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

2023-04-11肇澎涛杨娜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冰雪

文 / 肇澎涛,杨娜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季奥运会,京津冀地区的冰雪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高潮。多项体育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相关部门的成立,将京津冀体育产业的发展连接的更加紧密。冰雪产业作为我国新兴的体育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借助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战略的实施,依托三地较强的经济基础和人口优势,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因此,通过深入了解和探访京津冀部分地区的冰雪发展状况,指出发展困境,立足现实发展情境,提出相应的破解思路,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出谋划策。

1 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利用交通优势,实现了有效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借助北京国际化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京津冀地区近年来的体育赛事层出不穷。上到国际性的冰雪体育赛事,下到群众性的冰雪体育赛事,开展的都如火如荼。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9年三地共举办了各类冰雪国际赛事58项[1]陈明辉, 王庆伟,张树敏,曹庆雷.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冰雪赛事协同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04):441-448.DOI: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21.04.008.。其中,单项世界杯和世锦赛14个,包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花样滑冰等国际性的世锦赛、世界杯赛等,此外还有不同层次的邀请赛和友谊赛等。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借助冬奥优势,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积极与国际接轨,在冰雪体育赛事产业发展方面为全国冰雪赛事的发展起到了高效的示范作用。

京津冀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为冰雪体育赛事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体育场馆数量有10万余个,受益于冬奥会效应,场馆建设、维护、运营等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宋秋喜,齐华,杜丞博.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及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4):154-155.。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化形态,是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政府行为。目前,京津冀已有4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设立“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设立“崇礼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团泊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2 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优势

尽管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时间较早,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实施进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的影响,以及冰雪体育产业自身项目的特点,三地之间的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比如北京依靠自身的地位和价值优势,每年吸引的冰雪内国际和国内体育赛事多达百起,而河北虽然地处辽阔,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资源丰富,但是囿于财政压力,以及自身名气的不响,很难吸引到高规格的国际冰雪体育赛事落户。另外,在冰雪产业消费上,主要消费力是以北京和天津为首的人群,河北的冰雪体育产业消费人群较少,呈现出明显的人群分化。

2.2 体育法律法规配套不健全,缺乏专门政策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政策配套也不成熟。尤其在市场化急剧改革的背景下,市场资本的快速涌入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意见》出台,群众性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尤其以马拉松赛事为主,出现急剧增高的现象。受益于冰雪体育产业晚起步、季节性、基础弱等特征,冰雪体育产业的现行法律政策配套仍不健全。如果缺乏专业性的冰雪体育政策以及与体育产业发展配套的法律法规,将制约当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阻碍当地经济提升速度。

2.3 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社会资本运作不成体系

市场投资人进入体育领域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在疫情之下,体育相关活动进入封闭期,长久投入下的回报可能不及预期而使投资者望而却步,以及政府部门只专注自己利益的思维模式使投资人进入冰雪体育产业更是难上加难,加上冰雪体育项目特有的季节性特征,扎推在冬季,春夏季冰雪体育项目几乎消失殆尽,使冰雪体育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分布特点,夏季高投入成本使投资者苦不堪言。加之地方部门意识缺乏,将产业发展仅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上,以冰雪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资金扶持力度较小,未和社会资产形成相应的合力,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审批控制较为严格,使冰雪体育产业出现零星分布,后劲发展不足的趋势,导致社会资本持观望态度,甚至难以吸引社会资产的持续投入和运作。

2.4 冰雪体育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雪地服务设施滞后

雪场服务设施是关系冰雪产业等级优化的基础性纽带[3]邢鸿,柴王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相关概念辨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01):1-4+35.。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是推动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冰雪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专业人才相对国外冰雪体育强国还处在劣势,以冰雪体育运动员、冰雪体育经纪人、冰雪体育组织者、管理者为主导的人才队伍严重缺乏,且后备人才发展存在断层现象,后备冰雪体育人才不足;冰雪体育科研项目研发能力不足,助力冰雪体育器材的研发力度较低,我国在冰雪体育制造业的发展中处于中下游,只能承接一些无需技术含量的低端制造,核心技术含量较低(图1);相关体育产业研发的人才较少,冰雪体育产业的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专利技术相对较少。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只能聘请外国专业人才,本土技术人才占比不高,急需大量培养。

