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3-04-06周静
周 静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越加明显,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建立了多边合作关系,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但也造成了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导致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各专业优势互补的作用下,增强思想政治育人内驱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此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是党在新时代的重大教育决策,有效解决了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作用显著,能够最大限度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环境适应力,使高校拥有足够的力量迎接全球一体化发展格局下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二、大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关系
(一)大思政内涵
关于何谓大思政,其由来已久。首先,早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之前,“渗透一切,贯穿始终”即强调思想政治与其他专业学科的关联性,是大思政的最初表现。专业学科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与系统工程相结合成为学界主流观点[2]。其次,大思政理念一直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备受推崇,历届领导都对此高度重视,也成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主流观点[3]。再次,大思政理念也体现在相关重要文件中。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大思政理念类比为在德育目标引导下,各类学科教学所秉承的一种融会贯通、一脉相承的观点。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构成元素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思想政治主题等,可以将其初步定义为以高校专业课或通识课为对象而展开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明显的区别。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课程思政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两大主体内容。理论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实践活动则以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形式开展。结合当前高校工作开展情况,理论教学以全校通识课的方式做到了全覆盖,对学生人生引领、价值塑造发挥主导作用。局限性则表现为实践教学时效短,成效不显著,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运用则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其关注点并非通识理论教学,而是在各个专业课程、实践领域实现资源整合,或将思想政治理论融于其他专业教学与实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大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首先,课程思政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全课程共同育人目标的体现,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挖掘与延伸专业课、实践课等非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发挥真善美等德育功能。其次,大思政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两者均强调育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各课堂之间的合力,合力是实现育人效果的必要因素,后者则侧重教学方式,强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共同构成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最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理念共同致力于各类课程育人目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肩负育人职责,共同扩展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互相关联,形成合力。
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一)制度诉求: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课程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倡导德育先行。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5],对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做出了相关要求。进一步说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怎样的德、成为怎样的人,对高校育人工作也有导向作用。将该理念运用于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所蕴含的功能指向价值引导层面,对学生进行德育,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齐头并进,实现同向而行的课程目标。根据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成为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首要方法是德育,与课程思政目标相呼应。同时,这也进一步说明,实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掌握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更深层次的目标则在于向学生展现知识背后的价值与智慧,从而实现知识获得与价值塑造的双重目标。
2.课程内容:立足本土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新设课程,而是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贯穿教学。首先,思政元素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元素、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意味着课程思政离不开这些要素。其次,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致力于实现专业素养、知识技能目标。平衡专识与通才、知识与品德、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推进课程专业交叉、学科融合教学,为理工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活力[2]。最后,立足全球化国际视野,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之时,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程思政内容探索应立足专业课程自身特点,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与价值取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核。要立足中国实践,深度挖掘隐性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显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程评价:健全评价体系,打破唯“量化论”。课程思政唯“量化论”指对学生的考核过程沿袭传统课程考核指标,平时成绩和期末测验成为检验学生学业成效的唯一标准,这明显与德育目标背道而驰。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应侧重学生主观体验与精神感受,学业考核标准应从单一的知识掌握程度向人文意识、综合素养、辩证思维能力等多方向拓展。以理性方式获得与分析学生的主观感受,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前测与后测,对学生价值观现状、自我认知度、发展需求等变量因素进行对比,做到定量测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另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而言,考核指标也应打破“量化论”,即不应将专业论文、科研、项目作为评价教学成效的单一指标,还应考虑学生课程参与度、满意度、德育目标实现程度。
(二)行动路径:创新变革课程理念,推进深度教学
1.教学思维:从“重智轻德,单项灌输”转向“智德通行,双向交流”。重教轻德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与之相伴而行的是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效不显著,学生往往通过机械背诵、重复训练等方式掌握与理解知识。在“符号式”教学思维的影响下,知识被视为一种符号,教学目标则是实现符号的传输,知识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核并没有得到教育者的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具体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内涵,这种文化精神与内涵特指课程教学所肩负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属性,需要通过深度教学不断探索与挖掘。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以体现课堂的双重属性为改变方向。一是从原有知识的科学性、理性到彰显人文关怀与主观体验;二是单向传输必须拓展为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情境交往是德行塑造与培养的必要方法;三是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增强育人意识,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行动指南。
2.教学模式:从“重视理论,专注课堂”转向“理论指导实践,课堂内外联动”。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其有效载体是课堂,但渠道并非局限于课堂教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认知须借助课堂知识的学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知则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首先,在教育形式上,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要紧扣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与当下热点事件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理论需要对实践发挥主导作用,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发展规划、学风建设等是理论实践的直接表现,可以通过相关理论有效分析大学生阶段性发展的问题与困惑。再次,在教育模式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是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部门有效衔接,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社会实践主题。选择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案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3.教学方法:从“浅表化传授,唯学分论”转向“混合启发教学,深度思考”。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校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拓展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新阵地。其主要路径为:(1)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渠道。打造学校网络平台实践基地,适时发布国家与学生教育发展相关的政策、时事热点、国际新闻等内容。(2)发挥自媒体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大思想政治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有效性与及时性,自媒体平台中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使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改变学生对传统教学的刻板印象。(3)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媒体传播体系。
(三)保障机制:促进学校、学院、专业教师三方联动,实现统筹管理、协同育人齐头并进
1.首要环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责要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开展与实施离不开组织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师表示,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会导致偏离专业重心,与自身所学专业、研究方向出入较大,不愿意花费额外时间挖掘思政元素。二是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认为,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职责应包括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无必然关联。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部署,各学院、专业教师之间职责不清。强化党委统一领导与统筹管理的顶层设计是确保该工程顺利进行的必然。高校党委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要点,做好整体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做好带头工作,根据上级指示和要求,协同各二级学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
2.必要条件:强化增进思想政治意识与自觉,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规范标准。专业课教师自身思想自觉与政治自觉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底线,这一底线并非最低的规范要求,而是一种需要在任何时刻都必须遵循的最高标准,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生活作风等方面。外在行为表现需要内在自我约束,只有将教师的育人责任、思维意识内化为一种自觉,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关于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应避免出现秉持价值中立观点,借题发挥,发表与主流价值不相符合或冲突的观点,严守思想阵地是必要前提。师德师风建设是筑好教师思想意识的一道防线,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育人理念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初心。
3.核心任务:主动把握育人规律,发挥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功能。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其育人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要把握育人规律,即教学规律与自身发展规律。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具备价值引导能力。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大学生活对其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新旧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困惑与行为偏差,需要由专业教师主动引导。二是需要具备自我提升力。专业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强化自我学习,主动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练好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年轻教师群体,要通过传帮带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学生阶段性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三是需要具备转化融入力。专业教师自我学习与提升是为了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不同学科中的育人资源如何有效整合、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各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虽然其当前阶段的实践成果斐然,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始终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依托高素质水平师资,健全保障系统、完善监督评价、优化课程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