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西行路:《西游记》德语译介研究

2023-04-07胡清韵

国际汉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德语译本西游记

胡清韵 谭 渊

一、引言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而且更影响着后世神魔小说的创作。《西游记》庞杂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但其寓庄于谐的行文手法、诗文夹杂的章回叙事以及艰深晦涩的儒道释思想融合等也成为了其外译过程中的重难点。与《西游记》在英美国家的研究热度相比,其在德语界可谓是冷清滞后的。直到2016 年,瑞士汉学家林小发发表了首部德文全译本《西游记》,才骤然在德语世界引发了一股“西游热”。该译本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首印3000 册一售而空,译者林小发也因此获得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翻译类大奖。该译本不仅在欧洲获得好评如潮,也在中国国内受到了热切的关注。其中第一章经中国学者回译成中文后更是热度空前,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被网友热喻为“中国版《创世纪》”、“堪比史诗”、超越“魔戒”。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文学德译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国内受到如此程度的关注”a何俊:《〈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8 年第1 辑,第270 页。。纵观《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翻译历程,从片段故事的节译、经由英语的转译、删减较多的选译,直到成为焦点的全译本,《西游记》在德语世界可谓历经了艰难的百年“西行”。《西游记》德语译本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早期学者多夹于梳理传播史着手,如王丽娜在《〈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中对德语片段译文、两个德语译本以及德语改编画册进行了介绍。此外林小发全译本于2016 年才正式发行出版,虽颇受赞誉,如胡陈尧和刘云虹在《译与变:关于〈西游记〉海外传播路径的思考》一文中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又一重要成果,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其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偶有零星几篇文章也着眼于翻译策略的分析,缺乏全貌的对比研究,也忽略了译本本身的翻译风格和丰厚副文本的特色,其译本中突出的中国文化特色也没有得到关注。因此,本文旨在梳理《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译介情况,分析各个译本的特色,并重点探究林小发译本在“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是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典籍外译的范本之作。

二、片段译文——《中国民间童话》

《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首个节译本出自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之手。卫礼贤早年以德国同善会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致力于教育事业和中国典籍翻译,后成为法兰克福大学首任汉学教授。他的翻译作品几乎是“当时欧洲青年人乃至成年人汲取东方营养唯一的源泉”,a王燕:《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 年第5 期,第152 页。其译介的《论语》《老子》《庄子》《易经》直到如今都是享誉德语世界的经典之作。1914 年,卫礼贤在耶拿的迪德里希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民间童话》,作为该社世界童话系列丛书中的东方童话分卷。该书按照儿童故事、动物寓言、圣贤术士故事、自然与动物故事、鬼怪故事、历史传说、艺术故事七种类型编译收录了100 篇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猴子孙悟空》作为压轴之作,卫礼贤在前言中特别强调此篇并不属于以上七种类型中的某一种,而是“兼收并蓄多种不同主题的巨作”。bRichard Wilhelm, Chinesische Volksmärchen. Jena: Eugen Diederich Press, 1914, p.404.

首先,《猴子孙悟空》是卫礼贤对《西游记》前七回片段式的节译,内容高度浓缩,但仍完整地展现了从石猴出生、花果山称王、拜师学艺、大闹天宫直到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的故事情节。卫礼贤认为,《猴子孙悟空》和“《天路历程》很相似,是一个寓言故事。包含了大量神话和童话主题”。cIbid.为了与其童话定位相吻合,卫礼贤在翻译时笔墨多偏重于当中最具童话特质的部分。例如,卫礼贤对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这一情节几乎是完整翻译,生动展现了孙悟空变成麻雀、鱼、水蛇、老虎、庙宇的奇幻场面。

其次,译文从语言上来看,通俗简单,却很好地刻画了人物语言特色和动作细节,如:

原文: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d(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年,第42 页。

译文:猴王愤怒道:“我老孙在这儿被如此不好的对待!”他边离开边说着:“在我的花果山上我是王,是老大。他凭什么哄我到他天上喂马?我不给他干了!我不给他干了。”

