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襄垣付村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

2023-04-06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物季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底径砖雕洞室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2018年,襄垣县万普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在进行厂区建设时发现一座古墓葬,上报文物部门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付村村委对面(图一),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建造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出土随葬器物21 件。该墓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人物壁画生动精美,并且有准确纪年。现将墓葬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该墓葬为仿木结构方形穹窿顶砖室墓,墓葬坐北朝南,方向正北,由墓道、甬道、主墓室和9 个洞室组成(图二)。

图二 墓葬平面图

墓道位于墓葬南部,为竖穴土坑式斜坡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阶梯状,斜壁较齐整,残长3.1 米。墓道内填土为五花土,土质松散,颗粒较大,包含大量植物根茎及少量砖石、瓦片。

墓门以条砖垒砌封堵,砖长0.33、宽0.16、厚0.06 米。

甬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长方形,长0.77、宽0.92 米。南部夯打土地,北部与墓室砖壁相接处开始方砖铺地。

墓室平面近方形,方砖铺地,东西长2.3、南北长2.25 米,距地表5.9 米。顶部为穹窿顶。中部用砖雕斗栱、合瓦屋面等形成一方形天井,模仿院落(图三)。墓底中央凹陷,四周砌须弥座,东西长1.36、南北长1.26、高0.47 米。北壁须弥座:下枭中段刻覆莲纹;束腰由短立柱均匀分为三格,西格雕刻植物叶片,姿态舒畅,中格空白,东格雕刻麋鹿,麋鹿呈奔跑姿态,身形矫健;上枭刻三角形折线纹,折线纹上部由竖条纹填满(图四,1、2)。东壁须弥座:下枭未作装饰;束腰由短立柱均匀分为三格,中部雕刻奔跑姿态的山羊,身形矫健,南北两格内空白,未作装饰;上枭中段刻三角形折线纹,折线纹上部由竖条纹填满(图四,3)。南壁须弥座:下枭未作装饰;束腰由短立柱均匀分为三格,东格内雕刻牡丹花纹饰,花朵饱满,中部空白,西格内中间雕一圆形,可能是太阳或者月亮,圆形左右下侧雕刻花草;上枭中部有一段短折线纹,折线纹上部由竖条纹填满(图四,4)。西壁须弥座:下枭未作装饰;束腰由短立柱均匀分为三格,中部雕刻奔跑姿态的山羊,身形矫健,南北两格内空白,未作装饰;上枭中段刻三角形折线纹,折线纹上部由竖条纹填满(图四,5)。

图四 四壁须弥座

图三 墓室四壁展开图

墓室北壁砌筑三门。中间为壸门,内砌南北向洞室,洞室内壁遍施白色涂层,东西两壁4~13层砖壁上涂有红色颜料,北壁第14 层砖涂黑色。东门上部黑色拱券式,东边墓壁上白灰竖书“大□□傅淳”(图五),内砌东西向洞室,洞室内遍施白色涂层,西壁3~17 层砖、北壁西部14~17层砖涂红色,北壁西部13 层砖涂黑色。西门上部黑色拱券式,东边墓壁上白灰竖书“二□□□□”(图六),内砌东西向洞室,洞室内遍施白色涂层,东壁4~15 层砖、北壁东部13~18 层砖涂红色,北壁东部12 层砖涂黑色。三个洞室均方砖铺地,中部、东部洞室内置有成堆人骨,无葬具,西部洞室内未放置人骨(图七)。

图六 北壁西洞室字迹

图七 北壁东洞室

图五 北壁东洞室字迹

墓室东壁砌筑两个拱券式门,门内砌筑东西向洞室,北洞室上部书“傅元”二字(图八)。两个洞室内均方砖铺地,洞室内壁均遍涂白色基底。南洞室东壁4~12 层砖壁间似有黑色图案勾画在红色颜料之上,但是内容漫漶,已不可辨认。洞室内均置有成堆人骨,无葬具。

