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及其与相关同素词的关系
2023-04-06芜崧
□芜崧
近期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18种不规范表述请注意》(传媒茶话会,2019-09-05,作者:张凤强),“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是其中之一。但并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只说了将“祖国”与(时间)数字结合在一起的表述是不正确的。这未免武断。那么,这句庆祝语究竟能不能说,“祖国”一词有何属性特征,它与其他相关的同素词、近义词有何关系呢?本文试作探讨。
一、“祖国”的本义与引申义及其引申规律
(一)“祖国”的本义与引申义
《辞源》对“祖国”的解释:“祖籍(祖先、祖辈的居住地——引者注)所在之国。(1本义,古义)《明史·西域传》(清代):‘默德那,回回(称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引者注)祖国也,地近天方。’今指自己的国家为祖国。(2引申义、今义)”[1]1231从所引书证看,本义中的“国”当指古代的国家。其他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也是这个解释,只是释语文字稍有不同。
“今指”就表明“祖国”的词义已经演变转移(古义在现阶段已基本不用)。专收现代词语的《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古义(1),只收今义(2)(被百度百科引入“祖国”的词条),印证了《辞源》的释义。
由上可知,“祖国”是个古语词,也是个多义词。词汇语义学告诉我们,语境(小语境,言内语境)能够限制多义词的义项[2]239,比如“打”有二十多个义项,但在一个语境中它只使用一个义项,如“打(捕捞)鱼”“打(编织)毛衣”“打(撑开)伞”等。同理,“祖国”在“祖国成立70周年”这个语境中,使用的只能是第二个义项(今义),因为古代任何一个国家至今都不可能只有70年。
那么,今义“自己的国家(成立70周年)”又是哪个国家呢?大语境(言外语境,指言语之外的说话人、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能够使我们明确:说话人是中国人,时间又在2019年的国庆前夕,“自己的国家”就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到2019年刚好是70周年,所以,“祖国(今义2)成立70周年”这句话是成立的。
我们在权威媒体《人民网·人民日报》上搜到10例这句话,更支持了我们的结论,如文尾的例(10)。
认为这句话不能说,原因在于只承认“祖国”的古义即本义,不承认其词义的演变(转移)——产生了引申义即今义。或者对百度百科的注释断章取义(不看后面的“国家主权”),把“祖国”理解为一块由祖先开辟的原始的土地,无法断定其产生的时间点,自然也无法断定其延续的时间段。
从中国人的语言运用实践来看,自1949年10月1日之后,“祖国”又产生了“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二个引申义——特指或专指义(3)。我国含有“祖国”二字的歌曲有几十首,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看一个典型的例证:
(1)到1950年我(钱学森——引者按)得知新中国成立,认为机会到了,应该回到祖国去。(《党建》2012-08)
上例中的“祖国”专指“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更有说服力的是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国庆讲话中几次用“祖国”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种专指用法如同“党”和“军队”,本是泛指的,但在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张永枚词,肖民曲)中,专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祖国”的这个专(特)指义目前词典上还没有,但词典往往滞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比如“充电”“高调”等词在旧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都只注了一个本义,可是社会上早就出现了新义新用法——“进修学习补充知识”“生活张扬”;新版的才收录。“七月流火”很早就出现了形容阳历七月天气炎热如同火焰在流动的新义,可是《现代汉语词典》总是不买账,到了第七版,终于收录进来了。百度百科也跟着收录了。
所以,不要把词典上没有的、而人民群众已经在广泛使用的意义和用法,轻易认定为不合“法”、不规范。
(二)词义的引申规律
“祖国”由“本义——泛指义”到“引申义——特(专)指义”[3]182,反映了词义的一条引申规律,相当普遍,表示面称的称呼语尤其突出,比如过去“主席”“总理”专指毛泽东和周恩来;现在的“厂长”“书记”“老师”等在面称时都是专指听话人。“肉”本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柔韧物质,衍生出专指义——猪肉,如“炒肉丝”“粉蒸肉”;又如成语“掌上明珠”,原比喻特别钟爱的人,后多比喻父母特别喜爱的子女,特指女儿。
也有反过来由特(专)指引申为泛指的,比如“红娘”原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一个丫环,是她促成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美满姻缘,后泛指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中间人,进一步泛指商业经济活动中搭桥引线的中间人;成语“美轮美奂”本指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后来泛指山水风景、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事物的美丽。
二、“祖国”的属性特征及其与其他相关同素词的关系
(一)“祖国”的属性、特征
“祖国”一词有哪些属性、特征呢?
