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英语作业设计

2023-04-11周丽萍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初中英语

周丽萍

摘要: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是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回应。首先可以整体规划,为作业设计指明目标和方向;然后分类设计,将核心任务以项目化作业的形式呈现,并依据单元课时作业规划,合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三阶段作业,即铺垫型课前作业、支架式课中作业、递进式课后作业。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化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1],这为统筹设计单元作业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是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回应。它要求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系统架构作业,对单元主题、目标、任务、资源、课时作业的内容及形式等进行统筹思考。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提升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在单元的统揽下,便于将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难度等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分配,减少碎片化、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二是体现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融合性——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是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支持和补充;三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關注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知识和能力的整体建构,以有层次、重情境、多样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在语言、思维和文化方面获得融合体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为例,阐述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英语作业设计。

一、 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是作业设计的前提和保障,它能为作业设计指明目标和方向。具体可以从单元整体分析、作业类别设计、课时作业规划等角度展开。

第一步,教师要基于“主题—目标—任务—路径”的整体架构,立足单元层面进行系统分析,为作业设计提供依据。具体做法是:对单元各板块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提炼单元主题;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规划单元目标;将单元目标转化成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建构完成核心任务的实施路径。基于对各板块内容的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可提炼为“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单元目标包括:(1) 明确食物的分类和数量的表达(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和Grammar板块);(2) 分析、判断他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否合理,并能给出合理建议(Reading板块、Grammar板块和Integrated skills板块);(3) 反思、评价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习他人的健康生活方式(Integrated skills板块和Task板块);(4) 通过体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行合一。为达成单元目标,可将单元核心任务确立为“为你所在的社区设计青少年健康饮食和生活的宣传手册”,实现路径是“分析他人的生活方式—反思自身的生活方式—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建构健康的生活观念”,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完成建构,并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中不断完善。

第二步,规划单元作业的类型。教师可将核心任务以项目化作业的形式呈现,同时,依据单元课时,规划每一课时的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作业,凸显不同的作业功能。比如,单元的课前作业重在让学生感知梳理、激趣生疑,课中作业可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不同活动类型的作业,课后作业倾向于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和体验探究,可据此进行分类。需要说明的是,单元项目化作业应在课后作业的体验探究类作业中进行分解和细化,既体现作业设计的整体性,也有效分解学生完成项目化作业的难度。同时,各课时不同阶段的作业以及各课时作业之间要有层次性。

第三步,根据课时内容,规划课时作业的形式。比如,本单元第1课时的核心知识点为食物的不同种类,可设计单词分类、选词填空、阅读理解、卡片制作等作业,让学生识记食物的名称并对食物进行分类,了解饮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初步形成健康饮食的概念;第2课时的核心知识为了解青少年健康和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完成思维导图、读后填表等形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绘制信息结构图,并通过拓展阅读增长健康饮食的知识。这样的规划可以为后续每一课时作业的具体设计提供指引。

二、 分类设计

(一) 单元项目化作业的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注重“做中学”,即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达成这一目标既需要依靠课堂教学,也需要依靠学生的自主作业实践。

项目化作业是一种素养导向的作业,它指向单元核心知识,基于真实情境的挑战性问题的持续探究和解决,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可以公开展示的作品,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升华。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化作业,将教材中的情境转化为学生熟悉的语境,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语境中的任务,将任务的完成转化为项目成果的展现。[3]基于此,本单元的项目化作业可设计为:学校和社区将联合举办“青少年健康饮食和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Healthy Diet and Lifestyle”的主题宣传手册。

单元项目化作业承载着单元的核心任务,通常说来难度较大,可以将其分解落实到各课时作业的体验探究类作业中,为最终形成项目化作业成果做铺垫。如围绕本单元的项目化作业,可以在各课时依次设计以下体验探究类作业。课时一:小组合作,为超市设计食品分类卡,并为每种食品配图,附上简短的功能介绍;课时二:推荐本班的“健康生活之星”,请你介绍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给出你的推荐理由;课时三:小组合作,上网查找中外代表性美食,并制作海报,阐述中西方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课时四:班级举办“我的健康生活理念”主题活动,团队合作制作青少年健康饮食方案,并用PPT呈现相关图片辅助阐述;课时五:根据你撰写的健康生活计划,在家长的指导下,烹饪2—3道你所提及的菜品,录制视频,配上文字,晒在你的朋友圈。

通过各课时的体验探究类作业,学生实现“做中学”,完成对零散知识的建构,并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单元项目化作业的落实搭建台阶。

(二) 单元课时作业的设计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作业时,需确立作业和课堂教学协同的理念。应当明确,作业和课堂教学是相互嵌入、相辅相成的关系,课堂教学对作业设计起着引领作用,作业反馈也将对课堂教学起到反拨作用,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使其互为观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作业质量。下面,以本单元第5课时的Task板块为例,阐述课时作业的设计。

1 关注最近发展区,设计铺垫型课前作业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教学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同样适合课前作业设计,要求教师设计有思考价值的作业,使其成为新旧知识联结的纽带,让学生启智生思,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本课时的课前作业有两项:作业一,完成采访记录单,采访班里两位同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对其作出评价,给出合理建议;作业二,小组合作,通过询问父母、實地参观、查阅资料等途径,选出一道最能体现家乡特色和文化的传统美食,绘制思维导图,包括美食名称、主要食材、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

