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中的消极旁观者及学校干预策略研究*
2023-04-07康嘉璐
康嘉璐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311121)
校园欺凌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攻击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有很大的危害。2021年1月27日教育部印发的《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指出,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切实加强教育引导[1]。有研究指出,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群体向被欺凌者实施保护行为的比例仅为17%,只有少数旁观的学生群体会关心或保护被欺凌者[2]。旁观行为本质上是道德问题,因此,可以从道德层面对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群体进行分类,分析影响旁观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校园欺凌、发挥旁观者积极作用的学校干预策略。
一、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关怀属性及分类
校园欺凌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三大主体。其中,旁观者群体的存在会放大欺凌者的快感和成就感、加剧被欺凌者的痛苦和伤害,但是在欺凌现象中旁观者不仅具有这些恶劣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具有内在的、积极的关怀属性。
1.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关怀属性
诺丁斯认为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渴望被关怀,也需要关怀他人,但并非每个人都学会了如何关怀他人[3]。有调查显示校园欺凌中大部分的旁观者在面对欺凌事件时认为欺凌行为是应该被制止的,认为应该保护和关怀欺凌者,但只有少数人会制止欺凌行为和关怀被欺凌者,多数人选择漠视旁观。当然,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同情的态度或是一种付出的行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关怀关系。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不仅要从心理和态度上关心被欺凌者,还应与被关怀者有关怀性连接。旁观者需要关怀、理解和爱护被欺凌者,而被欺凌者接受、回应和认可关怀,当被欺凌者接受到旁观者的关怀时,关怀关系才得以成立。
基于以上校园欺凌旁观者的关怀属性,校园欺凌旁观者可定义为校园欺凌现象中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外的个体或群体。就旁观现象本身而言,旁观的主体包括协助或煽动欺凌者、未采取行动保护被欺凌者以及未积极阻止欺凌行为的个人或群体,旁观的客体指的是校园欺凌现象中的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欺凌事件本身。就旁观者与欺凌行为的关系来看,旁观者指在欺凌现场或不在欺凌现场,但是都对欺凌行为知情的个体或群体。
2.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类型
基于校园欺凌旁观者的关怀属性,将校园欺凌旁观者分为积极旁观者和消极旁观者。积极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会采取积极的干预行为,如保护被欺凌者或制止欺凌者的欺凌行为等,对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或降低欺凌事件的危害起着积极作用,具有正向功能。在面对欺凌现象时,积极旁观者表现出对被欺凌者的同情与关怀的态度,并关注被欺凌者的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帮助被欺凌者,同时被欺凌者感受到被关怀并且接受和认可旁观者的关怀,由此被关怀者不再受到进一步的欺凌,身心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两者成功地建立了关怀关系。
消极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采取消极的干预行为,如协助或助推欺凌行为、冷漠旁观等,加剧了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具有负向功能。校园欺凌中消极旁观者包括助推欺凌者、强化欺凌者以及局外人。在欺凌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消极旁观者对欺凌行为可能持有支持的态度,也可能持有批判的态度,还可能采取无视的态度。如果旁观者忽视或没有感知到被欺凌者所受到的伤害以及所需所求,最终没有向被欺凌者采取关怀行动,同时被欺凌者也没有感受到关怀,未脱离或减轻欺凌所带来的伤害,这就意味着,消极旁观者与被欺凌者之间道德意义上的关怀关系处于一种断裂状态。
二、影响消极旁观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旁观行为本质上是道德问题,消极旁观者与被欺凌者之间关怀关系的断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道德发展层面来看,校园欺凌中消极旁观者的道德缺失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消极旁观者的道德认知不足、消极旁观者的道德情感错位以及消极旁观者的道德行为偏差。
1.消极旁观者的道德认知不足
校园欺凌消极旁观者的态度及行为受其道德认知的影响与支配,是通过个体的道德经验与思维模式而作出的自觉抉择,反映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的“应然”要求,即其理想性,对发挥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干预作用具有引导作用,为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指明方向,同时道德本身包含“实然”层面即现实性,每个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4],校园欺凌消极旁观者的道德认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缺乏应然层面的引导。
一方面,校园欺凌旁观者的态度及行为选择依赖于认知对象,如欺凌情境和个体与欺凌事件当事人的关系,消极旁观者的关怀态度是有选择性的。费孝通先生曾论到,中国人普遍具有内倾性思维方式,人们在一切与外部的交往中会根据不同关系层次进行筛选,优先考虑内圈中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人。现代人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中,包括学校的同伴交往,仍被这种世代相随的习俗性思维熏陶并支配。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校园欺凌旁观者不会干预陌生同伴间发生的欺凌行为,而对于自己认识和熟悉的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个体更多地倾向于积极干预[5]。这种差异性的态度体现了消极旁观者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关怀的,也需要去关怀他人,因此根据“义气”而选择消极的干预行为。