孙悟空的张狂不羁跃然纸上,对德语读者来说颇具可读性。此外,虽然只是片段节译,卫礼贤却添加了大量的注释,从“孙悟空”名字的内在含义到观音、阎王等神仙的解释。还特别指出了“猴子”的意义,认为其是心的象征,整篇小说就是在讲述石猴作为自然人的心灵朝圣过程,这正是孙悟空被称为“心猿”并进行心灵修养的意义。这一解读足以肯定卫礼贤对《西游记》宗教的含义理解透彻。更可贵的是,卫礼贤首次提出了“孙悟空原型为哈奴曼说”,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使人想起罗摩的同伴哈奴曼”,eRichard Wilhelm, op.cit., p.404.比“胡适提出的哈奴曼原型说法提前十年之久”。f王燕:《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第155 页。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译作的影响力很快便波及英语世界,马顿斯(Fredrick H.Martens)于1921 年转译了其中73 篇故事,取名《中国民间故事》,并连同注释完整转译了最后一篇《猴子孙悟空》,称其是一部“达到幻想巅峰的准宗教戏剧”。gFredrick H.Martens, The Chinese Fairy Book.New York: Frederick A.Stokes Company, 1921, p.Ⅴ.

综上,卫礼贤的片段译文虽然只是对《西游记》前七回故事的简单译介,只作为童话故事集中的一篇,但光芒夺目。趣味性与文化性兼具的译文使“孙悟空”形象首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在德语世界的读者面前,成为《西游记》“西行”路上的起点。

三、英语转译本——《猴子朝圣路——一个中国传奇》

于1947 年出版的《猴子朝圣路——一个中国传奇》是由乔吉特·博纳(Georgette Boner)与玛利亚·尼尔斯(Maria Nils)根据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的英译本《猴》转译而来。作为第一个德语《西游记》选译本,虽然其内容并不完整,但在德语国家拥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该译本自发行以来,便不断再版,迄今为止共有四个版本。其中1961 年的版本更是为迎合当时欧洲社会嬉皮士运动中的叛逆主张将其更名为《叛逆的猴子》,内容则与原版一致。就其传播情况而言,乔、玛二人转译本无疑是成功的,为读者打开了“西游”文化之门,使德语读者能较为全方位地了解了《西游记》的大体故事情节。

该译本从内容上完全遵循了韦利英译本选择的三十回框架结构,并连同英文版的前言一并翻译。德译本在书名上直接沿用了“Monkey”英文一词,扉页中两位译者写给悟空的信也称其为“亲爱的猴子”(Lieber Monkey),均没有译成相应的德文,“Monkey”一词被当作了专有名词。韦利的版本是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的译本,乔、玛二人的保留译法无疑借用了其深厚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该译本的日后多次出版发售。对比英文原本,德语译本增添了扉页上译者二人写给主人公——“猴子”的信以及韦利特别为德语译本撰写的后记。扉页上的信是两位译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信中高度认同韦利的英文翻译,认为“即使不通过《西游记》的中文原著亦能感受到猴子的独特禀性”。aGeorgette Boner, Maria Nils, Monkeys Pilgerfahrt—Eine chinesische Legende.Zürich: Artemis Verlag, 1947, p.1.此外还赋诗一首盛赞其神威与不羁:“你西行穿越尘世,开启广阔的灵性。筋斗云里内力变化无穷……朝圣之路上你不屈不挠,扶正祛邪中你永不气馁。幻想世界由你开辟”bIbid.译者饱满的情绪和对孙悟空的喜爱洋溢在字里行间。值得一提的是,韦利在特别为德语译本撰写的后记中提出了《西游记》是历史和神话两大主题相结合的观点,梳理了《西游记》成文的演变历程,并肯定其“虽承载着佛教哲学等宗教思想,却并不过分说教”。cIbid., p.464.此外,韦利认为《西游记》与约翰·班扬(John Bunyan)的《天路历程》都承袭着历经惊险朝圣、寻找救赎的同一母题,两者也经常被拿到一起比较,然而“《西游记》却明显在主题立意上更胜一筹,其中的幽默和普世性的超脱主题远远优于班扬作品中直接露骨、严肃的宗教性”。dIbid.

