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树”:“山顶上的党支部”的实践航标
2023-04-08王志荣
□ 王志荣
为确保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落地见效,我们需要出台一个切合本地实际的“指导意见”,需要研究一种读题、选题、领题、破题、评题的“解题方法”,需要书写一套示范先行先试的“实践案例”。山西省委党刊社《支部建设》杂志2022年6月上旬刊首篇刊发《推进“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深度融合》的文章,回答了有关“指导意见”“解题方法”的课题。那么,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案例”又应该如何策划呢?
“支部建在山上,想法画在树上,推进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的深度融合。”这是我任职忻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期间在岢岚县调研时与退休干部农口党总支互动交流的一席话。令人感动的是,张文翰作为总支书记按照我现场讲授的“乐龄树”画法,将一个团队退休规划的新选择绘制成一幅“乐龄树”图板,挂在了花果山党员活动室的外墙壁上。受张文翰事迹感染,我总结整理出这个“山顶上的党支部”的“实践案例”。
“乐龄树”,这是一颗承载着岢岚农口退休干部党总支一班人创业激情和晚景规划的梦想树。只见大树从主干处分出三根枝条:打造秀美花果山、支部建在山上、“三个一”脱贫架构。“乐龄树”挂到墙上,天天看着。今天做啥,明天做啥;近日做啥,远期做啥。看着就有目标,有方向,有劲头,让退休干部清晰明白地耕耘在“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的幸福之中。
“乐龄树”第一枝:打造秀美花果山
2006年,张文翰和县农委的老搭档从领导班子岗位整体退了下来。农口退休干部党员一致推举曾任农口负责人的他担起了退休干部农口支部书记的担子。于是,这个党支部从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抓起,学文件、念书报、谈体会成为退休新常态。随着忻州市委老干部局推行“人生设计”活动,他们着手研究支部建设与人生规划的融合问题。刚开始,支部班子成员坐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各自的退休想法,有的要筹集资金、助学帮困,有的要植树造林、修路架桥。直到有一天,大家一起去了花果山。
张文翰和其他原县农委的老搭档爬上山,看着山下建设得越来越美的岢岚城,心潮起伏。此时此刻,他们在想着同一个话题:“县委、县政府信心满满,带领在职干部为岢岚的美好明天苦干实干,我们退休干部不能闲着享清福,要把农口干部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将脚下这片荒山秃岭改造成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于是,张文翰跟几位老搭档结伴出了门。从陕西到东北,看树木果园,访技术专家。一圈考察下来,心里便有了底:着手绿化荒山,筹建温室大棚。此时,适逢岢岚县出台鼓励农民盖大棚的倾斜政策,可农民的种植习惯不容易改变。让他们示范引领的时候到了!
2011年,张文翰和10位退休干部一起扛起镢头、带上干粮、打起行装,开始了绿化荒山的第一步。一锹土一锹泥,一身土一身汗,艰苦奋斗10个月,投入人工300余人,填沟造地5亩,在荒山上建起山地日光温室大棚。随后敲定在大棚里试种油桃4号、无核白葡萄。他们每人先出资1.5万元,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3个油桃大棚、1个葡萄大棚建了起来。第二年,大棚发展到了6个。
退休干部党员在花果山开发现场,共同参加“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深度融合主题活动。图为退休干部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大棚试种成功后,他们的想法便越来越大,开始规划起“长寿林”“成长林”的事来。先后购买打孔机两台,引进沁盛香花槐、中华金叶榆、东北大李子等20多个新树种,种植苗圃30多亩,完成绿化任务500多亩。
以花果山有了花草树木和大棚果实为标志,让支部活动与退休规划实现了首次“握手”。他们的“乐龄树”第一枝开出了茂盛之花。
“乐龄树”第二枝:支部建在山上
支部活动与退休规划的有机结合,大家有说不完的话、议不尽的事。张文翰有感而发:“要向支部活动无场所的现状挑战!过去,部队把支部建在连上,现在,我们就把支部建在山上。”大家积极响应,和泥、搬砖、买材料、盖房子,很快便打造出3间窑洞,设立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并建立了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
说起建在山上的党支部的事,张文翰的心中满是“感动”。一位支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虽然我退休了,也能让自己的特长派上用场,这样的支部活动有意义、很开心。”有一位老党员不顾自己生病,拔了输液吊针坚持上山。两位80多岁的老党员也和众人一样上山植树,不肯闲着。一位支部委员干脆把家搬到山上,五年来就在山上吃住,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了植树季节,近百名老党员和退休干部全部上山植树,一干就是70多天。路过的行人看到此情此景,情不自禁冒出一句话:“真像当年的南泥湾!”