图八 东壁北洞室上部字迹

墓室南壁中间为拱券式墓门,东西砌两个拱券式门,门内砌筑东西向洞室,方砖铺地,洞室内壁均遍涂白色基底。东边洞室内放置有成堆人骨,无葬具,西边洞室内未见人骨。

墓室西壁砌筑两个拱券式门,门内砌筑东西向洞室,两个洞室内均方砖铺地,洞室内壁遍涂白色基底。北洞室上部书“傅捐”二字(图九),洞室内放置有成堆人骨,未见葬具。南边洞室内未放置人骨(图一〇)。

图一〇 西壁剖面图

图九 西壁北洞室上部字迹

二、仿木构建筑砖雕与彩绘

墓室内仿木构砖雕精美,采用砖雕和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砖雕主要用以表现门窗、立柱、铺作、撩檐椽和合瓦屋面等等,墓室屋面以下四壁遍施白灰,并于其上施彩画。建筑细节均以砖雕的形式表现,是难得的研究金代建筑的实物资料。

墓室平面四角砌立柱,柱为六边形,仅一半露于明面,柱遍施黑色。柱础砖砌六边形,也是一半露于明面。

北壁:西门上方砖雕四门簪,门簪中间两个为八边形,刻花朵样,两侧门簪为方形,内刻草叶纹饰。中门砖雕壸门样式,两边立柱八角抹棱状,立颊、照壁板的边框等都用黑线描绘,两块照壁板内用黑色打底,西侧雕菊花图案,东侧雕忍冬花图案,花朵及叶片上隐约可见蓝色颜料残存。东门上方砖雕方形四门簪,中间两门簪内雕花朵样图案,两边门簪雕叶片图案。再往上砖雕阑额和普拍枋,明间柱头两侧雕刻半圆形垂花柱,垂花柱下部雕刻莲花图案。阑额由垂花柱分为三段,黑色颜料打底绘成枋心,又于其上描绘条状草叶图案。普拍枋由一层砖带凸起砌成,普拍枋上承铺作。铺作均为六铺作双抄单下昂,昂为琴面昂。柱头铺作栌斗上承泥道单栱及华栱,泥道单栱上承素方,华栱上承第二跳华栱及下昂。该墓转角铺作做法为邻壁作两个附角斗,附角斗内第一跳华栱与角栱共同上承交互斗,交互斗内出第二跳角栱,再上承交互斗及下昂。铺作构件边缘由白线勾勒,铺作构件内部由红、黄两色装饰,部分铺作正立面有残留黑色卷曲线条,其余大部分已漫漶不清。铺作上承柱头枋、两层罗汉枋、橑檐槫,枋、槫绘以白、黄两色。下层罗汉枋间砖砌黄色散斗,散斗下雕刻红色鱼尾状图案装饰。昂上散斗直接承红色替木,上承黄色橑檐槫。橑檐槫上承檐椽,再上为合瓦屋面。上层罗汉枋铺作之间空白以黑色粗线条绘龙牙卷草纹,东西次间栱眼壁以黑色勾勒植物叶脉,叶脉曲卷,富有弹性。明间栱眼壁图案尤为精美,黑色线条勾勒出重瓣莲花,花朵富丽,花心处有一胖娃娃趴于花蕊上,憨态可掬(图一一;图一二;图一三)。

图一三 北壁明间栱眼壁

图一二 北壁下部

图一一 北壁上部

东壁:南北拱券门中间砖雕长方形四斜毬纹格眼窗。南角砖雕长明灯,灯座雕刻水波纹,灯盘上方墙壁雕刻灯花样纹饰,模仿灯光。明间普拍枋下雕刻两个半六边形垂花柱,垂花头上隐有黑色回纹。阑额之上普拍枋、铺作、合瓦屋面等做法及装饰与北壁同。上层罗汉枋铺作之间南北两处空白以黑色粗线条绘龙牙卷草纹,中间空白处绘荷花图案,荷花周围还有蜻蜓环绕,生趣盎然。东西次间栱眼壁以黑色勾勒植物叶脉,叶脉曲卷,富有弹性。明间栱眼壁绘黑色牡丹花,花朵富丽(图一四;图一五;图一六)。

