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艺操作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2023-04-06胡体旭汪淑芬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园艺思政

胡体旭,汪淑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当今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创新实践性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我国是园艺作物生产大国,园艺学科是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农学类应用学科,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园艺专业人才,对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需求非常重要。因此,实践教学成为高等院校园艺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高等农林院校均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另一方面,积极开设实践教学相关课程,其课程设置及内容编排也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培养从事与园艺相关的生产、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3]。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园艺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园艺专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4]。基于此,笔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为例,总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法,以期培养满足现代化园艺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园艺专业人才。

一、《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现状

《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园艺专业大二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基础课程,总共32学时,每学期16学时,分别针对适于春夏季和秋冬季栽培的园艺植物进行管理[5]。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的育苗和定植、田间管理、园艺植物种类和产品器官的识别以及园艺植物性状调查等。教学目的是通过各种田间生产技能的训练,了解园艺植物的种植季节、生长状态和栽培管理方式,同时了解一些主要园艺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习性等,最终激发学生对园艺专业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尽早对园艺专业有初步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规划不合理

园艺植物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且具有相对漫长的生长周期,且其生长状态受当地气温和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生长环境和园艺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栽培管理,才能维护植株正常生长,保证园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为了保证教学内容覆盖园艺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教师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状态将上课时间间隔设置得较长,导致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相对有限,无法真正全程参与植株操作管理,实践操作的连续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导致本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的流程理解不够深刻[6]。这既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如今,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很多园艺植物,特别是蔬菜,设施栽培的比重越来越高,相比较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具有可以人为地创造和改善设施内的小气候和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创造有利于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环境,进而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例如,番茄、黄瓜等蔬菜,通过日光温室等设施,可以在冬季进行种植,实现周年供应。而目前《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地点主要以露地为主,教师需要根据上课时的天气条件和植株生长状态准备授课内容,极易造成因天气条件不能及时对植株进行相应的管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造成授课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

(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园艺植物生长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对应《园艺操作技能训练》的授课时间和内容,需要根据外界环境和植株生长变化随时调整,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思考能力。而目前《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型的传统方法,教师根据植株状态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完成相关栽培管理过程,因此学生更多处于被动接收状态,上课积极性相对下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不够全面

《园艺操作技能训练》的成绩评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考勤、田间操作表现和实践报告等。虽然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考勤只能反映学生是否到场,但是无法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由于操作内容相对一致,园艺植物材料由场站工作人员统一管理也相对一致,因此导致学生实践报告的同质化较为严重,教师较难从中准确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最后,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表现和实践报告,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践训练效果,最终导致评分出现偏颇,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教学质量效果。因此,完善和丰富实践考核指标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五)思政元素相对欠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开班式上强调“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园艺专业实践课程,《园艺操作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将所学专业理论的“知”和实地操作技能的“行”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非常适合进行专业课程思政。但前期授课教师往往受限于思政能力和水平,着重于专业操作技能的讲授,课程思政方面内容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实现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三、《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实践课程内容

《园艺操作技能训练》实践课程的上课时间与园艺植物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而植物的生长状态与气候和生长条件密切相关,而实践课程上课时间相对固定,导致上课时间错过植物的生长状态。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状态,为学生讲授园艺植物处于的生长状态,以及下一步的栽培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到试验地进行观察、田间管理或者记录表型,激发学生对园艺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包括4次课的集中示范指导和课外指导,并根据植株管理情况和生长状况给予评分。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园艺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和栽培管理方式有一个系统全面了解,提高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研究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灵活使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园艺作物从育苗、整土、定植和田间管理整个生长周期所涉及的各项操作,均由学生作为主体独立完成。①教师通过传统讲授法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组成3~4人的小团队,并由小组成员推选各小组的组长,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各小组根据兴趣爱好,选着合适的蔬菜等园艺作物进行种植管理。在园艺植物栽培管理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组长对园艺植物栽培管理的相关任务进行安排并负责。③在种植管理过程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鼓励各小组按照“蔬菜生长状态观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提出方案—栽培管理方案实施”流程进行园艺操作技能训练,从而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充分发挥园艺基地的教学科研作用,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将栽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设置成不同的试验项目,各个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置合适的对照和处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例如,在蔬菜栽培管理教学中,提出问题“不同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影响”,在此问题导向下,鼓励学生设置不同的小区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番茄的单干整枝、双干整枝、连续换头整枝和不整枝,最后通过比较番茄产量回答上述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⑤注重互动式教学,《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上课时长相比于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较短,不足以完全覆盖园艺植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因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去试验基地观察园艺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的差异,主动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积极主动与老师进行讨论;还可以利用QQ和微信等多媒体工具,将课程互动从课堂上引申到课下,如教师课后通过录制田间管理视频,学生课后田间管理操作的辅助工具,并鼓励学生在线与指导教师一起深入探讨并解决问题。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灵活使用,不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品质。

(三)对教学实践体系评分标准进行细化

评价内容在原有考勤和实践报告的评价基础上,需要涵盖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并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强调对学生操作过程中专业能力的评价和道德水平的评价。考核标准包括:①学生所负责管理的园艺植物生长状态。②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栽培管理技术的理解,以及其实际操作过程表现。其中课上部分由教师直接观察,课外部分则要求学生去实验基地操作时通过录制视频,并传到QQ群中,结合实践报告,由教师进行评价。③提高学生独立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栽培管理中遇问题的能力。其中课上部分由教师直接观察,课外部分可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网上在线交流频次和质量,结合实践报告进行评价。④性状调查操作过程是否科学严谨,数据处理分析是否规范,能否正确地分析误差来源及处理数据误差,通过实践报告进行评价。⑤团队合作能力,其中课上部分由教师直接观察,课外部分由小组成员进行评价。⑥园艺植物整个生长周期的管理参与度是否合适,其中课上部分由考勤表和教师直接观察评价,课外部分通过统计学生去实验基地操作时的录制视频和照片次数,由教师进行评价。⑦课程汇报总结,在课程结束前,由小组内学生共同完成《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汇报总结,并制作PPT。根据每组学生的汇报内容,包括实践内容、实践结果和心得体会等,教师和学生对汇报小组进行评分。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融入思政元素

首先,结合《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特色,合理规划课程思政设计,确定思政目标。例如,在田间操作过程中,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才能保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植株生长良好,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其次,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式,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本门课程的内在契合关系。例如,在讲解蔬菜栽培管理过程中的灌溉时,可以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并让学生以“如何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为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专业知识,也让学生看到农业通过科学技术,实现节水灌溉,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再次,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采用自然渗透原则,如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提出并完善思路—实施—效果评价”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让学生负责具体植株材料并全程独立管理,从而提高其责任心。最后,在评价元素中适当纳入道德水平评价。通过以上方法,实现本门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在培养园艺专业人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优化实践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评分考核体系以及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从而加速推进园艺产业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园艺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园艺系
园艺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