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色旅游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2023-04-06陈慧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黑色育人思政

陈慧

(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处,重庆 408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性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提升育人实效,是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思政教育要求把大道理落地,实现入脑入心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黑色旅游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充分利用黑色旅游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育人的一新方式。

一、黑色旅游概述

(一)含义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起源于罗杰克(Rojek)所提出的黑色景点(black spot),玛尔考姆·弗尔列(Malcolm Foley)和约翰·莱侬(John Lennon)在1996年正式提出,将其描述为灾难旅游、战争旅游、伤痛旅游等。此后,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黑色旅游的含义,但一般情况下认为:黑色旅游是以灾害、战争、苦难、死亡等为吸引物,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目标的一种旅游形式。具体包括地震、飓风、海啸、火山、火灾、洪灾等自然形态遗迹地旅游,以及到战场遗址、空难警示地、墓地陵寝等特殊的人文形态遗迹地旅游。

(二)特点

1.资源导向性

黑色旅游必须依托于现有真实的黑色旅游资源,而非通过传说或故事虚构的资源场景。黑色旅游资源依托真实情景而产生的遗址遗迹,包括世界各国各地、各个人类历史时期,这些遗址遗迹能够有效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展现出很强的教育意义。

2.教育性

黑色旅游能潜移默化地向旅游者传播科普、反战、维和等知识,进一步强化旅游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灾害遗址(如汶川大地震遗址等)的游览,深切感受到生命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美好生活,敬畏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对战争遗址(如侵华日本关东军护路守备队盘山分队旧址陈列馆等)的游览而激发出人们对战争的厌恶情感,坚定维护和平,增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对烈士陵园的参观游览可以让人们牢记英烈的感人事迹,感悟其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激发爱国奋斗的奉献精神。

3.情感性与主观性

黑色旅游是与灾难、战争、死亡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旅游者的情感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旅游过程,包括目的地选择、游览体验和感悟等。另外,在开发过程中和利用黑色旅游资源时,开发主体与当地居民也可能会融入来自自我理解和感悟而产生的情感,对一些内容采取有倾向性的展示和保留。无论是从旅游者还是开发者的角度,都体现出情感性和主观性。

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每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都体现着时代的特征。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大学生的思政工作,这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呈现出了个性独特、思维活跃的特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集体观念不强、明辨是非能力不高等问题。

(一)价值观念层面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都在深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时,在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接触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受到了不同文化理念的影响,他们思想活跃,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在奋斗精神、物质观念等方面都不完全固守传统思想。另外,存在一些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少部分大学生集体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忽视他人利益,有些思想观点甚至脱离社会现实。

(二)道德品质层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落实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质都呈现出了更高水准。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还比较缺乏,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但良莠不齐。网络上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会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社会事务,在从众心理下容易盲从。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正确及时地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三)思维逻辑方面

在互联网陪伴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探索新事物的愿望,能够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学习新知识,认识和接纳新事物,追求个性化,不断对标准化、统一化的事物进行改变。在对问题分析和判断上,有着自己比较独立的见解,也会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惯例进行质疑。这种状况需要辩证地对待,一方面求新求异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正确性。这些都是思政育人工作所遇到的新现象,增加了思政工作的难度和挑战度。

三、黑色旅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黑色旅游作为一种包含独特的物质、信息和精神特征的资源,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使教育情境更加生动具体,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广大高校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实践证明,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思政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这一载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为了让思政教育取得实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充分挖掘运用黑色旅游资源中尊重自然规律、敬重生命、与他人和谐相处等思想观点能够较好地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为缺乏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黑色旅游资源,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类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感悟。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是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选择地域上接近、生活上贴近的实际案例,能够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将与生活贴近的黑色旅游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对待物质财富的正确态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形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四)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黑色旅游资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人与自然、自我精神等方面关系的方法和启示。要求大学生更全面地看待各种问题,用更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关系,对广大青年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育人引导作用。广大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校也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黑色旅游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黑色旅游资源地的观览体验,能够使大学生近距离感知自然和经济社会进程中的多种变幻形态,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品质,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黑色旅游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径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等学校需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将黑色旅游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中。

(一)加强黑色旅游的思政育人功能研究

目前对黑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资源开发本身及旅游者的情感变化,针对其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功能研究还比较缺乏。将黑色旅游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首要方面就是要强化黑色旅游中有积极育人意义的内容,为黑色旅游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这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可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讨、项目研究、理论学习等方式,让旅游问题专家学者和思政育人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就黑色旅游融入思政育人功能进行全面研究。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进而促进黑色旅游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很好地发挥黑色旅游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黑色旅游资源开展实践教育

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道德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亲身体验。没有实际体验,思政教育的内容就不可能真正内化于心。为了将黑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开展现场体验教育模式。在行课期间,设置专门的思政实践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黑色旅游资源地开展黑色旅游活动,让学生事前查询资料,现场自己讲解,教师补充提升,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缝隙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另外,通过开展一些自主活动,学生多途径感知黑色旅游资源所带来的教育体验。学生针对某一主题的黑色旅游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带着问题分析整理这些资源信息,同时对相关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在黑色旅游地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度融入场景中,产生自主学习而带来的教育效果。

(三)开发虚拟仿真交互式体验平台

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但自然灾害、战争等灾难的重大危害性决定了不能让学生亲历而获得体验。为了获得相似的体验,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实现。在不少城市建设有自然、科技和历史等不同主题的博物馆,里面设置了灾害模拟和体验设施,真实灾害事件情景再现等,通过这种场景的体验,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高校可以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基于黑色旅游资源的虚拟仿真交互式体验教育平台,构建虚拟体验场景,如地震、泥石流和战争等,进行情景体验式教学。虚拟交互体验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从视觉、心理等方面体验到黑色旅游,从而激发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强化理想与信念。开发基于黑色旅游资源的虚拟仿真交互体验平台,能够创新思政教学的手段,将场景教学扩展到每一个学生,既全员覆盖,也节约了教学成本。

(四)结合黑色旅游实践开展反思教育

一项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受教育者的内心是否受到触动和反思。同样的道理,为了让思政教育工作产生实际效果,就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开展反思教育。通过让学生到黑色旅游资源地实践教育,或者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体验。目的是让学生从这种带有反面色彩的场景事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中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探索,进而引导学生在人生目标的设定、人生价值的判断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在实践教育和虚拟仿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反思进行全程指导,对理解模糊或边界不准确的方面要进行及时矫正,确保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通过深层次的正确反思指导自己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也实现了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高校也是青年大学生形成稳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对高校学生来讲,进行黑色旅游,不仅是缅怀先人和探寻场景事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政教育的实践创新者,积极运用黑色旅游这一重要载体,切实提升思政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黑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黑色
漆黑一片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