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课堂医学生素质提升实践

2023-04-06刘延刚夏炳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第二课堂

刘延刚,夏炳辉,郑 旭

(海军军医大学 海军医学系,上海 200433)

引言

现代医学发展速度迅猛,无时无刻不在更新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了解,推动人类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也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一方面,不断更新的医学科学技术要求医学生具备快速的学习运用能力。复杂的临床环境要求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1]。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生存环境要求医学生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单纯的课堂讲授已无法满足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授方式,加强对医学生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有利于我国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我校授课对象为各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课程组前期已经在教学改革方面根据课程的特点做了诸多有意义的尝试,如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针对研究生阶段,而应该从大学本科期间就开展。大学本科期间的医学生也正处于学习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许多医学院校包括海军军医大学均对本科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然而,由于医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业繁重,学习和考试难度均较大,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学习,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笔者所在的教研室以本科生第二课堂为基础,全面规划,积极探索与实践,旨在保证并促进本科生在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反馈良好的培养方案。笔者现就此培养实践进行简要交流,以期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全面筹备

第二课堂的开展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巨大差异。时间安排上,第二课堂更注重对零散时间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教授方式上,第二课堂更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领,而非单向灌输;教学内容上,第二课堂知识讲述视角更加聚焦前沿知识和未解问题;教学目标上,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组织考试,没有指标限定。因此,为保证第二课堂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进行全面筹备。

(一)召开动员会议

为了避免前期探索中出现诸如带教导师积极性不高、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及对项目的胜任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问题[3],本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员召开了动员会议。先让具备高级职称和带教经验的教员分享前期教学经验,并就前期探索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研究解决和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动员部署第二课堂准备与教学展开工作。

(二)搭配导师组成员

为了有充分的学习时间,第二课堂学生一般都在大二第一学期进入实验室,开始为期三年的学习。在前期入门阶段,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效率低。因此,带教教员除了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基础,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鉴于此,本教研室对拟带教第二课堂的教员作出要求,由一名具备高级职称(至少担任过两项省部级课题负责人)和一名具备中级职称(至少担任过一项省部级课题或两项校级课题负责人)的教员共同组成导师组,每个导师组可带教多名学生。导师组需先提交一份带教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工作业绩、课题方向、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随后,教研室组织专门会议,集体讨论,从科研水平、教学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对导师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集体评议的导师组方可进行第二课堂授课。

(三)学生课前谈话

医学课程内容复杂,学习任务繁重。尤其是本校存在“医学微生物学”“局部解剖学”“病理学”等高难度课程同步开设的情况,导致学生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分身乏术。保障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医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教研室会对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组织深入谈话,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及其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学生是否学有余力,课余时间是否充足,是否愿意牺牲课余时间全心投入第二课堂。科学研究很多时候都是枯燥乏味的,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和热情,还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二、分阶段实施

尽管我们希望学生能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而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选题显然是不现实也不科学的。反之,如果让学生一直做教研室的既有课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研室在反复研究后,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将学生培养分成两个阶段,有序推进。即第一阶段“导师带进门”,学生跟随导师组的既有课题进行研究,巩固基础,为期一年;第二阶段“修行在个人”,学生自主选题,导师组辅助设计、开展、总结并对全过程把关,为期两年。

(一)第一阶段——“导师带进门”

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基础薄弱,对前沿知识缺乏了解,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都在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巩固基础实验技术。在这一阶段,导师组先为学生设定两个阶段目标:一是在一年后发表一篇与学生在研课题相关的综述(一般组内学生合作一篇);二是在一年后熟练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慢病毒包装、细胞培养、病毒扩增与检测、动物模型构建等基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动物学技术。通过目标引领,学生通常都能有清晰的规划,一边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一边逐项学习基础实验技术。双轨运行:通过文献阅读,学生加深对各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掌握;通过实验技术的学习,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研究思路。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对时间连贯性的要求较高,而实验技术的学习通常可以相对零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既要完成综述的撰写,又要熟练掌握实验技术,这就要求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一般来说,日常的课余时间比较适合实验技术的学习,节假日比较适合阅读文献和撰写文章。

带着目标进行文献阅读比无目的地阅读更能提升学生对零散信息的提炼与整合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分析需要综述的科学问题,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然后,认领任务,合理分工,教会学生利用各种数据库筛选大量相关信息,并通过看题目—看摘要—泛读—精读的方式阅读文献,从广度和深度上充分了解研究现状,这也是最耗费时间的一个环节;最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合作撰写文献综述,经导师组组织小组会议,反复讨论修改并投稿。