其一,它是褒义词,具有主观性,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此附加色彩源于该词的概念义,正如百度百科所注解的:“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祖国首先是国家,其次是自己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这归属感,来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可见,“祖国”具体到某一个“国”必定少不了四个构成要素:土地、政权、文化以及人民(或民族)。
“祖国”蕴含着人们对这四个要素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推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热爱祖国”摆在“三热爱”之首,爱从何来?因为“祖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有恩于国人(比如使人们翻身当了新社会的主人,过上了富裕而幸福的生活,使他们读书受教育,还给予他们工作、待遇,等等)。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常常用“母亲”来比喻“祖国”,意思是祖国养育了我们、有恩于我们;还有“祖国的怀抱”的比拟,是形容人们在祖国的环境里是温暖的、幸福的、安全的。
其二,它是“自我参照词”,这类词都是以“自己”或“我”为参照,比如“我妻子的弟弟”叫“内弟”,自己的父亲的姐妹叫“姑姑”;同理,自己(我)的国家叫“祖国”(假如说话人是某个秦国、美国、中国人,那么,“祖国”分别指秦国、美国、中国)。
其三,它具有称谓性,可以称谓任何一个具体的国家(实体词或单独概念),自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犹如“爸爸”“舅舅”“爷爷”这样的称谓词(概念)可以称谓任何一个成年男人。称谓词的语义是泛指的,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确指(比如孩子面称某男人为“爸爸”,下属面称某人为“局长”)。在前文说过实体词之后,后面再用称谓词(诸如“该同志”“该厂”“本案”“她(他/它)”“小伙子”“这”“前/后者”)指称或换称[4],可以使语言表达富于变化,避免重复单调,也更为简练,这是语用修辞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习惯。习主席2019年的国庆70周年讲话就是明证:一开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后来多次用“祖国”和“中国”换称七言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增加了亲切感,还简练了语言。
“祖国”“爸爸”之类的称谓概念(词)是属概念中的一个小类。在语境中,实体种概念一般在前,称谓属概念在其后换称[4]69-79它,二者的外延临时重叠同一(词义相同)。比如上举的习主席的国庆讲话和例(1)(10)。其他属概念也是如此,比如当孩子把馒头扔进垃圾桶后,家长有可能训斥孩子“不准浪费粮食!”后面的属概念“粮食”换称了前面的种概念“馒头”,二者外延重合。
也有称谓属概念在前、实体种概念在后的:
(2)在美国深造的8位中国博士……美国想花重金不让他们回国,可他们说祖国需要我们,义不容辞的坦然离去回到了我们中国。(体育第一快讯2020-04-05)
上例先出现称谓概念“祖国”,后出现实体概念“中国”,二者外延重合。
上述几例用词汇语义学来解释,就是抽象、宽泛的上位词的语义在语境中具体化(指称它涵盖的某个下位词)[2]239了。
其四,对羡余信息的包容性。作为称谓词,“祖国”在使用时能够容忍含有重复语义的词语与自己组配,构成“羡余短语”(包含羡余信息的短语),如歌曲《我的祖国》(乔羽、刘炽),其中的人称代词“我”为重复的羡余信息,因为“祖国”的语义“我(自己)的国家”(新义)中含有代词“我”;“我祖父(爷爷/外祖父/岳祖父/伯祖父/叔祖父/族祖父/曾祖父/族曾祖父……)的祖国”同样能说,尽管“祖国”的古义包含了羡余成分“祖辈”。
不仅如此,“祖国”也能接受作为羡余信息的反身代词“自己”的语法限制,尽管“祖国”的语义中包含了“自己”——
(3)不过我的心始终是俄罗斯人的心,我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屠格涅夫《贵族之家》)
其他称谓词也有这个特点,如“舅舅”义为“我的母亲的兄弟”,词义包含了“我”,但仍然可以接受“我(的)”的语法限制——我的舅舅。“姑姑”“姨夫”“伯父”等同样如此。这是语言的“多余机制”[5]54在起作用。汉语中的羡余短语很多,其中的一个信息成分(1)能容纳另一个(2),诸如:凯旋(1)归来(2)、胜利(2)凯旋(1)、莞尔(1)一笑(2)、唯一(1)一个(2)、江山(2)社稷(1)、黎民(1)百姓(2)。但有的词语就对羡余信息有排斥,诸如下面一组词语中的成分(1)就排斥羡余成分(2):在众目睽睽(1)地注视(2)下、一时间大家(2)众(1)说纷纭、书刊(1)杂志(2)、黎明(1)早(2)起,深夜(1)晚(2)睡,它们属于重复的语病。
其五,“祖国”具有超时空性,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指称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政体。
(二)“祖国”与几个同素词的关系
由于几个词都含有语素“国”从而构成同素词关系。它们与“祖国”有何关系呢?