图一六 东壁上层罗汉枋明间壁画

图一五 东壁下部

图一四 东壁上部

南壁:中间墓门上方砖砌方形四门簪,门簪阳刻柿蒂花图案。墓门门框涂红色,上部颜色清晰,下部色彩漫漶。明间普拍枋下雕刻半六边形垂花柱,垂花头上隐有黑色回纹。阑额之上普拍枋、铺作、合瓦屋面等做法及装饰与北壁同。上层罗汉枋铺作之间空白以黑色粗线条绘龙牙卷草纹。东西次间栱眼壁以黑色勾勒植物叶脉,叶脉舒展。明间栱眼壁绘黑色荷花,荷花下绘水波,有鲤鱼跃出水面,图案栩栩如生(图一七;图一八;图一九)。

图一九 南壁明间栱眼壁

图一八 南壁下部

图一七 南壁上部

西壁:南北拱券门中间砖雕长方形四斜毬纹格眼窗。南角砖雕长明灯,做法与东壁长明灯相同。明间普拍枋下雕刻两个半六边形垂花柱,垂花头涂暗红色。阑额之上普拍枋、铺作、合瓦屋面等做法及装饰与北壁同。上层罗汉枋铺作之间南北两处空白以黑色粗线条绘龙牙卷草纹,中间空白处绘荷花图案,花瓣舒展,生趣盎然。东西次间栱眼壁以黑色勾勒植物叶脉,叶脉曲卷,富有弹性。明间栱眼壁绘黑色芍药,花朵漫漶不清,叶片清晰可见(图二〇;图二一;图二二)。

图二〇 西壁上部

图二二 西壁上层罗汉枋明间彩绘

图二一 西壁下部

三、彩绘壁画

墓室内经过整体白灰打底并于四壁空白处施绘25 幅彩画,画面多以黑色线条勾勒,少量施以黄色、土黄等色彩,线条流畅。壁画未作题榜,但对比长治市故漳金代纪年墓[1](金大定二十九年,即公元1189年)、长子县石哲金代壁画墓[2](金正隆三年,即公元1158年)、长治安昌金墓[3](金明昌六年,即公元1195年)、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4](金大会十三年,即公元1135年)等同时期、同地域墓葬中壁画可知,该墓葬壁画内容应为“二十四孝”故事。现将壁画内容整理如下。

北壁(西至东次序):

卧冰求鲤(西洞室上部)。壁画左右两侧画出嶙峋山石,中间一男子仅着短裤,赤裸上身侧卧于冰上,头部前方有一条跃出冰面的鲤鱼。画面线条流畅,尤其是对人物的面部刻画,五官、胡须写实生动。此壁画应是表现王祥侧卧于冰面而鲤鱼跃出的场景(图二三)。

图二三 卧冰求鲤

闻雷泣墓(东洞室上部)。一男子侧卧于树下,头戴方顶幞头,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右臂屈起支头,左臂自然放于胸前,双腿屈起,目光看向右上方。右上方有二人,一人双手拿镲,双臂分开,似正要合十撞击,另一人以侧身飞翔姿态位于一个半圆形的鼓阵中。此壁画表现的应是雷电天气王裒守墓的场景(图二四)。

图二四 闻雷泣墓

东壁(北至南次序):

奉母埋儿(北洞室左上方)。壁画左侧一男子头戴方顶幞头,身着圆领上衣,腰系带,双手于胸前握一锄头,面容哀伤。壁画右侧一穿交领长裙妇人怀抱幼儿。此幅壁画正是表现郭巨掘坑埋儿场景(图二五)。

图二五 奉母埋儿

扼虎救父(北洞室上方)。壁画右上方,一梳丫髻女童跨骑一猛兽背上,嘴张开作呼喊状,双手作势去扼猛兽咽喉,猛兽目眦欲裂,獠牙外漏,对着壁画左侧一男子咆哮,该男子跌坐于地,背后有一颗大树,呈躲避状。此壁画表现的应是杨香与虎搏斗的场景(图二六)。

图二六 扼虎救父

元觉劝父(北洞室右上方)。有一老翁赤裸上身,双臂抱膝坐于山石上,身右侧放有包袱,面容哀伤。长治地区以往发表的金代壁画墓中描绘这一故事常绘有儿童劝父的场景,而此幅壁画表现的是被遗弃老翁的凄凉场景(图二七)。