另一方面,校园欺凌旁观者的抉择受个体经验及对欺凌行为的认知的影响,如个人成长经历与个体公正世界信念等[6]。青少年的成长建立在越多正义的经验的基础上,则其个体公正世界信念越强烈。校园欺凌旁观者的公正信念对其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勇气具有一定的影响。旁观者公正信念是基于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表现出的态度选择和行为策略,包括旁观者的公正感受性和旁观者的公正敏感性[7]。受个人成长经历和经验的影响,如果消极旁观者的公正信念较弱,就会较少地感知到被欺凌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以及被关怀的需要,无法以强烈的道德感做出积极的反应以及积极的干预行为。
2.消极旁观者的道德情感错位
旁观者并非不知善与恶、是与非,大多数校园欺凌旁观者能分辨出欺凌行为的恶意,但却并没有进行积极干预,与被欺凌者的关怀关系发生断裂,这是由于消极旁观者的情感没有产生正向的动机作用,无法激活关怀行为,对道德行为起动力作用的道德情感存在错位。一方面是消极旁观者的积极道德情感没有发挥正向作用,另一方面是受到消极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
积极的道德情感能调动道德认知主体的灵感和直觉,促使人们向“善”的行为方向发展,道德情感的激发力量表现在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而引起的群体效应。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关怀情感受校园文化、学校道德教育以及学校制度管理等的影响。学校过度推崇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间接地将竞争意识注入学生的情感交往中,破坏了关怀型人际关系,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关怀关系的建立受阻。受校园文化的感染,旁观者将自身的关怀情感隐藏在学校严格的制度管理之下,成为孤立的个体,关注个人需要、自我利益和物质成果,看不到他人的需求和困境,面对被欺凌者的关怀需求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情绪反应,因此难以建立良好的关怀关系。此外,消极旁观者也可能是迫于同伴或群体压力,面对欺凌者或欺凌群体较强的势力,为了遵守所谓的群体规范而参与到欺凌行为中,或是持冷漠态度不采取积极干预。
然而,消极的道德情感对个体关怀行为的动力作用较薄弱,甚至会干扰和抑制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在消极的道德情感影响下,容易产生见“善”不为的不良局面。校园欺凌旁观者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风以及家庭关系等对其关怀情感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健康的家庭生活是学生人格、心理及行为正向发展的重要途径。缺少关怀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形成不健全人格的可能性就较大[8]。校园欺凌旁观者的情感共情与行为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情感共情能够带来关怀行为。个体的成长经历造成了不同水平的共情能力,在给予关爱不足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共情水平低,这些学生在面临欺凌行为时就难以产生关怀情感,低共情水平的旁观者积极助人的可能性和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难以与被欺凌者建立关怀关系。
3.消极旁观者的道德行为偏差
道德意志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动力,构成了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们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使道德行为坚持不懈,养成稳定的习惯,在遇到困难和遭遇歧路时,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抉择,并能够控制行为取向,使行为整体专注于价值目标的实现。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深受外在环境的约束,校园欺凌消极旁观者的道德意志薄弱造成了道德行为的偏差,继而致使关怀关系断裂。
首先,由于个人理性的有限性,人们总是容易受他人行为的制约。除旁观者个人作为孤立的旁观者外,周围其他旁观者的所作所为,构成“我”的行为环境。他人是否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对“我”的观念和行为有强烈的震撼力。旁观者干预欺凌行为的意志会受周身行为环境中的冷漠行为的影响,在一个多数人采取漠视态度的欺凌环境中旁观者难以有所作为。按照社会责任效应,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人数越多,旁观者越不可能采取关怀行为,随着旁观的规模扩大,旁观者更会减少关怀行为。当目睹或知情欺凌行为时,旁观者期望他人担起道德责任,伸出援手去关怀他人,继而将自身行为的道德意义削弱,造成了道德行为的偏差。
其次,个体的性别差异、能力差异以及行为习惯的不同等使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欺凌行为时无法选择正确的行为取向。如果旁观者认为自己缺少制止欺凌行为或保护被欺凌者的条件,就会抑制自身关怀行为的产生。旁观者会考虑自身所具有的关怀资源,例如学校是否鼓励见义勇为、自身是否具备关怀的能力以及是否事后会遭到欺凌者的报复等,在评估关怀行为成功的概率后再做出行为选择。旁观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道德意志和助人动机就越强烈,越容易产生关怀行为。在校园欺凌中,当旁观者认为学校和老师未能提供充足的关怀资源,自身的关怀能力不足,对被欺凌者伸出援手后也可能保护不了他们时,就不能够成功建立关怀关系,因为此时旁观者的关怀动机较低,不会进行积极干预,最后产生了消极的旁观者行为。
三、消极旁观者道德关怀重建的学校干预策略
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学会关怀,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能力。学校可以采取各种干预策略,帮助消极旁观者重建道德关怀,从而发挥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积极干预作用。
1.加强关怀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
个体的道德认知影响自身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缺失,或者对道德缺失的认知不是十分清楚,就很难正确地剖析自我和评价自我,道德素质的改善或学校道德生活的提升就会成为空话。
