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化育人价值探寻

2023-04-06李思园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历史

李思园

“谱系”是指存在个体差异却有整体统一的发展渊源和脉络的建构,通过对局部话语、知识之间关系和历史发展变化的拆解和探析,用以凸显连续性、本质性和共通性。“精神”的基本内涵则意指为人类的情感、意志等心理状态,并有“价值”“宗旨”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提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的红色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品格,铸就了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电影(以及视频)比书面话语更能真实地再现某些历史现象,比如风景(landscape)、 场景、 氛围,以及战争、战斗、群众等复杂事件,还有情绪等”[2]。海登·怀特提出的“影视史学”认为,电影(视频)是用以传达历史、抒发对历史见解的特殊方式。百年党史锻造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中国电影的历史叙事提供了宏阔的视域和生动的素材。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从人物、事件、空间三个向度,选取对应的电影文本进行分析,进而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的价值意蕴。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

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数十种精神虽散落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却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经历了历史的大浪淘沙,成为无数共产党人用以支撑理想信念,发杨奋斗精神的精神源泉。

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车轮来到了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先导,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这是一段极其艰难复杂的历史,在“雄关漫道”上,伴随着革命战火,中国共产党创造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3]。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收获了累累硕果,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3]。“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4],其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意志,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执着和毅力。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拉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帷幕。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逐渐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新飞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5]。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守正创新,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二、事件、人物、空间:精神谱系影像化电影文本分析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跨越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质各异的精神样态。回顾中国电影史,从1905年中国电影制片拉开帷幕至今,已有百余年。中国电影史尤其是新中国电影史,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为土壤,滋养孕育出一部部红色经典影片,对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选取电影样本,挖掘其影像化育人价值。

(一)人物

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有众多精神是以人名命名的,其用意在于以典型人物凝聚典型精神,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也有以群体命名的精神,如女排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虽然这些精神名称各异,代表人物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奋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上的英雄。

影片《雷锋》(1964,董兆琪),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经济困难时期,选取了雷锋扎根岗位、苦练技术,牺牲休息日参加学校扩建义务劳动、徒步几十里护送偶遇的老大娘回家、替战友寄钱回家、为灾区捐款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好事从不留名、艰苦朴素的光辉形象用平实的镜头语言刻画出感人至深的画面。影片中,学校聘请雷锋为少先队大队的校外辅导员,镜头采用远景、全景、近景的切换,配合欢快的音乐,佩戴上红领巾的雷锋神采奕奕、无比自豪。长达近30秒的长镜头,将伟岸慈祥的毛主席画像同昂首阔步的雷锋巧妙“同框”,雷锋同志作为前景,仿佛像是在毛主席的注视下,逐渐成长与进步。“在党的面前我永远是个孩童,在孩子们的面前我已经成为大人,我要让它(红领巾)永不褪色……”一组视听语言将特定时代下“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形象烘托出来。

影片《焦裕禄》(1990,王冀邢),由焦裕禄书记的殡葬现场切入,镜头采用大远景、仰拍,以兰考县特殊的黄沙坡为界,画面的三分之二是送殡的人们举着漫天的丧幡,步伐沉重,哀乐凄凉,哭声阵阵,兰考人民自发为焦书记披麻戴孝送行,移镜头将长达数十里的殡葬队伍呈现出来。影片讲述了焦书记任职兰考,正值当地连年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极低,焦书记亲赴一线、呕心沥血,在狂沙漫天的风口下、在齐腰深的内涝水中、在“一毛不拔”的盐碱地里,瘦弱的身影率领干部躬身实践,掀起了改变兰考面貌的攻坚战。

《孔繁森》(1995,陈国星)中,赴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奔走在扎根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山村小学教室、孤寡老人家中、边防哨卡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铁人王进喜》(2011,宋江波),以美国女记者露茜的大庆采风为视角展开,充分再现了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和“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甘于奉献精神,反映了铁人的铁骨柔情。

电影用特有的影像化方式将镜头对准共产党人,以人写史的叙事手法,历史性记录与艺术性创作有机融合,带领观影者跟随镜头和影像“近距离”感受英雄的生活,激发共情,撼动人心。

(二)事件

“历史事件”与电影中的“叙事情节”有着天然共通的连结属性,“电影与历史两者间有许多产生交集的几率”[6]。回顾中国电影的创作,有着数量可观、影响深远的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对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有不少影片以其历史事件向度为背景进行创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起点。1921年7月,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影片《开天辟地》(1991,李歇浦)从“五四”运动爆发切入,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进程,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重要历史先驱人物再现于银幕,性格鲜活,叙事流畅,也将观影者带入那段艰难却奋进的峥嵘岁月。《建党伟业》(2011,韩三平)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电影,掀起了新的“类型化”模式热潮,不同于一般性的戏剧化商业电影模式和纪实性现实主义模式,将“主旋律”与娱乐化、商业化进行了融合。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国电影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影片《风云儿女》(1935,许幸之)作为一部经典的左翼电影影片,讲述了抗战期间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而投身抗战前线的故事。影片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关联,在影像叙事中将个人抗争觉醒予以抒发,达到艺术与现实主义的同频共振。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抗战对中国电影影响巨大,1938年,成立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战协会,不同地域创作出各样的抗战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史东山),影片歌颂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精神,被誉为“第一部献给后方民众的作品”,有着动员后方民众抗战,让农民理解抗战的重要意义。《狼牙山五壮士》(1958,史文炽),讲述了抗战时期面对日伪军的猛攻,五位壮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崖的感人事迹。《百团大战》(2015,宁海强),影片用镜头语言再现浩大恢弘的战争场面,烘托出战火之惨烈、残酷,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得以升华。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取得万里长征的光辉胜利,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1996,翟俊杰)以湘江战役的惨烈开篇,按照时间线索,叙述了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转折。《四渡赤水》(1983,谷德显)选择了长征中的传奇之战,在险象环生、危如累卵的境地下,生动体现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血战湘江》(2017,陈力)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献礼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业内两部作品《金刚川》(2020,管虎)《长津湖》(2021,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引发观影热潮,无论是聚焦“工兵桥”的《金刚川》,还是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史诗级大制作《长津湖》,均获得了观影者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良好口碑,通过人物温情表现的刻画,以及恢弘惨烈的战争场面描绘,传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血性精神。