图二七 元觉劝父

啮指痛心(东壁中部)。左侧一妇人坐于一件物什上,身后所坐物什长条状,似有栏杆和圆形网格状垫子。妇人左手伸出两指,指向面前男子,似在说话。男子双手交叠于身前,躬身站立,眼神专注,作聆听状。画面右侧画一树长于崖坡半壁。长治地区出土的金代壁画墓中描绘这一故事常绘曾参一身劳动装扮,并且旁边放置有木柴。而此幅壁画,男子着长衫,戴幞头,文人装扮。壁画描绘的应是曾参忽感心痛归来,询问母亲的场景(图二八)。

图二八 啮指痛心

耨夫图(南洞室左侧)。一农夫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短袍,下着长裤,右腿撑地,左脚脚后跟抬起,双手握着锄头,正在锄地。长治地区宋金墓葬中耨夫图一般还绘有长蛇,此幅壁画中未见(图二九)。

图二九 耨夫图

戏彩娱亲(南洞室左上方)。一老翁和一老妇坐于亭中,观望着左下方双手持球的男子。老翁头戴四方巾,长须垂于胸前,身着圆领长袍,右手持杖,左手放于膝上。老妇梳高髻,身着对襟长裙,双手交叠放于身前。左下方男子上身着马甲,下身着裙,双手拿球,回身笑着看向老翁老妇。此幅壁画描绘的正是老莱子戏耍,逗父母开怀的场景(图三〇)。

图三〇 戏彩娱亲

单衣顺母(南洞室上方)。左侧妇人梳高髻,上身穿交领短襦,下身穿百褶长裙,外套褙子,右手挎包袱,左手牵一孩童,正回身看向右侧男子。男子头戴软巾,身着圆领长袍,正对着妇人作揖,似在劝说。画面右上方有一魁梧男人坐于亭中,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右手抬起,朝向左侧二人,左手放于膝上,似在怒喝。此幅壁画表现的应是闵子骞父亲赶后母离去,他劝解的场景(图三一)。

图三一 单衣顺母

割股奉亲(南洞室右上方)。画面右侧,有一女子坐于屋檐下,该女子左腿盘起,右腿伸出,腿上有红色伤口,左手持刀,右手垂于身侧。该女子梳高髻,穿窄袖长袍,面容痛苦。右侧有灶台,表明是在厨房。画面左侧,一老妇盘腿坐于床榻之上,一男子立于床下,手捧一碗,正在将碗递给老妇。老妇梳高髻,着右衽长袍,男子戴幞头,着交领长袍。此幅壁画表现的正是王武子妻割下腿肉,由丈夫端给婆婆吃的场景(图三二)。

图三二 割股奉亲

哭江救父(南洞室右侧)。壁画左侧有一女子,抬起右手以袖拭面,脚下放一托盘,装的可能是给父亲的祭品。画面右侧有一男子从滔滔江水中浮起,双臂张开。女子头梳高髻,身着褙子,下穿襦裙,男子头戴幞头,身着窄袖圆领长袍。此幅壁画表现的是曹娥在江边啼哭,其父从江水中归来的场景(图三三)。

图三三 哭江救父

田真哭荆(南洞室右下方)。壁画中间是一棵大树,三男子站于树周围,左侧男子抬手于下巴处。中间男子双手交叠于腹前,他们都看着右侧掩面大哭的男子。画面下方画着瓦罐、包袱、工具等物,应是分好的家产。三男子均是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长袍。此幅壁画表现的是田真兄弟三人面对枯萎的紫荆树痛哭的场景(图三四)。

图三四 田真哭荆

南壁(东至西次序):

孝感动天(东洞室上方)。壁画右侧一男子右手扶犁耙,左手持鞭,正在驱赶两头大象犁地,前方大象挥甩长鼻,奋力耕作。男子头戴幞头,身着圆领窄袖短袍,下穿长裤。画面下方画黄色波浪线段,表示土地。此幅壁画表现的是舜耕历山的场景(图三五)。

图三五 孝感动天

怀橘遗亲(东洞室右上方)。画面右侧一男子坐于屋内圈椅上,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左手放于膝上,右手抬起,手中拿着圆形物品,应是橘子,似是要递给面前男子。左侧男子身材矮小,应是儿童,着窄袖长袍,双手抬起,似是要接面前男子手中橘子。此幅壁画表现的是袁术给陆绩橘子的场景(图三六)。

