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探析

2023-04-11张阳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业态数字经济文化产业

张阳

摘要: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市场需求的變化,也为我国数字文化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机遇。江苏省在国家的支持下,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总体数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领域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环境还需完善、龙头型企业不足等问题。要促进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文化内容创新力度、完善优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领军型企业。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新业态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保障,进行创作、制造、传递和服务的新兴文化产业是数字文化产业。它具备传输快捷方便、绿色低碳环保、市场需求旺盛、相互融合发展等特点,当下正在成为引领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保证互联网思维与文化思维融会贯通,文化及相关价值的融入是数字文化包括数字艺术产业的基本要求。当前,数字文化产业逐步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意设计的融入,以新文创为代表的新业态持续显现出创新、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所展现的新业态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网络化与数字化发展。

一、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共同进步,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社交媒体行业、远程教育行业、线上办公软件、电商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卫生保健行业、物流配送行业等行业爆发性增长。

由图1可知,20%的用户认为社交媒体行业是最具有商机的行业,18%的用户认为是远程教育行业,16%的用户认为是线上办公软件,14%的用户认为是电商行业,而12%的用户认为是医疗器械行业和卫生保健行业。这项调查结果来看可以推测出社交媒体行业是他们接触最多的行业。同时,远程教育和线上办公软件占比也较大,接触该行业的人群也较多。

(二)文化产业基于“云”的变革

从表1可知,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对线上用户规模和使用云端化平台情况之间的关系,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具体分析可知:线上用户规模和使用云端化平台情况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84,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对线上用户规模和使用云端化平台情况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近几年,线上用户规模大大增加,舞台艺术、会议及展览业、电影业向云端化发展,促进新的在线娱乐的构建,逐步衍生了“云观影”、“云演艺”、“云展览”等形式的线上文化产业。同时,云端化平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直播和商业服务的整合,交互设计和硬件设备的市场也会随之上升,从而打开新的市场领域。

(三)在线教育和线上文娱快速增长

针对多选题各选项选择比例分布是否均匀,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析。从表2可知,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9.881,p=0.042<0.05),代表着各项的选择比例有很大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由此看出,社交媒体产业,在线教育产业共2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偏高。

(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上半年,南京市的文化企业总体营业收入1612.67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比2019年同期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13.9%。181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146家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1.17亿元,同比上升30.7%。数字出版、多媒体、动漫游戏等16个文化新业态的文化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爆发式增长。

在南京举办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苏州高新区从“双面绣”、数字出版物、文化遗产、文化输出数字化等方面,展现数字技术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苏州高新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业态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新发展理念。展会期间,参观者还可以现场体验AI书法互动、AR绘本、康体训练装备、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深刻领悟科技带来的改变。

近年来,动漫及衍生品产业、网络文学产业、数字文旅产业、数字直播产业、智能穿戴产业、数字体验产业等产业集群迅速发展,许多企业竞相发展数字文化,使得数字文化产业在江苏逐步繁荣兴旺。

二、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针对多选题各选项选择比例分布是否均匀,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析。从数据可知,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23.018,p=0.000<0.05),代表各项的选择比例差异性明显,可以用响应率或普及率进行差异性对比。由表3可知,科技创新环境,发展理念与创新意识,产权保护与政策体系共3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偏高。

这表明应用新技术创新是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发展点,但技术质量不高仍然是需要突破的重难点。以及产权保护与政策体系需要适应数字文化的发展而进行完善,建立一个平衡协调的政策体系。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城乡建设不平衡,农村及贫困地区由于地处较偏僻,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不能完全落实到位,由于数字基建运营成本高、升级难度大,网点密度和响应速度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使得各种数字资源分布不平均,拉大了江苏省城乡数字经济差距。江苏省虽然在数字建设领域已经小有成效,但某些方面与其他大省相比仍存在问题与短缺。例如每万人5G基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光纤到户用户占比仅列全国第二十六位,IPv6端到端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还需提升等。

另一方面,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互联网数据中心需进一步完善,智能计算中心的算法仍需加强,其在绿色集约方面存在不足,建设需求不能满足开发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线上消费及用户模式规模不断扩大,信息通信设施面临日益剧增的流量,存在传统网络扩展压力大,用户体验差等方面问题。

