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3-04-09姚炳华

地理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家乡素养

姚炳华

摘 要: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活化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围绕前期调研、目标制定、主题和内容选取、学习形式选择、学习场所选定、组织实施、展示交流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意“学科跨度”“学习主题”“学习主体”等问题。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学习方式;地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4-0011-05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法。[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跨学科学习,这是基层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现阶段,深入探讨地理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无疑能帮助基层教师快速掌握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1.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核心素养是隐性的,只有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才能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逐步生成。”[2]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因此,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2.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多层次、多学科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实践、乐于探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向主动,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和发展。

3.活化地理课程内容

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融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社会热点,学习问题来自现实生活,学习知识和方法兼容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保证其课时容量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的10%,能够有效地活化现有地理课程内容,提升其时代性、生活性与选择性。

二、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过程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步骤大致可分为前期调研、制定目标、选取主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组织实施、展示交流与开展评价等,笔者以“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例,介绍地理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方法。

1.前期调研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前期调研是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第一步,这一步不应被忽略,因为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随意开展。前期调研主要包括对“学习需求”和“学习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学习可行性”进行评估。做好前期调研可以明确“要不要开展学习”和“能不能开展学习”。在学习“农业”章节时,笔者发现相较“传统农业”,大多数学生对“现代农业”更感兴趣,但受到课堂学习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常用欣赏图片、视频等方法敷衍了事,令人意犹未尽。事实上笔者学校校内外可用于现代农业学习的资源十分丰富,学校建设有“耕读园”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周边还有蜜桃村、蜜梨村、板栗村与红薯村等多个“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基地。基于以上调研,笔者认为可选取家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综合运用地理、劳动、生物、数学和信息等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2.制定目标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制定一般采取双线并进的方式。在分析学生特征和跨学科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从课程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能力出发,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保证地理课程内容的流畅和连贯;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习过程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培育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取向。[3]本次学习力求做到在内容和方法上以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学习方式为主,兼融劳动、生物、数学和信息等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立足学生实际,着眼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通过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學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最终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①从高产、优质、高效、科技与生态等视角审视家乡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对家乡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提出开放性、有价值的建议。

②综合运用地理、劳动、生物、数学和信息等多学科知识尝试解决家乡“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真实问题,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积累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经验,提高对跨学科问题的研究能力。

③综合运用地理、生物课程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分析南烛的生态要求与家乡地理环境的匹配度,尝试绘制“常州市南烛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图”,评价规划图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劳动种植、生物观察、数学测量、地理调查和信息检索等实践活动,认识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技术、政策、劳动力、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

⑤通过学习活动提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探究等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秉持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形成乐于创新、主动实践的良好品格。

3.确定主题和内容

主题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是主题的具体呈现。选取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和内容应力求做到:有确切不移的研究价值、有生动有趣的研究问题、有丰富多彩的研究资源、有大小合适的研究范围和相对丰富的研究经验等。本次活动以“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主题,以“发展南烛特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为具体研究内容,主要考量如下:第一,属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范畴,对深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二,研究问题鲜活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第三,与地理、劳动、生物、数学和信息等学科知识关联密切,研究资源丰富;第四,聚焦家乡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范围合适;第五,立足于乡土乡情,师生研究经验丰富。

4.确定学习形式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和共创的过程,需要选择凸显学生主体性、释放学生个性、解放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形式。因此,只有具备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现代学习特质的学习方式才是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值得选择的学习形式。本次学习选择项目式学习形式,并针对学习环节的动态逻辑关系设计学习流程(图1)。

5.选定学习场所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积极打破学校、教室的约束,把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整合起来,构建更加真实、广阔和开放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中解决真实问题。本次学习不仅利用校内的耕读园、网络教室和地理教室等资源,还利用菜市场、丘陵山地和村委会等校外资源,构建校内和校外结合、自然和社会融合的大课堂(图2)。

6.组织实施

(1)确定任务群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间长、内容多、困难大,需要将核心问题分解成问题链,并围绕问题链设置任务群,通过任务群来驱动实施。围绕“家乡能否发展南烛特色农业”这个核心问题,将其分解成“大面积人工种植南烛可行吗”“人工种植南烛效益好吗”“发展南烛特色农业有前景吗”“可以在哪里发展南烛特色农业”四个关联的问题链,并围绕问题链设置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表1)。

(2)推进与实施

任务一:南烛种植可行性判断

通过查找资料和野外考察,了解南烛的生长习性,分析家乡自然条件的优势与不足,判断家乡人工种植南烛的可行性(表2)。

任务二:南烛种植效益评估

在学校“耕读园”中开展南烛人工种植实验,调查南烛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对比家乡丘陵地带常见传统农作物的收益,评估人工种植南烛的经济效益(表3)。

任务三:南烛特色农业前景展望

从南烛规模化人工种植角度对家乡市场、技术、土地、劳动力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展望家乡发展南烛特色农业的前景(表4)。

任务四:南烛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家乡适合规模化人工种植南烛的区域,尝试绘制“常州市南烛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图”(表5)。

7.展示交流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倡导以物化的学习产品为基本学习成果。物化的学习产品要能“拿得出手、入得了眼”,就要让展示和交流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闭环,不断接近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本次活动中,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求学生展示和交流相应的物化学习产品,并通过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发现问题和不足,在之后的实践中修改提升,直至获得最理想的学习成果(图3)。

8.评价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应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水平展开,要重视运用表现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持续追踪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表现的变化,并采用多种方法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剔除,科学运用表现变化的净增值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水平。本次学习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评价量表,对学生全过程的学习表现开展针对性追踪观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力求做到公平合理(表6)。

三、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反思

1.莫将“跨”变成“拼”

有些教师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切割成几个时间段,然后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分别上阵。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切块式拼盘组合,其强调的是“跨”而不是“拼”。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针对的问题来自真实生活,多是复杂的劣构问题,仅依靠地理课程的知识和方法往往不够,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协助,这个协助就是“跨”。因此,“跨”的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维。

2.莫把“課题”作“主题”

有些教师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本中某个章节的课题当作学习主题开展单课时跨学科教学活动。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一般采用中等尺度的教学组织方式,主题的作用是将各课时之间的学习关联起来,避免学习碎片化。因此,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不能简单地采用课本章节的课题,而应对学习活动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进行高度凝练。

3.莫以“教”代替“学”

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生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包办替代学习过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学生“自主深度地学”,教师的作用应放在引导、帮助与支持上。因此,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重在“学”而不在“教”。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4]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初中学段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效地推动了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学科学习的开展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朱志平.范导式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3] 韦志榕,朱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4] 朱雪梅,王敏萱.跨学科主题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地理教育,2022(7):3-6.

猜你喜欢

跨学科家乡素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