图三六 怀橘遗亲

舍己救弟(西洞室左上方)。画面中共有四人。右侧有一坐于石块之上的魁梧武士,头戴头巾,身穿圆领窄袖短袍,小腿处有绑腿,左手提大刀,右手伸出,朝向面前跪着的二人。跪着的二人,脸抬起,双手抬起于胸前,正在祈求。武士右侧有一双手持陌刀站立的随从,头戴毡帽,身穿铠甲,小腿部有绑腿。此幅壁画表现的是赵孝兄弟二人跪求强盗的场景(图三七)。

图三七 舍己救弟

鹿乳奉亲(西洞室右上方)。右侧一猎户,头戴圆帽,身穿圆领短袍,胸部和下臂有护甲,下身穿长裤,有绑腿。左手执弓,右手提一篮物品,正递给左侧男子。左侧男子屈膝坐于地上,上身披鹿皮,下身穿短裤,右手抱膝,左手提一罐。此壁画描绘的是猎户被郯子孝心感动,赠给他鹿乳的场景(图三八)。

图三八 鹿乳奉亲

西壁(南至北次序):

拾葚供亲(南洞室左侧)。左侧一兵士坐于石上,头裹软巾,着圆领窄袖上衣,带有护臂,左手执刀。右侧男子着圆领长袍,右手抬袖于额头,左手提一罐子。背景有两棵树,树干施土黄色。画面表现的应是赤眉军询问蔡顺为何捡拾桑葚以不同的罐子装,而蔡顺回答“黑者奉母,赤者自食”的场景(图三九)。

图三九 拾葚供亲

乳姑不怠(南洞室左上方)。此幅壁画人物较多。右侧有一老妇坐于亭内,老妇身着对襟窄袖长衫,下着襦裙。画面漫漶,亭外可辨认的有五个男子,均头戴平角幞头,身着圆领长袍。立柱旁站立的男子双臂抬起于胸前,手藏于宽袖内,姿态恭敬。最左侧男子面向老妇侧身站立,双手捧托盘。画面最前方男子身体向老妇微弓,双手捧一物,正欲献给老妇。壁画表现的应是长孙夫人召集全家要求子孙孝敬她的儿媳唐夫人的场景(图四〇)。

图四〇 乳姑不怠

伯俞泣杖(南洞室右上方)。右侧一老妇坐于亭内,老妇头梳高髻,身穿对襟长衫,下身着襦裙,左手放于膝上,右手执杖,正要敲打面前男子。男子立于老妇面前,头戴幞头,穿圆领长衫,腰系带,右手抬起于脸上拭泪,左手抬起于胸前。壁画表现的应是伯俞因母亲杖责无力哭泣的场景(图四一)。

图四一 伯俞泣杖

刻木事亲(西壁中间)。一老妇盘腿坐于屋内席上,面前托盘内放置有碗盏,应为贡品。右侧一男子头戴幞头,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正躬身向前,朝老妇行叉手礼。屋侧有一妇人,梳高髻,着对襟长衫,上半身从屋侧探出,正在偷看丈夫。妇人身边还放置一扫把,应是院子扫到一半前来偷窥。画面表现的正是丁兰对木雕像行孝的场景,偷窥的行为将其妻不孝其母表现得淋漓尽致(图四二)。

图四二 刻木事亲

刘殷行孝(北洞室左侧)。左下方一男子跪在地上,着圆领窄袖长袍,双手高捧一小盆与额平齐,盆内物品施白色,可能是粮食。右上方画面模糊,仔细辨认似乎是一头戴盔帽的长须仙人立于云朵之上,正俯身看向跪地之人。此壁画描述的应是刘殷梦到仙人赠与粮食的情景(图四三)。

图四三 刘殷行孝

舍子救侄(北洞室左上方)。右侧一男子骑于骏马之上,头戴方顶幞头,身穿圆领长袍,右臂于胸前屈起,右手呈握状,左手垂于身侧。面向左侧妇女,似是在与之交谈。左侧妇女头梳高髻,上身穿褙子,下身穿襦裙。右臂抱一梳丫髻女童,左手牵一男童。壁画表现的正是齐将询问鲁义姑为何两个孩子要放弃一个而只抱一个孩子逃跑的场景(图四四)。

