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2023-04-06王春燕宋烨苏娟东莎莎

中国果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果蔬冷链山东省

王春燕,宋烨,苏娟,东莎莎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14)

2021 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印发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推进农产品流通系统建设,利用5 年时间,建设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冷链物流基地10个,低温储藏保鲜设施达到3 000 座、存储量超过1 200 万t。2022年4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水产品、奶制品、蔬菜、水果等产量丰富,其中果蔬产业是山东农业的重要代表。发展果蔬现代物流是打造高端果蔬品牌、丰富产品结构和层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果蔬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1-3]。但由于果蔬储藏呈现生物表征多样化、品质劣变个性化、技术措施差异化等特征,同时山东省果蔬储藏物流相关研究与产业化进程相比其他产业稍慢,导致果蔬冷链物流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大[4-5]。冷链流通和信息化监管会增加果蔬流通成本,目前山东省内部分地区的果蔬仍以原始状态上市和贮藏,导致苹果、樱桃、蓝莓等特色果蔬采后易腐、贮运损耗高、优果率低。据统计,山东省每年有60%的果蔬为当季销售,其余35%~40%需要冷藏,而冷链物流是保证果蔬品质、稳定果蔬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1]。本文针对山东省果蔬流通现状和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建议,以期探索并构建适合山东各地区批发市场、超市、电商等多元流通渠道的流通模式,实现山东果蔬的减损增效。

1 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注重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建设上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目前“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已经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加强自有冷链设施装备的升级改造,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加强技术管理,冷藏、冷冻、冷运能力不断提升。

在诸多利好政策引导下,山东省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信息技术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山东省作为果蔬大省,也逐渐向引领我国果蔬产业发展的强省发展。调查发现,目前山东省冷链物流相关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以及水产品。2018年,全省蔬菜产量为8 192.0 万t,同比下降22.9%,占全省主要冷链物流农产品的63.64%;水果产量为2 788.8 万t,同比下降15.4%,占全省主要冷链物流农产品的为21.67%。

2 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存在问题

2.1 果蔬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果蔬采后仍维持着基本的生理代谢,是一个高度协调的复杂生命体,其成熟、衰老和品质劣变受诸多因素影响,果蔬在储藏、物流环节出现的腐烂变质问题一直是果蔬产业发展的瓶颈。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完整的果蔬生产销售冷链系统[6-7]。据调研,山东省仍有部分不发达地区冷冻冷藏企业的制冷技术相对落后,仍保留着老旧的制冷工艺和技术。冷藏专业技术的落后,导致制冷效果差、能耗高,冷链成本居高不下;使真正进行商业性贮藏的品种较少,实现冷链物流贮运的品种更少。有些技术性难题,如乙烯代谢、品质劣变、生理失调机制及调控等采后生物学诸多重要科学难题仍有待攻克,储藏物流过程中环境因子与品质劣变的耦合效应等仍需进一步澄清,高附加值特色果蔬的防腐保鲜技术工艺仍然不成熟,特别是易腐果蔬(如樱桃等)保鲜综合技术体系还未系统完善,技术熟化度仍较滞后[8-9]。