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道德“应然”层面的引导性与“实然”层面的现实性的结合,培养个体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学校道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信念培育,以较高的道德理想唤醒学生的关怀认知,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关怀性,提升学生的个人正义信念。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关怀,培养关怀他人、也值得被他人关怀的人。学校不应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要与关怀态度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选择围绕学生现实生活的、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内容,将丰富的道德知识与真实的欺凌案例相结合,引发学生对反欺凌的主动认知与思考,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抵制欺凌行为,保护和关怀被欺凌者,以此提升学生的公正感。借助班会活动以及德育相关课程,开设关怀型主题教育,以关怀为主题设计关怀教学,引导学生的关怀态度,塑造学生的关怀认知。通过这种关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怀,也应该关怀他人,学会理解和同情被欺凌者,感受到当他们处于困境时的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帮助被欺凌者并给予他们所能接受和认可的关怀。学生个体层面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增强道德自觉性。面对欺凌行为时,明辨是非、认清善恶,不仅要帮助自己关系亲近的朋友,也要向所有需要关怀和保护的陌生同学伸出援手。
2.建立关怀关系,调动学生的关怀情感
关怀关系的双方是可转化的,被关怀者可以转换为关怀者,关怀者也可以成为被关怀的对象。被关怀者在关怀关系中体验和感受关怀、接受关怀并作出回应,这样丰富的关怀情感和经验成为一种内在力量,推动着他们去关怀他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是最常见的关怀者,这两种关系最能激发学生的关怀情感,使学生在关怀关系中学会关怀他人,实现从被关怀者到关怀者的转换,与其他学生重建关怀关系。
从教师层面上看,应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爱与温暖的校园氛围,发挥积极的道德情感的调动作用。诺丁斯提倡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起到榜样作用,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怀关系,使他们在被关怀的体验中学会关怀他人。教师应重视对话的力量。对话方式上,与学生平等地、开放地交流,对话时不仅关注学生说出的言辞,更要聆听学生的心声,思考学生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想。对话内容上,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思考,而不是将自己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作为被关怀者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体验和感受关怀并学会如何去关怀他人,获取充足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面对同伴遭遇欺凌时勇于去制止欺凌行为,保护被欺凌者。
此外,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建立关怀型家庭教育,丰富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怀体验,避免消极的道德情感的抑制作用。家庭关系、家庭氛围以及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关怀品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渗透在他们的校园生活及同伴关系的处理中。教育内容上,家长应营造以关怀为核心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怀关系,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及友善待人的情感和品质。教育方式上,以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为主,而不是家长单方面地控制和施压,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被爱与被关怀,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避免因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而形成了暴力人格,以致面对校园欺凌时因无法调动关怀情感而对欺凌行为持冷漠态度。
3.完善治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大多数的青少年对欺凌行为持反对态度,认为应该制止欺凌者以及援助被欺凌者,但只有极少数的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去关怀和保护被欺凌者。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实施积极的干预行动,除了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和关怀情感的驱动,还需要有完善的校园制度保护、充足的关怀资源以及基本的关怀能力。
完善校园反欺凌的治理制度,营造关怀型文化环境。学校需建立相关防治校园欺凌的制度和规范,明确禁止欺凌行为,完善对欺凌者的处分和惩罚规定,同时也要纳入对学生实施积极干预行为的倡导和奖励,以及如何保障积极旁观者的安全问题。学校和老师们营造一种拒绝欺凌行为、勇做关怀者的校园氛围,以此避免旁观者受冷漠的行为环境、庞大的旁观群体压力的影响,避免造成负面的从众行为。建立关怀型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关怀资源,使学生无需担心因自身的关怀行为造成不合群、他人的报复等问题,从而更易于采取积极干预行为,与被欺凌者建立关怀关系,做一个实际的关怀者。
实施关怀专题教育,提高旁观者的关怀能力。教师可以建立反欺凌行动小组,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在小组活动中通过演示不同的欺凌情境、分析不同欺凌行为的特点,通过了解真实情境,丰富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以及被欺凌感受的体验,引导学生交流相应的干预措施,思考在欺凌行为发生前后,如何选择关怀行为,如何使被欺凌者真正地感受到关怀并接受关怀。此外,学校应不断完善反欺凌行动,如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匿名举报欺凌行为箱、设置干预欺凌行为咨询处等。提高旁观者的自我效能感,助力旁观者成为一个关怀者,与被欺凌者建立良好的关怀关系,在校园欺凌治理中发挥出积极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