图四四 舍子救侄

鲍山行孝(北洞室右上方)。右侧一男子,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双手推一独轮车,正在前行。独轮车上盘腿坐一老妇,头梳高髻,身穿对襟长衫,正看向推车男子。壁画描述的应是鲍山负母逃难的场景(图四五)。

图四五 鲍山行孝

孟宗哭竹(北洞室右侧)。一头戴幞头、身着长衫的男子跪地掩面大哭,身前放置一黄色空竹篮。壁画像是描绘孟宗采不到竹笋跪地大哭的情景(图四六)。

图四六 孟宗哭竹

涌泉跃鲤(北洞室右下方)。右侧有一男子跪伏于地,该男子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正盯着地面上涌动的江水,男子前方放置一提梁罐。壁画描绘的是姜诗房子附近忽而涌出江水的场景(图四七)。

图四七 涌泉跃鲤

该墓葬共描绘25 副壁画,其中绝大部分可明确知晓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哪一则故事,但由于二十四孝故事版本不一,墓葬画师只选取故事中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描绘,并且加以个人创作,笔者根据壁画内容进行了推测,若有谬误,还请识者指正。

总体而言,该墓葬壁画线条流畅,一些人物的关键性表情栩栩如生,同时绘有树木、屋面等渲染背景,一些生活场景也巧妙地进行绘画,比如丁兰刻木奉亲中其妻子探头窥视,身旁还放着扫把,仿佛壁画中人物的行动轨迹都跃然纸上,在长治地区目前发掘的金代壁画墓中,其画师水平可属上乘。

四、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有瓷器、陶器、铁器三类,共21 件。

(一)瓷器14 件,器形有瓷灯盏、鸡腿瓶、白瓷碗、小瓷盘。

1.瓷灯盏 2 件。

形制相同,侈口,方圆唇,下腹弧收,圈足,内壁施满釉,外壁素面。M1:1,内施酱釉,口径7.8、底径4.2、高2.4 厘米,底部墨书“驹儿”(图四八;图五三,2)。M1:2,内施黑釉,口径7.6、底径4.4、高2.6 厘米(图五三,1)。

图四八 出土瓷灯盏(M1:1)

2.鸡腿瓶 5 件。

形制相同,尖圆唇,口沿坡度下折,矮领,鼓肩下腹弧收,粗灰色胎,连体圈足,底内凹。器身上部饰数周凸棱,除M1:6 外壁满釉外,其余鸡腿瓶颈肩相接处均有一圈环状未施釉。M1:3,口径5.6、底径9.6、高38.6 厘米(图四九,1;图五〇,1)。M1:4,口径5.4、底径9.6、高32.7 厘米(图四九,2;图五〇,2)。M1:5,口径5.2、底径8.6、高33.6 厘米(图四九,3)。M1:6,口径6、底径8.6、高33.9 厘米(图四九,4;图五〇,3)。M1:7,口径5.4、底径8.6、高33.2厘米(图四九,5)。

图五〇 出土鸡腿瓶

图四九 出土鸡腿瓶

3.白瓷碗 3 件。

M1:12,残,圆唇,侈口,斜直腹,圈足。灰黄色胎,胎质较细,内外施白釉均不及底,均有支烧痕迹。口径20、底径6.4、高7.3 厘米(图五一,1;图五三,4)。

M1:13、18,残,霍州窑产,圆唇,侈口,下腹弧收,圈足。细白色胎,内外施白釉,内壁刻水波禽鸟纹,釉不及圈足底(图五一,2、3)。M1:13,碗底墨书“傅”字。口径11、底径3.6、高4.8 厘米(图五三,5)。

图五一 出土白瓷碗

4.小瓷盘 4 件。

形制相同,圆唇,侈口,下腹斜收,底部略有内凹,细白色胎,内外施白釉。M1:14,口径11、底径6.6、高1.6 厘米(图五二;图五三,3)。M1:15,口径11、底径6.6、高1.7 厘米。M1:16,口径11.2、底径6.3、高1.8 厘米。M1:17,残,口径11、底径6.3、高1.5 厘米。

