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
2023-04-11王素萍
王素萍
摘 要:目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存在自创度低、针对性差,类型过于单一,实践类作业占比较少,评估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等问题。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针对特定理论知识,完成针对性作业设计,以此保证学生借助课后作业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關键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优化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011-03
新一轮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综合素质”“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新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倾向于使用现成的教学辅助作业,自创度低、针对性差,且缺乏分层设计,极易导致学生对此感到疲惫不堪,更无法满足新课标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的设想与实践方法,力求建立新的课后作业观念,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1.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设计现状
(1)自创度低、针对性差
许多初中生物教师都已认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只期望于学生通过多写多练来巩固知识。课后作业的设计倾向于从市面上通行练习册中汲取经验,自我创新能力较弱,且缺少本土特色,缺乏针对性。练习簿和工具书目标对象为初中生,对特定班级的学生来说,自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
(2)类型过于单一,实践类作业占比较少
调查发现,当前的生物课后作业大多以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进行,辅以背、默等口头训练,实践类和游戏类作业相对少。通过实验、调查和游戏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情绪经验。但是,由于目前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对课后练习的层次设计尚未形成正确认知,并且部分实验器材数量和质量达不到要求,导致课后作业中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缺乏物质基础。
(3)评估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目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评价多停留在知识掌握水平,缺乏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价,以及对学生进步情况的肯定,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此外,教师评估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估制度与标准,导致评估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2.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措施
(1)针对特定理论知识,完成针对性作业设计
第一,针对重要的概念理论进行对比性的作业设计。初中生物教学涉及诸多概念的记忆,在传统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常常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方法进行理论记忆。这种方法非但无法引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其感到厌倦,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生物学中的各单元之间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很容易出现概念不清现象。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概念的不同,对其进行比较,通过设计对比性作业帮助学生认识相似概念的不同,从而减少由概念模糊引起的错误。比如,名字类似的概念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概念、简单反射和复合反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等。除名字类似的概念,“平行”概念的大量出现也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困难。
第二,针对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性的作业设计。不同种类生物在不同形态、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特点。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其形体构造来安排描述性的作业任务。例如,笔者在“开花和结果”这门课上给了一个描述型的任务,作业主题是:在家里挑选一盆盆栽,观察其成长及开花过程,并简要地介绍一下它的构造和特征。笔者要求学生每日撰写观察日志,使其从中发现部分有趣的生物现象,如,尽管是同一种花,每种花的花瓣数量却不尽相同,花色也各不相同;每种花朵都有花期,花朵并没有同时开花,也没有同时枯萎。这些知识在教材中没有涉及,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通过将生物学教材与观察作业相结合,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认识,并从自身兴趣入手,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第三,针对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性的作业设计。生物学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教师应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此,可针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比如,在“种子的萌发”课程中,笔者在学生们已掌握相关知识,知道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气候、湿度、温度等条件后,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在自己家中,尽量营造适宜的发芽条件,进行种子萌发。实践作业可使学生在知识运用更具弹性,显著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其耐心、细致、认真地进行知识的探索。
(2)分等级设计作业,丰富课后作业类型
第一,书面练习。书面练习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课后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且评价方法也较为简便。书面练习按照题干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分析题、思维导图设计、随笔练习等。下面对书面练习进行举例说明:
①选择题。小明比较挑食,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他连教室里的黑板都看不见了,而且他的牙齿也在流血,这说明缺少( )。
A.维生素A、维生素D B.维生素A、维生素B1
C.维生素C、维生素D D.维生素A、维生素C
本题考查内容“主要的维生素种类、来源、缺乏症及功能”,采用选择性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的内容。
②阅读分析题。H7N9禽流感的防治为:避免与禽鸟接触,尤其是病死禽鸟的接触,如果不慎碰到了,要马上进行消毒和洗手。请依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H7N9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有机体的区别?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怎样的一种传染病防治方法?假如你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你会怎样做好预防工作?显然该题考查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以及传染病的防治环节,并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幼儿园的园长,可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习积极性。
