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3-04-11刘珈
刘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深刻阐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进行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自信是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和坚定的信念信心。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可以说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文化自信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对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同,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和感召力。一个拥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获得直面挑战、不惧艰险的强大内在能量,才能激发全民创新创造的活力,汇聚起无比磅礴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了“文化自强”。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可以说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自强是目的,是关键。文化自强是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过程。当下,我国已进入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更需要凝心聚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为引领、强盛的文化为精神支撑。
文化自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必然使命。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我国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缺乏文化自强,就难以建设文化强国,本民族文化必然处于劣势,就难以抵御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最终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蚀下衰亡。
文化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自强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精神黏合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强盛为条件。文化自信自强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民族立心铸魂,凝聚团结奋斗的精气神,构筑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和感召力的共同思想基础,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文化建设内容和要求,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发展文化为人民。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人民群众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根源和动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
坚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用共同理想凝聚民族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结凝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共同理想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坚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强化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数字化战略。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文旅产品内容和质量,引领文旅新业态新模式。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文化发展的束缚和不利因素,增强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动力资源。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著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