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对策

2023-04-06文/苗

中国煤炭工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对标标杆国有企业

文/苗 永

随着全球性重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多数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市场竞争中巩固和提升发展优势,必须把企业放在市场竞争大背景中思考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了解产业发展大趋势,研究先进企业的优势和特点,洞悉竞争对手发展动向,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开展对标管理,把先进企业作为对标标杆,不断学习借鉴,持续总结提升,努力追赶超越,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对标管理的基本内涵

对标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其他公司的差距,将其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方法。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企业再造与战略联盟并称为现代三大管理方法。

所谓对标管理,就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企业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行业最好水平、最高水准,明确自身与最佳的差距,从而明确工作总体方向。标杆的选择可以是行业最好水平,也可以是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明确管理目标十分重要,只有管理目标明确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和发展。

二、充分认识对标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是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对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对相关的战略规划进行优化提升。对标管理作为一种对比分析的管理模式,既可以通过对行业内优秀管理经验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未来制定战略目标作出指导,也可以在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具体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二是目标管理作用。对标管理作为一种宏观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方式,企业在实践中既可以认识到相关的差距和不足,还可以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明确管理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而通过具体目标的设定,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促进自我完善,帮助员工按照工作目标和科学的标准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三是数据参考作用。开展对标管理首先要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料,并对双方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通过不断收集对比信息数据,一方面可以明确行业内企业发展管理现状,另一方面也能更加明确自身所处的行业地位和状态,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2.是拓展企业市场资源的有效手段

一是对标交流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竞争关系。通过开展对标交流活动,企业双方均抱着学习交流的心态,就管理理念、管控体系、商业模式等方面交流心得和经验,通过开诚布公、互惠交流,可以很大程度增进企业之间的“感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是对标交流奠定了互惠合作的基础。对标管理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企业之间进行市场互换、资源互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有效的对标管理,不仅可以破除“同行是冤家”的惯有认知模式,而且能够让“同行成为客户来源”,为双方互惠合作奠定基础。

三是对标交流构建了利益共享的体系。不同企业间开展对标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通过开展有效的对标管理工作,实际上在无形中构建了企业间利益共享的体系。比如,两家企业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机制,这样双方可以组成联合体,在投标中能够成功拿下任何一方单独无法拿下的项目,进而实现利益共享。

3.是激发职工创业热情的有效方法

一是通过对标提升优化原有制度流程。国有企业各项制度比较规范完善,但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固有弊端,各项制度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与部门之间,管理层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存在运行机制方面的隔阂和制约。通过开展有效的对标管理活动,可以对管理过程的弊端和不足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制度流程的不断优化、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对标提升优化原有薪酬模式。国有企业在各级国资部门管控下,薪酬分配机制和模式较为固定单一,但不同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与掌握不尽相同。通过开展对标交流,可以在国有体制机制下,探讨与借鉴多种形式的薪酬分配模式,促进企业薪酬分配机制更趋合理、更加科学,使企业薪酬分配模式不断优化,从而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通过对标提升优化原有人员结构。由于国有企业在定编定员、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和限制,导致不少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岗匹配不到位,甚至存在“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情况。通过开展有效的对标管理,可以相互学习借鉴,革新用人机制,逐步优化人员结构,实现人岗科学匹配,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和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的有效措施

1.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全员参与机制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运用网站、报纸、电视等载体,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氛围。要积极引导职工围绕企业对标工作部署安排,将对标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基层,定期进行诊断分析,实现“层层有指标、人人有目标”的对标链条,确保对标指标责任体系的有效落实。

2.搭建数据平台,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充分结合大数据工程建设,建立对标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和对标案例数据库,推进对标管理平台化运行和智能化运营。探索建立对标工作专项管理资金,优选一流智库、中介机构等合作开展对标活动,提高对标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对标过程分析的科学性、对标结果应用的准确性。引导各级组织和部门强化动态对标比较模式建设,创建本企业与标杆企业的动态对标指标数据库,汇总各项对标信息,建立长期跟踪反馈机制、对标差异改善机制和对标实践案例库,实现动态对标,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3.融入日常业务,构建协同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与精益管理、完全市场化管理有效衔接,建立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以对标学习一流企业为重点,持续推进对标管理与完全市场化工作有机衔接,将市场化机制融入价值链,推动内部经营要素与外部市场要素完全链接,提升对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对标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相衔接,增强对标管理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标管理与日常工作的衔接,扎实学习和借鉴标杆企业先进管理实践,全面提升企业各项工作成效。

4.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监督考核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充分结合企业年度工作重点和策略,加强对标管理工作的考核督导,细化制定企业对标管理考核标准,确保对标工作高效开展。同时,还要将相关对标指标及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层层分解,纳入内部考核奖惩,奖罚数额要与权属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基薪按比例挂钩,并作为年度先进集体及个人评选等方面优先考虑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对标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总之,国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是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吸收转化优秀管理成果,创新融合管理方法的有效手段。科学有效地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猜你喜欢

对标标杆国有企业
胜利海上油田在对标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胡春华强调:对标对表目标任务 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哨兵“后退一步,走”,树立“守规矩”鲜活标杆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