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印论中刀法命名热潮式微现象研究
2023-04-11张思源
文_张思源
杭州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印章篆刻是文人“四绝”之一。在文人参与治印后,明代开始出现了对篆刻刀法进行系统性总结的理论著作,至清时发展完备。明清两代,多有印人参与到刀法命名的讨论与理论总结中,但随着篆刻艺术的发展此现象热度竟逐渐降低。本文从明清印论中探究此现象的成因与结果,试图客观地看待明清两代篆刻刀法命名问题。
诗、书、画、印被视为文人“四绝”。与诗、书、画相异,篆刻在更长的时间内都是以工匠为主体的一个活动,宋元以前,印章的制作有明确分工。元人赵孟、吾衍力主“印宗秦汉”,但由于元代的篆、刻分离,使得这种追求仅停留在篆法、章法层面,直到明代文人篆刻萌芽产生,文人才直接参与到印章创作中,使得篆刻获得了与上述三种艺术门类并驾齐驱的艺术地位,使篆刻从力求合制的技能发展到了追求趣味的艺术。文人的参与推动了篆刻实践的发展,也促进了篆刻理论的成熟。
篆刻与书法密不可分,如书学理论中最为首要的当属笔法的讨论;而在印学理论中,与笔法地位相似的,便是刀法。清人秦爨公在《印指》中提出:“章法、字法虽具,而丰神流动、庄重古雅俱在刀法。”[1]168篆刻始于书,立于章,成于刀,足见刀法对于篆刻的重要性。
一、命名:明清刀法研究的核心
与书论中笔法借助于比喻、象征并上升至精神领域的讨论相异,明清印人始终最为关注的便是对刀法的命名问题。
元人吾衍《三十五举》中将篆法与章法做了详细分类,而最早对刀法名称进行系统归纳的,是明代印人周应愿的《印说》一书。此书借鉴了唐人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中对“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的命名方法,提出了刀法分为“起刀、伏刀、复刀、覆刀、反刀、飞刀、挫刀、刺刀、补刀、住刀”[2]1259,并对这些用刀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
一刀去,又一刀去,谓之复刀;刀放平,若贴地以覆,谓之覆刀;一刀去,一刀来,既往复来,谓之反刀;疾送若飞鸟,谓之飞刀;不疾不徐,欲抛还置,将放更留,谓之挫刀;刀锋向两边相摩荡,如负芒刺,谓之刺刀;既印之后,或中肥边瘦,或上短下长,或左垂右起,修饰匀称,谓之补刀。[3]
这里列出的七种刀法中只有“反刀”“挫刀”“刺刀”才是具体用刀之法,其余都不能称为“刀法”。周应愿不仅在刀法效果上进行分类,也对在操刀过程中如何发力、运刀与书法用笔的关系做了详细描述:“锥画沙,与刀画石,其法一耳。但作书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4]44在《印说》“辩物”一章中,他更是详细论述了印材与刀法、刀法与笔意之间的关系:
但石易工,玉难工。玉,刀不能入,须是碾,碾须是玉人,玉人不识篆,往往不得笔意,古法顿亡,所以反不如石。石,刀易入,展舒随我,小则指力,大则腕力,惟其所之,无不如意,若笔阵然,所以反胜玉。[4]44
以书法美为标准,周氏强调刀法的表现和掌握刀法的意义,要以刀表现含有书法笔意、骨力内涵的意趣与格调。可见印论发展过程中对书论的命名借鉴与审美的衍生关系。程远在《印旨》中也借书法用笔中的“中锋”与“偏锋”(侧锋)类比刀法:
笔有意,善用意者,驰骋合度;刀有锋,善用锋者,裁顿为法。作书要以周身之力送之,作印亦尔。印有正锋者、偏锋者;有直切急送者。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舒卷,无不自然如意。此中微妙,非可言喻。[1]101
周应愿之后,明代归昌世亦对刀法命名进行扩充。万历四十五年(1617),归氏著《刻印诀》,明列刀法十六种:“流云刀、骤风刀、拍浪刀、浮沉刀、卓刀、欹刀、内旋刀、外旋刀、单平刀、双平刀、整刀、涩刀、埋刀、卧刀、添刀、稜刀。”[2]1265-1267与周氏对比,归氏的命名不仅在数量上更加庞大,在命名方式上也更加诗化,多从刀法效果出发,与运刀法度的关联则不是很大。实际上“流云刀”和“整刀”都是单刀法,一个强调流畅性,一个强调刻章时的严谨态度。