从转译的德语文本来看,乔、玛二人在翻译时,基本上采取了忠实于英译本的直译。但德语译本在遣词造句上超越了韦利的英文译本。例如“顺风耳”一词,韦利译为“Down- the- wind Ears”,而德语译本则为“In-Alle –Winde-Ohr”。韦利的译法虽也表达了能够听到随风而来的声音之意,而乔、玛二人的译介则更加突出了能“耳听各方”的神力。至此,德语读者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关于“猴子孙悟空”的片段,而是接触到了虽“删繁就简”却也依然算完整的西游故事和以小说形态出现的《西游记》。

四、时代制约下的节译本——《西行朝圣路》

1962 年约翰娜·赫茨菲尔德(Johanna Herzfeldt)出版了首部直译自中文原著的《西游记》百回德语节译本《西行朝圣路》。赫茨菲尔德可谓是被人遗忘的东德汉学前辈,其译著颇丰,除了《西游记》之外,还翻译过《水浒传》《今古奇观》,更以研究如鲁迅、巴金、茅盾等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见长,并译介过《家》《子夜》《朝花夕拾》等多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赫茨菲尔德的《西游记》译本入选了《大中华文库》项目并于2010 年由岳麓书社以汉德对照双语版发行。

赫茨菲尔德译本全书共573 页,包含一百章正文翻译和后记中的《历史上的玄奘及其印度之行》《吴承恩与他的〈西游记〉》两篇文章,以及注释和对文中出现主要场景和人物的说明。遗憾的是,该译本的后记和一些知识性的注解在2010年作为《大中华文库》项目出版时被删减了,仅保留了正文。从体例上看,该译文保持了百回章节的框架,在正文中用章回名以及对应的章节数来标注章节,而在目录页中又用文字归纳了相应的章节主题,如第一到第七章便被总结为“从孙悟空的出生到其被关押在五指山下的故事”,aJohanna Herzfeldt, Die Pilgerfahrt nach dem Westen.Leipzig: Greifenverlag, 1962, p.5.方便德语读者对每一章节都有清晰的认识。而对于为什么选择节译而并非全盘翻译,赫茨菲尔德在后记中称其是为给德语读者减负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修改,省略了冗长的不影响情节的段落、诗文和每章的卷首语。bIbid., p.562.至于保留百回章节结构而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筛选的翻译方法,赫茨菲尔德更是认为是自己别出心裁的创举,并在翻译时创建过渡内容,“尽力用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样式来呈现,以使读者不会感到文中有裂痕”。cIbid.赫茨菲尔德的百回节译本既使德语读者了解了原著的行文架构,又缩减了长度,降低了阅读难度。从译本的语言来看,措辞风格依贴原文,语言简洁,几乎没有自由发挥。例如《西游记》第一回中美猴王与群猴喜宴之时对于阎王掌管生死簿并以求不生不灭的对话:

原文: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d(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 页。

译文:猴王大喜道:“我现在就离开你们,前去寻找这受优待的事,从那儿学会怎么逃避死亡”。

从译文来看,赫茨菲尔德在翻译时运用了至简笔墨总结了对话内容,省掉了大量难以翻译的成语以及对德语读者来说陌生的文化负载词汇。

赫茨菲尔德《西游记》百回节译本产生于前东德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文化氛围造成了该译本无法从深层次上阐释儒释道并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其宗教内容的遗憾。其在后记中更是强调,在阅读《西游记》时不要过分关注其中怪力乱神的超自然元素,这一点也投射到译者对正文的翻译中。如在对《西游记》开篇中天地之数、万物开元场景描述的翻译时,译者额外加入一句“假如古人的说法可信,”eJohanna Herzfeldt, op.cit., p.5.原句:Schenkt man den Alten Glauben, so versank in der Mitte der letzten Periode die Welt von neuem in das Chaos und blieb darin für die folgenden fünftausendvier Jahre, während deren der erste Zyklus sich vollendete.笔者译为:假如古人的说法可信,在上个世纪的中期世界再次陷入混乱,并在之后的五千零四年里一直持续,在此期间一个新的周期已经完成。直接将《西游记》所架构的世界放在了“非科学”的“封建迷信”层面上。进而,译者认为要从反抗封建专治压迫的角度解读,直接将小说定性为反映“阶级斗争的一面镜子”。fIbid.她认为吴承恩在饱受封建统治的压迫之下,以虚幻的仙界来抨击当时的社会,以此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残暴不仁。其中孙悟空代表着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坚定不移追求自由与尊严的“农民起义真英雄”,gIbid.是千百年来无数奋起反抗权威的豪杰们的缩影。如第七回孙悟空和如来佛祖的对话,孙悟空原话:“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h(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6 页。译者显然觉得依照原文翻译不足以体现其要塑造的孙悟空反抗封建强权的进步形象,便在译文中改写成“玉帝怎么有权利要求他的王位能保持不变呢?愿他准备好搬离天界,否则我将向他宣战!”iJohanna Herzfeldt, op.cit., p.558.并进一步解读为是孙悟空对如来佛祖提出“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要求”,jIbid.而又因其“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不打破封建制度而失败,最终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kIbid.该译本对《西游记》原著的解读无疑受到了东德主流意识形态中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当时封闭的政治环境制约,其译本很难流通至东德之外的其他德语区,加之对原作进行了“有目的”的选译和删减,所以即使保留了完整的百回章节体例结构,此时的《西游记》在德语世界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