图1 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产业结构功能图

此外,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配比失衡,大量人才集中在北京、天津等地,河北部分市县的冰雪体育人才相对较少,可服务大众锻炼的冰雪休闲服务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教职人员缺口大,场馆运营管理与维护人员不足,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园区相对较少,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这些拥有优厚的冰雪资源但是经济发展不佳的偏远地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 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破解思路

进入新时代后,国家开始重视体育各领域的发展。随着《体育强国纲要》的出台,体育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春潮。冰雪体育产业因其新颖性、娱乐性、与大自然高接触性而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且在冬奥会的举办之下,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快速提升。但是通过梳理发现当前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进而提出加大冰雪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扩大培养冰雪体育产业的消费市场;继续强化京津冀三地互联互通,持续出台冰雪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积极扶持市场主体地位,打通多元主体参与体育产业的壁垒;响应新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诉求,提升科技数字化供给冰雪产业水平等破解思路(图2)。

图2 破解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困境的逻辑思维图

3.1 加大冰雪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扩大培养冰雪体育产业的消费市场

冰雪体育运动在国外,尤其是欧洲等地发展迅速,传到我国也是率先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展开,接触的人群主要也是学生等年轻群体,其基础参与人员数量和质量并不是很丰富,导致冰雪运动产业持续性发展的动力输出并不强。

进入新时代,借助发达的传媒手段,加大冰雪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是提高冰雪体育产业消费市场最有效的手段;赛事是最好的宣传。要借助冬奥会的影响效应,举办京津冀精品冰雪体育赛事,借助赛事的联动影响,扩大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吸引群众参与赛事、观赏赛事;政府和社会资本,如冰雪体育场馆拥有者、社会体育运营公司、体育社团、学校等组织、联合举办冰雪体育赛事,提共丰厚物质奖励,激励大众参与,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附加消费;最大限度发挥需求辐射和场馆辐射的带动效应,以张家口、秦皇岛、石家庄为重点,将冰雪产业做强做大;利用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比如旅游、教育、拓展等活动,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

3.2 继续强化京津冀三地互联互通,持续出台冰雪体育产业相关政策

京津冀地区拥有天然的优势地位和国家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出台为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冬奥会的即将举办实现了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契机;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强大的经济基础为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打下来物质基础;北京、天津、河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交通网络为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主导因素。

近几年来,京津冀多条铁路开工建设,实现了三地高铁联通“半小时”的区域圈,乘坐高铁出门可实现“当日来回”,有效实现了三地的互联互通。而冰雪体育政策的持续出台则为京津冀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京津冀健身休闲运动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京津冀三地体育局协同发布的《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倡议书》等政策,有效推动了冰雪产业的发展。

3.3 积极扶持市场主体的主体地位,打通多元主体参与体育产业的壁垒

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政策、资金、技术都需要政府部门重点关注和积极投入,才能激活市场活力。首先,政策保障到位。以国家体育总局为首的体育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投入力度,积极出台冰雪体育产业相关文件,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借助国家队、高校、俱乐部等现有组织和集体,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其次,资金保证到位。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联合财政、教育等部门,出台冰雪产业相关纲要,设置专项资金,供给市场需要。最后,打通冰雪体育产业内部发展壁垒,畅通各级管理渠道,简化审批流程,积极扶持冰雪小企业发展。

3.4 响应新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诉求,提升科技数字化供给冰雪产业水平

冰雪体育产业的高效发展还需要科技的持续助力。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主导的新兴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实现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高科技冰雪体育场馆、冰雪体育器材的不断演化都表明对技术的高诉求。而拥有先进的体育场馆,提供优质的便利服务,不仅可以方便参与者,吸引更多人群参与,还会节省成本。注重科技创新,鼓励各类体育企业加大冰雪研发,设置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推动冰雪产业数字化转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实时转播冰雪体育比赛、冰雪体育旅游和冰雪体育培训,增大传播效应,做大做强冰雪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