依循课题研究思路学习基础实验技术效果更佳。比如:研究某药物是否能抑制病毒入侵时,需要首先利用培养的细胞扩增病毒,随后利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和病毒感染细胞后的亚细胞定位,再通过RT-PCR法检测药物处理下入侵细胞的病毒RNA量。如果要继续探索该药物是否有抗病毒的临床应用潜力,就需构建病毒感染动物模型进行后续研究。如此将各种实验技术有机串联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的放矢地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实验技术。

(二)第二阶段——“修行在个人”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文献查阅与归纳总结能力,熟练掌握了多种常用实验技术,已经基本迈进了科学研究这扇“门”。此时,第二课堂的模式应更加灵活,不设方向,不定目标,充分挖掘学员的创造力。由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导选题、设计和实验开展,而导师组则更多地扮演“参谋”的角色。

选题和实验设计是一个课题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导师组不为学生设定选题方向,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设定选题方向,可以是在前期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灵感,也可以是在文献阅读中发现的科学问题,甚至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疑问。随后,学生需要针对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大量阅读文献,了解目前的学术进展。导师组组织讨论,辅助学员最终确定一个可行的课题方向,撰写详细的实验计划书,包括立题依据、科学问题、实验内容与方案和预期目标。通过小组会议反复讨论研究,对立题依据和科学问题部分的撰写方法、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一方面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为将来自主申请课题撰写标书积累基础;另一方面严格把关实验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

选题和设计相当于描绘了一幅蓝图,根据实验设计实施研究就是在蓝图的引领下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课题实施阶段,学生会经历实验成功和意外发现的“欢天喜地”,也会经历实验失败和关键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呼天抢地”。在课题研究中,尤其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本科生而言,实验失败或者与预期不符非常常见,极易打击学生实验积极性,甚至很多学生因此难以坚持而退出第二课堂。此阶段,导师组不仅要对学生实验的新发现新进展表示充分肯定,保护其积极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共同探求改进办法,重整旗鼓。许多学生心理比较脆弱,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我们通常会采取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导心”比“导学”显得更加重要[4]。

如何组织和呈现自己的研究结果,是科学研究的必修课。尽管我们没有制定目标,但实际科研中,经过漫长的研究,学生总能有各种发现。可鼓励学生定期总结,若时机恰当,可以撰写发明专利或论著。学生通常手握大量实验数据而不知如何动笔,可建议学生以高质量论著或专利为模板,模仿其叙述结构和方法等。特别是,应向学生反复强调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避免学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学生通常需要撰写初稿,由导师组提出修改意见,学生进行修改,如此反复,不仅有利于学生以更高质量发表论文或授权专利,还为学生的科研总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可通过组织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市级、国家级比赛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展示和探讨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的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还拓宽了学生视野。教研室还组织阶段性会议,讨论评议导师组带教效果,评议结果可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提高教员积极性,推动第二课堂良性发展。

三、效果反馈

本教研室自2016年对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以来,一共组织了4个导师组,教研室也于2017年获批校本科学员创新能力孵化基地。笔者所在导师组先后带教了8名医学本科生,其中2名学员因课业和考研压力中途退出,其他学生在结束第二课堂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影响因子分别为6.2和7.1),中文核心期刊4篇(其中2篇为综述,2篇为论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加学校实践创新报告会2人次(获一等奖),参加2018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年会1人次(学生进行学术汇报,获三等奖),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3人次(获上海赛区特等奖、全国赛区一等奖),2项课题获评孵化基地优秀结题。这些成果都充分表明教研室开展的第二课堂实践,对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四、反思与展望

尽管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1)对学员状况的实时了解不足,两名学员分别因课程成绩下滑、外出实习和考研,不得已中断研究并退出第二课堂。(2)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学生在长期紧张的研究后容易懈怠。(3)教学方法存在弊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4)时间规划难度较大,本校学员除学习外其他事务性工作较多,可支配时间少,难以进行一些连贯性强、耗费时间的实验。

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同于研究生,需要充分了解学员管理单位工作安排、每名学生实际情况、学员擅长方向后,合理安排课题进度。比如:不建议总研究时间低于两年的学员加入第二课堂,若学生确实对第二课堂兴趣浓厚,可为其定制短时学习计划;因材施教,有的学员擅长动物操作就让其主导动物实验,有的学员擅长生化操作就让其主导分子生物学实验。学校和导师组需要全方位为医学生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让学员能够在第二课堂中享受科研、热爱科研,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升,为国家医学事业持续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第二课堂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