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研究
2023-04-06宋姗姗
■宋姗姗
两次鸦片战争改变了传统封建社会持续两千多年的运行轨迹,给清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国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外部环境的这种激变引起了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批仁人志士的思考,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他们认识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所以普遍希望通过学习或引进西方先进“器物”来实现富国强兵,以扭转对外战争时的不利局面。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形成也受其自身因素影响,并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系统研究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以夷制夷论
“以夷制夷”论是利用列强之间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种种矛盾使其彼此牵制,即在国际关系处理上与其互相周旋来维持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心安定,达到联合一些国家牵制另一些国家的目的。这种观念是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中心内容。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思想并非其独创,它的产生是有其相当的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时期便有“天子守在四夷”的思想。战国七雄争霸之时,苏秦、张仪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合纵连横之术。李鸿章明确强调这种思想本是在中国国力强盛、国家势力渗入亚洲腹地之时,为了处理好与各个小国的关系而提出来的。但到了近代,由于清王朝国力衰微,李鸿章只好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采取灵活策略与其周旋,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为清政府在国际社会中争得话语权和一席之地。
近代为了遏制日本在朝势力的扩展,李鸿章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将中国的藩属朝鲜拉入近代国际体系之中,力促朝鲜与各国签订条约,以此达到牵制日本屏护东北的目的。在辛丑条约签订的过程中,李鸿章充分利用八国列强之间争夺在华利益上的矛盾,尽最大努力避免了国家被瓜分的命运。
(二)和戎外交论
“和戎外交”是在国家实力落后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是为避免战争而做出妥协。这种外交是贯穿在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中的一种基本方针。
李鸿章很清楚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这无论是从他早期从政时所提出的“外求敦好,内要自强”[1]还是从政后期所提出的“外需和戎,内需变法”[2],都表明了李鸿章向我们所设想的通过外交手段上的妥协来为自强换取时间。都待到通过自强达到国家实力强劲、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后,再发挥其外交真正该有的作用。这些就构成了李鸿章倡导的“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互为表里” 这一外交思想的基本观点。
李鸿章和戎外交思想来源于他对中外军事实力差距的认识。他之所以采取这种妥协退让的外交策略,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武器装备和军队实力都不能抵挡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李鸿章认为息事宁人的和戎外交虽然不美,但是与无视列强实力、盲目主战带来的危害相比则是“两权相侵取其轻”。而且李鸿章本身是一个坚定的唯武器论者,他把武器先进与否视作战争胜利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因此在当时武器装备不如西方的情况下,李鸿章缺乏战胜对方的信心与决心,长期对主战持有悲观的念头。
(三)诚信外交论
在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中,他时刻强调的是一个“诚”字。诚信成了他外交思想的核心,事事主张以诚待人构成了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基础。
李鸿章一生坚定不移地将诚信外交奉为圭臬。除了是因该思想承自其恩师曾国藩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李鸿章自身对其强烈认同。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他受到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作为科举取士之下培养出的传统士人,他即使处理再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时刻都以儒家“忠、信、笃、敬”作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李鸿章自然而然地将该准则应用于对外交涉之中。其二,李鸿章在对敌战争中认识到了列强武力的强大,产生了不可轻易与之一战的想法。李鸿章结合实际,认为对待洋人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断不与之失和”,实在不能满足的再“婉言慰籍”。其三,则是对洋人盲目抱有好感。当李鸿章因为缺乏经验在税务上得到了以赫德为首的一批洋人帮助后,便对他们好感倍增,认为“其心赤诚”。但殊不知税务问题涉及国家主权,这些外国公使都是侵华势力向清廷内部渗透的代理人,他们的“帮助”实质是干涉我国内政的一种表现。
李鸿章在晚年总结自己外交思想时曾表达过自己一辈子外交没出过差错都是依靠诚字这样的感慨。但这种“诚”字下的没有差错,是兢兢业业履行不平等条约、是无条件接受列强的无理要求、是看不到强权胜于公理的一种表现,这些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没有差错而已。