1.“国家”
“国家”是联合式合成词,指具备领土、人民、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的政治团体。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和“祖国”一样,词义具有泛指(称)性,它的语义是抽象概括的,所指对象不明确,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指称某个具体的国家或政体。比如“国家主席”之“国家”在中国指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二是解说性。它可以用于专业名词定义(含一般解释)时的解说,在释语中位于句末充当大类名称——类概念[6]181-183,比如上文对“祖国”的解释。“国家”与“祖国”既是同素词也是近义词的关系,二者可以同现于一个语句,其外延临时重合:
(4)李鹏总理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北大语料库)
2.“共和国”
“共和国”指没有君主为国家元首的任何政体的国家。显然,它的语义也是泛指的、抽象的,但它在语境中也可具体化,比如在歌曲《共和国之恋》(刘毅然词,刘为光曲)中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它也可以与“祖国”同现于一个语句,构成近义词关系,二者的外延临时重合:
(5)共和国勋章:祖国永远不会忘记(eNet&Ciweek2019-10-17)
上述两例中的“国家”和“共和国”为什么要用近义词“祖国”来换称?这是表达者出于避免用词重复的修辞需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个专有名词(地名),它与其他专有名词(如“湖北”“美国”)以及泛指名词(如“国家”“共和国”)一样,都具有客观性,感情色彩不明显,是中性词(按:中性词在语境中可以获得褒义或贬义),也是书面语词,多出现在庄重、严肃、正式、隆重的场合,比如会议的名称、条幅标语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不宜换成“新中国”或“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字数多,常常被简称为“中国”,正如“美利坚合众国”被简称为“美国”一样;还可简称为“中华”,如歌曲《爱我中华》(乔羽词,徐沛东曲);有时也简称为“我国”;在新闻语体中甚至可简称为“我”,如“日‘购岛’犯我主权”“我驻美使馆”。
“祖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上位词和下位词(属概念与种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二者也可以同现于一个语句中,使语义宽泛的“祖国”具体化:
(6)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青夏教育)
4.“旧中国”和“新中国”
这两个名词是一对反义词,其特点是时间性和附加色彩明显。“旧中国”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中国,其使用口语、书面语不限。“新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等义词,但前者是口语词,后者是书面语词。“旧中国”“新中国”由于贬义词“旧”和褒义词“新”的“感染”,分别成为贬义词和褒义词。“祖国”与“新中国”和“旧中国”也是上下位词的包含关系,后两者都可用“祖国”来换称,使抽象的“祖国”具体化。前者如例(1),后者如:
(7)……旧中国,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黄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祖国的儿女在苦苦挣扎,在奋力抗争。(网易2021-07-14)
5.“中国”
“中国”也是专有名词(地名),它和“祖国”一样,也是个古语词,都具有典雅的色彩。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书面语和口语都用。“中国”在不同的语境里所指不同,比如在“秦始皇统一中国”里指古代的中国;散文《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和歌曲《我爱你中国》(叶佩英)中的“中国”,分别指旧中国和新中国。“中国”还可简称为“中”和“华”,如“中美关系”“对华政策”。“祖国”与“中国”也是上下位词的包含关系,也可用“祖国”换称“中国”,使“祖国”具体化,如例(2)。
6.“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1912-1949年)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该词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是可简称词,简称为“民国”。它也可以被“祖国”换称,使后者具体化,比如张小莉、申学锋的《孙中山评传》提到“他在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胞’的主张。”其中的“祖国”专指“中华民国”。
此外,有必要提一下“国”,它在古代是词,现代是构词语素,在不同的语境可以简称不同的繁称,比如例(2)中的“(回)国”是“祖国”和“中国”的简称;还可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如我国的“国庆”“国旗”之“国”。“国”也有用作词的时候,比如中央电视台的2021年国庆期间推出一个专栏《说说我心中的国》,无论是记者的提问还是受访群众的回答,都把“国”理解成了“祖国”(前者简称后者)。“祖国”与“国”也可以同现于一个语句,由于对“国”添加了限制性成分,使“祖国”具体化:
(8)厉害了我的国!祖国五年大变化(二)(搜狐
2017-10-12)
总起来讲,“祖国”“国家”“共和国”都是外延很宽的属概念、类概念和集合概念,也是近义词关系;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旧中国”“中国”“中华民国”都是外延较窄的种概念和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对象),由于它们的外延有全同和部分相同的情况,也构成近义词(概念)关系。前三者可以包含后五者,也可理解为上位词包含下位词[2]239。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中国”是概念的同一关系;“中国”与“旧中国”“新中国”是属种关系,但作为简称的“中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同一关系。在下面的语境中,依次出现“国家”“中国”“国家”“祖国”“(爱)国”“国家”,四个概念临时重合,如同全日食,构成同一关系,均指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9)国家有难,需要我就上。中国儿女不管身在何处,心中都永远装着自己的国家,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民族情谊。为了祖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壮大,自己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这就是我们的爱国情怀,永远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七情六欲放在后面。(体育第一快讯2020-04-05)