在周氏与归氏之间的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对刀法不仅有细致的技法描述,更注重技法之理的研究,完成了技法理论化的统一。徐氏于《总论类第一论》中开宗明义,突出了篆刻中笔意的体现:
印字有意、有笔、有刀。意主夫笔,意最为要;笔管夫刀,笔其次之;刀乃听役,又其次之,三者果备,固称完美。……若徒事刀而失笔,事笔而失意,不几于帅亡而卒乱邪![4]71
而后他又在《慎雕斫、稳结构》中对运刀之法加以描述:“运刀时,须先把得刀定,由浅入深,以渐而进。疾而不速,留而不滞,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盖不足更可补,有余不可救也。”[4]69其中“疾”“留”是以运刀速度而定,虽未有具体的奏刀效果而命名的刀法,但仍能体味出慢刀徐行的状态。
明代陈赤为程朴所著《忍草堂印选》作序,并在周应愿七种刀法的基础上对刀法命名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五种分类法:“直入刀、借势刀、空行刀、徐走刀、救敞刀。”[1]499-500这五种分类主要与刀势有关,强调刀法气韵的差异,是明代刀法命名上的一大创新。
直入刀:相石理,按字形,握刀一下,划然天开,如五丁之启蚕丛,故其文劲拔而高古。有借势刀:刀力所入,劲不及折,因势利导,转益神巧……有空行刀:细若气,微若息,神在法先,腕在刀先,水流云行,如化工之肖物。[1]499-500
到了清代,许容也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刀法命名体系,他在《说篆》一文中,将刀法总结为十三种:
夫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两面侧入石也,卧刀,势平,不可轻滑)、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徘徊审顾,不可率意轻滑)、留刀法、复刀法(一刀不到,再复之也。看病在何处,复刀救之)、轻刀法、埋刀法、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救、切玉,皆用此法)、舞刀法、平刀法,以上刀法,全在用刀之时心手相应,各得其妙。[2]1270
图1 切刀法
图2 冲刀法
这十三种命名方法与归氏的命名法相似。汪维堂在《摹印秘论》中总结十二刀法也与前人刀法命名大抵雷同,尚无新意,其中“切刀者,如切物之状,直下而不转旋也。急就、切玉皆用之。如遇轻滑败笔,则以切刀法救之”的论述与许容所述切刀法“直下而不转旋,急就、切玉,皆用此法”相似。虽然二者一样着眼于具体的用刀技法,但把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举,如认为“涩刀法”与“迟刀法”无异等,黄惇先生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认为此分类法皆未能区分主次。
二、刀法命名的形成与传播
明清时期已有较多讨论刀法命名的印学论著,针对明清刀法命名层出不穷的现状,部分印学家提出了质疑与反思。《敦好堂论印》中便记载了荆州吴先声对清代刀法讨论纷繁现状的不满:
今人更立飞刀、舞刀、送刀、迎刀种种名色,不知汉人曾作此等伎俩耶?殊可笑也。[2]1269
这则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刀法的命名已经是一个重点问题,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命名体系。实际上,对于前文所列印人的刀法命名方式,时人也有不同的评价。
周应愿《印说》一书的命名方式,得到了同时代人和后世的广泛赞誉。刘世教在《吴元定印谱序》中道:
余少时颇亦雅意此艺,而故所交游,若松陵周公谨,长水李玄白诸君……而癖与余同,暇辄抵掌相对为辨晰,其致得一奇语,辄击节相赏。公谨遂草《印说》一卷,见者往往秘之枕中。[2]256
与之相异,清人许容所提“用刀十三法则”在当时即遭到了反对和批评。乾隆年间人董洵在《多野斋印说》中道:
许氏《谷园印章》,文既杂乱无章、细弱少骨,又另立各种刀法作无数欺人之语,手眼未高者勿为所感。[4]189
许容在刀法命名上或有重叠之嫌,无论我们支持董洵抑或是林霔的意见,这些评论都可以佐证关于刀法与刀法命名的讨论之现象已蔚然成风,成为印学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张在辛《奏刀之法》中化繁为简地把刀法分为直入法、切玉法与斜入法三种:
奏刀虽有不同,大略不过三法:有直入法,有切玉法,有斜入法。直入法者,用刀刻去,驻刀时须要收,曲折处须要转……此汉人之正法也。切玉法者,用刀碎切,方板处要活动,圆熟处要古劲,平直处要向背……乃为气足神完。至于斜入单刀,亦须直下,但手中又拈弄灵活……不过于密处求疏、板中求活。[4]1271
张氏所述三种刀法中,直入法为汉印中最普遍的刀法,是双刀往复的冲刀;斜入法则是将军印单刀直入的冲刀。二者都属于冲刀之法,只是线条中用刀次数不同导致线条形态相异。切玉法即切刀法,线条起伏程度较冲刀法更为丰富。
林澍在《印商·印说十则》中也认为刀法只有冲刀与切刀:
刻印刀法只有冲刀、切刀。冲刀为上,切刀次之。中有单刀、复刀,千古不易。至谷园印谱所载各种刀法,俱是欺人之语。急就章,乃古人单刀刀法也。每画只一刀,平正欹斜,仍其自然,故浑朴可观。今人以整齐而故作歪斜者,殊失之。[4]1279
近人陈巨来在《安持精舍印话》中记:
夫治印之道,要在能合于古而已。章法最要,刀法其次者也。旧传一十四种刀法之说,是古人故为高谈炫世之语,未足信也。[5]
陈巨来认为纷繁刀法之名无非是古人为了博人眼球,刻印的根本在于线条气息“合古”,并非具体技法,此观念与来楚生在《然犀室印学心印》中刀法一节中所言相同:
刀法名目繁多,不下十数种,曰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又有所谓涩刀、迟刀、留刀、埋刀、轻刀等诸法,其中落落大者,不过三五种而已,余都大同小异,或竟名异实同,颇似重复,故弄玄虚,以欺外道耳。[6]
三、刀法命名现象成因分析与意义
明清时期的整体学术风气,即为“集大成”。在书学领域,出现了众多论述结字法、用笔法的书论著作;画学领域,从董其昌到“四王”倡领复古风潮,主张将唐宋元人精要总结继承;在文献学领域,各类书的编撰蔚然成风,且当时尚无对刀法明确说明的专著,致使文人对于用刀之法众说纷纭,而刀法命名热潮无疑也是这种“集大成”风气的具体表现。
从篆刻实践发展来看,明初仿汉热潮兴起,印人纷纷“刻石摹古”,所用印谱多为枣木翻刻本,书籍流传广度虽大为提高,作品精度却大受损耗。明中晚期,收藏古印风气渐起,原钤印谱得以流行,印人能够更精微地考察印谱的细节,大大推动了篆刻实践的发展,为刀法命名提供了原始文献。直至清中晚期碑学兴起,金石学逐步发展,印人们开始意识到书法的重要性,追求篆刻艺术的“笔意”。基于实践的进步,理论的总结便显得顺其自然。
从篆刻艺术的发展规律看,文人涉足治印一事后,必然经历从无法到有法、从法度少到法度纷繁的过程。此亦同于书画领域的发展,当法度在明清时期达到完善甚至烦冗的程度之后,返璞归真、复归其本又成为真正需求。印人最终选择了冲刀和切刀两种性质差异明显而运用广泛的基本刀法,其余刀法皆为附庸手段。
篆刻刀法目的是还原书写,故篆刻作品的审美不能脱离书法线条的范畴,刀法命名的讨论一方面符合篆刻和时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那些详尽的刀法分类依然给予今天印人在技法上的启示;那些从效果出发、充满诗意的浪漫命名,也给予印人在创作上的情感共鸣。它们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滋养着篆刻学科和印人们的不断前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