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情境化命题的思考

2023-04-07王文静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玲小狗小伙伴

王文静

目前,情境化命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部分试题情境化;二是部分板块情境化;三是整张试卷情境一体化。从这三种情境化命题的情况可以看出情境化命题发展的理念、程度、创意都在不断更新。那情境化命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导向、监控、诊断的作用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情境化命题要关联社会生活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考试时不可能将学生带到生活现场,我们只能在命题时设计一些与真实生活、现实社会尽可能接近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如“看拼音写词语”,小学语文命题的传统第一项,如今这种孤立考查学生识字、写字的形式已经不常见了,而是加入了情境,如例题:

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jí jiāng

今年暑假,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        在泰

yù bèi

州举行。瞧,__________工作正有序进行:泰州体育馆

líng kōng                   kāi pì

__________而起,环城河岸       了健身步道,大街小

zhuāng shì              jiàn xíng

巷__________一新,人们__________“我运动,我健康,我活力,我幸福”的理念,喜迎省运会的到来。

这里要求书写的6个词语都是四年级教材词语表中出现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这样的积累零散地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储在学生大脑中。这道题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中,在“省运会”这一特定情境中,每个词语都鲜活起来,积累语言经验的同时自然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感受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

再如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中的习作是这样出现的: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沟通和表达,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近来,有一首流行的歌曲《挖呀挖呀挖》:“我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我在体育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运动的种子,开健康的花;我在语文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诗歌的种子,开理想的花……”这样的歌词,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以“我在        里挖呀挖”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记叙一件事,写出感悟。

《好的故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家国梦”的追求。如何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写出自己的思考呢?这道题巧妙地借助最近网络大火的歌曲《挖呀挖呀挖》,以此为情境,学生构思时有了切实的依据,“种诗歌的种子,开理想的花”,通过这样合理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面向生活的表达能力。这道题目情境的创设与习作任务的匹配非常完美。

二、情境化命题要彰显育人价值

语文学科命题既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彰显出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等文章回忆童年生活,表达了故土难离,乡音难忘。这一“热爱故乡”主题可以延伸至试卷命题中,在阅读理解板块出现。如五年级试卷的两篇阅读理解材料均与乡土元素有关,一篇与家乡名人有关,一篇是家乡风景介绍。分别设计了《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理解,多角度了解郑板桥的同时,感受他爱民如子、勤于公务的品质,致敬家乡名人。另一篇《一带碧水绕凤城》是现代文阅读理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家乡风景名胜,探究人文荟萃、历史厚重的家乡文化,弘扬家国情怀。这些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命题选材,让学生在完成试题的同时,实现观念的重塑,精神的成长。

再如这份试卷中的名句填空: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怆,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的愤怒,龚自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决心和抱负,梁启超先生“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 !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 ”的热切期盼,《尚书》中“______________ ,克俭于家”和魏征“居安思危,

________________ ”的勤俭,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

________________ ”的惜时如金,都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小小的蝉,也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高洁志向。

这些中华优秀经典作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情境化命题要凸显思维进阶

情境化命题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知识逻辑,强化思维指向,尝试围绕问题或者现象解决、探究的过程来设计任务情境,从而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为例:

星期天,小玲发现她家的小狗不见了。她着急地对小海说:“我家刚买的小狗找不到了,请你和小伙伴们帮忙找一找。”

1.小海会向小伙伴们这样转述小玲的话:“________”(      )

A.小玲家的小狗不见了,她请我们帮忙找一找。

B.我家的小狗不见了,请小伙伴们帮忙找一找。

C.小玲家的小狗不见了,她请你和小伙伴们帮忙找一找。

D.我家的小狗不见了,请你和小伙伴们帮忙找一找。

2.小玲又向小伙伴们介绍了小狗的情况,你觉得她最应该重点强调(       )。

A.小狗最爱吃什么     B.小狗的性格特点

C.小狗的趣事           D.小狗的外形特点

3.请你根据小狗的照片帮小玲把“寻狗启事”写完整。

寻狗启事

我家愛狗不幸走失,小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右图)。

希望好心人看到后联系我们,万分感谢!联系电话:13*********。

小玲

2023年11月19日

这道题目围绕“寻狗”展开,从思考如何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帮忙寻狗,到分析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怎样突出重点,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再到观察图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体会应用文体“寻物启事”的写作要领,以及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等,呈现了解决问题的情境框架,一个完整的思维进阶步骤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同时,如此众多的考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转化为特定情境下的语言实践任务,社会生活场景又暗含表达交际的规则等潜在素养,考查了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再如六年级期末试卷中的一道题: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我们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

1.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你打算把这本书整理到书架的(     )专题。

A.奇妙童话

B.历险探索

C.地理航海

D.神话传说

2.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常常会有不同的译者,以下就是不同译者笔下《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1)我相信,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在这岛上,这是第一次有人开枪。

(人民文学出版社 徐霞村 译)

(2)我相信,自从上帝创造了这世界以来,第一次有人在这个岛上开枪。

(译林出版社 郭建中 译)

我喜欢__________ 。(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故事的内容对我们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流落荒岛,没有必要读这本书,你认为呢?请表达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鲁滨逊漂流记》是六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围绕这本名著首先考查判断它的内容属于哪一类,然后出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两种译文,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两种译文的不同,根据不同点思考分析出前者更适合国人阅读,后者更忠实于原著,达成对内容的深度理解。再辨析在新时代下要不要读这本书,在思辨性的阅读表达中走向高阶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小玲小狗小伙伴
我和我的小伙伴
神秘的啼哭声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jiāo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
可可西里没有海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