③思维导图题。思维导图是根据人的思想特征和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用适当的符号和图像将课本核心知识表达出来,通常呈树状、放射状,是思维、艺术、想象和语言的完美融合。具体的作业设计流程为:将重点知识的重点列举出来;将知识点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序;画出结构图,反映出知识内部的关联;最后进行补充、修改、归纳、整理、不断改进。
第二,口头练习。口头练习是用口语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包括背诵、复述、解释、朗诵、阅读、讨论等。因为生物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许多的素材和主题都可以作为练习素材。在课后作业设计中,笔者将其分成了讨论式和重复式两种。在讨论式口头练习中,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评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重复式口头练习指对一个问题进行解释和描述的练习,便于学生理清模糊不清的概念。
第三,实践练习。实践练习是指学生在初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实践练习课后作业形式有:制作类练习(绘图、模型制作)、实验类(设计、操作)、调查类(观察、统计、调查)和应用类练习。实践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觉、思维活动,使初中生正确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①制作类练习案例。在了解了细胞的构造后,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细胞模型制作。该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构造”,通过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使初中生记住植物的细胞构造。
②实验类练习案例。了解了显微镜的用法,练习对固定的细胞进行观察,并画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在初中生的基础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須具备的技能。所以,在学习了基础理论后,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结构。
③调查类练习案例。了解一个特定的公园和社区里的动植物,解释它们的种类。该题目要求学生描述周围生物的名字和特性,了解基本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类,可激发学生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对生命的向往,对生物学与生命关系的探寻,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了解身边的亲友是否卷舌、单眼皮、大拇指是否向后弯曲、卷发还是直发、有没有耳垂等。(你可以增加其他属性),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通过对人类普遍遗传现象的调查,使学生能够统筹规划,收集资料,汇总数据,描述结论,建立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应用类案例。通过对《均衡饮食宝塔》的剖析,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水准,制定了一套营养均衡的食谱。此题关注生物知识的“原理性”和“事实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透过实践,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与记忆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家人的身体素质。
第四,游戏活动。玩是人类的本性,在课后作业中合理地设计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游戏活动有比赛、人物扮演等。
①比赛。比赛是指根据特定规则进行活动。比如,在完成了“主要的脊椎动物分类”学习后,笔者将整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将预备的问题分成了必答题和抢答题,每一道题的答案一分,然后看看哪一组的分数最高。这部分课程内容较多,以概念、事实为基础,采取团体竞赛的形式可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训练初中生的思维和行动能力,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赛开始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同时设置清晰规则定,让各组自行讨论对策,组织分工,以通过游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课堂的组织方式。
②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式课后作业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行为。教师在设计角色扮演作业时,应尽可能使人物行为符合学生的特点、学习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出反馈与评估,从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讲解了“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节后,笔者将食物链的卡片分成4组,每组5人,每组学生分别扮演对应的角色。此项课后练习以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为基础,引导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可有效训练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3)“课后学案+网络平台”,推进课后作业信息化
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与数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业质量。合理的作业学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旧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质与量,保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以设置“课后学案+网络平台”模式,推进课后作业信息化。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方式进行作业布置,通过设定作业时间,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快速阅读和解析的能力。在家里,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二维码扫描进入控制班级,教师采用前后测验方法,对学生的生物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看到初中生物教师对此次作业的评分和评价。教师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检验,改正初中生的错误。当初中生将修改后的作业上传到平台后,教师可在网上查阅学生修改后的记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反馈。“课后学案+网络平台”作业模式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认知层面进行分层,由浅入深、重质轻量、多角度设计多项作业。此种生物作业模式以信息科技为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教学效果,但这种作业方式也有其局限性。此种教学方案适用于教学条件较好、硬件条件较好的初中,开展这项工作时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掌握录课、剪辑音视频、制作课件等技能,以便更好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普及,生物学课程的目标逐步转向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发散式思维的训练。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合理运用“发散性”的教学思想,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形式,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自觉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了解生物学科的多样性、统一性和适应性,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红燕.生物课堂上如何减负增效[J].数理化,2018(02).
[2]吴兆云.减轻课业负担: 人文生态不可或缺[J].素 质教育,2019(08).
[3]谢红芳,高壮.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0).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22]GHBZ0037)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