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化夺神工 古拙兼新奇
——黄苗子篆隶书法赏析

2023-04-11张爱民

书画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五言横画篆隶

文_张爱民

肇庆学院

黄苗子篆隶书法,古意盎然,常让人眼前一亮,倍感亲切。这种观感对于书法艺术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诸多展厅作品往往都在意料之中,很少能有这样的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历来书法家的最高追求就是五体兼通,然达此境界者寥寥。黄苗子先生精通篆隶,在行草书法上则表现平平。这种现象在书法史上并不少见。诸如邓石如、吴让之、钱坫等书家莫不如此。他们在篆书方面成就颇高,而在行草方面表现平淡。黄苗子书法亦是如此,其行草书法为一般路数,其篆隶书法却能入古出新。

黄苗子的篆隶书法渊源有自。其幼年随著名学者邓尔雅先生攻读文字学,临习《说文部首》,精通字形结构,故篆法严谨。邓尔雅要求他蘸水在一尺见方的砖上写大字,每砖仅书一字,故能气势开阔雄伟。这段经历为黄苗子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黄苗子朋友收藏一段古木,据考有三千年历史,托黄苗子题字。黄苗子欣然写下隶书“神木”二字(图1),其中“神”字字形奇怪,右半边三个横画皆断开,与普通隶书不同,字中横画不相连属,更显其古老气象。究其根源,其字形确来自篆书,例如《袁安碑》的“申”字(图2)。另外,在近年出土的北大简中,“神字”三个横画也是断开的(图3)。故此字与古会,更显黄苗子的才气与严谨。为此“神木”,黄苗子又写下篆书作品:“木轮囷,三千年;经风雨,见世面。”(图4)书风古拙奇崛,苍茫厚朴。其文字取法较宽,“木”字来自甲金,“轮”字取自金文,其他字多为来自小篆。“三”字中的三横,第一横粗重,中间一横斜放造险,第三横细劲,整体布局上重下轻,有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之势,颇见黄老的匠思。“千”字屈曲缭绕,字形源自汉代“千秋万岁”瓦当,线条圆转而不柔弱。“风雨”二字倾斜,左低右高;“风”字尤甚,以造险势,与端正姿态相别。“见”字头大身子小,也是上重下轻的构型,别有意趣。整幅作品左低右高,每行字皆大小不一,左右高低错落,浑然一体,篆法隶意草情毕具,有种诡异之气,与“千年古木”气合,确为神妙之笔。

图1 黄苗子 神木69cm×46cm2008

图2 申(《袁安碑》)

图3 神(北大简)

图4 黄苗子 木轮囷,三千年;经风雨,见世面60cm×66cm2008

我们对书法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字形优美、端庄、平正、规范等,而黄苗子笔下文字绝不受此束缚。这与他不羁个性有关,更与他早年打下的文字学基础有关,使其有信心、有能力与别人写的不一样,却又出于古法,全非臆造,例如前述“神”“千”等字皆是如此。

黄苗子的篆隶书风厚实朴拙,用墨深沉,融入汉碑额方正、古拙气息,深得伊秉绶法轨。在朴拙中,黄苗子篆隶又能于拙中寓巧,新意迭出,以《芳草碧城五言联》(图5)为例,整幅作品黑亮、端严,得正大气象。其中“草”字由两个“屮”组成,其一平正修长,其一宛曲短促,一直一曲,一高一低,一长一短,顾盼生姿,信为绝伦。“一”字多了一个弯曲,隐约写成“乙”字。在古汉语中,“一”与“乙”相通。此一弯曲使得此幅作品逸气别生,避免了“里”“十”“二”“层”等字横画叠加所带来的呆板感。

图5 黄苗子 芳草碧城五言联176cm×45cm×22001

在《江山时世五言联》(图6)中,此种匠心也随处可见。例如“山”字竖画的排布与“新图”二字中横画的排布遥相呼应,设计感强烈。“江”字左半“氵”部松动,轻重欹侧,排布灵动;右半“工”部严整,少有变化。整幅作品中,除上下联首字“江”“时”的上部与末字“色”“图”的下部对齐外,其他部分皆不齐;“春”“色”“展”“图”等字拉长,“江”“山”“世”等字压扁,每个字或大或小,如众星之列河汉,浑然一体,恰到好处。

图6 黄苗子 江山时事五言联133cm×44cm×22006

古人云:“书画同源。”汉字最初与绘画有很多相似性,例如“木”“山”“云”“月”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都是高度抽象的一幅画,对应了自然中的树木、山峦、云彩、月亮等物象。后来随着文字的符号化,这种象形性越来越弱,以至距离图画越来越远,即“同源异流”。黄苗子作为画家、美术史论家,对图画有不同视角的敏感,其文字画作品把这种感觉予以凸显、强化,体现了他对书画同源的理解。例如作品《鱼水》(图7)中的“鱼”“水”字形分别出自商周金文和汉瓦当文:“鱼”字稍小,更像一幅画,鱼眼、鱼鳍、鱼鳞毕现,生动活泼;“水”字形硕大,线条自由,屈曲流畅,像流动的大江大河,小鱼在其中游动。《上善仁者四言联》(图8)亦是如此,其字形变化往往出乎我们意料而又合乎字法、字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黄苗子对篆书字形的精通。然其并不拘于此字形,运笔天马行空、变化万千,通过书写表达个人的艺术理念、生活态度,形成与同时代书家不同的书法面貌。

图7 黄苗子 鱼水40cm×32cm1994

图8 黄苗子 上善仁者四言联134cm×32cm×22004

书虽小道,然非大匠不能为之。从以上这些篆隶作品中不易觉察的细节来看,黄苗子真为书法大匠也。

在教学与研究中,笔者极力推崇黄苗子的篆隶书法。其作品得秦汉质朴、大气、拙厚之实质。反观其行草书作品,则与其篆隶作品差之甚远,二者形成强烈对比。对于一位书法家来说,五体俱工、五体兼善,大概永远是一个幻象、一个梦想。

黄苗子一生追寻艺术真谛。他在《学书杂述》中说,他学习古代木简、碑额等名帖,也学习倪瓒、伊秉绶等名家,还师从邓尔雅、沈尹默、叶恭绰、启功等同时代大家,也曾向孙仲璞、曾克耑等名气不太大的书家学习。转益多师是吾师,不薄今人爱古人。在诸多不同学习经历中,黄苗子找到了适合他个人的契合点,由此生发变通,终形成自己的书法特征。黄苗子师法古人、今人,再融入自己所思、所感、所见、所为,所以能超出时贤,自成高格。他为我们中青年学者研习中国书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成功之路。

本文图1、图4至图8均选自2008年北京百雅轩主办的黄苗子艺术展作品集《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作品集》。

猜你喜欢

五言横画篆隶
有志无书五言联
画说汉字——百
傅山《杂记》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清·傅山论书句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八)
书法好入门(十二)篆隶古法(下)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四)叠横不宜平行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