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木填沧海,美文育童心
2023-04-07蒋雨卿
摘 要:后疫情时代的语文教学,需以人为本,关注人文性,引导孩子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类。神话本就是人类意识觉醒的产物,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挖掘《精卫填海》的人文教育资源和人文教育价值。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要关注做人的教育,即安全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精卫填海 本我 自我 超我 人文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4.012
神话所传承的不朽精神穿越历史,具有永恒的价值。神话具有教育意义,学习神话故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精卫填海》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神话单元的一篇小古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的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小古文《精卫填海》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意蕴深远,表现了各种形态的美。可是因为小古文的精辟,加之人们对神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存在着多元解读,使这篇小古文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于是,《精卫填海》中的真实与虚幻引发了笔者的教学思考。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快乐,它是人的天生需求,即人类的食欲、追求享乐等原始生理需求;作为人格结构中的协调者,超我由完美的原则来支配,属于人格结构的伦理、信仰。本我和超我互相制衡,就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自我追求现实。本我是本能的、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细细研读文本,我们便不难发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精卫(女娃),是真实、复杂、富有人性而又超越人性的。因此笔者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尝试从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层面分析精卫(女娃)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探究《精卫填海》所蕴含的多元化的人文教育价值,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天真无邪的本我——生命教育,从“我”做起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人的天性,简单理解就是赤裸裸的自私,按照本能行事,没有遮遮掩掩。女娃天真无邪,贪玩是儿童的天性。有一天,炎帝不在家,女娃没告诉父亲,便独自去海边玩耍,结果不幸在海上遭遇风浪,溺死于东海。女娃独自出去玩耍的冲动源自她的“本我”的驱使,这符合弗洛伊德所人格结构中的“本我”的特征:唯快乐原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被潜意识支配。女娃溺水身亡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人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也让我们看到了先民对生存的恐慌,这种恐慌来源于人类的原始本能:求生的欲望。
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这样说道:“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教育也是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充满着人文的因素,语文课堂应承担起生命与安全教育的责任。从安全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学习防溺水基本知识,加强防溺水教育的契机。我们不仅要做时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有心人,而且还要用爱心唤醒他们的生命认知。我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中潜在的安全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如在上课过程中,笔者与学生讨论到“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有同学就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女娃太爱钻牛角尖了,她独自去游泳,不注意安全,结果溺水而亡,她为什么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却要去填海?”笔者以此为契机,顺势追问:“因为女娃贪玩,并且缺乏安全意识,独自去东海游玩,结果不幸被大海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如果当时你在她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笔者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俨然是一个个“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有学生这样说道:
A.女娃,在学校教师告诉过我们私自下河游泳的危险性,你不能独自下海游泳,万一溺水,没人来救你,你会有生命危险的。如果你想游泳的话可以回家和你爸妈说,让他们有空带你去安全的水域游泳。(星宇)
B.女娃啊,我们交个朋友吧,以后一起玩呀!海边虽然好玩,但一个大浪打过来就会把人淹没,游泳本领再高的大人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何况是我们小孩子呢?我们可以玩一些适合小孩子玩的游戏,比如跳绳、下棋、过家家等。(莹莹)
C.女娃,你如果不听我的劝告,我要拦住你,不让你独自下水,我还要大声呼叫,找大人来帮忙,回去告诉你爸爸妈妈,你一个人跑去海边玩水了,因为一个小孩子下海游泳实在太危险了。(嘉毅)
接着,笔者出示现代文句子:女娃,去东海边游玩太危险了。请学生想一想用文言文怎么劝说女娃?一学生说道:“女娃,游于东海,甚险。”另一学生说道:“女娃,游于海上,甚危。”还有学生说道:“女娃,汝独游于东海,危哉!危哉!”因课堂氛围异常热烈,笔者就顺水推舟,给学生布置了“我给女娃(精卫)写封信”的小练笔作业,文体不限,现代文和文言文均可。最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了防溺水安全知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二、矢志不移的自我——正言立行,育心無痕
自我是人格中的现实且又理智的部分,是现实中的自己,它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具有中介和协调功能,反映的是合理与恰当的判断。大家认为这么做是好的,我这么做,大家就认为我是好的,会获得认同,自我就是追寻认同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清楚地理解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笔者特意去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真的被笔者搜集到了一些较为有意思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不仅情节更为完整,而且流传较广。于是,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以下的故事:
炎帝闻讯,悲痛欲绝,遂下令实行三项海禁政策:不许百姓出海打鱼,不许寻仙之人去往扶桑、蓬莱等异域,不许开展海洋贸易。并规定:在大陆禁止交易,禁止竞争,禁止远游。女娃死后,变为彩首、白喙、赤足的小鸟,随父狩猎,绕飞林中,悲鸣声“精……卫……”,炎帝举弓欲射之,随从方士禀告:“此鸟乃陛下之女所化!”炎帝心中一惊,放下弓箭,不禁泪水盈眶,久久不能自已,许久之后才说:“就赐小鸟‘精卫之名吧!”精卫在父亲的头顶上盘旋了几个时辰,不肯离去。炎帝作歌曰:精卫鸣兮,天地动容!山木翠兮,人为鱼虫!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
小古文《精卫填海》中的炎帝,课文只用了开头一句话介绍他们的人物关系,作为女娃的父亲,对他没有丝毫的情感描述。在笔者补充了这段资料之后,父亲的形象就更加具体了。资料中显示小女儿溺水,父亲悲痛万分,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形象。精卫听到了炎帝的悲痛呼喊“海何以不平,波涛汹涌”,父亲的召唤让它下决心要填平大海!从此,它每天衔着西山上的树木与石头,投于东海,即使知道自己力量微薄,也无怨无悔地要把大海填平。父亲的话让精卫找回了“自我”,报仇雪恨是精卫“人性”的体现,“自我”的体现,复仇是精卫最真实的心理,这也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表现。