(四)弃藩邦保疆土论
李鸿章提出的“弃藩邦保疆土”思想是在迫不得已之时暂时放弃藩邦属国,集中全力保护清朝本土的安全。弃藩邦保疆土论构成了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弃藩邦保疆土论受到一定历史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宗藩体系下,藩属国只是从国家统治者那里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国家对其内政外交并不多加干涉,这种与藩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浮于形式且过于松散。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不但自身的统治受到了欧洲列强的武力威胁,而且传统的宗藩体系也在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冲击下岌岌可危。面对中外关系体制的新挑战,李鸿章提出了弃藩邦保疆土的思想。不过应该看到李鸿章提出的弃藩邦思想并非直接放弃所有藩邦属地,而是在努力争取维护传统宗藩体制不得后,迫不得已之下做出的忍痛选择。
李鸿章弃藩邦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对清王朝自身实力的判断和对国际形势的综合分析。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腐败无能,因此陷入国家主权受到侵犯、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的困境,但他并没在藩属国问题上与资本主义列强做过多纠缠。在这种传统观念和国内局势的双重作用下,李鸿章提出力保本土安全的思想虽属于软弱妥协外交,但从这种软弱妥协的外交中也可以看出他“不得以而为之”的苦心[3]。李鸿章弃藩邦保疆土的思想相当灵活。出于国防安全战略的考虑,李鸿章在琉球、越南及朝鲜这三个主要藩属国受到列强侵略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五)重海防轻塞防论
李鸿章提出的海防重于塞防论思想是指在国家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将国家经费分配的重点由西北边塞转移到东南沿海。这是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李鸿章提出的放弃新疆的思想属于完全忽视塞防。这样做既不符合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也不利于国家的完整统一。为了强化国防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不过将李鸿章的海防思想简单视为“卖国”,又不免有失偏颇且略为武断。
一方面,海防塞防之争其导火线是“筹集军饷”之争。在清政府财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面对西部和东部同时出现的国防危机,向各高级官员公开征求国家经费分配问题的意见。希望通过这些意见以此来帮助清政府做出最终决策。既然是发表意见,那么出现分歧就是在所难免的,不能也不应该将“意见”视为卖国,而应置历史事件于当时特定环境,否则就是以今人苛责前人。
另一方面,李鸿章海防重于塞防的观点有基于其淮系立场的个人利益因素,而且一旦放弃新疆的建议被清政府采纳,也确实会破坏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李鸿章提出的海防论错在他将海防的作用夸大并绝对化了,完全无视塞防的作用。不过重海防本身并无差错,况且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内容丰富,其中提出“力破成见,以求实际”的原则,更是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辉。正如李鸿章所言,中国的主要敌人已由西北部的部落民族变为从东南沿海入侵的海上列强。自道光以来几乎所有的侵略战争,所有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发生在东南沿海,故重视海防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
二、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的评价
李鸿章的军事外交思想有进步性的一面,他的军事外交策略没有拘泥在祖宗之法的仁与礼之中,而是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但其军事外交思想更有的保守性一面,没能挽救清政府油尽灯枯的命运,也没能改变山河破碎的萧条景象,最重要的是没能解决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时代母题。由此看来,李鸿章军事外交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是失败了。但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源于国家实力衰弱,其次才是由于他个人的失误。不可否认的是,李鸿章在处理军事外交事务中犯下了许多错误,一味和戎,战争来临存在幻想,丧失战争主动权;轻信俄国,签下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中俄密约》。最重要的是李鸿章轻信列强许诺,认为委曲求全会换来清政府休养生息的时间。我们要考虑到李鸿章的军事外交思想扎根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中,受制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国内外历史环境,我们要站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看待李鸿章的外交。大变局固然给了李鸿章站在军事外交舞台上与列国周旋一展才华的机会,却也让李鸿章的军事外交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背景而步履维艰。
我们研究李鸿章的军事外交思想,不仅是要捋清他在军事外交事务中应当背负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以昭昭前事,来惕惕后人。只有研究清楚中华民族曾经处在多么生死存亡的关头,才能更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