“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的深度融合,更加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08名退休党员和干部陆续参与其中。2012年12月,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花果山团队扩大了,大家的信心更足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
他们种下的“乐龄树”,在党组织强有力引领下,更加根深叶茂起来。
“乐龄树”第三枝:“三个一”脱贫架构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们积极奉献力量,在“乐龄树”主干树枝标注了“三个一”脱贫架构,伸展出三条射线:一个模式、一项转型、一片爱心。
一个模式,即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户,他们建立了农口退休干部技术人才库,组建了花果山脱贫技术服务队。服务队下设种植、养殖、林果、农技4个项目小组,由县委老干部局与各乡镇对接,28名技术老专家联系9个乡镇、23个村的61个贫困户和2个养殖场,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举办技能培训,发放科技资料,提供信息服务。几年来,他们共组织科技人员下乡280多人次,现场解疑答难近千条。2017年,在宋家沟村新村扶贫搬迁工作中,张文翰会同5名老党员与15户贫困户结对子,帮助搬迁户解决了一系列新问题。
一项转型,即将花果山6个果蔬大棚经营权转交给贫困户,打造由退休干部指导、贫困户经营的示范种植园。2017年1月,农口退休干部党总支与东街村委达成转让协议,将他们付出无数心血的花果山果蔬大棚的经营权转让给东街村,由村里贫困户经营,党总支负责技术指导,经营收入全归贫困户,以此模式打造基地转型示范样板。示范的力量无声却有力。一批想要种植大棚的农户找到了党总支,他们当即表示:“给你苗子,给你技术,全程服务。”一些果树专家、老党员深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从提供苗木到技术指导,从种植到施肥、剪枝,全程提供支持服务,周边几个村的大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起来。
一片爱心,即通过教育扶贫、矛盾调解、党性教育等诸多好事实事的爱心行动,助力这棵独具魅力的“乐龄树”更加充实丰满。几年来,他们以扶贫基金会为载体,牵线搭桥筹资50余万元,帮助了113名大中小学生,救助了4名重病学生,为患白血病的小学生集资7万余元;张文翰跟10名同志主动请缨,担任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为创卫、创文建设做好事393件;6名同志参加“人民调解中心”工作,调解各类社会矛盾203起;张文翰兼任退休干部艺术团支部书记,组织老同志自编自演了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类文艺节目,先后承担多场文艺演出,巡演节目超过200余个。
他们的系列行动,进入了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和有关新闻媒体的视线。2013年9月,在我的提议下,局务会研究决定,忻州市召开老干部发挥团队作用岢岚现场会;2015年,农口退休干部党总支被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张文翰在全省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18年,张文翰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上做了经验交流,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各市进行了巡回宣讲。2021年“七一”期间,张文翰荣幸地被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新华社、《山西日报》以及“山西新闻联播”报道了他的事迹。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乐龄树”的实践非常有效,特别是在“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深度融合上发挥出了尤为明显的作用。种下一棵“乐龄树”,也需要老干部自身、组织和社会的精心呵护,使其主干强壮、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点评】
张文翰和“山顶上的党支部”的探索和实践,引起了中组部老干部局的充分肯定。中组部老干部局主办的《学习参考》杂志,2022 年第1 期刊发了忻州市委老干部局推送的《“乐龄树”:“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深度融合的航标》的文章。这个党总支的“乐龄树”案例策划“被重视”的原因起码有以下三点:
“乐龄行动”体现科学性。忻州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实施“乐龄行动计划”,引导离退休干部要学会将自己后半生的新活法画在“乐龄树”上。张文翰和他的团队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做出了典型示范。他们研发的《时代老人的“时尚元素”》的“系列讲座”里,已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将各自的“乐龄行动计划”画在“乐龄树”上的专题培训,效果颇佳。
“融合路径”体现接地气。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之后,中组部老干部局对忻州在推进文件精神落地见效上做出探索实践寄于厚望。忻州市迅速锁定了“支部活动与人生设计”深度融合作为切入点,从“指导意见”“解题方法”“实践案例”三个维度加以突破,让市委老干部局的创新思路转变为基层支部的生动实践。这是张文翰和他的团队“乐龄树”枝繁叶茂的又一重要原因。
“人生设计”体现新跨越。“人生设计”是忻州老干部工作的特色品牌。这个品牌建设分两个层面:“乐龄人生”突出的是老干部个体人生内涵的丰富和充实;“乐龄团队”突出的是老干部群体人生价值的延伸和拓展。张文翰和他的团队“乐龄树”,体现出“人生设计”由个体向团队的新跨越,把志趣相投、协同合作、乐于奉献的老干部群体打造成专业的服务团队、创业团队、奉献团队,形成了强大的老干部发挥作用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