五、匠心独具的林小发全译本

2016 年,瑞士汉学家林小发a林小发1968 年出生于瑞士,14 岁时因到访比尔(Biel)演出的广西杂技团偶然开启了日后她与中国文化的“姻缘”。从最初于1990 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直到2016 年返回瑞士,林小发在中国生活了25 年,其间完成学业、与版画家孔国桥结婚生子定居杭州,同时她一直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事业,更潜心近二十载完成了首部《西游记》德语全译本。如今回到瑞士的林小发不仅没有停止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翻译,更试图以文学翻译为方法来展示中国文化实力并搭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2018 年林小发翻译的《千字文》德语译本出版发行,再度广受好评。翻译的德文全译本《西游记》由出版过多部经典之作的雷克拉姆(Reclam)出版社发行。该书一经出版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得了无数好评。莱比锡书展主办方高度评价她的《西游记》新译本,称赞她“不仅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更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思维方式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真正践行了作为全世界性的文学的世界文学理念”。b此处为笔者试译,德语原文如下:Nicht nur von einer Sprache in die andere hat sie übersetzt, sondern einen Abgrund der Zeiten und Denkungsarten überbrückt, treu dem wahren Begriff der Weltliteratur als einer Literatur aus der ganzen Welt für die ganze Welt.在中国,林小发译本不仅立刻受到网络媒体和网友的热烈称赞,各大官方媒体也都竞相报道了林小发在中国求学以及她历时十七年艰辛翻译《西游记》的“取经路”。该译本长达1300 多页,从底本甄选到对翻译风格的斟酌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深度阐释等都颇具特色,更彰显出其作为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译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用心。

(一)翻译底本的甄选

林小发译本不仅是第一部直接从中文《西游记》翻译而来的德文全译本,更有着区别于其他语种译本的特色,仅其底本甄选就已然独树一帜。不同于英语等其他译本所选择的世德堂本和李卓吾点评本这两个通行的明刻本,林小发选择了清代汪象旭(澹漪子)、黄周星笺评修补的《西游证道书》刻本作为翻译底本。林小发在后记中列出了《西游证道书》与明代《西游记》的不同之处:“《证道书》对叙述文本和诗歌有语言风格的加工;将冗余重复以及描述性的诗歌进行了删减;编辑了疏漏和不合逻辑之处,删除了个别被视作违背道德教化的语句;在第九回插入了玄奘的生平,将原来第九到十一回的内容重新整合成第十回和第十一回。”cEva Lüdi Kong, Die Reise in den Westen.Stuttgart: Reclam, 2016, p.1317.汪象旭和黄周星的艺术加工使全书更为精炼可读,也使得《西游证道书》成为《西游记》诸版本中情节最完整、错误最少的一种。d苏静:《明清时期〈西游记〉点评本的传播》,载《长江学术》2012 年第3 期,第42 页。林小发还进一步解释到,这一版本中所含诗歌数量不多,易于欧洲读者接受,也没有过多冗长的重复内容,因而更适合译为德语。eEva Lüdi Kong, op.cit., p.1318.值得注意的是,林小发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游证道书》序言将丘处机列为作者。她认为,将丘处机(1148—1227)作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难以成立,它更多的是为了方便道教人士从道家角度解读《西游记》思想主旨,然而从小说中使用的明朝官衔可以推断此种说法并不正确。fIbid., p.1312.随后,林小发厘清了从唐玄奘赴天竺取经到元末明初《西游记》最终成书的历程,梳理了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杨闵斋《新镌全像西游记传》、朱鼎臣《西游释厄传》等众多版本。gIbid.通过研读原本、比较众家释义及学者考证,林小发认为《西游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量作家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传说结合起来的集体著作”。aEva Lüdi Kong, op.cit., p.1310.最终林小发以“原书作者仍然存在疑虑”为理由,在译本包括封面(图1、2)中都没有给出原作者的名字,打破了从阿瑟·韦利开始将吴承恩列为原作者的惯例。b李双志:《〈西游记〉之“西游记”》,载《上海文化》2017 年第7 期,第118 页。

