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04-06郑小芬王晓双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华育人传统

■郑小芬 王晓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也高度重视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宝贵资源。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合力

(一)形成全员育人的系统合力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全员育人”从高校育人工作的主体来说,要做到实现教职工育人由个体“独唱”向整体“合奏”转变。具体来说,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关工委人员等育人队伍既要履行好各自的育人职责,又要做到行动目标同位、行动要求同频、行动能力同进、行动路径同轨,形成“育人共同体”,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科学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中,使之日趋人性化、精益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学生日常行为的检查督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不文明现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构成“大德育”工作统一体,创建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二)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衔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覆盖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无缝衔接。在大学一年级,从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力出发,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相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大学二年级,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重点,从祖国的疆域、历史、民族、文化入手,力图帮助学生构建客观、科学的中华民族文化认知地图。在大学三年级,要求大学生对人文世界即真善美有正确的和全方位的认知,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大学四年级,重点增强学生运用传统文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三)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联动

“全方位育人”强调从多角度、多内容、多层次出发,整合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切教育资源,进行文化育人在空间上的全覆盖,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立体化综合式教育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制度、进社团、进网络、进宿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亲近文化,善于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课程、环境中相近的内容,让学生的心灵精神、行为准则与传统典籍、风俗文化相融通,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力和感受力,提升学生文化领悟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提高主渠道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教育内容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入校后最早接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门课中可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价值观。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应该立大志、立长志,而警惕骄奢懈怠的习气滋生。在法治教育部分,教师可以引用吴兢《贞观政要》的名言,“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汉代刘安《说苑·政理》里的“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这些征引,既传承了古人的法治理念,又着眼于现实的法治需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内容设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记录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之历史进程。从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到孙中山,从“睁眼看世界”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更能从历史中找寻到爱国卫国的优秀英雄事迹,如投江自尽的屈原,卫国刺秦的荆轲,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引发学生共鸣,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绵不断。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内容设置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和中华文化相结合,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具体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关于普遍和特殊、共性和特性的思想,可引用中国古代同、异思想。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中强调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安民”思想,比比皆是,如明代方孝孺在《瓦铭》里的“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强调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和英雄史观划清了界限。

(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内容设置

有关群众路线的中华典籍不胜枚举,如《道德经》中提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民本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可追溯到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辅助齐桓公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对于今天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增强“互联网+”模式的线上文化互动功能

(一)打造“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在科学信息时代,文化与人的重要联通要素是互联网,就全球范围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多个国家、民族、个体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播、交流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中华民族为形成以网载文、以人弘文、以文化人的人文互创的价值旨归,高校应不断学习借鉴“广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信息化渠道和方式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璀璨魅力。网络最活跃的群体就是大学生,而线上文化的传播也适合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二)倡导学生“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模式

高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注重文化的“输入”,更应该鼓励学生内化并主动“输出”。倡导学生对视频、公众号等方式的熟练应用,粉丝数量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传播的认可和激励,积极引导学生从“潜水观看”到主动参与发表,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有效互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大众化,进而化大众[2]。让“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式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常态,要通过这种结合的乘法力量、“液态”力量,不断加强线上文化的浸润与引领。

四、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为一体的文化传承支撑体系

(一)家庭教育:依托亲子关系实施终身教育

一方面,家庭教育在行为规范和方式上都应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限应当以“终身教育”为导向,而不是阶段性、初级教育;家庭教育形式也不拘泥于“同在屋檐下”的形式,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的形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甚至比现场说教效果更优;内容上应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应传承优秀家风。中华民族优秀家风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俭而不吝、施而不奢的治家之道,守道崇德的修身之法。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助力学校和社会育人化人。

(二)学校教育:依托学习、生活场所实施理性教育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核心。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活动中,开展国学讲堂、礼仪讲堂,充分展示汉字诗词美、戏曲琴韵美等,积极引导学生在参与创作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永葆中华传统文化青春活力。在校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也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元素,把传统文化和知识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3]。

(三)社会教育:依托实践活动发挥“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渗透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头脑”,努力帮助学生深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大学生逐步实现从基础认知到深刻理解、从领悟内涵到自觉践行的转变。运用社会教育的渗透性,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型、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组织学生让传统优秀文化“行走”在馆内、社区和乡间。学生在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家国情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育人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