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波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4-06宁波海关
文|宁波海关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增幅明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销量为332万辆,增长56.8%。其中,新能源汽车106.4万辆,占比约32%,增长92.1%。2022年,宁波共出口新能源汽车9.3万辆、出口贸易额为91亿元,分别增长51.1%、242.3%。为了解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宁波海关成立支持新能源产品出口专班,深入梅西码头、中信港通、效合供应链等企业调研,被调研企业涵盖码头运作、二手车出口、报关、货代等行业。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扩大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
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
出口主体及市场。2022年,宁波口岸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47031辆,单车均价约为12.5万元。从贸易额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领克汽车国际销售公司贸易额占全市比重为49.5%,贸易额排名前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贸易额占全市比重为91.1%;从出口市场看,具有“欧盟独大”的特点,比利时、阿联酋、法国是贸易额前三位出口国,占比分别为57.8%、20.9%、3.6%。
吉利领克电动车激光测量生产线。 吉利汽车集团供图
出口方式。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分为滚装船运输、集装箱运输。现阶段企业主要采用滚装船运输,但被调研企业普遍反映集装箱运输更具成本优势。在短途运输方面,以出口马来西亚为例,采用滚装班轮运输费用约为1500美元/辆,而集装箱运输费用约为1000美元/辆(每集装箱装运2辆)。在长途运输方面,以出口德国为例,采用滚装班轮运输费用约为4200美元/辆,而集装箱运输费用约为3800美元/辆(每集装箱装运2辆)。
出口结构。纯电动乘用车为主要出口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快速增长。2022年,宁波出口纯电动乘用车5.8万辆,增长16.9%,占同期全市出口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2.7%,价值31.3亿元,增长673.3%;出口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3.5万辆,增长248%,价值58.4亿元,增长218.6%。
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挑战
滚装船运力不足。一是宁波口岸出口滚装船靠泊量小。目前,宁波口岸仅拥有一个滚装码头——梅西码头,且梅西码头只有一个固定泊位,作业能力不足。2022年7—8月,停靠梅山口岸的出口滚装船仅为4船次,部分汽车出口企业面临“有订单无舱位”的尴尬局面。据宁波效合供应链公司测算,宁波本土生产的汽车从宁波口岸出口比从上海口岸出口时间可缩短2天左右,物流成本可节省1000元。二是全球滚装船运力总量不足。受绿色环保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部分滚装船即将面临更换淘汰。全球滚装船市场更多服务外资品牌汽车出口,国内车企往往难以拿到舱位。据中集物流相关人员介绍,全球滚装船目前总数约为750艘,其中日本占比超过五成,韩国占比接近两成,中国占比仅一成多。
集装箱出口存在掣肘。一是监装场地不足。企业在以集装箱装运新能源汽车时,必须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场地,并在第三方专业人员监管下才能装运。由于宁波口岸没有新能源汽车专属监装堆场,企业只能分批出口新能源汽车,装载用时成倍增加,堆存费、滞箱费等相关费用亦同步上涨,甚至产生延误船期、影响交付等后果。今年9月,中大元通贸易公司通过集装箱运输出口200余辆二手新能源汽车,受场地、人工等因素影响,装箱时间长达4天。二是二手车出口难。目前,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二手车占比提升明显,但一些集装箱班轮公司拒载新能源二手车,且新能源汽车用集装箱装载出口时,必须向海事部门提供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该说明书一般只能由生产汽车的主机厂提供,大部分二手车为市场采购,车企很难获取MSDS。
企业拓展市场信息渠道受限。世界各国对乘用车进口设有不同认证法规、准入要求。比如,欧盟的化学品REACH法规、整车E—MARK认证,美国的DOT认证和EPA认证、电动汽车ECER—100法规以及电磁兼容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分别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率、操作安全及故障防护、碰撞安全等方面作出不同强制规范,并不定期进行更新。入市汽车若不满足相关规定,或将面临产品召回、高额罚款、行政处罚及退市风险。
多举措助力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畅通出口物流网络。采取给予适当补贴等方式,吸引在上海口岸完成卸货的滚装班轮停靠宁波口岸,在宁波口岸装载出口汽车。加快推进宁波市铁路支线建设,实现出口汽车海铁联运,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建立更加便利的汽车集疏运通道,吸引市内、省内乃至省外车企优先从宁波口岸出口汽车,实现汽车生产企业、码头经营单位、物流运输企业等多方共赢。
制定针对性举措,攻克集装箱出口难点。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事宜,加强政策研究和上下协调力度,进一步攻克集装箱方式出口新能源汽车的堵点难点。适时增加口岸新能源汽车专属堆场,在专属堆场上配套建设口岸海事、海关所需的监管作业条件,满足集装箱出口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争取国内主流车企、物流企业、集装箱汽车载具企业在宁波落地运营,集合资源优势,进一步降低汽车装载、载具循环使用等方面费用,提升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综合竞争力,将口岸物流利好转化为贸易、税收利好。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加快宁波新能源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从“产品出海”升级为“产业出海”,为宁波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重点构造产业链前端关键技术的研发体系,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增强核心竞争力。密切关注行业境内外贸易动态,做好贸易壁垒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发布和解读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等信息,提升贸易壁垒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