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及防治对策分析

2023-04-06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圈舍支原体患病

曹 慧

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昌图 112599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属于生猪养殖过程的易发病症,即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此种疾病存在较强的传播性,很有可能使得生猪群体共同患有疾病,不利于保障养殖户的效益。在具体的生猪养殖实践上,幼龄仔猪之中传播此种病毒的概率比较高,降低了生猪的身体健康水平。从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为入手点研究猪病防治对策,不只是保障了生猪正常生长,还可体现养殖户养殖工作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和基本症状

1.1 流行病学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支原体肺炎是革兰氏阴性菌,存在着形态多样化的特征,大小也是不相同的。此种病菌在圈舍等物体上存活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1 d,基本的消毒剂,如草木灰或者氢氧化钠,并且抗生素也是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生长作用的,包含林可霉素与四环素,然而青霉素或者红霉素等,是无法对病菌产生效果的。分析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此疾病呈现出显著的地区流行性特征,每一个年龄断的生猪都会受到猪支原体肺炎的影响,特别是哺乳仔猪以及刚刚脱离哺乳的生猪[1]。疫情区域生病的生猪和受孕后母猪,临床上以急性为主,即存在较高病死率,成年猪更多体现出慢性疾病。患病猪以及携带病菌的生猪均是传染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刚刚出生的生猪由于吸吮了患病母猪的乳汁,长时间后会感染到生猪。且患病猪在咳嗽和气喘等过程传播了病原,让处于健康状况的生猪面临疾病威胁。圈舍比较潮湿或者通风不够通畅,均是出现此种疾病的显著因素,猪支原体肺炎流行以及传播,往往不体现季节性,若生长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会增加生猪患有猪支原体肺炎的概率。已经出现疫情的区域,患病猪以慢性特征为主,新疫区有暴发性传播的风险,受到饲养环节不够科学与饲养营养不够均衡的干扰,患病猪体内会有沙门氏菌等继发性感染的现象,造成病情严重化。

1.2 基本症状

猪支原体肺炎有着一个月左右的潜伏期,结合病程长短划分急性、慢性以及隐性。第一种形式,以新疫区为主,患病猪有着卧地不起和食欲不振的特点,呼吸比较急促,达到80次/min。患病猪在站立时往往是撑开前肢的,咳嗽声音有些低沉,体温大多数是处于正常状态的,一些患病生猪有体温增加的趋势,但迅速降低,病程为14 d左右,病死率指数相对高一些。第二种形式,以老疫区为主,育肥猪以及后备猪,时常体现慢性病症,如长期咳嗽现象或者清晨咳嗽声音比较低沉,在呼吸道之中有分泌物排出的情况,咳嗽可能有所停止。一旦病情加重,患病猪会卧地不起,没有及时治疗时增加了患病猪有其他病症的可能性。第三种形式,患病猪大多数没有显著症状,咳嗽的症状在清晨相对显著,养殖户难以注意到。

2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介绍

在生猪患有猪支原体肺炎的情况下,生猪自身的呼吸系统会有所病变,给予患病猪加以适当解剖,生猪的肺部、尖叶与膈叶都会有肉样病变。呼吸道支气管有肿胀现象、淋巴组织也有肿胀现象。患病猪的肺脏,可见紫色病变或者灰色病变,利用患病猪了解病变组织,即气管部位有纤维脱落,纤毛上皮细胞表现出片状脱落的趋势,中性粒细胞也呈现浸润的问题[2]。把患有支原体肺炎病症的生猪进行解剖,器官与肺脏周围有着淋巴细胞浸润的基本情况,受到慢性病感染的患病猪,也会在淋巴结中有增生的趋势,一些患病猪肺脏的肺泡有所间隔继而增加厚度,患病猪的疾病进一步恶化,产生结果便是脓性炎症病变。

