞提质升级,有效满足群众消费需求,营造国际一流消费营商环境。

上海召开了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195条任务举措,力争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多地出台的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增长若干措施中,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重头戏。例如,江苏、黑龙江、甘肃等省份发布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都出台了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容,如江苏提出要持续推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山西省近日组织省委优化营商环境和开发区重点工作督导组在各地市调研,聚焦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等问题,推动“無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三无”“三可”要求和“五有”套餐全面落地,在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等工作上持续发力。

当下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从长远看,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重要催化作用。也因此,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有专家表示,各地纷纷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复苏的首要工作来开展,实质上是要解决2022年遭遇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大压力中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预期转弱问题。

传递发展信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尽管当前经济复苏呈现企稳势头,但现阶段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出台营商环境新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市场发展的积极信号,给企业以稳定的预期。

从今年各地发展目标看,29个省份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或更高。

高质量发展要求营商环境与时俱进,对这一点各级政府都有充分的认识。去年7月,山西省印发《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方案》,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和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力争市场主体突破600万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l万户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据统计,在今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营商环境”一词出现183次,平均每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出现6次,出现频率如此之高,也从侧面反映出疫后备地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

2023年是我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关键窗口。相比此前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今年政策变化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集中发力点非常明确,主要体现在重大项目的开工或重启。

例如北京,2023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上班周,北京市发改委即公开披露,2023年第一批共50个重大项目已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力保一季度投资开好局,发挥重大项目对北京市投资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2月22日,山西省开发区2023年第一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各市同步举行,共签约项目303个、开工项目310个、投产项目300个,其中“十大产业链”项目284个。

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和杭州也均有类似重点项目安排计划公布。

疫情期间,试点城市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在于“兜底”,主要聚焦企业的纾困解难、提振企业信心。后疫情时代,试点城市营商环境新政转向对经济的发展促进,全力保障解决项目的推进,解决项目审批政务服务进程中的政策障碍、政策壁垒。

营商环境的6.0时代

在主打“经济翻身仗”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更渴望有强大的产业和创新生态体系、更完善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更国际化的市场生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全力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2020年10月底,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被国务院确立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强调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过去,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在于办事效率是否得到提升,办事成本是否降低,是否解决了一些工具层面的问题,被称为营商环境40版本,而创新试点工作开启了我国部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迈向全新的“50篇章”,标志着我国进入营商环境改革的深水区。

近日,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陆续发布或计划发布优化营商环境60政策。对比以往的政策,不难发现,此次首批营商环境试点城市的营商环境政策系统性增强,创新性显著,精准度也有所提升。

例如此次北京提出推进“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有效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建设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完善要素市场建设,增强政策可知晓可操作性。健全“服务包”“服务管家”工作机制,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上海推出60版营商环境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泛在可及”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体系化服务企业模式,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方面出发,着力强化集成创新。

杭州市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对标国际标准提出建设要求,务求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问题。例如,在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加大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的拓展应用和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迁移,完善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等难点问题上,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

通过对企业诉求的了解和营商环境政策的接触和观察,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志起表示,营商环境的一些新措施也需更有利于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一些“卡脖子”领域;真正创造出一个改革“特区”,给企业家提供他们更加盼望的、急需的政策举措。就此而言,“疫后推出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也要更加精准,而且及时有效”。

同时,在首批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下,今年南京、长沙、青岛、烟台、宁波、厦门、南昌、开封和新乡9所城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工作目标。也就是第二批营商环境试点城市。

首批试点城市集中于大城市,市场主体数量大或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而此次争创国家营商环境试点的城市则既有东部沿海城市也有中部城市,既有省会城市也有非省會城市,既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有经济较不发达的城市。

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特邀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宋林霖认为,这表明,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性战略议题,已成为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新场域,各地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势头愈发强劲。

基于此,宋林霖表示,国家在鼓励第二批试点城市在完成好既定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将会更加强化各地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探索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差异性的改革方案,打造各具特色的营商环境“单项冠军”。这意味着,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方案更加多元化和精准化。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也意味着,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持续深化、久久为功。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不论对内资还是外资,对国企还是民企,中国一视同仁;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中国没有“休止符”。一个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创造更多机遇、更广空间。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营商优化环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