课前作业要少而精,使其成为新课的铺垫和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的阶梯。本课时的课前作业中,作业一是感知梳理类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采访要点对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进行回顾梳理,并引导他们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感知不同的饮食习惯,理性评价并给出建议,为课中写作任务的展开夯实基础,同时也为课后的书面表达作业提供素材。作业二是激趣生疑类作业,要求学生探究家乡美食文化,开启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

2 依托学习活动观,设计支架式课中作业

《课标》提出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4]学习活动观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层级化设计和有序推进提供了方向指引,而课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支架和有益补充,所以在设计这一类作业时,也可将其划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使其嵌入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

(1) 学习理解类作业

学习理解类活动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要求教师为学生铺垫必要的语言和背景知识,助其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基于此,设计这类作业时应重视目标语言的输入,重视结构化知识的梳理整合和重新建构。

这一课时的学习理解类作业有以下三项:作业一,阅读教材上的文本,了解Simon的生活方式,完成表格的填写;作业二,除了文中提及的踢足球之外,请再列举几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说明理由;作业三,根据信息提示,为自己设计一张健康生活计划表,包括运动项目、一日三餐等。

其中,作业一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获取基本信息,将文本内容结构化;作业二抓住文本中“运动促进健康”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不仅体现在饮食方面,还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语言图式;作业三则是从文本推及自身,要求学生填写信息,为自己设计健康生活计划表,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结构化知识。

(2) 应用实践类作业

应用实践类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

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是写作,因此围绕这一任务,布置应用实践类作业:学校将举行“寻找健康生活理念之星”活动,请参考自身的健康生活计划表,并依据作文评价标准(见表1),从写作任务单(见下页图1)中选择一项任务,完成一篇题为Plan for my healthy lifestyle的文章参加评比。

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应用层面的要求不能统一标准,否则会使一部分学生沦为课堂的“边缘人”。为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差异,巧妙设置分层性作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目的。学生写作前,教师先呈现写作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达到以评促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优秀良好一般内容中心明确,能紧扣“健康生活”主题,围绕要点表述健康饮食计划,有具体的细节支撑观点,有理有据中心较明确,能紧扣“健康生活”主题,基本能围绕要点表述一日三餐计划,但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要点表述不完整;缺少具体理由支撑结构结构清晰;能恰当运用过渡句、衔接词等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结构较清晰;有少量的过渡句和衔接词结构不够清晰;无过渡句和衔接词语言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恰当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句式和词汇丰富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能运用一些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表述略有错误未能恰当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或表达方式,表述错误较多书写书写规范美观,无涂改痕迹书写清晰,略有涂改书写潦草模糊,多处涂改写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写作任务单,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第一个层级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无语言支架的帮助下写作,难度较高;第二个层级的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首尾表达及每个段落的开头,属于中等水平的难度要求;第三个层级的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首尾表达及文中关键句的提示语,并罗列了相关词汇、句型结构作为语言支架,对学生的要求较低。这样分层的作业设置,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获得感。

(3) 迁移创新类作业

迁移创新类活动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能够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发现语言表达的手段和特点,并能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基于此,本课时设计了以下两项作业:

作业一,根据评价标准同伴互评,并根据互评三层次要求,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互评三层次为:(1) 用“★”标出好词好句等;(2) 用“?”标出遣词用句不当的地方或结构不清晰处;(3) 从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作业二,家乡即将开展“美食与文化”主题活动,现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评出最能体现家乡文化的一道美食。请基于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发表你们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作业一是让学生基于评价标准互评,且通过具体化的互评三层次,让学生赏析语言和结构,同时能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给出优化建议,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业二是对课前作业二的回应,借助“美食与文化”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引领学生探究美食背后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升华单元主题意义。

3 立足主题语境,设计递进式课后作业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科特性和学段特点,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改进和优化以往脱离语境、机械性或重复性操练知识点和单一技能的作业形式,探索在语篇层面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知识并夯实语言技能,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合,并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实现语言学习的增量。[5]

本課时设计了三项课后作业。作业一是基础巩固型作业,让学生依据首字母、音标、上下文语境等完成关于美国饮食习惯的短文填空。作业二是能力提升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二选一完成书面表达。其中一项是结合作文评价表和同伴的评价建议,将作文进行修改、润色后誊写;另一项则是根据课前对同学关于饮食和生活的采访信息,结合自己的评价,完成一篇题为My friends diet and lifestyle的70词左右的作文。作业三是体验探究型作业,即前文所述的烹饪2—3道健康生活计划中的菜品,录制视频,阐述把这一菜品列入饮食计划的原因,晒在朋友圈。

基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主题语境,本课时的课后作业呼应课前和课中作业的设计意图,体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关联,在难度上层层递进。作业一依托饮食习惯的主题语篇,考查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单词的拼写和用法的掌握,在语篇中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感悟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作业二的选择性写作是课前、课中作业的延续,要求学生基于前期铺垫,实现整体输出。作业三则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在体验性活动中实现学用一体,同时也为单元项目化作业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撑。

综上,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以课程的整体观和学生的发展观为原则,以“素养本位”为纲,依托单元项目化作业和课时三类作业,将课堂教学和作业任务深度融合,创建思维参与和文化滋养共生、合作探究和意义建构互促的学习场域,引领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生成对单元核心知识的深层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

[3] 刘彬.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12):1.

[5] 蒋京丽.立足“双减”背景,以作业撬动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J].英语学习,2022(8):7.课例剖析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