此外,融合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数字基建与传统行业没有深度融合;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产业技术创新、教育医疗、重大科技等应用仍处于探索之中。

(二)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保障关键核心技术独立可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江苏省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不足,缺乏一些拥有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和关键产品,除核心技术外,本省在基础经费资金投入力度、原创技术研究程度、构建商业创新体系等方面落后其他地区。

一方面,数字科技领域人才严重缺乏。虽然有很多高校科研所,但由于数字技术专业性较强,而且当今时代政策风向和数字技术不断更新,因此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有关数字经济方面人才紧缺。

另一方面,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较少,过度依赖国外先进技术,是造成创新能力不足的关键,像5G通信高端核心芯片,高性能传感器,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等相关领域基本依赖进口,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物联网智能处理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企业国内竞争有一定劣势,增值收益较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严重影响了江苏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脚步,如今攻克战略性核心技术难关,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三)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一方面,企业层面,市场的竞争压力过大导致企业负担太重,因此市场上同行竞争存在比较恶劣的行为,如版权盗窃,假冒伪劣,恶意压价等。企业内部缺少相关的管理机制,高层管理人员缺少社会责任感,抑制数字经济文化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层面,江苏省出台的数字经济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落实到实际时过于分散,中小企业帮扶政策并不完善,宣传措施也不是很充分。各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跟上大发展趋势。在投入方面并没有设立数字经济专项基金,仅在“十四五”规划中说明“每年用于支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比例不低于30%”,早在2019年浙江省就专门设立了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到100~150亿;2020年财政安排60亿元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行相关数字经济工程达上千亿投资,累计完成投资1133.9亿元。

此外,国家层面,江苏省的数据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相关法规仍处于起草阶段。而近几年国家新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吉林、海南、天津、深圳、上海等省市也制定了有关数字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在这方面江苏省仍有不足,亟需做出举动来维护数字经济发展。

(四)数字文化产业龙头型、平台型企业不足

在本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70%的用户认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应该为其提供传播平台,由此可见,平台企业可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路径,利用合作平台的强大流量,可精准定位用户,提高品牌知名度。目前江苏省所拥有全国竞争力的大型数字文化企业并不多,与领先的数字平台企业巨头相比,江苏省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单一,缺少拥有创意、研发、生产多元发展的文化企业,没有充分挖掘知名文化品牌,打造属于本企业的品牌优势,使得文化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以江苏省大数据企业为例,虽然总体数量很多超过6700家,总体位居全国第三,但总体能力突出的企业并不多,企业自主研发出的高端产品较少,不能充分体现企业创新能力和文化特色。信息通信及信息服务、数字平台等数字经济核心细分行业领域,缺少构建数字文化产业体系的龙头型平台企业,更缺少互联网平台巨头和数字产品制造链主企业。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领域数字文化产业平台,在了解多个行业理论模型、数字技术后,为各数字文化企业提供整体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能力上仍存在不足。

三、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快推行城乡网络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村建设和服务与城市接轨,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加强5G建设,加大千兆光纤覆盖面积,实施光缆扩容、智能管道扩张,实现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积极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升级IPv6端到端协同和服务能力,超前建设集约共享的通信管道网络,进一步提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其次,建设完善存算一体基础设施,实现算法多元,存储多元的基础设施,深入规划工业互联网创新路径,优化绿色智能算力基础建设,构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多元计算体系,为涌现的云办公、云观影、云课堂等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撑,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最后,推动融合发展。以数字感知基础设施为基础,推动数字技术与交通、能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加大传统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物联终端数字化体系,大力提升数据交互能力,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思考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探索其成熟的商业模式,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

(二)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创新程度,注重引进和培育相关方面人才

首先,要客觀认识江苏省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先进水平都受制于人,不仅在国内,在国际市场上亦是如此。企业要基于数字文化企业的基础特征专项战略政策。