图1 林小发译本封面

图2 林小发译本第一卷封面

但也有学者对林小发所选择的翻译底本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林小发将《西游证道书》作为底本多出于译者的主体性目的和个性化需要,c何俊:《〈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第279 页。其中“借说金丹奥旨,以心猿意马为根本,而五众配以五行”d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319 页。的解读方式正是译者多年来偏好老子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林小发选用的《西游证道书》并非善本,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西游记》的文化内容,其译本将原作者署名为无名氏更是使多年来的“西游”研究重新退回混沌状态。e竺洪波:《林小发德译〈西游记〉的底本不是善本》,载《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4 期,第32 页。

(二)独特的翻译风格

林小发德译本自出版发行以来,其独到的译介风格在学界颇受赞誉,被评价为“既紧贴原作文字又体察读者之需”f李双志:《〈西游记〉之“西游记”》,第119 页。的精美译本。《西游记》原作语言诙谐幽默,颇具特色,更穿插着大量体裁繁多的古典诗词。而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书中涉及“儒释道”三教、阴阳五行、八卦易经、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中国古代文化内容,为《西游记》的外译增添了不少困难。而林小发始终保持“严谨的、忠于原文的”g顾牧、王建斌:《超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语境下的中德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年,第74 页。态度,将“使这部精妙著作的德语版易于为读者所接受作为首要任务”hEva Lüdi Kong, op.cit., p.1284.,以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达、雅’的要求”i顾牧、王建斌:《超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语境下的中德文学翻译》,第75 页。。因此,林小发的翻译兼顾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整体风格和内容上都竭力忠实再现原作风貌,同时力求符合德语读者的诗学情致和审美期待。例如第四十八回八戒与行者对话中出现的双关语“师傅姓‘陈’,名‘到底’”,这里“陈”字面上为唐僧父姓,实与“沉”谐音相关,与“到底”相连,表达了唐僧沉到通天河里不见踪迹之意。对于此处语义双关,林小发译为:“Der Meister hat den Namen gewechselt, er heißt jetzt mit Vornamen Daodi, auf den Grund, und mit Nachnamen Chen, versunken.”jEva Lüdi Kong, op.cit., p.592.(师傅已经改名了,此时他名叫Daodi,到底部,姓Chen,沉。)林小发在翻译时有意添加“师傅已经改名了”来引导读者发现原文蕴含的深刻寓意,而“沉”“到底”这两个双关语则用音译加上文中直接解释的方式阐明此处文字游戏的意义,译者更是细致到对姓和名的位置顺序都做出了符合德语语境下名前姓后的处理,此种变通处理和文内注释相结合既保证了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又准确传递了中国文字的文化内涵。又如第七回中一首描述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行事张狂的诗歌中有一句“三皈五戒总休言”,林小发将其译为“Drei Gelübde, Fünf Gebote.Davon rede hier kein Wort.”aEva Lüdi Kong, op.cit., p.100.(三大誓言,五大戒律,在这里都不要提及。)对于“三皈五戒”这一宗教文化负载词汇,林小发首先选用了德语读者熟悉的“Gelübde”和“Gebote”两个基督教词语:“Gelübde”原意为向上帝许下的庄严诺言;“Gebote”则源自《圣经》中的“摩西十诫(Zehn Gebote)”。b胡清韵、谭渊:《〈西游记〉德译本中副文本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研究》,载《中国翻译》2021 年第2 期,第115 页。接着,她又在脚注中详细说明:“三皈”指的是对“佛、法、僧的三重关注”;“五戒”则分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进行邪恶的性行为、不说谎、不饮酒”。cEva Lüdi Kong, op.cit., p.100.这种文内归化加注释的翻译策略的运用,使熟悉基督教宗教背景的德语读者在了解诗文大意、缩短与中国传统文化距离感的同时又避免了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可读性和异域感尽可能达到了统一。