2.2 果蔬物流设施专用化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新鲜果蔬采后产地商品化加工、冷链物流相关研究落后,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技术装备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适用于各省本土化果蔬采后加工物流需求的技术装备,结构合理性、设备成套性和技术匹配度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产业效益有限[6]。目前我国包括山东省在内的大部分省市的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22%,预冷保鲜率仅为10%,损耗率高达30%,果蔬加工转化率仅为20%~25%,果蔬经常局部性过剩,导致供给侧瓶颈问题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果蔬物流硬件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看,大多数果蔬物流企业是从过去传统体制下的贮运、贸易、批发行业转型而来的,贮运设备只能适应通用性贮运,质量上难以满足果蔬冷链物流的要求,如装卸搬运设施不配套,果蔬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冷库总储存量不足,影响了果蔬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品质。洪卫[1]在《对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以山东寿光蔬菜冷链物流为例》中指出,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果蔬产品产量丰富,然而冷链物流的落后导致易腐果蔬的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断链现象,冷链运输率只有10%~20%,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输量的25%,社会化冷链需求得不到满足,水果蔬菜损耗浪费巨大。因此应大力发展果蔬冷链物流,以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减少损耗,提升品牌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3 果蔬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果蔬的冷链物流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保鲜措施,更需要快速响应消费市场动态的信息系统,以满足冷链物流时效性高的特点。果蔬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率和效益均与果蔬物流的信息密切相关。智能、高效的果蔬物流是保持果蔬品质、延长货架期、减少损耗的重要措施[10-11]。随着物流企业经营方式与理念的转变,更加需要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装备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运营效率。目前,山东省冷链物流尚未建立起全省乃至全国体系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易造成果蔬尤其是蔬菜的“滞销”。王建强[8]提出,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的果蔬物流存在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不完善等问题,且当前果蔬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的类别和质量大多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果蔬物流的流向具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果蔬生产与消费环节信息严重不对称,这些问题是导致“卖难”现象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果蔬运输途中损失严重、影响果蔬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2.4 果蔬冷链物流企业自成一体,合作不紧密

近年来,山东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旺盛,但由于冷链设施投资成本巨大,众多企业对冷链物流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导致冷链设备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冷链流通率和运输率远不及发达国家。

目前山东省果蔬物流呈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进入果蔬物流业,大多是农村小农户的个体经营、分散的个体商摊或个体运输,少数为实力较强的物流中心、快递,还有各种类型的批发零售商等。但各家企业实力不一,不同个体自成一家,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竞争技术,各物流企业间合作不紧密,冷链物流技术共享率低,限制了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据统计,冷链大型企业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不足5%,“假”冷藏车如二手海柜改装冷藏车在市面上仍然存在[1]。各物流企业自成一家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且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及服务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服务网络,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3 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为满足消费者对果蔬产品及时性、持续性、多样性及安全性的需求,亟需发展冷链物流,针对山东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 扶持省内大型果蔬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因此应支持山东省现有的果蔬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发展壮大大型果蔬物流企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果蔬冷链物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若干省级、市级果蔬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果蔬冷链物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共同推动果蔬物流产业的发展。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优化整合资源,拓展服务网络,扩大业务范围,拉长物流链条,壮大一批跨品类、综合性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大型生产、流通企业整合开放内部冷链物流资源,开展重点品类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打造一批精益化、专业化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集群;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基础服务水平,深耕细分领域和特定场景,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有效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市场需求;支持冷链物流企业与生产流通企业深化战略合作,提升冷链综合服务能力[12]。黄颖秋[13]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创新提出冷链物流企业两个需要遵循的理念:一是畅通城乡之间冷链物流的供应链市场渠道,实现生鲜农产品“一冷到底”;二是全面推动冷链物流大型企业规模化和质效齐升。

3.2 推进果蔬冷链物流科研基地建设

布局一批能够实现果蔬采后品质调控的基础生物学理论研究、前沿技术、装备研发及相关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的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和一系列全链条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实验基地,从而有效推进果蔬冷链物流科研基地建设。在果蔬产业优势发展区,如烟台、蒙阴、章丘等地建设一批能引领世界果蔬物流科技发展的创新平台,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技术基地,促进果蔬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舒洁[14]提出,政府可在冷库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财政和技术支持,具体措施包括设立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增加社会资金的融入渠道,加大对果蔬冷链物流用地、用电等的政策支持。励莉[15]也认为应加大对铁路、公路、航运等冷链运输设施和冷藏车、冷藏箱等冷链设备的投入,以保证果蔬产品的全程冷链物流,减少运输损失。

3.3 优化提升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根据果蔬的采收季节、消费冷链需求周期及山东省各地果蔬产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发展产地预冷、产区集配、区域调运共享式“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在田头采供网点合理设置移动冷库挂车停靠甩挂场地、集装箱式移动冷库装卸站点,配套建设保障设施设备,鼓励组建移动冷库大车队,组织跨区域调配作业,提高移动冷库设施设备利用率。