其次,加强有关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分析研究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为人才创造优惠的福利政策,以便吸引人才,制定完备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政策体系,为文化科技制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环境,扩展数据交易、数字技术、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为引进人才增加数字文化产业相关职业门类,以便细化职业,为人才落实岗位做准备。

最后,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强化数字科技创新引领。保护原创性、创新性内容,加大对数字文化内容的开发。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鼓励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发挥江苏科教优势,加强量子力学、互联网技术等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研究,关注元宇宙等新概念的发展动向,开展前瞻性布局。

(三)优化完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大环境

首先,企业自身要有产权保护意识,运用政府政策和法律武器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积极遵守市场上公平竞争原则,从源头杜绝版权剽窃,利用好人工智能及其算法加上区块链技术加强版权管理,提高市面上盗版作品的甄别能力。省政府也需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产权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相互平衡,培养良性的版权生态环境。

其次,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中小企业制定和落实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举措,加强对外宣传措施,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充分投入财政资金,吸引更多资本家投资数字文化产业相关项目建设,针对消费行业,产业部门,文化资源等方面精准定位,合理分配资源,为市面上的资源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最后,江苏省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国家制定的产权保护、数据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企业实施政策做好基础保障。按照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调整相关地方性规章,为优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打下基础。强化监管力度,建立透明的数据监测制度,对于数据盗窃等涉及企业隐私的行为严惩不贷。

1. 培育壮大领军型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成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创新决策与成果转化的主体,进一步培养一批核心技术能力优异、文化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企业之所以被称为领军型,意味着已经对社会乃至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力,它们是一批具备国际化水平、大视野、高格局的企业。

首先,在文化产业中IP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国文化和企业特色的优质IP,强化IP的开发,传统文化产业可以借助科学技术进行蜕变实现从单一向多元方面的转换。利用网络文学、数字文旅、数字直播等线下流行文化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发散创新型思维,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

其次,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一方面,要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协调管理,简化社会群众办事流程,畅通“绿色通道”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市场营销、律师、财务咨询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发展,为创新型领军企业提供保障;搭建政策措施汇集公布网络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相关信息资源集成,全方位提高服务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

2.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

由图4可知70.83%的用户认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能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想实现二者融合就得加快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进程,近两年,随着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数字商贸等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发展,产业数字化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数字产业化比重却逐渐下跌,数字产业化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需加快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设,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稳步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围绕文化为核心——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稳步发展的根本途径,融入文化价值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关键举措,坚定文化自信是实施数字文化产业的基本保障。政府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提供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更多有关服务,增加线上文化公共资源如:VR逛博物馆,线上看展览,图书馆资源阅读,数字文化宫等平台建设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

文化遗产是历史赠与的不可多得的宝藏,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职责,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也使传承形式更加便捷。江苏许多特色文化,有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等民间文学,江南丝竹、古琴艺术等民间音乐,昆曲、苏剧等传统戏剧,扬州评弹、苏州评弹等曲艺,刺绣、泥塑、剪纸等民间美术,苏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通过数字文学、音乐软件等方式永久保存。3D打印和VR技术可以还原文物原状,使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身临其境,观赏文物最初的质感和形态。

参考文献:

[1]张伟,吴晶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01):60-68.

[2]张晓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02):1-7.

[3]朱福林.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21(01):27-34.

[4]韩晶,孙雅雯,陈曦.后疫情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05):16-24.

[5]陈娴颖,郑裕茵.疫情之下数字文化产业结构性困境的突破路径[J].艺术评论,2020(05):44-55.

[6]杨晓东,崔莉.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快激发数字文化产业新動能[J].社会科学家,2020(01):132-136.

[7]范玉刚.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问题与未来瞩望[J].中原文化研究,2019,7(01):69-76.

[8]黄欢.走近2021文化科技融交会 看江苏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之花绽放[EB/OL].[2021-10-19].https://www.jswx.gov.cn/yw/202110/t20211019_2874978.shtml.

[9]关于我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2021-12-22]. http://www.jsrd.gov.cn/bmzy/bm_cjw/bm_cjw_jh/202112/t20211222_533940.shtml.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新业态数字经济文化产业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互联网+广告”的新业态研究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新常态下港口加快转型升级刍议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