此外,林小发在多次访问活动中均表示,除了增强对《西游记》原文的理解之外,还极力钻研包括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艾兴多夫(Joseph Karl Benedikt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等18、19 世纪德国文学家的作品,以改进德语译笔。通过对德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造就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始终秉持的诗学、美学风格,单就其德语译文来说也可谓经典、致雅之作。例如以下节选的林小发对《西游记》开篇定场诗的翻译(见表1)。

表1 林小发对《西游记》开篇定场诗的翻译(节选)

此首诗是《西游记》整个故事的起源,描述了宇宙天地自混沌到最终形成的过程,揭示了整个西行故事所蕴含的宇宙本源和万物造化的根本道理。从诗歌的结构上来看,林小发将原诗每一句都拆分成两行,使每行诗句变得简短,避免了使用多重代词和复杂从句的德语常用语法,使整首诗读起来短促有利、富有节奏感。从诗歌的韵律来看,采用了史诗惯用的扬抑抑格音律节奏来展现天地万物的宏大场面,且尾韵对仗工整,译本读起来气势磅礴、顿挫鲜明。从诗歌内容来看,忠实表达了原诗的意义,对“盘古”这一中国神话人物采用了文内注释的方法,简明扼要的译为“原始巨人盘古”(der Urriese Pan Gu),消除了德语读者的陌生感,在不破坏诗韵的前提下力求再现原语文化内涵。综上可见,林小发的译文精巧流畅,字里行间都彰显着译者高超的语言功力和在翻译上的竭力用心。

(三)深刻的文化内涵阐释

作为我国神怪小说的巅峰之作,《西游记》背后蕴藏着宏富博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涵。林小发始终认为,对于西行取经故事情节的译介仅仅是最简单的要求,而宝贵的文化精神、儒释道三教合一等重要文化结晶才是最应该传达给德语读者的中国文化精髓。为此,译者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文学的推广者,并以扎实严谨的态度逐步读遍如四书五经、宋明理学等中国古代经典,细致研究如古代建筑、时间单位、金钱名称、封建官职、宫廷礼仪等琐碎的文化现象。a顾牧、王建斌:《超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语境下的中德文学翻译》,第74 页。林小发始终认为,“目前推广中国文学的译本正当其时,西方读者意识到中国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也知道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b同上,第76 页。而“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c同上,第68 页。能够进一步增强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逐步蜕变为由表及里的深入认识和接受。

事实上,《西游记》借奇幻的神魔斗争,以三教教义、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天象地脉等文化内涵为外衣,来“反映明代的社会现状和精神面貌”dEva Lüdi Kong, op.cit., p.1310.。所以原作中历史文化典故、双关、隐喻、反讽等运用极其频繁,连从小熟知西游故事的国人大多数时候都很难真正领会其中的精要,而原本就对中国文化相对陌生的德语读者就更是无法理解该书所蕴含的微言大义。纵观林小发的译本,可谓是一个十分周全的中国文化诠释范例,通过附设神仙附录表、补叙性的后记、大量丰富详实的注释以及生动形象的插图全面展现了原作的文化深蕴,这些副文本建立在译者多年研究基础之上,其中不乏综合创新和发人深思之处。林小发在附录中首先介绍了《西游记》中出现的神仙体系,称其为中国民间信仰、佛教、道教诸神和印度神话的集合体,又融入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社会制度,其中众神形象与人类世俗世界相对应,接着对《西游记》中重要的131 尊神祇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知识考古,如“雷公是道教中重要的神明,与《易经》中的震卦相关,代表着春天、启程、新的开始。雷公的形象为袒胸露怀、面容憔悴、有着尖锐的嘴或喙,拥有翅膀和利爪,身边环绕着雷鼓”eIbid., p.1269.。补叙性的后记长达35页,林小发不仅参照明清两代的评论,而且兼顾了当代中国和日本对《西游记》的研究,内容涉及《西游记》整体结构、思想主旨、象征意义、历史源流、版本沿革、作者问题、发展接受等方方面面,为读者深入了解译本背后的文化做了充分的引导和总结。值得关注的是,林小发特别推崇以道教为重点的解读方法,她依据刘一明、陈敦甫等人的释义,结合明末心学加之《易经》卦象,将“正道”“明心见性”定为小说的主旨。此外也多强调丹道法则在《西游记》小说各个环节中的运用,如孙悟空被称为“金公”(Metallherr),是人心、魔心、道心的多重象征,林小发在后记中结合《性命圭旨》中的普照图从内丹修炼、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道教双修法则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指出在道教文化中“金公”指铅,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三大要素之一,与八戒(木母)、沙僧(刀圭)有着相生相克的自然属性。对应到小说中,则可解读为:悟空灵活敏捷,与内丹修炼中“金”为主动的属性相符合;八戒呆笨,与“木”主静相映衬;沙僧温和,与“土”的调和相对应。而取经路上的磨难与冲突,正如炼丹之难,也是“心猿”孙悟心性修持、摆脱魔性、人格完善的体现,与开篇“心性修持大道生”相呼应。