此外,还应利用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可开发地块建设“近城而不进城”的销地冷链集配中心,支持和鼓励果蔬、水产品、肉类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流通连锁企业建设完善规模适度的冷冻、冷藏存储库及低温收发货冷链设施设备;推动冷链配送接货站点建设改造,合理布局生鲜运输车辆临时停靠装卸点,优化城市冷链配送通道网络和新能源冷藏车充电设施,加强冷链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加快城市冷链前置仓、移动冷柜冷库、智能冷链自动售卖机等“最后一公里”冷链设施建设与应用,引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加强生鲜投递柜、社区配送站等建设。

3.4 开展果蔬供应链的信息化管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物流设施的国际化和物流服务的系统化,市场和产业对果蔬物流提出了更精细化和集成化的技术要求[16-17]。因此,亟需将以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果蔬物流运输系统,突破果蔬物流智能化管控技术瓶颈,为山东省果蔬的大规模流通提供核心载体,实现果蔬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信息对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果蔬优质便利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需要。同时,利用海量用户消费数据,结合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精确分析,预测用户对不同品类果蔬的购买、退货等行为,提升果蔬电商的购物体验。张晓娜等[2]在综合阐述国内果蔬物流发展现状基础上,以果蔬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为目标,通过合理假设,构建出车辆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通过蚁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了该优化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目前,苹果产业大数据平台已覆盖了苹果生产资料投入到贸易等的全产业链环节,能够实现对苹果种植的精准化管理,提高果品质量。

3.5 探索新型流通模式

冷链是果蔬储藏物流质量安全的保障,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果蔬流通的重点发展方向。从冷链冷源、冷量保持、温度调控及装备优化等方面切入,开展流通节能降耗、节本增收等技术研究已成为果蔬保鲜技术突破的关键[13,18]。因此,下一步应集成全省特色果蔬,如苹果、樱桃、蓝莓、大葱、芹菜等,推广产地预冷、冷藏、运输、销售、安全货架期等现代冷链流通关键技术和装备技术成果,开展特色果蔬多元化流通模式技术示范与先进物流装备推广,探索并构建适合山东各地区批发市场、超市、电商等多元流通渠道的流通模式,助力山东果蔬的减损增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创新性发展是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分析的问题,王建强[8]结合互联网环境,提出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我国农村果蔬冷链物流流通模式。陈绮[9]也提出了“互联网+”下基于第四方物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发展建议,探索新型流通模式以期助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降本增效。

3.6 加强果蔬前沿学科研究

依托山东省内从事果蔬相关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学,针对导致采后腐烂、影响果蔬采后运输效果的诸多重要问题,通过多组学技术开展不同遗传背景的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鉴别获得影响采后物流品质变化的重要基因或蛋白,阐明其调控机制及其与环境的耦合效应;从而通过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获得果蔬新种质,实现果蔬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果蔬产业发展的新突破[19]。

3.7 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果蔬贮藏物流创新型科技人才

瞄准山东省果蔬储藏物流产业关键问题,重点加强同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引进材料和技术平台、召开项目工作交流会等方式,加大果蔬储藏物流高端智力引进力度,打造国内果蔬储藏物流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统筹推进山东省果蔬储藏物流科技与产业“走出去”;积极遴选优秀的果蔬储藏物流专家,推动发展果蔬产地商品化加工和冷链物流优势学科建设,大力组织开展果蔬产地商品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水平提升、产业服务优化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4 小结

目前山东省冷链物流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先进省市而言,冷链行业集中度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冷库、冷链设施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山东省各地应加强统筹规划,有序组织实施,在“产、储、运、销”环节上相互衔接、有效协同,避免一哄而上、重复投入,防止大面积闲置或废弃。同时,强化政策支持,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补齐乡村、山区等区域冷库、冷链设施的短板,助力扩大农产品外销半径,提升附加值,实现丰收又增收。

猜你喜欢

果蔬冷链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切果蔬
山东省即墨市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