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显著优势与世界意义

2023-04-06强原新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强原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承载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重任,而且承载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深刻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与世界意义,对于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完整体系意义重大,且有助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启示。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原创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可以从领导力量、本质内涵、理论指导以及基本经济制度中得以阐释。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上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强调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进行辩证统一。人作为社会的核心,既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也是现代化的价值主体,更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因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

(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自主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真实写照,深刻反映了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适合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充分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战略决策的自主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发展模式的自主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打破了“中心—外围”依附性困境,坚定不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持续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态势是一种渐进式、阶段性和持续性有机统一的发展,在目标层面上体现为分阶段、有步骤、积累式地发展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依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在综合判断国内现代化建设现实条件和本土特殊性的基础上,走上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自主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整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再到“两步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阶段目标环环相扣,战略目标接续递进。

(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全面性

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后,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方面,推动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政治方面,推动政治现代化。通过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从而更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文化方面,促进文化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社会方面,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既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使其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公平、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结构。生态方面,推动生态现代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艰难险阻,开辟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发展道路。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史,强有力的执政党是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推动现代化进程、落实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所在。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2]。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中以及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中,都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三,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3]。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形态,可以从两个方面阐释,首先,人民民主反映的是我们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理念,是对我国民主性质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其次,“全过程”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形式,既反映了我国民主实践中人民始终在场始终参与的实现机制,也突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取向,是全程保障的实质性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基于自身政治道路而选择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充分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参与的重要保障。

(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第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明确提出来的战略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是我们推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导向。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概言之,共同富 裕目标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作为源动力推动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内驱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破”与“立”的变革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果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不断地改革开放,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改革与生产力水平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通过改革破除掉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机制、旧观念,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不断地改革中提高发展的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文明方面,人民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因此,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和合的内在要求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西方,人们长久以来习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么把人看作自然的附属物,人处于绝对顺从和被动的地位;要么人把自然看作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对自然进行掠夺和奴役。这种思维模式下的现代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一方面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目的,不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和破坏;另一方面,大自然由于长期无节制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也对人类进行了相应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且对立,且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14 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社会是前所未有的,产生的影响也是深刻且长远的,将会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从发展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价值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弘扬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的“普世价值”。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无法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会有持久的和平。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基础同各国开展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一)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现代化新局面。在国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支撑,全面进步,经济实力快速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国外,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和双重标准,同所有国家平等交往,在经济交往中互利共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成功打破了现代化就等于选择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思维定式,破除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既为后发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个“独立自主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又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后发性崛起”,推动世界格局“东升西降”大变革,极大促进了世界政治与经济权力格局的转移。

(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文明代表着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程度。中国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实践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一维度的、个别领域的简单变革,而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革新,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等实质性进展中生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其发展动力和价值理念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它强调必须坚持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协调好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我国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文明提供重要借鉴。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