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新思路

2023-04-12宋亚敏

职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乡村旅游

宋亚敏

摘 要: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成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中坚力量。本文针对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情况,通过阐述某技工院校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新思路,指出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素养提升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升温、提质增效的必然前提,技工院校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    技工院校    从业人员培训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促进了行业从业人员和行业总收入的加速提升,已成为中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巨大优势。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9年,山东乡村旅游业共接待游客约5.4亿人次,游客总消费金额约 2 709亿元,已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景区(点)缺乏规范管理,乡村旅游业面临较为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技能型服务人员,因此各地政府都极为重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得到更多的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技工院校参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优势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技工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强化。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多元办学,推广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及创业培训。

(一)技工院校的区位优势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各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鼓励技工院校提升旅游相关专业的职业培训质量,加大对有旅游行业就业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以此促进旅游业协调发展。各地技工院校关注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企业行业,践行工匠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技能人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7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的制定,是山东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方案》确定了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了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省、市、县、企乡村旅游培训工程,分级抓好各级各类人员特别是一线接待服务人员的培训。其中还提到了通过整合旅游职业学院(校)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旅游培训基地建设,技工院校积极创建“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积极承担起人才培养职能,加大资源协调整合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改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措施。技工院校参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有力助推了技工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高,为乡村旅游高质量發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技工院校的师资优势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目标任务是以旅游服务基本技能、经营管理知识、行业基本素质为重点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通过深入开展企业实践,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

2014年起,山东省相关部门举办了5期乡村旅游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为各地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发挥技工院校的师资优势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专门的业务知识和行业技能培训,能够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充实壮大行业从业人员队伍,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实践教学、实地培训的教学优势

技工院校积极践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供给,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某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一直积极探索与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所在地文旅局联合举办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景区(点)讲解员培训班、农家乐培训班等。学校与山东上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择邻山庄、范大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校企联合、人才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学校借助企业在行业人才、技术及设备资源方面的优势,推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培训办学过程中,部分教学环节被安排在景区、社区、企业完成,如与范大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定点餐厅、酒店进行中餐宴会摆台、中式铺床等内容的实地教学,在各景区开展景区管理、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等课程的实地教学活动。依托旅游涉外酒店择邻山庄进行前厅、客房管理和实务等与酒店相关课程的实务教学。学员在学校学习农家乐餐饮的相关经营管理知识、服务技巧之后,亲身体验,提出问题,完成学习。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及培训模式等方面的探讨,经过几年的建设,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已经进入企业与学校双向互动、双向互利的新阶段。

二、面对乡村旅游人才技能新要求,培训教学面临的挑战

技工院校可以为学生、学员提供各项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确保了学习者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人才培养效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加速期,乡村旅游业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对乡村旅游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对证书考核和技能水平考核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文旅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潜力,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多创新。加快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行业培训更加完善的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是提升行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目标任务。这就需要技工院校开拓思路,开辟多种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切实为旅游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一)强调实践,提升技能,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技工院校具有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职业鉴定于一体的办学优势,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在教学手段方面强调产学研结合,不断探索完善对接旅游职业标准的教学标准体系。

学校在景区讲解员培训班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對现有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孟子文化、特色美食的强化培训。

结合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业务相关课程实践要求,在学校专业教师和合作景区专职导游的指导下,开展岗位认知和导游实践教学活动。学员穿梭于景区,先后了解了古典建筑的整体布局概况和特点,领悟儒家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景区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学员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理实结合和体验式教学,学员能够完成基本的导游讲解服务,进一步提高导游口语讲解能力和应变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技能。

(二)创新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培训质量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实践教学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教学方法。

学校在所举办的农家乐(民宿)从业人员培训班中采取了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结合讲座、技能实训、企业考察等多种授课形式,由学校专业教师对学员进行中餐摆台、中式做床和服务礼仪的实操培训,并通过现场参观酒店、民宿,帮助学员加深对住宿及餐饮部门操作及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实践操作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与学员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学员学知识、长见识。

学校将旅游新业态直接导入课堂,创设实战教学环境,弥补教师授课现场感不强的遗憾,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办学定位,以教学质量树立品牌。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培训课堂魅力四射。根据培训市场的需求,利用旅游淡季集中进行技能培训,专注于导游、餐饮及客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注重旅游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

在旅游旺季,考虑到乡村旅游相关单位交通不便等因素,相关的培训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实现。微课、慕课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推进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将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三、小结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技工院校参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对于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素养具有促进作用。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开展乡村旅游职业培训,拓展了社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也以技能人才输送之路赋能乡村振兴。

由此,技工院校应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关注实践教学,提升从业人员的实用技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乡村旅游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