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合金材料产业与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2023-04-06邓锦杰刘建炜
邓锦杰 刘建炜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广东 阳江 525900)
1 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在阳江的地位
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是阳江市的支柱性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五金刀剪行业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阳江的产业链条不仅覆盖了不锈钢带钢生产冶炼、配件锻造、刀剪机械和模具制造、零部件加工、电镀、热处理和包装环节,还延伸到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1]。其中,以带钢生产为代表的合金材料产业,作为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源,在五金刀剪产业内部分工协作配套的良好运行及满足阳江刀剪企业用料多规格、小批量的需求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不断完善合金材料产业链,推动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的生产转型升级,助力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阳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意义
2.1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竞争力
产业集群能使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地区主要产业的形成,集群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率将得到极大提升。产业集群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增长,都会造成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供需变化,推动其他领域的增长,从而使地区经济获得较大的整体增量。集群内的精细化分工可以创造良好的自我驱动增长机制,有助于打造品牌效应,聚集更多外来技术、资金和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使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也能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产业网络,会促使相关的辅助机构、中介机构、上下游供应商在当地聚集,运输行业、会计及法律服务行业、销售企业、技术咨询公司、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产业网络有助于当地建立一体化、高度专业分工的劳动市场,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实现资源、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相互共享,同时也能够解决集群内企业资金、资源、劳动力欠缺的问题。在对外合作和贸易时,产业集群整体的议价能力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2]。
2.2 有利于完善产业链条
区域核心产业集群的建立,对上下游的各个产业将产生强烈的拉动作用,所有相关联的产业部门都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促使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连锁效应会通过膨胀、分化,传导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使经济效益加倍。
2.3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效率
地区内各个企业被产业集群捆绑在一起,集群内的精细化分工和激烈竞争,使各企业不得不在提升产品的品质、技术含量以及生产管理流程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企业为了解决特定生产工序中的技术、设备问题,必须努力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引进更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才能维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会更容易产生技术溢出效果,地理上集中的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相互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企业之间会形成模仿、学习效应,使研发、技术创新成本极大地降低,所有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够更容易地汇聚在一起,共同提升地区内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4 有助于集中治理污染、节约处理成本
由于同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污染物在种类、性质上具有相似性,这些同质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在集群内聚集可以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园区来专门从事废弃物、污染物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业务。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购买的方式,把另一些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化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从而减少了集群内的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产业集群对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可以减少雾霾天气,降低工业生产对土壤、水质的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回收利用和治理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产业现状
3.1 产业集群规模
在五金刀剪产品方面,阳江市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产品出口基地和产业集群,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五金刀剪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作为市内首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稳定就业方面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是阳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阳江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工业总产值约1 000亿元,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占比超过50%,在全国产量的占比约为70%,在全国出口量的占比为85%。市内有超过2 000家五金刀剪企业,超过7 000家与该产业相关的企业,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3-4]。随着国家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部署,以及“双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3.2 品牌
阳江的五金刀剪知名品牌数量全国第一,阳江刀剪行业的主要产品为菜刀、剪刀和小刀,产量也高居全国首位。早在2001年,阳江就被国家授予了“中国刀剪之都”的称号。阳江已有多家知名企业荣获中国刀剪知名品牌称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永光刀剪被授予“中国小刀中心”称号,十八子集团被授予“中国菜刀中心”称号,银鹰集团被授予“中国剪刀中心”称号。到目前为止,阳江一共拥有14个国字号品牌、广东省名牌产品50多个、五金刀剪著名商标50多个。“全国十大刀剪名牌”中,阳江产品占了7个。同时,该产业也在与时俱进,阳江现在不仅拥有永光、十八子、银鹰等传统名牌,还拥有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批高品质潮品牌,如美珑美利、折影和巧媳妇等,这些品牌广受大众欢迎。近年来阳江成立了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结合工艺和材料研究,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精密科技核心制造能力,还有助于解决行业内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为阳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质量引擎和创新动力。