大量使用《易经》卦象也是林小发译本的一大特色,林小发几乎在每一章都用《易经》卦象对人物形象、命运发展、情节走向进行了阐述,并在后记中单独用整整一个章节详细说明《易经》卦象在《西游记》中的重要性,这一解读方式“炽盛于清朝,自胡适、鲁迅提倡现代研究法后渐趋流断,如今在台湾颇有复兴之势”f李双志:《〈西游记〉之“西游记”》,载《上海文化》2017 年第7 期,第119 页。。林小发认为,《易经》及其卦象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来源”,也是《西游记》中贯穿全文的文化意象,虽然在文中直接提及的不多,却“构成了《西游记》的基本思想,很多情节的描述都和具体的卦象密切相关”。aEva Lüdi Kong, op.cit., p.1301.小说开篇将孙悟空安排在东胜神洲的海外岛上并非偶然,其中“东方”“日出”“春天”皆为“震卦”,象征雷霆和震动,为《易经》中“帝出乎震”,而震卦(☳)底端延伸的阳线表现了生命的萌芽和觉醒,正是章节标题中所描述的“灵根孕育源流出”之时蓬勃发展的景象。另外,大量的注释也凸显林小发译本浓厚的文化气息,仅译本正文中的脚注就多达511 条,而附录中的专门性注解还有60 条之多。这些脚注所含信息颇丰,囊括中国的历朝代、地名、人物、事件、经典文学、风俗文化、神佛名称、儒道释思想、阴阳五行八卦等内容,传递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林小发认为,“今日的中德文化交流状况明显与20 世纪40 年代和60 年代不同,一些简单的中国文化特有概念(如“阴阳”“五行”等)已经进入德语词汇,并不需要多加解释,于是我们能够在随文注释中解释一些更深层的内涵,以此进一步加强文学翻译在中德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任务和意义”。b顾牧、王建斌:《超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语境下的中德文学翻译》,第70 页。比如,“道”虽然在德语中有着对应的词汇,但其内在含义却远非单词“Weg”所能概括。《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的“道”,林小发在文本内将其直译为“der Große Weg”。首先,形容词的大写便可谓是译者的匠心之处,形成专有名词后马上就引发了德语读者对此的特殊关注。其次,译者通过加脚注对内涵进行深层次解读:“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大至天地万物、宇宙本源,小至正途道路、法则道理,表示“终极真理”,作为道教中的重要概念,阐释了原始宇宙能量的内在统一,亦是精神和物质发展的方法支撑。cEva Lüdi Kong, op.cit., p.15.此外,林小发还援引刘一明“《西游记》里道是金丹灵药之道,万物创造之道,万物循环之道”dIbid.的评论,进一步佐证自己以上对“道”的发散式解读以及对文化交流的认真态度。

林小发的德语全译本《西游记》问世虽晚,但经过译者二十年笔耕不辍的用心译介也绽放出不同于其他版本的独特美感,尤其是对其中文化内蕴的深度翻译与潜心研究,使中国经典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接受,同时也成为了汉学家林小发尝试以文学翻译来多方位构建“文化中国”域外形象的重要环节。

六、结 语

从卫礼贤的片段译文到乔、玛二人的英文转译本,再至赫茨菲尔德的百回节译本,最终到林小发的全译本,《西游记》在德语世界历经了百年的嬗变。译者逐步从传教士转变为专业汉学家,译文的质量和规范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亦呈现出由最初渲染“异国情调”到极力挖掘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内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百年来的译介传播历程正是中国文化“西行”的缩影,从支离破碎的片段译介到用工扎实的全译本出现,全方位地向德语读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各个细节,这标志着《西游记》在德语世界的传播迈上了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德语译本西游记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