(三)空间

空间的含义既有静态的、有形的物理空间,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空间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电影中的空间是直接可视的空间,因此在电影空间的选择和塑造上对观影者的印象极其深刻。对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部分精神名称是以地域名称命名的,既可以看作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可以是代表这一地区的红色文化传统,这也成为电影叙事的重要取材空间。

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除了为电影叙事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发生场地,更重要的是为叙事空间烙上了一个文化标签或者符号。在红色电影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就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选材,以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为拍摄地。影片《南泥湾》(2013,彭丹)以八路军女战士苗子的视角进行回忆,讲述了为响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号召,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最终将贫瘠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影片中,以大量的大远景展示了交错枯败的枝丫、崎岖错落的山脊、了无人烟的荒原、干旱皴裂的土地,凸显了南泥湾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战士们即将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生存困难。影片色彩整体呈黄灰色,更增添了几分荒芜意境。从最先面对的“找水难”问题,到遭遇野狼的攻击,再到有了种子却没有锄头工具的困难,每个坎都有战士倒下,但是仍没有浇灭三五九旅扎根脚下、开荒种地的决心,为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榜样。

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挺拔的山脊成为中国大陆脊梁的象征。《太行山上》(2005,韦廉,沈东,陈健)讲述了七七事变后,华北危急,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总司令朱德带兵东渡黄河奔赴抗战前线,反映了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影片以航拍开篇,巍峨绵延、山势峥嵘的太行山尽收眼底,航拍器掠过山峰顶端,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狭长的山路,镜头一路下沉俯拍,朱德带领战士踏马而来,队伍驾马奔腾的远景、近景、特写的镜头切换,营造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提升了叙事节奏。“扼太行者立于不败之地”,日军在飞机上的对话,暴露了其妄图通过打开山西大门进而进攻华北地区的野心。影片中反复出现太行山的地形地貌,绝壁如削的陡崖、拔地冲天的高山,形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冲击,成为画面造型主体。影片从局部抗战反映了全面抗战,从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

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由于历史原因曾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经过一代代塞罕坝人战天斗地,营造起林海万顷,成为了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生态绿洲。影片《那时风华》(2019,李三林)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凝结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影片辗转怀来天漠、涿鹿黄帝城、乌拉盖草原、乌丹沙漠、坝上草原等多地拍摄,力求最真实地再现历史环境,为塞罕坝的“蜕变”提供了真实的“土壤”与空间。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化育人价值探寻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影像作为电影艺术的媒介,通过画面、声音、剪辑等建立情节,完成叙事,传递精神,与文学等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是更为直观的物质视像,更易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也更易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中国电影特别是主旋律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红色空间,电影通过影像将抽象的精神具化为生动的银幕故事,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提供了较强的育人价值[7]。

(一)崇尚英雄——坚定理想信念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人物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创作,以史实为基础,还原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对英雄人物进行真诚讴歌,影像化创作将大学生代入历史人物身处的历史情境,加之演员精湛的演技,促成大学生与英雄互动,同英雄对话。用影像去塑造、表达人物,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沉浸体验历史人物的深刻性、复杂性、时代的制约性和个人的命运沉浮。爱党爱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雷锋;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电影通过影像化创作,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名字与事迹由静态的叙述变为动态生动的革命史、成长史、功绩薄。

英雄的事迹传递的是榜样的力量,人物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理念信念既是个人内在精神动力,也是外在行动的总指挥。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国际、国内日益复杂的形势,风险与挑战并存,“精神之钙”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成为支撑奋斗的精神源泉。

(二)铭记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事件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创作,以电影叙事为主,尤其是革命时期,多以宏大场面还原历史真相居多,用视听语言再现历史事件。此类电影作品的艺术创作同样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在观影过程中重温历史事件,跟随剧情发展、人物关系、情节线索,可以激发情感共鸣。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然存在,该思潮利用唯心主义观点解释历史,无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网生代”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更容易受到此类思潮的诱导和侵扰,导致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持怀疑甚至对立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8]。事件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教育资源。

(三)重走“地标”——传承红色基因

空间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创作可以视作具有地标性质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具有政治性、历史性、文化性等多重属性。影片中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做了特定的展示与体现,既是叙事空间,也是政治、文化空间,记录着那段载入史册的峥嵘岁月,承载了党的光辉历史、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空间作为红色基因的有形物质载体,对于空间所在地的群众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更能激发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对于其他地区的群众更是天然的红色教育场地。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摇篮”的井冈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生产运动中的南泥湾;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沂蒙山;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的大别山;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命运的修建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的红旗渠……这些“红色空间”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影像化的创作与传播,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多样化渠道,极大地拉近了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结语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百年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深耕不辍,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的精神谱系通过其特有的视听语言特性将人物、事件、空间三个向度的精神内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结合对应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作品也成为了重要的育人教材,应更好地发挥其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功能,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历史
神族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