4 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合金原材料供应不足,产业链不完善
不锈钢带钢企业是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五金刀剪原料年需不锈钢带约60万吨,其中七成来源于阳江市内15家带钢企业,三成来自外省泰钢、武钢等国企以及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地。而市内带钢企业生产的高合金不锈钢带全部供应给阳江五金刀剪企业,成为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商,形成了阳江特有的五金刀剪产业内部紧密分工协作配套关系,满足了阳江刀剪企业用料多规格、小批量的需求,为阳江刀剪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阳江市原有生产刀剪用不锈钢带企业共15家,所生产的刀剪用不锈钢产量约30万吨/年,能满足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70%的用钢需求。由于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调整,这15家企业因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已经被迫关停。关停后,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材料供应存在较大缺口,致使五金刀剪企业只能从福建、上海等地购置原材料,运输成本增加。同时,五金刀剪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也因无法被不锈钢带生产企业回收利用而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金材料产业链的部分缺失和中断,不仅增加了五金刀剪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阻碍了五金刀剪企业多样化业务的开拓和推广,最终不利于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的长远发展。
4.2 专业人才短缺,高校、科研机构支持力度不足
阳江在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方面的中高端人才相对缺乏,未能迅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高精尖人才紧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市112家规模以上的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企业,共有员工约31 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3%,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0.28%。管理、研发、设计、营销类别人才(简称“四类人才”)非常缺乏,且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共有员工585人,绝大部分为普通工人,“四类人才”仅占2%。据测算,未来5年,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高层次人才以及实用型人才需求缺口将达数千人。高品质的合金材料原材料研发能力不足,“卡脖子”等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阳江本地的高职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师资配置不足,教学配套也未能与企业很好地衔接,没有一所职业院校开设刀剪专业,只有相近的模具、机械、数控等专业。另外,阳江当地的高校、研究院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阳江组建了华南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硬件设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尚未取得成效。
4.3 集群内过度竞争,创新不足,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加上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竞相压价,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来追求客源,以牺牲利润来换取短期利益,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利润微薄,大多数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效益都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旺盛,大多数企业仅依靠低价便可赢得市场,有着做不完的订单,因此没有足够的动力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对产品品质、品牌战略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规模大,但产业集聚度低,绝大多数企业都集中在产业链的同一环节,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相对较少。众多的企业去争夺同一个市场,这是导致集群内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五金刀剪产品的使用周期很长,市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除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二十多家企业,其余大部分企业承受的竞争压力都非常大。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在原材料方面长期依赖外地、国外市场,缺少销售渠道和自主品牌,因此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5]。另外,企业的大多数专利都是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核心技术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日本、德国等刀具制品强国相距甚远,出口利润自然受到海外采购商的控制和挤压。
4.4 管理方式落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阳江五金刀剪企业都处于无序、散乱的发展中,大多以小作坊形式发展起来,一直采用传统家族管理方式,人事配置、观念相对落后,各个重要部门的重要职位,如市场营销、财务主管等,都由家族或家庭成员担任。有些企业想要打破家族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最后不得不维持家族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始终无法建立起来。另外,大多数企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业务主要是来料加工、订单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同时面临劳动力、融资成本高和税费高的问题,没有迫切需求去培养管理人才。企业主们普遍抱有急功近利、小富即安的想法,缺少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动力。管理模式和人才制度的落后,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规模,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企业经营、投资的风险。
4.5 集而不群,产业集群内分工、合作程度不够高
若从企业数量、地理分布、生产总值、行业相关性来看,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然而从产业集群内部来看,各产业部门呈现集而不群的特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首先,集群内各生产部门的分工程度不够高,由于担心其他同行企业会获得重要客户信息,各企业的核心环节,甚至连包装等环节,都不会考虑外包,绝大部分企业都采取单干模式。集群内产业链的各环节关联程度也不高,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集群规模的发展,质检、科技、金融等环节无法很好地与产业集群配套。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中介机构、知识产权机构和客户之间没有形成柔性集聚的协同合作生态网络,阻碍了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各企业之间合作程度也不够高,过分强调竞争,缺少技术交流合作,严重影响企业集群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例如,一些企业研究出了新工艺技术,改善了产品质量,使产品能达到更高的质检标准,但是它们会将这种技术视为商业秘密,拒绝与其他企业交易、交流。
5 对策建议
5.1 加快做强做大产业集群
