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咂“浅语”背后的深意
2023-04-11丁雪平
丁雪平
摘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浓郁,清浅的语言背后蕴含着深邃的意味。从散文的“浅语”入手,让学生品咂其间深意,会发现闲笔不闲、留白不白、简笔不简。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散文语言;审美体验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普教规划立项课题(2021年度)“指向提升学科关键能力的‘现象教学’实践研究”(编号:2021/LX/02/146/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清浅的语言背后蕴含着深邃的意味。本课教学,从散文的“浅语”入手,让学生品咂其间深意。
一、 闲笔不闲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学生历来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这个故事写得惊险曲折,二是鬼怪故事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三是它满足了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在分角色朗读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好的故事情节是跌宕起伏、紧凑有力的,从讲述者的角度,你能发现哪些句子和当时讲述的情境关联不大?”学生思考片刻,选择了以下三句:
1. 他自然吓得要死。
2. ——当然睡不着的。
3. 后来呢?
我顺势追问:“如果把这三句闲笔删去,故事效果会有何不同?”学生默读课文后认为,将这三处删去,文章的紧凑感确实更强,但似乎少了一点点味道。课堂陷入短暂的沉寂。學生的困惑点往往是教学的生长点。我接着追问:“你能从讲述者、听者、写作者这三个角度对三处闲笔进行分类吗?”学生的兴致瞬间被激发,讨论后,形成了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他自然吓得要死”“——当然睡不着的”是讲述者所叙,“后来呢”是听者所叙。
第二种观点:“他自然吓得要死”“——当然睡不着的”“后来呢”都是听者所叙。
第三种观点:“他自然吓得要死”“——当然睡不着的”“后来呢”都是写作者后来补叙。
我再次追问:“这三种观点从表达效果上看各有什么好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
第一种观点让我仿佛看到了在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繁星满天,一个慈爱的农村妇女和一个童心烂漫的少年相依相偎。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是脑子里有很多新奇的故事。她讲故事的时候,不仅自己陶醉其中,还很好地激发了“我”急于知道故事结局的兴趣。长妈妈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第二种观点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长妈妈的崇拜。幼小的“我”坐在长妈妈身边,听她讲古老的鬼怪故事。长妈妈满足了一个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好奇,从美女蛇到《山海经》……故事中伟大的力量、悠久的文化、奇幻的世界,让“我”欲罢不能。
第三种观点让我仿佛看到,成年后的“我”坐在书房,时而伏案写作,奋笔疾书;时而停下写作,深情回忆。回忆百草园的这段生活时,“我”依然为自己当年听故事时美好的感受而紧张、兴奋,满腔的温馨回忆凝聚在笔端。
对一处闲笔的深入探究,让学生从简单的阅读故事本身,逐步思考当时听者的心境、后来作者的情感、当下阅读者的体验。学生的多元解读从叙述技巧走向了主题探究。
二、 留白不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关注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观照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雪地捕鸟是“我”童心未泯、自由快乐的又一例证。其中动词的使用就留有空白,值得挖掘。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学生朗读这一段描写后,我设计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段描写有何特点?”学生纷纷回答:用了很多动词,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接着问:“你觉得这些动词有何表达效果?”“这些动词各不相同,富有变化,完整地再现了捕鸟的过程。”这位学生作答后,大家不约而同地点头认可。“老师,我觉得这些动词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你看,‘扫雪’‘露出’‘支起’‘撒秕谷’‘系长绳’等都是常规动作,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劳动场景类似,我觉得挺普通的。”学生被这个独特的观点吸引了,再读这段描写,竟然都赞同起来。我顺势追问:“是啊,看似寻常。到底有没有不同寻常之处呢?本段是动作描写,你能补一两句当时的心理描写吗?”于是,学生回归情境,开始创作:
我补在“看鸟雀下来啄食”后面——“小麻雀呀小麻雀,你看我给你准备了秕谷,这几天大雪,你也饿坏了吧,快来吃吧。”
我补在“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后面——“哇,有好几只麻雀飞进来啦,还有张飞鸟!嘘,再等一等,再缓一缓,再等它们往里面走一点。”
我补在“便罩住了”后面——“哈哈!大功告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手心!再小心的鸟雀也逃不过我这个捕鸟高手的设计!”
学生的补叙自然、真实、生动。通过创作,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跃跃欲试、心急火燎而又强自小心谨慎的少年形象。我再次追问:“作者为什么要留白而不补叙完整呢?”学生在充分的情境体验后,形成了如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不留白,一连串动词再现了捕鸟全过程,一气呵成,更紧凑有力,突出了捕鸟时的紧张和全神贯注。
第二种观点:不留白,一系列动词有先后顺序,可见童年时的“我”有条不紊,技艺熟练,干脆利落。
第三种观点:这是成年后“我”的回忆,既有回忆童年趣事时的兴奋满足,也隐约流露出成年人在美好逝去后的淡淡隐忍和克制。
学生由单一的品读语言,到还原故事发生的情境,再到探究留白写法的妙处,从浅层理解走向了高阶思考。
三、 简笔不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尾,一直是很多教师教学的重点。看似一句平常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实则有着无限意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句简笔背后的深意?我首先提问:“你觉得这一句传递出哪些感情?”“上课时偷偷描下来的绣像,卖给同窗,很不舍;现在估计丢失了,更加不舍。”“‘早已’这个词语表现了“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中快乐的那一部分永远回不来了,内心有遗憾,有伤感。”——学生敏锐把握到了不舍、遗憾、伤感等感情,这是学生的阅读初感。如何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需要更深层次的追问。于是,我再问:“从语境看,‘这东西’指的是‘绣像’,如果从全文看,你能给‘这东西’赋予更广阔的含义吗?”学生七嘴八舌:
“这东西”还包含百草园里生机盎然的动植物。
“这东西”还包含听长妈妈讲故事时的紧张、兴奋和激动,也包含雪地捕鸟时的自由快乐。
“这东西”还包含三味书屋枯燥读书生活中的自寻其乐、自得其乐。
“这东西”还包含童年时给我带来不同快乐、不同感受的三个人——长妈妈、闰土的父亲、寿镜吾老先生。
学生读出了成年鲁迅在追忆童年往事时淡淡的微笑、淡淡的伤感;时间一往无前,过去只能回味,当年的快乐、儿时的自由都已经和那一大本绣像一起,被埋藏在岁月长河里。至此,课文学习似乎已水到渠成。但我觉得意犹未尽,又追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的解读很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把‘这东西’理解为‘这些东西’,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把这一句单独成段,并且作为课文的结束段,是不是效果更好?”
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唤醒,经过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观点:
如果单独成段,从内容上看,与上文绣像的结局不能形成一个连贯的表达,读起来比较生硬。
单独成段,看起来确实更加醒目突出,但是,伤感、不舍、遗憾的味道太明显,削弱了本文“温馨的回忆”这一主题。
与上一段连在一起,结构上更加紧凑,读起来更能体现作者在成年后回忆童年快乐时光时的隐忍和克制。
“此情可待成追忆”,正因为难舍难分,魂牵梦萦,往事才值得回忆。《朝花夕拾》,以“花”为核心,是“夕拾”,所以需要一点含蓄和深沉。
学生从结构、内容、情感、背景等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既基于个体的情感体验,也源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我顺势梳理总结:“朝花夕拾,拾起了童年的纯真往事,拾起了过往的温馨回忆;拾起的是过去,慰藉的是现在;拾起的是生命,温暖的是岁月。”
探究简笔背后的意味,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到阅读者的体验,最后回到写作者的需要,三者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融通融合的闭环,学生的审美经验不断走向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