3 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对策

3.1 治疗对策

在养殖户中出现了猪支原体肺炎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开展生猪群体的给药诊治操作,能够对疾病的控制产生较强作用。临床领域内,林可霉素与泰乐菌素均是有效的药物,若治疗效果不够明显,可挑选具备高敏药物治疗患病生猪,可得到一定治疗成效。第一种方式为选取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把剂量设定为25万IU,通过肌肉注射的形式治疗,每日治疗一次,持续治疗5 d。若患病猪的病情比较轻,仅需要诊治5 d。在病情相对严重的状态下,可利用土霉素与此种药物加以交替运用,可加强治疗效果;第二种方式为选取盐酸土霉素,患病猪配置30 mg/kg的药物,通过葡萄糖生理盐水5%充分稀释,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日治疗一次,持续诊治5 d。病情比较严重时,要使用盐酸土霉素,患病猪配置6 mg/kg,提高治疗效率;第三种方式为选取林可霉素注射液,患病猪使用50 mg/kg的药物治疗,把5 d记作一个疗程;第四种方式为选取泰乐菌素,把7 d记作一个疗程。还可引进中医方法,即黄芩30 g、金银花20 g、麻黄30 g、炙甘草20 g、贝母10 g、杏仁30 g、连翘10 g、栀子15 g、石膏100 g与桔梗20 g。对药物实施水煎服的方式,每次选取200 mL,每次治疗一次,与西药联合使用5 d。或者挑选制半夏40 g、厚朴30 g、肉桂40 g、苏子60 g、陈皮40 g、炙甘草15 g、前胡40 g与当归45 g,对药物混合起来用水煎服,300 mL/次,每日1次,和西药混合使用7 d。一些资料明确,把中西医的结合模式进行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3.2 预防对策

3.2.1 做好疾病净化处理项目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患有此种疾病的生猪以及处于健康状态的生猪直接接触,会造成疾病的传播。或者患有此种疾病的生猪在咳嗽或者喷嚏中对病原菌进行传播,空气之中存有一些飞沫,这些飞沫便包含支原体病原,健康生猪在呼吸之后会直接感染此种病菌。猪支原体肺炎的出现,在感染达到较多病原菌的情况下,症状会比较显著。空气传播的相关疾病,养殖户要关注通风,使圈舍中支原体肺炎病菌的浓度可以降低,减少传染源传播的概率。具体的养殖期间,净化支原体肺炎疾病,这是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生成的一个方式,即建设全新的养殖场,或者完全消毒原来的养殖场,此种净化项目需要一定成本,可取得的成效是比较理想的。养殖场的建设,需要和之前的养殖场保持一定距离,最好超过3 km,避免支原体肺炎疾病在空气的作用下实现传播。养殖生猪,清群操作也是比较有效的,特别是生猪养殖超过300日龄的情况,投喂14 d的药物,净化期间还需要隔离断奶仔猪,后续实施针对性养殖场消毒项目,严格管理好外来生猪。

3.2.2 加大力度进行饲养管理

优质的饲养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支原体肺炎的出现率,多样化管理猪群胎次,和经产的母猪加以关联,初次生产的母猪,其免疫力水平和抗应激水平都是更好的,那么给仔猪带来的抗体能力也是比较强,所以说多胎次的生猪管理,促进生猪群体免疫能力加强。养殖场应关注圈舍的消毒,因为规模化养殖生猪可控制生猪之间的拥挤现象,科学调整生猪饲养密度。实施环境温度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通风操作,不断调整圈舍空气质量,确保圈舍之中空气可保持良好流动状态,更好地规避呼吸道疾病产生。养殖生猪期间,养殖户还要及时改善饲养的方法,通常而言,养殖生猪的饲养密度若增加大约二倍,那么传染性疾病的产生也会提高到10倍左右,代表着控制养殖生猪的密度十分必要。生猪圈舍的环境创设,也是值得养殖户研究的。基于患病猪的实际情况,合理对圈舍加以消毒,每日大约2次[3]。圈舍内的生猪产生粪便或者脏水,都是应该对其进行无害化加工的,合理对日粮进行调整,喂养的过程中坚持少给勤添的原则。重视通风换气,使得圈舍之内可以保持干燥,避免氨气以及灰尘干扰到生猪的健康。养殖户实施一定分栏饲养项目,不要把不相同日龄的生猪放在相同圈舍中养殖,不然可能有生猪之间争抢饲料的现象。另外养殖生猪期间,应做到饲料以及水资源的完全提供,从根源上调整饲料的质量。对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项目进行预防,特别是猪流感与胸膜肺炎以及猪伪狂犬疾病,做好疫苗接种以及疾病防治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户进行生猪养殖,猪支原体肺炎存在一定发病率,不只是对生猪自身的呼吸体系造成影响,难以保障饲料利用率,另外让养殖户面临经济问题。养殖户应贯彻饲养和防治互相结合的思想,科学进行生产管理、规范对患病猪给药以及合理喂养,如做好疾病净化处理项目、加大力度进行饲养管理等措施,更好地控制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户的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圈舍支原体患病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