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贵在理解,重在引导

2023-04-12黄正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

【专家点评】

【关键词】偶像崇拜;接纳理解;教育引导

【中圖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2-0060-03

【作者简介】黄正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210013)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偶像崇拜会对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积极意义在于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提升人生境界;但过犹不及,如果学生偶像崇拜过度,甚至达到痴迷、狂热状态,则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做到“贵在理解,重在引导”。

一、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贵在理解

所谓偶像崇拜,就是指人们对追捧、喜爱、欣赏的人物或形象产生欣赏、钦佩、爱慕、迷恋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是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过程中的伴随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要有准确理解和科学认知。

1.偶像崇拜的对象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教育社会学将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称为“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寻找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榜样、知己,需要寻找自己能够认同,同时又能理解自己、引领自己的“重要他人”。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发现,人生发展有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影响人”,也就是“重要他人”。学生的“重要他人”包括“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往往会对学生社会化的所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学生崇拜的偶像一般都是“偶像性重要他人”。

2.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

于婕老师认为,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来看,偶像崇拜的形成有其心理基础。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发展阶段,具有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偶像崇拜满足了青少年情感宣泄和身份认同的需要。偶像崇拜尽管存在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特征,但总体来看,其也具有共性的文化特征,即流行性、青春性和情感性。偶像崇拜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感染甚至支配着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偶像产生情感的依赖和共鸣。聂黎萍老师从缓解压力、角色认同、情感需要和从众心理等方面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无偶像不青春”,偶像的存在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寄托,同时也蕴含了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

3.偶像崇拜的重要特征是其外部的形象性

班主任都认为,偶像往往都具有能够让中小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的鲜明的外部形象特征,中小学生偶像崇拜主要是对偶像外部形象的认同、欣赏甚至是模仿。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偶像崇拜最重要的特征是形象性,那些具有完美性和感染力的偶像形象对于中小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在心理上欣赏、认同甚至迷恋偶像的外部形象,并在行动上通过模仿表现出来,以力求与偶像保持外部形象的一致性。

4.偶像崇拜的性质更多地表现为学生的心理行为

偶像崇拜的实质是寻找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寄托,学生赋予偶像某些意义后,按照自己的方式追随并效仿偶像。中小学生偶像崇拜是其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在性质上更多表现为心理行为,而不是道德行为,在内容、形式与方法上更接近于心理疏导。偶像崇拜既具有必然性,是中小学生特定成长阶段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具有暂时性,会伴随着青少年“过渡期”的结束而淡化乃至消失。正如聂黎萍老师所认为的,偶像崇拜只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他们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狂热的偶像崇拜行为会逐渐消淡。

5.学生偶像崇拜既有发展性功能,也有负面效应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偶像崇拜对于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功能,会让他们产生情感性依托。中小学生情感发展还不成熟,情感波动较大,偶像崇拜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的情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情感发展“过渡期”。但与此同时,偶像具有完美性,对偶像的崇拜也会导致中小学生对现实和自我的不满,排斥现实生活,产生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心理与行为。正如于婕老师指出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导致他们对很多问题难以做好“度”的把握,因而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崇拜、过度崇拜、疯狂崇拜的情况,为了追星荒废学业、逃课逃学、迷失自我,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等。

二、中小学生偶像崇拜:重在引导

偶像崇拜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时期产生的一种正常的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现象,是学生的一种内心需求。但由于偶像崇拜既具有积极的价值指向,也具有消极的价值指向,因此,班主任需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做好认知疏导和行为调控。

1.化偶像崇拜为榜样学习

早期偶像和榜样的含义是相近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偶像逐步分离出来,有了自身独特的含义。榜样侧重精神内塑,注重道德、品质层面的修炼和提升;偶像则侧重物化审美,着眼满足崇拜者即时的娱乐需求。班主任疏导中小学生偶像崇拜心理,需要化偶像崇拜为榜样学习,从崇拜偶像的外部形象转向学习榜样的道德品质。

偶像崇拜主要是对偶像外部形象的欣赏与模仿,感性的成分多,理性的成分少,存在着物质化、表面化的倾向,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因此,班主任要协调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尊重学生偶像多元化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形象更正面、品质更优秀、专业水平更高的明星作为榜样,使偶像成为榜样。

班主任要更新榜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多了解偶像成功背后的艰辛,看到偶像从平凡到成功的曲折与努力。因此,刘菁老师建议,要借“星”聚力,注重挖掘偶像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人文精神,汲取成长的力量,将“追星”行为转化为促进自身成长的动力。对传统榜样,班主任要善于挖掘或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尤其要明晰榜样的精神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对榜样的关注与喜爱。此外,班主任还要强化偶像崇拜的理性力量,引导学生对偶像欣赏而不迷恋,努力消除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干预不良的偶像崇拜行为,使学生的偶像崇拜适度、合理、健康。

2.切实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价值混乱与价值迷失。全媒体时代,无时无处不在的各种媒介,让我们几乎忘记了媒介对我们生活和思维的潜在主宰与隐性干预。中小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不强,更容易盲信、盲从外界信息。

无论是枯燥的校园学习环境,还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因此,班主任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理性的质疑、判断和选择,不仅要辨识信息内容的真实与否、正确与否、有用与否,还要分析、判断媒介传播机构的信息传播目的、手段等。就偶像崇拜而言,需要学生对“自己是否真的崇拜某一偶像”“自己为什么要崇拜他”“自己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子”“他的真实样子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反思,进而形成理性的偶像崇拜观。

3.加强家校沟通合作与指导

学生偶像崇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健康的审美取向,寻找到内外兼修、品行俱佳的榜样与偶像。聂黎萍老师建议,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优秀的影视作品走进班级,以“榜样的力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上好每一节班会课,拓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途径,增加榜样形象的真实感、优秀事迹的感召力,发掘偶像群体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正向力量。

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精神及情感需求,理解孩子的偶像崇拜,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家长发现孩子有偶像崇拜行为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简单地斥责打骂,要理解孩子的行為。聂黎萍老师认为,偶像崇拜既然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阶段,那么“堵”不如“疏”,家长应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追星过程,敢于和他们谈偶像、聊“爱豆”。家长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从“明星”身上找到优点,让孩子追的“星”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将“追星”的热情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让孩子在“追星”过程中获得身份认同感,增强自我价值感体验。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转变作风必须做到“常”
浅谈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偏好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及引导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女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分析以及教育引导对策探究
儿童绘画特征与教育引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