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路径
——基于AGIL模型的分析
2023-04-10胡秋兰吴邵兰赵三银
胡秋兰,吴邵兰,赵三银
(1.韶关学院 教育学部;2.韶关学院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3.韶关学院 校长办公室,广东 韶关 512005)
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1]。2019年,教育部面向各类高校、分“赛道”遴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3年时间,遴选建设1万个国家级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2]。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下,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是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地方本科院校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力量 ,地方本科院校所举办的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已有研究大多从某一特定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构建、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等具体的措施方面开展研究,一流专业建设的系统功能适应性相关的研究较少,关注度较低。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如何立足学校现有专业建设基础发挥优势特色,如何发挥系统作用达到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值得探讨。
一、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功能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是一个系统,它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功能:具有适应功能(Adaptation,简称A)的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简称G)的人格系统、具有整合功能(Integration,简称I)的社会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Latent Pattern-maintenance,简称L)的文化系统。“人们可以根据这四个基本范畴描述任何行动系统,并分析其过程。”[3]一流专业建设这一行动系统也属于社会行动系统,具有AGIL模型中的四项基本功能。可以运用AGIL模型对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功能适应性进行分析,对一流专业建设系统要素进行引导,保障系统更好地运行,早日达成预期目标。
一流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专业的支撑。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按照帕森斯AGIL理论对一流专业建设系统进行解释,一流专业建设系统包含建设目标、一流专业建设理念、高校、高校所处的环境以及一流专业建设的措施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见图1。
图1 基于帕森斯AGIL理论对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解释
二、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功能缺陷
(一)适应功能:资源获取能力较弱
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适应功能表现为:高校要维持自身的运行、促进自身发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并从中获取资源[4]。从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发展现状来看,地方本科院校与外部环境互动不够充分,资源获取渠道较单一,获取能力较弱,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付经费。
一流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是专业建设的必备要素,建设一流专业必须投入充足的经费作为保障。一流专业建设并无专项经费支持[2],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需要统筹各方资金。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一流专业建设经费拨付有限,投入不足,难以支持较大的改革举措。
(二)目标获取功能: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目标达成功能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系统的建设目标要明确;第二是目标怎么达成。明确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目标,指引专业建设系统各要素同向同行,共同努力,最终达到目标。“双万计划”在专业定位、专业管理、改革成效、师资力量、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求,指明了专业建设的方向。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一流专业建设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及结构,跟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更要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及经济发展的人才。
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对“双一流”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分类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解不够,没有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地方特色、对接地方产业结构、突出学校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专业特色意识不够,存在同质化建设,且更多侧重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学设备设施的采购与建设[5]。此外,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管理部门和教师还有些茫然,对一流专业建设定位及要求认识不够清晰,一流专业建设力量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三)整合功能:资源配置不够优化
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整合功能主要是促使一流专业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同向发力,解决要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促使取得最好建设成效。任何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6]。要素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是一个常态化问题,发展的不均衡必然要求资源配置相应作出调整。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最关键要素冲突[4]。我们把建设一流专业必需的资源分为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对于人力资源来说,其具有主观能动性。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高层次人才不足,尤其是领军人才的缺乏,不够支持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目标的达成。从财力资源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缺乏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科研经费、人才引进经费、运行经费、奖励经费等。以物质资源角度来分析,专业建设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科研仪器、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等设备设施不够充足。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调配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化的效果,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合理分配经费,提高已有资源的使用率。
(四)模式维持功能:质量文化暂未形成
模式维持功能主要是指学校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维持作用,一流专业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约定的秩序运行。地方本科院校容易忽视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盲目崇尚西方文化,或者不假思索照搬其他双一流高校的做法,缺乏文化自信,对学校历史积淀、地域特色文化、学校现状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共同的信念。文化建设涉及的部分体制机制问题还未解决,还没有形成一流专业建设的质量文化、特色文化,学校文化品牌影响还不够,不利于一流专业系统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
三、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利益相关:建立生态共同体
在地方本科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的境况下,通过资源共享,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多利益相关主体联动作用,联合不同利益相关者形成“生态共同体”,例如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学校等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强化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实现利益主体互利共赢、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协调发展。
韶关学院通过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五维五位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目标清晰:打造专业特色
建设一流专业要秉承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理念,探索差异化一流专业发展模式,彰显专业特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地方产业结构特色,分析学校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厘清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和优势,进而设定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建设目标,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一流专业建设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未来发展需要的诉求。基于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的视角,对照专业认证要求和专业建设标准,引入行业职业标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打造特色课堂,编写及遴选精品教材,推进课程思政,重构课程体系;重视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反哺科研。目标的达成与一流专业建设系统各要素的均衡发展及紧密配合密切相关,要分解建设目标,制定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把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位教师,提升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韶关学院秉承“地方所需、韶院所能”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围绕重点打造学科专业群,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定位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建设示范性本科专业。
(三)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突破传统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调动教师积极性,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应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目标,集中资源,杜绝在各本科专业间平均分配资源,保障所有专业基本建设经费的情况下,优先投入和发展一流专业,打造学校专业品牌。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最核心的支撑力源于教师以及专业建设团队,营造从学校、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到每一位教师都重视专业建设、重视教学工作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工作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学工作在考核中的占比,鼓励和引导相关部门和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关注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引进来”,同时鼓励“走出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培训、提升和转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师转型与职后发展。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一流专业建设要瞄准专业认证中指标体系的要求,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确保达到专业认证要求的前提下,力争打造一批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实验实训基地平台。
韶关学院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办学优势与特色,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拨付20万元/年/专业建设经费。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规划,分层分类引进人才,分批分期组织教职工培训进修。学校在职称评审中同等对待教研业绩成果与科研业绩成果,并且高级职称评审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分类评审,引导教师分类发展,重视教学工作。
(四)文化共同:塑造质量文化
强化一流专业建设系统文化功能的引领作用。树立质量意识,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系统内部深度交流与资源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的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构建“三全两多六贯通”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推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塑造质量文化。以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校外评估、专业认证为契机,构建全员、全面、全程,多主体、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统一思想观念,聚焦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质量文化,通过制度建设保障一流专业建设系统的顺畅运行。
韶关学院完善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督促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身先示范,营造良好的校风,规范教学管理。印发《深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办法》《韶关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干部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开展学生评教工作,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落实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积极开展教学状态评估、专业评估、课程等级评估,全面跟踪检查教学质量。建立循环闭合的专业全过程跟踪评估制度,实施新专业申报前调研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中期检查、学士学位授予专业预评估制度及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严把专业建设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