这四个词也是“语境中同义词”[7]233-234中的等义词的关系。
既然四个概念的外延重合(词义相同),为什么不都用实体(单独)概念“中国”呢?只有一个解释:出于避免用词单调和重复的修辞要求。
三、余论
(一)一物多称与一事多说
一物可多称。同一个事物,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某个国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共和国”是雅称,称“新中国”是俗称;称“祖国”是敬称和昵称(亲切的称呼),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是特(专)称,称“祖国”“国家”“共和国”是用泛称代特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繁)称,称“中国”“中华”“(我)国”是简称。
一事也可多说(表达)。比如在特定的语境里,“我们消灭了一股日本侵略者。”(主动句)“我们把这股日本侵略者消灭了。”(主动句中的“把”字句)“这股日本鬼子,我们解决了。”(被动句)“这股东洋兵被我们干掉了。”(被动句中的“被”字句),是同一个意思(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两句是书面语,后两句是口语),也可以说后三句是第一句的“换述”[8]47-48。同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第69个生日”“祖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表达的是同一个事实,后两句也是第一句的“换述”,只不过第一句是客观的叙述,后两句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是拟人化的说法,也是形象化的表述。自然,把第一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换称为“祖国”也是顺理成章的,有例为证;
(10)第四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是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A)之际召开的一次全球华文新媒体的盛会。全球华媒聚集一堂,共同庆祝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B),共同回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人民网2019-07-09)
上例中B是对A的换述,并且用称谓属概念“祖国”和“中国”换称了实体和单独概念“新中国”。
(二)对几个观点的评判
本人曾经就“祖国成立70周年”是否能说,在一个汉语硕士班和四个中文专业的本科班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基本达成共识:能说。下面挑选几个“反方”的说法来评判:
1.“祖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有同学不赞同“祖国成立70周年”的说法,依据的理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
(1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西师版五上:《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小精灵儿童网站2012-10-19)
其实,上例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积淀的深厚的文明或文化,是历朝历代传承至今的结果,可以上溯五千年(约数,非确数)。不是说有一个叫“祖国”的国家至今五千年了,也不是指一块原始的土地延续至今五千年了,因为“国”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政治地理学概念——指具备领土、人民、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的政治团体。“祖国”是一个抽象的泛称概念——属概念,在上述语境中,它已经具体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2.“祖国”不能与时间数字搭配
有同学赞成文首网文提及的观点:“祖国”不能与时间数字搭配。这完全是想当然,“祖国”的古义和今义都能后接时间数字:“祖籍所在之国(自己的国家)成立……年”,因为“国家”一定有成立的时间和延续的时间。持这种错误观点的人,是把“祖国”误解为指一块承载许多国家或朝代的原始的土地了——无法确定其起始的时间,自然也无法确定其延续的时间。
3.“偷换概念”
有同学认为“祖国成立70周年”是“偷换概念”——把“孙子”(比喻“中华人民共和国”)偷换成了“爷爷”(比喻“祖国”)。这是误解。偷换概念是鱼目混珠、偷梁换柱的贬义行为。比如有的毕业生把毕业于“XX大学”的独立学院说成毕业于“XX大学”,这是有意偷换;也有无意偷换的,比如某高校有的师生的理解能力差,把“在规定的时间内论文题目选好了就不能改了”,理解为“题目一个字都不能改”,这是把改换的“改”偷换成了修改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自然包括题目。而用称谓概念“祖国”换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有亲切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褒义行为。况且,泛指的称谓属概念在语境中都可以换称某个具体的实体种概念,或者是上义词的词义具体化,这是十分普遍的语言逻辑现象,与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顺便说说百度百科的一个观点——“爱祖国是一种没有政治含义的人性本能主张”(见“祖国”条中对“爱国主义”之“国”的辨析)。此说是不准确的。因为,当“祖国”指某个具体的国家时,包括四个要素:领土(包括能生产粮食的农田、美丽的山水等)、政权(党和政府有恩于国人)、人民(或民族)及丰富灿烂的文化,这四要素几乎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各级学校推行的“爱国(指祖国即新中国)主义”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