在展开思辨活动的过程中,精卫表现出的复仇行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质疑。教师不用急着“按下”这个看似负能量的观点,而是应让“复仇”观点在课堂中得到探讨,让学生在相互碰撞与辩驳中,逐渐领悟神话蕴含的主流价值观。例如,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女娃不懂得反思,因自己不慎溺水身亡,却把一腔怨气化成了报仇雪恨、有仇必复的行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有的同学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仇不报非君子,我们要有仇必报……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题为《你觉得精卫的填海行为任性吗?》的微型辩论会,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正反双方都精心准备辩词,进行了激烈辩论,最后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分清主次,“复仇行为”是为了突出精卫矢志不移的精神、刚烈无畏的品德;二是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的出现是当时社会氛围的体现,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法律、政治等,无法给人以公平,所以强调人性自然的公正,才会有精卫这种复仇行为。按照当时神学的观点以及人定胜天的主流思想,精卫的死亡是大海的恶意之举,所以它要通过报仇雪恨来彰显人性自然的公正,这反映了古人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们要学习的是精卫惩恶扬善、敢于向邪恶开战的精神,和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锲而不舍、矢志不移的精神;三是如今身处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们的权益,有完备的法律体系维护公平和正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我们可以拿起法律作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像小学生间产生矛盾时,最常见的“以牙还牙”“互不相让”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大多是报复心理的体现。教师可以相机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在此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让他们明白:一方面作为小学生,我们犯错误在所难免,但是要知错能改,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让自己成长;另一方面如今是法治社会,作为文明的小学生,我们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矛盾,追求公平正义。当我们正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尽情辩论,理也就越辩越明了。
三、为民造福的超我——志存高远,“童”心同德
超我是人格在社会道德这一方面的体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自我发展的至高阶段,超我遵循至善原则。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认为:“精卫填海象征着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在引导学生体悟文本思想时,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厚古薄今,精卫衔石填海,主要是为了让老百姓不再像她一样溺水身亡,所以为民造福是它更高的精神追求。精衛超脱了 “自我”,达到了 “超我”——为民造福,衔石填海已是它完成了“超我”升华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责任。
我们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让生命与文本在相互阐释中不断成长,走向生命至高的真善美。在精卫填海传承的不朽精神中找到人性的合理性,精卫填海传递给我们的精神验证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超我激发的正能量能够指引和激励人们勇敢地战胜困难,一往无前地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精卫伟大的精神,笔者设计了“精卫傻,还是不傻”的讨论环节,并引入了讴歌精卫精神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受中华民族不朽的生命意识以及永恒不屈的民族精神,从心怀“大我”的家国情怀出发,放大自己的思想格局。例如,
【教学片段】
1.诵读历代“精卫诗”,感受民族气节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平无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引导学生对“无穷填海心”“身沉心不改”“我心无绝时”读出重音。
2.升华“精卫精神”,感受民族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读着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到精卫已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有着像精卫一样的精神。
通过师生共同讲述一些生动的例子,播放一些视频素材,引导学生明白:精卫生怕有无辜的百姓重蹈她的覆辙,于是把填海当作了自己的使命。因此,精卫立志填海体现了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格局。像无数仁人志士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这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像周恩来、雷锋、袁隆平、张桂梅等人,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人格,一心为公,九死亦无悔,为我们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像清洁工、建筑工人、农民伯伯等普通的劳动者,他们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诠释着爱国奉献精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对精卫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牢记嘱托,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成长为把“小我”融入“大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神话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反映,这种意识凝聚为民族精神,并激励后人砥砺前行。通过引导学生们深入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使学生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进而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变得水到渠成。
经典的文本往往蕴含着对生命的本真和意义的探究,我们要努力做身上有光芒的教师,让语文课堂播撒人文关怀的阳光,温暖我们的语文课堂,给文本以温度,给学生以温暖。对小古文《精卫填海》的教学并不是对原始神话的照单全收,我们应回归学习者——“人”本身,拾起学生的每一个疑问,架构起融通古今的桥梁,从本我、自我、超我这三方面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进行层层分析,抽丝剥茧,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潜在的精神力量,让神话不再“神化”,让文本真正化作学生生命成长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自我与本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
[2] 李燕《“本我”“自我”“超我”三重视角下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读》,《名作欣赏》2017年第10期。
(蒋雨卿,1992年生,女,汉族,江苏常熟人,中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