首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工信部门的政策扶持,加快引进新合金企业落户阳江市,加强监管原材料企业的生产和供应情况,着力补齐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链短板,最大限度地保障刀剪产品的带钢原材料供应,同时降低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保证带钢材料的品质和刀剪产品的成品合格率,从而不断丰富阳江市合金材料供应品种和渠道,不断满足五金刀剪产业多样化、个性化的材料需求。其次,发展铬合金、镍合金产业链,加快推进新型建材(特种钢)及铸管铸件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一批刀剪企业实现转型,发展下游不锈钢带钢产品。积极争取省支持,尽快建设综合性钢铁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继续在国内争取钢铁产能指标,争取增加钢铁产能指标,做大做强高端不锈钢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合金全产业链。再次,培养潜力大、实力雄厚,具有产业辐射能力,能带动全产业向前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延伸,强化其对市场、供应链的掌控力,利用龙头企业自身的品牌、技术、销售体系等资源,组建行业战略同盟,引领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共同做大做强,形成纵向协作、横向配套的行业发展模式,从而提升全产业集群的对外竞争力。
5.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原有带钢生产企业的关停,对于阳江五金刀剪产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阳江市应该积极推动原有的不锈钢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可以采取强强联合、收购兼并、虚拟经营、品牌联合、资产重组等形式,提升企业的规模效应和产业聚集度,使分工协作体系更加完善,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风险抵抗能力。通过整合重组,成立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通过集中冶炼、优化布局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在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实现高端不锈钢带的达产,不断满足阳江五金刀剪生产的原料需求,加快推动五金刀剪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要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五金刀剪产品的附加值。中小企业可以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行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供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避免与同行企业做过度的同质化竞争。中小企业既可以独立发展,也可以成为龙头企业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实现企业间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协作。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以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为依托,对工艺、原材料、设计标准等环节进行重点技术攻关,积极研发军用、医用、工用的刀剪产品,形成特色品牌,进入高端的刀剪产品市场。同时,五金刀剪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形成产业链,将集群内的大批企业整合到一起,真正实现集群化发展,让更多企业可以共享自身的品牌效应,扩大品牌的规模效益。
5.3 加大政府财政、政策支持
采用新技术的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建设所需资金较为庞大,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扶持。政府可引导、鼓励国资企业投资入股高品质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组后的不锈钢企业可采取产能抵押形式,每年给予国资企业相应分红;此后逐年回购国资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部分,直到全部回购完毕,以减轻政府投资压力。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只有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才能保障产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政府应建设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例如国家刀剪质检中心、省级质检站、工业园区质检站,这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助推器。另外,政府应落实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成果孵化、技术平台建设、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等给予税费减免和适当的奖励[6]。
5.4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阳江市合金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科技创新与高精尖人才培养。目前,阳江已统筹推进省级合金材料实验室建设,各项高端合金材料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类合金材料创新成果正在孵化中。但是实验室建设尚存在不足:科研方向不够聚焦;省级实验室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还不够紧密;配套资金需要进一步补充。对此,一是要继续完善场地设施,确保管理团队和首批科研团队顺利开展工作。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快编制落实相关财政预算方案和建设发展规划,抓好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方案等。二是要做好科研目标、研究内容、目标成果等的规划,加快启动热等静压材料应用等课题研究,主动承接省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夯实阳江合金材料产业的基础,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争取早日获得突破性成果。鼓励具有资金、技术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研究院协同推进省级和国家级合金材料实验室的建设,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探索新型技术成果转化模式[7]。三是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创新评价手段,制定能推动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方式和股份激励制度。例如,企业可采用以技术、专利入股的方式,使人才的创新效能直接与其收益挂钩,充分地刺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四是要加强标准制定,组织阳江五金刀剪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区域、国家刀剪产品的相关标准,长远的目标是使阳江标准上升成为国家标准,以及标准体系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5.5 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政府应更加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借力省委组织部的“扬帆计划”,深入实施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重点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培养和引进大批量各类高层次人才,包括引进院士等高尖人才,争取每家重点企业分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发人才、高级设计人才、高级营销人才,培养一大批高级技工人才,打造完善的全产业人才链。另外,企业应加强与阳江当地的高职院校合作,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才订单班,专门向企业输送急需的各类技术人才[8-9]。再者,规模以上企业应打破家族管理的传统观念,长期聘用来自高校、研究所的专家作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顾问,引入优秀人才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