图五二 出土小瓷盘(M1:14)

(二)陶器6 件,器形有罐、鼎。

1.陶罐 5 件

形制相同,圆唇,短颈,溜肩,鼓腹,下腹弧收,底略内凹,泥质灰陶,素面,内外有轻轮线。M1:8,口径8.4、腹径11.2、底径6.4、高9.4 厘米(图五四,1)。M1:9,口径9、腹径11.3、底径6.4、高9.1 厘米(图五四,2)。M1:10,口径9.6、腹径11.5、底径6.8、高9.3 厘米(图五四,3)。M1:20,口径9.4、腹径11.4、底径6.9、高8.8 厘米(图五四,5)。M1:21,口径8.6、腹径11.4、底径6.6、高8.5 厘米(图五四,4)。

2.陶鼎 1 件。

M1:11,方唇,平折沿,直口,底近平,兽形三蹄足。泥质灰陶,口沿素面,沿下饰海水纹,腹部饰八卦纹,底部饰火焰纹。口径9、高8 厘米(图五四,6;图五五)。

图五五 出土陶鼎(M1:11)

图五四 出土器物

(三)铁器1 件。

M1:19,铁器座,残,生铁铸造,表面锈迹严重,鼓腹,口径14.8、腹径20.4、底径15.4、高15.8厘米(图五六)。

图五六 出土铁器座(M1:19)

(四)墓志

墓室东、西两壁中间下部各砌筑一石质墓志。

东壁墓志释文:傅村傅深等,傅元于大定十七年八月上旬了平,砖匠襄垣张兴(图五七)。

图五七 东壁墓志

西壁墓志释文:潞州襄垣县平善乡南阳管傅村,傅冲,男傅淳,次男傅深,孙男傅元、傅捐,大定十七年七月了(图五八)。

图五八 西壁墓志

五、结 语

1.墓主人身份

从墓志记载及洞室墓主人名字题记分析,我们初步认为北壁中间洞室主人是傅冲,是为该墓葬的第一代墓主人;北壁东洞室墓主人为傅淳,是墓葬的第二代墓主人,兄弟排行老大;北壁西洞室墓主人为傅深,也是墓葬的第二代墓主人,兄弟排行老二,但洞室内未放置人骨;东壁北洞室墓主人为傅元,是该墓葬的第三代墓主人,应为傅淳之子;西壁北洞室墓主人为傅捐,应为傅深之子。此外,东壁南洞室和南壁东洞室内也放置有人骨,但是未留下姓名及相关记载,推测应为老大傅淳这一支的后代。

以上洞室的墓主人(夫妇)人骨于各洞室内集中摆放,且人骨数量不完全,应为墓葬建成后一次性迁入。南壁西洞室及西壁南洞室为空洞室,未安葬墓主。

2.墓葬价值

墓葬本体结构独特,主墓室与九个洞室巧妙相连,且规模较大,为长治地区所少见,是金代长治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多代人分室合葬墓。

墓葬内仿木结构砖雕做工精美,比如北壁中洞室砖雕壸门,东、西洞室墓门上部雕不同样式的门簪,再往上柱头铺作与转角铺作的做法,均为研究金代建筑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

墓葬内壁画线条流畅,画工对人物面部、衣饰、动作等细节的刻画到位,虽没有题记,但参照以往长治地区金代墓葬中壁画内容及二十四孝故事,绝大部分壁画可以辨认出是哪则故事主题,并且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长治地区金代墓葬二十四孝壁画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为研究长治地区金代墓葬壁画又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墓葬中有墓志,各洞室上有墓主人名字,三代墓主人墓室有序排列,这对研究金代长治地区丧葬礼仪、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最后,该墓葬有准确纪年,这对同时期、同类型墓葬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附记:

发掘:杨林中、宋文斌、杨小川

绘图:杨小川、畅红霞

摄影:宋文斌、杨小川

文物修复:杨小川、常阳林

执笔:杨柳、杨晨、杨林中

猜你喜欢

底径砖雕洞室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大型卷筒绳槽底径测量方法浅析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乌干达Karuma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
基于改进的非连续变形方法的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